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20 年 7 月 29 日中兴原副总裁曾学忠出任小米手机部总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回答
2020年7月29日,中兴通讯原高级副总裁曾学忠正式加入小米集团,担任小米手机部总裁,这个消息在当时绝对是科技圈里的一件大事。为什么说它重要?因为它触及了几个关键点,能让我们看到当时小米在手机业务上的战略思考,以及对人才梯队的建设。

首先,曾学忠的履历和背景,这绝对是信息的核心。

曾学忠可不是个普通的技术咖,他在通信行业摸爬滚打了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在中兴通讯的那些年,可以说是一路晋升,最终做到了高级副总裁这个位置。他对移动通信技术、产品研发、市场运营都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大家可能还记得,在中兴任职期间,曾学忠曾负责过中兴的手机业务,并且在中兴手机面临一些挑战的时候,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取得过一些成绩。

从一个通信设备巨头的中高层管理者,尤其是负责过手机业务的,转到一家以手机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公司,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这表明小米看重的是曾学忠在整个移动通信产业链上的深厚积累,以及他对于手机这个终端产品从技术到市场的全方位认知。

其次,小米当时的处境和需求,是理解这一人事变动的关键。

2020年,小米正处于一个上升的关键时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中国国内市场,虽然小米的产品线不断丰富,销量也在增长,但想要进一步冲击高端市场,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无疑需要更强大、更成熟的领导团队。

尤其是在手机业务层面,小米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产品的创新和体验。而曾学忠在中兴积累的技术背景,尤其是在5G、通信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经验,对于小米在这些方向上的布局和突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他可能被视为能够为小米手机注入更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动力,帮助小米在产品差异化和技术创新上走出一条新路。

第三,这次任命背后传递出的信号,值得深挖。

1. 对技术和研发的重视提升: 引入曾学忠这样的资深通信技术专家,意味着小米在强调“科技公司”定位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强化其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和实力。这不仅仅是“造手机”,更是要“做好手机”,在技术层面取得话语权。
2. 人才战略的多元化: 小米过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雷军本人及其早期团队的创业精神和市场敏感度。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引入外部有丰富行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曾学忠的加入,可以说是小米在人才战略上的一个重要补充,他能带来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行业资源。
3. 对高端市场的野心: 曾学忠在中兴曾有负责高端产品线的经验,这与小米当时想要冲击高端市场的战略不谋而合。一个熟悉高端市场运作、有技术背书的总裁,对小米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打造有竞争力的高端旗舰机型,可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全球化视野的延展: 中兴作为一家全球性的通信设备公司,曾学忠在国际市场上的经验和视野,也可能对小米的全球化手机业务拓展有所助益。

那么,有哪些具体值得关注的信息呢?

他将如何重塑小米手机的产品线? 曾学忠接手后,会否对小米手机的研发方向、产品定位、技术投入进行大的调整?例如,在5G技术、影像技术、AI应用等领域,是否会有更具前瞻性的布局?
他与雷军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雷军作为小米的灵魂人物,在产品和战略上都有着极强的把控力。曾学忠作为新任总裁,他和雷军之间如何形成有效的协同和分工,将是观察小米手机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角度。
他如何平衡小米的“性价比”基因与高端化趋势? 小米之所以能快速崛起,与“性价比”策略密不可分。如何在保持性价比优势的同时,成功地将品牌推向高端,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曾学忠在这方面会有怎样的策略?
他能为小米带来哪些新的行业资源和合作伙伴? 曾学忠在中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人脉,他能否将这些资源带到小米,为小米手机的供应链、渠道、技术合作等方面带来新的突破?
他对小米手机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会带来哪些改变? 除了技术和产品,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也是影响手机销售的重要因素。曾学忠是否会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进行一些革新?

