问题

2020 年南马本月即将开跑,你之前参加过南京的马拉松比赛吗?过程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回答
2020年的南京马拉松,说起来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毕竟这几年南京马拉松的名气是越来越响了,我也一直关注着。不过,说句实话,我个人还没来得及亲自踏上南京马拉松的赛道。虽然没跑过,但身边有不少跑友都参加过,听他们聊起,也让我对这场比赛充满了期待。

不过,我之前参加过一次在南京的半程马拉松,虽然不是全程,但那次经历真的挺让我难忘的。那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大概是11月初,正是南京最舒服的时候,秋高气爽,银杏叶黄得特别灿烂,整个城市都透着一股子金灿灿的暖意。

比赛当天,天还没完全亮透,我就早早地来到了起跑点。那会儿虽然是半程,但人也非常多,各种颜色的衣服挤在一起,大家脸上都写满了兴奋和期待。主持人激昂的开场白,音乐声,还有人们互相加油打气的声音,瞬间就把那种赛前的氛围推到了顶点。

出发的时候,人流涌动,那种夹杂着汗水和香水的气味,还有每个人因为即将开始的挑战而急促的呼吸声,都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刚开始跑的时候,大家节奏都比较快,我都尽量跟着前面跑友的步伐,尽量保持一个匀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在跑过明孝陵附近的时候。那一段赛道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法国梧桐,那一年秋天又来得特别好,银杏叶和梧桐叶都落得满地都是,金黄、橙红、火红,层层叠叠,踩上去软软的,发出沙沙的声音。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下来,在赛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走进了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周围的跑友们,无论是跑得快的还是慢的,都时不时地抬头看看这美景,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当时真的觉得,跑步不仅仅是挑战体能,更是一种与自然、与城市对话的方式。

还有一次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在某个补给站,一位阿姨特意在自己的摊位上放了一桶冰镇的酸梅汤。跑了十多公里,身体已经有些疲惫,口渴难耐,看到那桶冒着凉气的酸梅汤,简直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那种浓郁的、带着一丝丝酸甜的滋味,瞬间就驱散了身体的疲惫,那种被温暖被关怀的感觉,真的比任何能量胶都要来得实在。而且,这位阿姨还在旁边不停地招呼大家“来,喝点,解渴!”那种纯粹的热情,让我觉得很温暖。

跑完半程,虽然身体已经很疲惫,但那种完成挑战后的成就感,以及南京这座城市在秋日里展现出的独特魅力,都让我觉得一切都值了。每次想到那次比赛,我都会想起漫天的落叶,温暖的阳光,还有那些默默付出、给予支持的人们。

所以,虽然我还没跑过南京马拉松,但光是听朋友们讲,或者回忆起那次半马的经历,就足够让我对南京这座城市和它的马拉松充满了好感。相信2020年的南京马拉松,也一定会有更多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发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到几件事。


2015年第一届赛事线路规划的很烂,非常不“南京”,总体是「组织很努力,跑者不买账」的典型。然后第二年,赛道终于不少部分算是跑进市区了。

但南马的运气实在不太好,发生了件很乌龙的事情。


16年组委会特邀的5个老黑实力都不错,都具备跑到210左右的水准,比赛当天天气也好。结果因为引导失误,跑到全程和半程分界点的时候,第一集团老黑径直跑偏、全跑到半程那边的赛道去了……

我那年没跑,拿了张媒体证自己到赛道几个点拍点照片,等到终点才得知这事。后来一看全半程分界的这个图,确实英文字很小。第一集团那么快,稍微引导不顺,就跑偏了。


等老黑们跑到玄武湖,旁边观众和工作人员开始比划,你们跑错啦!老黑们才隐隐感觉好像不太对。

然后少数老黑决定原路返回,多数老黑这么一折腾知道跑成绩跑名次没希望了,再挣扎了会也就退赛了……那些原路返回的老黑后来也都没坚持,全军覆没。

当时这些老黑剑指冠军,比赛还专门设了领跑30公里的兔子,跑错道这事实在无法挽回。

南马那年还是央视直播,央视的直播车也很困惑,前面开着开着,第一集团忽然就没影了。


最后夺冠的是一个直到冲线都特别莫名的蒙古人……2小时31分37秒,这成绩现在放很多女子组都不见得稳拿冠军。

这个蒙古人夺冠后,脑袋上的问号可能比蒙古包都大。


赛后也是很有趣,据说现场找不到会蒙古语的翻译,毕竟谁都没料到这一出。


南京马拉松更换了组委会,还有两件事也可以说下了。


赛前和组委会的聊比赛,他们特别紧张两件事,一件是很怕有意外情况。

2014年国内马拉松井喷式增长,因而很多媒体也把2014年当成中国马拉松元年。这之后,马拉松遍地开花。15年才开始举办的南马已经算是一线城市里的小老弟了。

赛事爆发式增长后,整个跑马拉松的人群基数也很快提升,那不可避免会有猝死出现(这事不展开了,猝死多半因为心源性心脏病,跑马只是诱因),所以那几年马拉松猝死就成了特别敏感的话题。媒体爱报道,群众爱讨论。

