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通胀数据,CPI同比升至2.7%,预期2.6%,前值2.5%。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4%,预期-2.5%,前值-3.0%。两者均小幅超预期。
1. 猪肉同比再度大涨,带动CPI上涨
7月CPI环比上涨0.6%,同比回升至2.5%。
从CPI分类来看,八个大类中,四涨四跌,食品烟酒同比上涨10.2%,影响 CPI上涨3.07%,依然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5.1%、1.6%和0.3%;交通和通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4.4%和0.7%,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5%和0.1%。相对影响较小。
再具体到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61.1%,影响CPI上涨约2.9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5.7%,影响CPI上涨约2.3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的变动依然是CPI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猪肉价格的变动,环比上涨10.3%,从供给端讲,主要还是生猪出栏速度偏慢、进口量减少等因素影响,使猪肉供应偏紧。而对于需求端,餐饮和团体消费需求回升速度加快,需求回升速度超过供给回升速度,综合来看使猪肉再次上涨。
从同比上看,猪肉同比大幅上涨85.7%,去年下半年的价格翘尾,使得猪肉价格一直在高位,19年7月~11月22个省市的猪肉基数均值(元/公斤)分别为26、31、38、47、51,后续环比变动不太可能超过这一增幅,所以往后看,猪肉价格的同比变动会越来越小。而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所以,CPI的上涨不具有持续性,不用担心CPI大幅上涨,对货币政策形成影响。
2. PPI底部确认,本轮经济周期中折价最严重时期已经过去
7月PPI同比下降2.4%,环比上涨0.4%。
分大类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5%,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5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9个百分点。
生产资料中,受市场需求回暖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的影响,上游及能源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上涨明显。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2.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3.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3.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上涨2.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1%。
5月PPI环比降幅收窄,6月、7月环比连续回升,5月PPI基本可以确认为本轮经济周期中PPI的底部,往后看,PPI有望继续回升,资产价格折价最大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回升进一步明确,从大类资产来看,利好大宗商品,利好股市。
如果大家有问题想讨论,可以关注我或者我的微信公众号(扶摇投资笔记),谢谢。
历史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