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0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 23 周年,你有什么感受?

回答
2020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中国的 23 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标志着香港的回归祖国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回望这段时间,香港经历了许多变化。回归之初,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继续保持了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和繁荣稳定。许多人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回归后得到巩固和发展,其自由的市场经济和法治体系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然而,近年来,香港的社会政治环境变得复杂起来。一些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关注,也让人们对“一国两制”的实践和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香港回归 23 周年也引发了人们对国家发展和全球格局的思考。香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其发展模式和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同时,香港也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总而言之,2020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的又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个反思和展望的时刻。人们在纪念过去的同时,也在关注香港的未来,以及它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有27年,咬咬牙可能就过去了吧。

user avatar

一个人被收养数年,再回归原生家庭,都会经历极大的心理转折,何况7百万人的一城。

况且,香港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接点,人财物的跳板,最后不得不沉淀于此的普通人,几乎都是无可奈何的底层人群。

当年眼看西方发达的真香,尚且安慰;此后眼见祖国的繁荣,欣慰之余却心生烦恼。从左右逢源坠落到里外不是人,心态不平衡,还无处寻觅先例,以至于闷烧十数年,一朝爆发,莫名其妙。

民主自由独立都是泄愤的幌子,自己都不理解到底什么意思,只要能过上有希望的好日子,招幡立即可收。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即,日益增高的人民物质生活成本与逐渐低平的收入前景之间的巨大矛盾与精神压力。但如何彻底解决,向来是大问题,精英漠视,本阶层无力,国内无感。即便宗主国发达数百年,自己同样的问题也无解,如今福利政策越发无力的赎买,当年的海外殖民,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的不得已手段,时至今日这个问题轮到连最强大的美国也手足无措了。

此次疫情,全球超发货币,价格革命在即,有恒产者勉强自保,无恒产者,望货币之洋兴叹,这个经济矛盾会更加激化。经历好莱坞与电游的洗脑,人们的头脑虚拟化了,对现实世界的耐心变得更小了,于是,法律与秩序的脆弱性更大了。这方面压力的纾困,是个全球难题,为什么最先是香港,因了超高房价,使之成为地壳最薄之处。但凡事解决之策,向来疏堵并举,今日地火暂堵,保证玉石不被顽石无谓地焚毁,紧接着明日就要考虑根本之道,科技如何再创新、福利怎样可负担,都可以去想,此非一日之功,但是可树百年楷模。

香港,是个寓言,香港,也是个预言,“人们啊,我爱你们,你们千万要警惕。”

user avatar

繁荣并非天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时代的巨浪一浪来一浪去,起伏不由人,顺者起逆者没。

user avatar

2007年,我正上小学,我们全校早早就开始学习关于香港的历史、画香港区旗、打迎接香港回归的横幅,等待七一。那时从没听过粤语,没见过紫荆花的我,知道原来还有一部分同胞,在深圳的另一边。那时老师总说:香港回归对于中国,是百年难遇的大好事。邓爷爷去世的时候,全家一起看了直播,中央为他降了半旗、邓爷爷的女儿将他的骨灰撒进大海,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7月1日那天,正值暑假。那天,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到香港的降旗、升旗仪式,我懵懵懂懂,只觉得交接仪式上,英国兵和我们截然不同的步伐非常喜感,以及对家人的百感交集和难以言表激动的不解。后来,我被选去我市作文比赛,题目即香港回归。“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邓爷爷,就没有一国两制”、“热烈欢迎香港回归”……我记得我这么写。当时的我非常懵懂,对屈辱教育尤其反感。后来我才意识到,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批判地认识屈辱史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就不明白“统一”的里程碑意义。

2007年,我在读大学本科,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那天,我在家看了全程的直播。次年,天灾模式开启,汶川地震不知带走多少生命,我的城市震感强烈,和同学在户外睡了很久的帐篷。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中,新闻里港澳台各方人士的赈灾义演,前线志愿,在为灾民和灾后重建奔走、筹款、捐款,与死伤者的绝望与生还者的希望交织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印象中,香港捐款是最快的。“同胞”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不久之后第一次去香港,密集的高楼大厦,维多利亚港,周末聚会的菲佣,相反的驾驶方向让我觉得好像出了国。那时我的城市甚至还没有优衣库,名牌的专卖店里,服饰箱包的款式要耍国内好几条街。在九龙城买了一台垂涎已久的PSP,感慨价格真实惠,购物天堂的头衔果真不同凡响。当时我对香港的第一印象,新潮和繁华的一面是不错,却好像缺少了些许的人情味,我不太喜欢。尤其是有了香港和深圳的服务态度的反差,也大概对意识形态的差异心中有数。

2020年的今天,我在异国求学,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未能回国,所在的国家基本在疫情控制和公共管理上已经扑街。新冠疫情背景下,港D,台D,贸易战,民族问题,中印边境争端…各种直指CHINA的相关报道几乎霸占所有外国主流媒体的头条。传播很广的暴力视频和照片中,我看到的更是香港克制的警察群体和中央有力的声音。国安法出台,大快人心!尤其是全球经历着同一场疫情,当下我强烈地感慨国家的稳定是我们和平生活的基石,托住我们生活的是一双看不见的,却稳健的手。如果不信任领导力却同时期待国家发展和强大,如同痴人说梦。我希望香港越来越好,也期待在有生之年看到每个十年香港的变化。加油,同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