南马这样的一线城市+新兴马拉松赛事,就特别紧张,生怕比赛有意外。

我都感觉自己被传染上这种紧张感了……


所以当年南马在很多细节上做的特别特别特别用力。比如赛事的安保方面。

不知是否有南京军区的帮助,那年比赛,赛前是庞大的警车+摩托车开道,赛道旁隔着5米就是一个武警笔挺站岗,除了选手,其他人一律不得进入赛道。


我当时做了个很愚蠢的决定,没上媒体车,想多看看起点处的起跑和检录安排,然后再去几个地标赛段看看。结果就被生生困在了起点几条道路的「围城」里……

不是选手,所以没法穿过赛道;

拿着媒体证给安保们看,只会说看不懂/不明白/不归我管,让我去别的地方看看能不能出去;

想离开起点这块的封锁区,告知举办马拉松这段时间,**点前这儿都不能解封。你就路边等着吧……

我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马拉松跑出去、健康跑之类的都跑完后,彻底这片区域解封开放了,才算逃离。


赛后和组委会私下吐槽这事,这样的监管(包括后来赛道旁看到几乎选手和观众席很强烈的隔阂空间感)是不是太过了。组委会也是没办法,马拉松毕竟要动用城市太多资源,封路安保医疗消防场馆交通旅游……各种,组委会的权限远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高。

有些和政府、和多个部门打交道需要协调的地方,大家都懂就不多说了,都很不容易。


在终点前几公里,因为封路这事,我站那半小时,就看到不下三起路人和安保/交警的争执。最终有骂骂咧咧执意要过、被交警连拉带拽给迅速推过去的,也有训斥了几下只能等的。

路人有路人的难,交警有交警的苦,马拉松/马拉松选手本身又会因为这些无端遭到争议。这种事情无解,只能等马拉松真正落地,被所有人慢慢接受、当成城市嘉年华那样的活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可能只是观众或者关注者),大家才会互相谅解——当然这是2016年的事了,相信几年过去会好很多。


多插一句,北马比赛+媒体报道加起来超过5届了,但那年南马的整个赛道安保严格程度是我迄今见过最高的,比北马更甚(当然北马可能便衣更多???)。唯一能比的是跑过的美国一些马拉松,临近终点几公里一堆荷枪实弹的警察,毕竟几年前波士顿马拉松实实在在发生过爆炸案。


