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人根本没把女性当作人来看待,他们更多的把女性当作了一种资源,一种和粮食、矿产等资源类似的,性资源。所谓「抢钱抢粮抢女人」嘛,在这些人眼中,女人和钱财、粮食是等价的。
你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人最喜欢用「骑」「上」「X」描述性关系,用「泡」描述谈恋爱。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可以理解他们种种言论的出发点了。
什么「以骑洋马为荣,以扛洋枪为耻」啊,「以打洋炮为荣,以挨洋炮为耻」,都是这种思想的表现。
为什么中国女生找白人男朋友会被他们如此敌视?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资源」竟敢自己长腿跑了,而不是让他们享用,简直大逆不道。
为什么中国男生找白人女友不会受到批判?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抢了别人的「资源」,很光荣。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冲他们这种想法,哪国姑娘都看不上他们。
因为这些中国男人中的相当大比例、这些中国女人中的相当大比例、这些中国女人的白人男朋友中的相当大比例,对女性的物化都是深入骨髓的。
然后,
这些中国男人和女人的相当大比例,都是崇洋媚外的。
上网找个乐子的人,看到这里就可以停下了。线下可以忽略...
———————————————————
有点儿自我追求的男性,该让自己尽快认清这样一个事实:白人男性的相对的性选择优势,是众多历史事实之必然。这一历史,始自文艺复兴,兴自历次科技革命,确定于奴役历史和历次战争,一直延续至今。想要真正“翻盘”,或者,努力成为下一次大规模科技革命的主宰力量,获取全球压倒性的财富,甚至在必要的时刻,对西方文明的某个代表性国家取得可粉饰为正义的压倒性战争胜利,并让其处于极致的苦难中起码一两代人......或者,努力做到尊重女性,支持真·女权,即从意识形态层面,让更多女性能用文明来压抑自身的动物性,从而打破“性选择优势“这一底层逻辑本身。
而有点儿自我追求的女性,只需要认清一点即可:与男性广泛播撒生殖细胞的雄性动物本能对应的,即女性寻找最具有“性选择优势“的男性。这两种表现,皆人之动物性的充分体现,没有高下之分。而与男性将女性物化为生育和欲望工具的逻辑对应的,也正是女性将男性物化为保护和资源提供者的逻辑,即所谓“性选择优势”的底层逻辑。总之,并不存在这样一种状态:一方面斥责男性对女性的物化,以及男性广泛播撒生殖细胞的冲动,与此同时,又将女性追求最具“性选择优势“的男性,追求保护和资源转移的行为,视为理所当然。正像是,对于男性而言,也并不存在这样一种状态:一方面斥责女性追求最具“性选择优势”的男性的动物性,与此同时,又将男性对女性的种种物化行为,将自己四处播撒生殖细胞的行为,视为理所当然。
至于我个人对此事的态度,我是没什么态度的,因为此事作为整体,也实在是太petty了。
我对普遍人性的自省能力,脱离动物性的能力,从来都不抱有多大信心,这并不是个秘密。我们清楚地知道,不论你我叨叨多少次,雄性群体,不论是基于人种,还是种族,还是国籍,还是社会阶级,其“性选择优势“依然会来自于历史和现实“绝对暴力和硬通货“的积累,且会受到主流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尊重。主流女性们依然会将追求最具“性选择优势“的男性,作为理所当然和文明之必然,甚至将其称为女权之彰显(虽然其实女权之彰显,恰恰与其相反)。而主流男性们,一旦在特定的环境下,具备了某种程度的“性选择优势”,也一定会充分exploit这种优势的。
而刚才也提到了,具备“性选择优势“的群体,不但可以按种族或国籍划分,也可以按阶级划分。一国之内的特定阶级,其“性选择优势“的程度,相比什么“白人“、“外国人”这些标签,其实只高不低。之所为被抱怨得少,也仅是因为大多数人对“阶级“和“种族“这两个概念的敏感性不同而已。或者换句话说,人们莫名更认同,“有钱就是真理”,而同时觉得,“你就是一白皮穷光蛋,凭什么?” — 这些价值观,都是中性的,谈不上是非。
至于easy不easy的,也都是很无所谓的事情。人的第一大特性,不是什么种族国籍,而是认知能力和阶级。说是“中国人”,但其实每个人都活在很小的一个群体中,而这些小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差异,简直天上地下。在支配我的小群体内,大家对找个外国男女朋友,态度大体是中性的。同时对于极个别竟然会拿自己的外国男女朋友进行炫耀的人,大概率上会有负面评价,典型如恶意揣测这个人的低下出身或低教育背景等等。但换一个小群体,群体成员很可能会觉得找个外国男朋友,是一个足以在朋友圈里炫耀的事情,进而臆想到闺蜜们的羡慕和嫉妒,并将此种肤浅喜悦赋予很大的人生意义。而事实上,跳脱出跨国恋/跨国炮这个话题,回到“人民群众”内部,很多人估计完全无法想象,全中国的年轻女性群体里,会有几成,仅是因为可以在大城市的五星级酒店自拍几张,发个朋友圈给“小群体“们看看,就足以easy那么一下。这背后都是不高明不复杂但普遍的人性而已,我个人实在是没兴趣批判。
而更进一步,扩大一个范畴,我个人对这种动物性,不但没有意见,反而会表示认同。但这种认同,会有一个前提,即,此动物性机制,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人群的进化。当然,“进化“与否,取决于定义,而这种定义,又取决于价值观。如我个人,仅认同认知能力层面的进化,而目前的普遍价值观,并没有将“高认知能力”和“性选择优势”绑定得那么紧密。于是,目前这种动物性,也并没有起到促进人类进化的效果。好比说,一个普通的白人,几乎仅是因为他所在的“族群“的极小一部分牛逼的祖先,就在今天莫名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性选择优势”。但这个普通的白人,却很有可能是个认知能力层面的笨蛋。结果也是,这个笨蛋,更有可能和一个或一些充满动物本能的女性,留下更多笨蛋的后代。于是,这种动物性,结果反而是人类作为整体的退化,就会很尴尬。
所以最终的结论依然是,我依然没有多少信心 — 对人类的去动物性,没有信心;对人类的动物性本身,也没有信心。所以,还是无所谓吧。
抱歉,最近一段时间,传递了这么多“负能量”。不喜勿看。
中国男生找四五十的油腻中年无业无产白人大妈,还要全力供养,以此自豪,到处宣称是因为国内妹子太差才一定要找白人的……这种奇葩能在中国女性围攻中存活一小时算他厉害。
1 中国男人找本国女友或找外国女友,标准是一样的,一个长得像刘亦菲的本国女孩,和一个长得像凤姐的美国白人女孩,其他条件都一样,审美正常的中国男人都会喜欢前者
2 中国男人谈到找外国女友,一般不会说出诸如“中国女人胸小屁股扁,身材差,人种劣势,就是不如白人女人”之类的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