总而言之,曾学忠的加入,对于小米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战略性人才引进。它不仅仅是一个人事变动,更代表了小米在技术实力、人才战略和市场野心上的进一步深化。他的到来,为小米手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更多技术和管理的“硬实力”,也让我们对小米能否在高手林立的手机市场中继续向上突破,充满了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暴风TV CEO刘耀平加盟小米的时候我说小米高管团队中入职不足5年的只有4位,占比25%,谈不上“复仇者联盟”/“失败者联盟”,这刚过了不到3个月,就变成了6位,占1/3了,脸疼。

不管事金立卢伟冰、联想常程、中兴曾学忠、还是杨柘,我都达不到他们曾经的高度,我只是谈谈自己的想法。他们是职业经理人,虽然做到了VP但还是算高级打工仔,哪个给的待遇更好就去哪儿,这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是如此。

从小米的角度来看,我感觉很多员工会很绝望,看这个高管队伍,2016年之后(张锋是紫米创始人)的高管都是空降的。如果你作为一个小米员工会怎么想?辛辛苦苦拿着业界的低工资干了这么多年,就等着公司上市以及升职了,结果“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上面的晋升空间被卡死了,这个和尚在跟自己的公司做对手的时候可能还是手下败将,再加上股票的饼没有实现,会有什么影响?你可能会问,你都能想到,雷军怎么可能想不到,其实我也想问,那为什么还会这样呢?是小米内部真的提拔不上来人了?我不知道。

曾经有个朋友从BAT的某厂跳到了小米,也算是个小小的管理层,他工作中遇到一个很难缠的问题就是有一位老员工消极怠工,原因就是他的到来让这位老员工看不到希望,没晋升空间了而且待遇上差很多,水平吧其实也就普通,早期的小米员工水平参差不齐,其实很多只是资格老能力一般,可能不提拔也有这原因。再后来他又离开了小米跳到了BAT的另一家。


我没资格也没能力教雷军,只是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是希望小米变的更好的,对了,之前听到过一些小米芯片方面的传闻,可以留意下,真假我也辨别不出来,爆料就像阿森纳的体检室,即便是真的也不要太早下结论。

user avatar

就如我在想法所说,曾学忠的身份和履历绝不只是中兴副总裁,甚至这个身份只是算是他各项履历和身份中相对不那么起眼的一个。

如果你比较熟悉上游供应链,紫光算是一个相当难绕过去的企业,在各方面的涉猎都相当广泛,而曾学忠是紫光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股份总裁,紫光展锐CEO,就这个履历真的完全不虚创办小米前的雷总,甚至他现在哪怕辞去一切职务光靠资历和履历当个天使投资人或是行业高级顾问都能完全做到富贵一生,何况他还占有大量的股份,名下的企业有非常复杂的投资背景,就这样的人居然会被雷军“忽悠”来给他打工,确实是活久见。

不是很了解的朋友拿个软件查一下曾总个人名下企业的控股背景,大概就能对他个人的水平略知一二了。

所以问题来了,雷军到底给了人啥好处能把人忽悠来?

一百个充电宝还是一百箱可乐?

