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说扣除猪肉全是通缩,很多人骂他,实际上我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
别看M2很高,但是疫情期间,实体经济疲软,资金不过是在金融系统空转,整个经济系统就是通缩的。
要解决也很简单。靠放水不行,现实表明,简单的放水,钱到不了实体经济,只会在金融系统空转。靠基建也不行,性价比太低,还可能进一步推大房地产泡沫。
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给老百姓发钱,搞UBI,发消费券,这个钱是肯定可以流入实体经济的。而且中国五六亿月收入不超过一千块的人,人均发个一千多的消费券,这个内需拉动效益是不得了的,既扩大了内需,让资金流入了实体经济,而且变相降低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
搞UBI比起搞基建,最大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覆盖范围广,另外一个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官僚资本家银行都是希望搞基建的,他们好趁机赚钱,真正流入到劳动者手里的钱只是一点点残羹冷炙。
至于中国为什么不搞UBI呢?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吧”。如果政府真的跳过那么多“中间商”直接发消费券,那么也代表未来政府可以跳过他们继续和所有民众直接发生联系。考虑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基建如此完善,照这个趋势下去,许许多多的“中间商”未来就会被淘汰掉了。所以,结论就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废漕改海断然不许”。
四月份就应立即全民按人头发现金或者消费券每人三千元。保住那些即将倒闭的企业。总共四万亿。现在怕是倒闭的已经差不多了。日本美国都能直接发钱,中国为何发不得?中国很多经济学砖家都不是从师欧美吗?为什么需要的时候屁都不放一个。你们是砖家还是被豢养的哈巴狗?
三亚新机场填海,罚款8000万。责令恢复原状。好好的那么多陆地,为什么要填海。花了20亿填海,如何能恢复原状?再花20亿恢复原状?这都是什么操作?老百姓的血汗钱就这么白白的、轻描淡写的被糟蹋了。这种聪明才智,这种效率令人感到恶心。
中国9亿人月入2000不足,6亿人月入不足1000。但是2019年人均GDP 7万人民币。
7万人民币,如果按照50%作为工资,这个标准对比发达国家并不高,那么就是3.5万人民币每年的工资收入。除以12个月应该人均月入3000才是正常的啊!怎么6亿人月入平均只有1000,3亿人月入2000?这个财富不平均的有点大!
哪怕你6亿人月入2000,3亿人月入3000,这收入水平也行啊!内需不就是有了吗?
现在能有内需吗?你靠这些9亿,10亿,80%月入只有1000多的人平均的人,就够温饱,基本生活,哪里还有钱够买其他东西,拼多多这种柠檬市场大行其道其根本原因还是没钱啊。
说白了,一句话,分配问题。
通缩,通缩,通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工业通缩我怕是一年前就开始说了,但说实话我也想不到竟然这么快就传导回了消费。现在我们手上拿到的可不是什么通胀周期的剧本,各位千万别被央行印钞的速度懵逼了双眼
印钞再多,大部分淤积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实体经济无法提供超额利润,资本不愿意进入经济循环。费雪公式中,M的增加大幅弱于预期(钱不进入实体),V因为全球疫情跌至冰点,那P下跌自然是十分正常的
央行印钞的行为更多的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我这里贴自己一个月以前一个非常相似的回答吧,有些东西重复说也会让各位厌烦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几组剪刀差之外,这个月的数据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即在M1高涨之际,居民中长期贷款指标呈下降趋势。换言之,除了少数几个地方,楼市整体的资金流出迹象开始显现
这也很符合逻辑,制造业通缩一定会传导回实体经济,届时不只是产品价格,劳动力和资产定价也一定会被拖累
只是具体这个时间有多长,现在看来,不长了。这几天vix又开始走高,大洋对岸的金融活动收缩指日可待。美股泡沫破裂之时,你觉得C房能在通缩的压力下抗多久?