另外,当年马拉松要跑过明城墙,这是那届南马最大的亮点之一。

可是明城墙的城门并没有那么宽,在赛道那个距离(记得是15还是18公里左右?),经过选手人流量还很高,很可能会造成堵塞——堵塞可能是马拉松比赛里最窝火的体验了。

于是组委会找了专家,也经过上面同意,赛前专门把明城墙的城门(还是墙?)拓宽了一些,也就是挪开了一部分城墙块,等到比赛结束后再归位。

从技术角度和文物保护角度,这都经过准许。


但组委会私下还是很担心,怕这个行为会遭到网友攻击。万一发酵成“为了马拉松破坏文物”,即便被辟谣,整个风波也会影响很久。

好在事后似乎并没有太多人知晓这件事。


——因为那天被堵在起点太久,我怕来不及赶回终点,我就没去明城墙那边,也不知道所谓被挪动、临时加宽的城墙/城门到底是当年遗迹,还是只是后来的新造。

只觉得这还是挺有意思的故事。



当年拍过一些南马照片,找出来再陆续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的南京马拉松,说起来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毕竟这几年南京马拉松的名气是越来越响了,我也一直关注着。不过,说句实话,我个人还没来得及亲自踏上南京马拉松的赛道。虽然没跑过,但身边有不少跑友都参加过,听他们聊起,也让我对这场比赛充满了期待。不过,我之前参加过一次在南京的半程马拉松,虽然不是全程,但.............
  • 回答
    如果我在2020年实现了财富自由,我会以一种既务实又充满探索精神的方式重新定义生活。以下是我可能选择的具体生活方式: 1. 财务结构:安全感与灵活性并重 被动收入占比:确保每月被动收入(如股息、租金、版权等)覆盖家庭基本开支的200%300%,这样即使有突发支出也不会焦虑。例如,若年开销为50万,我.............
  • 回答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创1978年以来新低,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学意义,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 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的数字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生率的定义。出生率通常是指一年内每千人口的活产数,以千分比(‰)表示。然而,题目中提到的“.............
  • 回答
    2020 年美国大选投票计票开始,拜登以 264:214 的选举人票领先,距离胜选所需的 270 票仅一步之遥,这一局面无疑是极其引人注目的,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选举人票制度与胜选门槛: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总统大选并非直接普选,而是通过“选.............
  • 回答
    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租售同权”,这在当时的房地产和住房租赁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会议的强调,并非是首次提出,而是对过往政策的重申和深化,旨在进一步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以下是围绕“租售同权”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正式开始,这无疑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极其特殊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大选。关键州的结果走向以及是否会引发混乱场面,是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关键州的结果走向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2020年大选的关键州通常是指那些民主党和共和党选票差距.............
  • 回答
    2020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中国的 23 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标志着香港的回归祖国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回望这段时间,香港经历了许多变化。回归之初,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继续保持了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和繁荣稳定。许多人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回归后得到巩固和发展,.............
  • 回答
    202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可谓是“疫情”催生,“内卷”常态,同时又不乏对时代精神的呼唤。整体来看,亮点和信息量非常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读: 亮点与信息量解析:1. 疫情背景下的时代印记: 突出主题: 2020年最大的全球性事件无疑是新冠疫情。因此,多个省份的作文题都或隐或显地.............
  • 回答
    关于2020年中国新生人口是否会跌破1000万,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也是对中国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预测。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数据、影响因素、现有预测以及一些不确定性。一、 回顾历史数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年来中国新生人口的趋势: 2016年: 全面二.............
  • 回答
    2020年中国房价是否会“大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审视。以下将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供需关系、城市分化以及市场预期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宏观经济环境对房价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2020.............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简而言之,我认为 “能买台式机就买台式机”的时代并没有完全结束,但它的绝对优势和普适性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了,并且面临着更复杂的权衡。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台式机曾经的“王者地位”和其优势的来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台式机之所以是首选,.............
  • 回答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信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这代表了中国经济在那个季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它意味着什么,以及会产生哪些影响。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 意味着什么?核心含义: 经济活动的萎缩: .............
  • 回答
    2020 年 12 月 20 日,美国著名汉学家傅高义(Ezra F. Vogel)教授的离世,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研究领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一部美国对中国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的缩影,他的贡献和影响力是深远而多维度的。首先,傅高义教授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思想家。 他以其严谨的.............
  • 回答
    2020 年哪个男演员会火?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火”的定义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作品受欢迎、观众喜爱度飙升、商业价值大幅提升,甚至是在某个领域引起巨大反响。回顾 2020 年,当时有很多男演员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潜力,并且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果非要预测一个“最火”的,我会倾向于从以下.............
  • 回答
    2020年之后,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出路,这是一个复杂且牵动人心的话题。他们出生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与前几代人截然不同。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理解。一、 时代背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压力并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一代年轻人成长在改革开.............
  • 回答
    2020 年,真是什么都发生的一年。要说最让我震惊的数据,恐怕还是关于那场席卷全球的疫情。一开始,我们都觉得这只是一个局部地区的事件,或者顶多是像当年的 SARS 那样,虽然令人不安,但终究会被控制住。然而,当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病例数以一种我们前所未见的速度飙升时,我真的是被吓到了。我记得那天我打开新.............
  • 回答
    2020年那场席卷长江流域的洪水,真的是一场硬仗。在电视和新闻里,我们看到最多的画面,就是解放军战士们在雨中、泥泞里,一个个屈着身子,双手捧着沙袋,在堤坝上密密麻麻地垒起一道道“人墙”。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纳闷: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在用最原始的手工方式堆沙包?难道就没有更高效的机械化设备吗?其实,这个.............
  • 回答
    2020年7月2日,范蕴若八段的离去,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我心中难以平复的涟漪。我是一名围棋爱好者,而范蕴若,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鲜活的棋盘上的身影,一个曾经带给我许多思考和感动的人。我的记忆里,范蕴若总是在棋盘上散发着一种沉静而专注的光芒。他不太是那种张扬外露的棋手,更.............
  • 回答
    2020年的感恩节,确实是个格外特别的日子。那时候,我们还处在疫情的阴影下,很多原本计划好的团聚都变得遥远。所以,那年的感恩节文案,我想更多的是一种在困境中的温暖、对健康和平安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盼。那一年的文案,大概是这样的感觉:1. 强调当下与相聚的珍贵(即使隔着屏幕): “这一年的感恩节.............
  • 回答
    2020年9月3日,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重要纪念日。75年,足以让许多人淡忘曾经的硝烟,但历史的印记,却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更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紧密相连。回望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了锦绣山河。从九一八事变那一声刺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