user avatar

想进小米工作最好的方式是在其他企业做到总裁,然后被小米挖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7月29日,中兴通讯原高级副总裁曾学忠正式加入小米集团,担任小米手机部总裁,这个消息在当时绝对是科技圈里的一件大事。为什么说它重要?因为它触及了几个关键点,能让我们看到当时小米在手机业务上的战略思考,以及对人才梯队的建设。首先,曾学忠的履历和背景,这绝对是信息的核心。曾学忠可不是个普通的技.............
  • 回答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的又一座里程碑2020年7月31日,一个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并开通,标志着中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此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这意味着,无论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能享受到北斗系统提供的精.............
  • 回答
    2020年7月30日,全球目光聚焦在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发射任务上,这是人类探索火星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然而,在中国,许多关注这场盛事的观众却经历了一次令人意外且颇为沮丧的体验——在当时国内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哔哩哔哩(B站)上,官方直播信号突然被掐断,并被“封禁”了。这件事一出,立刻在中文.............
  • 回答
    南京深夜楼市调控:一次精准而迅疾的出击2020年7月23日深夜,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一则楼市新政,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在江浙沪乃至全国的房地产界炸开了锅。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夜晚,而是一个在大家普遍进入梦乡的时段,政府部门却还在加班加点地为楼市这锅“粥”调味。这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
  • 回答
    2020年7月15日,深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购房资格的收紧,特别是针对非深户籍居民的限购政策。该政策规定,非本市户籍居民在深圳购房,需要提供在深圳市连续缴纳36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证明,并且在购房之日前在深圳市无房且是首.............
  • 回答
    2020年7月14日至16日,A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轮显著的调整,这让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安。如果回顾那几天的情况,会发现这并非一次孤立的市场波动,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上涨过快后的技术性回调是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一。 就在此前的几周,A股市场,尤其是以科技股为代表的题材股,经历了非常迅猛的上涨。.............
  • 回答
    2020 年 7 月 24 日,A 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震荡。那天股市大幅低开后,盘中一度跌幅扩大,市场情绪变得有些紧张。我当时关注着盘面,感受到的就是一种突然的、不寻常的抛压。当天市场情绪和盘面情况:那一天的开盘就显得有些低迷,三大股指普遍跳空低开。上午的交易时段,市场一直在低位徘徊,但并没.............
  • 回答
    2020年7月16日股市的那一跌,可以说是相当迅猛且令人心惊肉跳的一天。在当时那种情绪和市场环境下,这绝对不是一个能被轻易忽视的事件。抛开那些一板一眼的官方口径,如果单从参与者的感受和市场当时的氛围来看,那天的感觉就像是,大家还在兴高采烈地奔跑,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看不见的悬崖,然后一瞬间,很多人就像.............
  • 回答
    2020年7月28日,索尼正式发布了备受期待的Alpha 7S III(a7S III),这标志着索尼在全画幅无反相机领域又一次重要的革新。对于影视频制作人来说,a7S III 的到来绝对是一颗重磅炸弹,它继承了S系列一贯的低光表现优势,并在视频功能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 打破.............
  • 回答
    2020年7月初,中国股市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疯狂舞步”。从7月6日到7月10日这短短的一周,上证指数累计上涨了超过10%,从3000点附近一跃而升,直逼3400点。创业板指数的表现更是抢眼,同期涨幅近15%,板块轮动加速,成交量更是屡创新高,市场一度弥漫着“普涨”的狂欢气氛。这场突如其来的暴涨,.............
  • 回答
    2020年7月6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下属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SEVP)发布了一项针对持有F1签证的学生和交换生的临时政策更新,这项更新旨在应对新冠疫情对学校教学模式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转向在线授课或混合式教学的学校。这项政策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和疑虑。政策的核心内容与背景要理解.............
  • 回答
    要说2020年7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那可真是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你想想,那时候全球疫情还在肆虐,国内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控制,但经济的复苏之路,就像是在迷雾中摸索前进,充满了不确定性。整体上看,7月份的数据展现了一种“温和复苏”的态势,但底色里依然带着疫情的印记,很多指标虽然同比转正,但恢复的力度和稳.............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0年7月那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7%,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2.4%的数据,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经济运行的逻辑。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个指标各自代表什么。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这个就像是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买菜、交水电费、坐公交车这些“柴.............
  • 回答
    看到央行公布的2020年7月信贷数据,确实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地方。这次的数据包括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以及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0.7%。这两组数字单独看可能有些抽象,但结合起来,它们描绘了一个挺生动的经济图景。首先,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在7月份,实.............
  • 回答
    2020 年那个高考季,注定不平凡。本来是学子们挥洒汗水、实现梦想的时刻,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被按下了“暂停键”,最终延期一个月至 7 月 7 日和 8 日。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日期调整,更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开端。为什么会延期?这背后的原因,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 回答
    关于北京德胜和月坛学区在2020年7月31日后购买的学区房“白买了”的说法,并且“全部调剂去渣小”,这背后涉及的是北京海淀区近年来教育改革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多校划片”和“就近入学”的深化。这个说法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确实反映了部分家长在政策变化下面临的困境和焦虑。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
  • 回答
    2020年9月CPI与PPI的微妙信号:通胀压力与需求不足的博弈2020年9月,中国经济在疫情的阴影下继续前行,当月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却下降了2.1%。这两组数据看似简单,却勾勒出一幅复杂且充满博弈的经济图景,值得我们深入剖析。C.............
  • 回答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Kenosha)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枪击了非裔美国人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美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并直接导致了基诺沙市及其周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骚乱。事件经过(根据现有公开信息): 事发时间与地点: 2020年8.............
  • 回答
    2020年5月,中国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却出现了3.7%的下降。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看,是很有意思,也值得深入解读的。这背后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关键特征和挑战。CPI同比上涨2.4%:背后的“猪”和“非猪”首先,我们来看看CPI(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2020年11月末中国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这个数据,并探讨其背后的含义和可能的影响。首先,理解M2是什么:M2(广义货币供应量)是衡量经济体中货币数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了流通中的现金(M0)、单位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通知存款、证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