市场的共识正在形成或者已经形成了,这个过程正如我之前所说,比各位预想的要快得多。这种时候傻子才把宝压在央行身上
接下来市场关注的焦点,应该是通缩有没有可能螺旋化,比如各国核心通胀率是否会有效跌破0之类的。如果通缩迹象继续加剧... 后面的事情全凭各位想象
说起来我现在已经不如前几个月那么悲观了,萧条就萧条吧,死道友不死贫道
上周某特殊日期莫名其妙被送了一个七天套餐之后有点打击写作积极性,不多说了就酱吧
看了一下其他回答,多数都提到了通缩;我的感觉也如此,3月份开开始m2就回升到了10%以上,而到了5月份cpi和ppi还在下跌,可见通缩实锤了。去年任泽平提出“剔除猪肉就是通缩”时,很多人还在骂地产商无良;现在好了,猪价维稳后,通缩就展露无遗了。
对知乎主力的90后而言,他们对90年代的百业萧条应该不会有啥印象,毕竟那时年纪太小。所以真面对萧条来临时,可能是个重要的人生挑战,毕竟习惯了通胀时代的加杠杆,现在面对完全相反的通缩时代,肯定在生活上会有很多不习惯。但这就是生活,你必须去适应它。
不过也不必太担心,毕竟现在我国的底子爱过去厚多了,冲击也会比90年代小很多。但增加储蓄,减少贷款还是没错的,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说个历史故事吧(评论区不是我关闭的特此声明,请未成年小将不要私信骂我关评)
明代后期,南方到京城的漕运弊端丛生。沿途各色官吏层层插手,导致运一石粮食成本十数倍于漕粮本身。
明廷知道吗?
知道!
所以有人提出了“废槽改海”,粮食不走运河,直接沿着海岸线运输。
这一下捅了马蜂窝,无数人反对。反对理由无非是“海道险远” “损人废财”,乃至直接说漕运“乃百万槽工衣食所系”,以此来威胁不许废槽改海。
今日看来,所有这些理由都是假的。真正的理由从来只有一条:从漕运弊端中获利的大小官吏阻挠。
换个今天的说法,这些官吏,就是层层过手的中间层。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不能给老百姓直接发钱的根本原因!因为直接发钱,就等于旧体系里的中间层统统粘不到好处了,更要命是一旦开了这个头,老百姓就会醒觉原来不需要这么多中间层啊,那么这个旧体系就会顷刻变成离开了血源的蚂蝗。。。
这些人今天反对直接发钱的理由是“基建才能解决问题” ——因为一谈基建,骨子里的原因是大家都能过手(除了老百姓)。。。而面上的原因翻译成明朝话就叫基建“乃百万农民工衣食所系” ,你反对基建要求直接发钱你就是反对百万农民工穿衣吃饭养家。。。
就这样这些永远不会当农民工的人就把农民工代表了,一如明朝那些官员代表的槽工。。。
熟不熟悉?
这些人是真的坏,但是我目中所见,有许多许多完全不可能从基建中沾光的人居然也鼓噪不赞成直接发钱,知乎上就有好多,这些人就只能以纯来形容了!
再次印证了我三个月前的观点:中国经济不搞UBI就是死路一条。
别忘了总理说的,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如果这六亿人每个月能增加1000元的无条件收入,能爆发出多大的消费潜力,能刺激GDP多少个点,能缓解多少底层人力市场的内卷,我都不敢想象。
就算是每人每月1000元,一年要17万亿元左右,通过商品流转的增值税,一大部分又能够成为财政收入用来承担这部分开销,所以实际需要印的钱并没有这么多,能够产生的通货膨胀相比于现在最多也就10%。对于底层而言,虽然物价涨了10%但是收入翻倍了啊!对于顶层而言,物价涨10%又算什么?
问题是谁都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救经济,谁都不愿意自己让利给这六亿人。
那还能怎么办?加速呗。
另外,现在还在鼓吹通货膨胀然后忽悠人买房抗通胀的,非蠢既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