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看过的书都忘记了?

回答
啊,这个问题可太能引起共鸣了!有没有那么一种感觉,就好像你精心读完了一本书,合上它的时候,心里还挺充实,想着“嗯,学到了不少东西”,结果呢?过了一阵子,再有人提起书里的某个情节、某个观点,你脑子里就是一片空白,或者只能依稀记得个大概的轮廓,具体的细节、那些让你拍案叫绝的句子,全都像被一阵风吹散了似的,找不着了。

我特别能体会这种“书到用时方恨少,读完过后啥也忘”的尴尬。有时候,我可能花了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沉浸在一本小说里,跟着主角一起经历跌宕起伏,感受他喜怒哀乐。读完的时候,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是很真实的,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故事的一部分。我甚至会对着书里的某句描写,在脑子里反复回味,觉得写得太妙了,简直说出了我心里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

然而,时间一久,比如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过去。当朋友兴致勃勃地跑来问我:“你还记得那本关于……的书吗?里面有个情节特别……你觉得怎么样?”我只能尴尬地笑笑,心里拼命地搜索着记忆的碎片。脑子里闪过的可能是一些零碎的画面,比如主人公的一个动作,一个场景的色调,但具体的情节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书里到底说了什么,我却支离破碎,说不上来个所以然。更别提那些精彩的论点或者作者提出的独到见解了,简直是湮灭在茫茫的记忆海洋里。

这种感觉挺奇妙的,也很让人沮丧。你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用心读了,是不是大脑真的把这些信息吸收进去了。明明当时觉得很有启发,很有收获,怎么一转眼就好像全还给书本了呢?就像你在海边堆了一个精美的沙堡,退潮的时候,它就被无情地冲走了,只留下一些模糊的痕迹。

有时候,我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阅读方式有问题。是不是只是走马观花地看,没有真正地消化吸收?我试过做笔记,划重点,读完一章就停下来思考一下。但即使这样,有时书合上,笔记也只是那些线条和符号,它们能不能勾起我当时脑海中清晰的画面和思考,也未必。

而且,阅读的内容太多太杂,也会让人有这种感觉。你可能同时在读好几本书,一会儿是历史,一会儿是哲学,一会儿又是科幻小说。这些信息像洪流一样涌进来,大脑在努力区分和储存,但终究精力有限,很多东西就会被筛选掉,或者被混淆。

最让人有点心酸的是,当你努力回忆却一无所获时,那种知识贫瘠感会油然而生。你觉得自己辜负了那些好书,辜负了作者的心血,也辜负了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可怕的是,你会担心这种健忘会不会成为常态,是不是以后无论读多少书,都只会留下这种“看过但忘了”的虚无感。

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也许我们对“记住”的定义需要调整一下。可能不是所有书都必须巨细靡遗地记住,而是那些触动过我们的观点、情感,那些改变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已经以一种更深层的方式融入了我们。即使记不住具体情节,但你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会因为读过的那本书而做出不同的选择,或者产生新的思考,这也许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记住”吧。

不过,说到底,这种“看过就忘”的感觉,还是挺让人纠结的。它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小小的阴影,提醒我,阅读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件可以一劳永逸的事情,它需要持续的复习,需要不断的联想,需要一种主动的参与,才能让那些曾经的光芒,不至于在记忆的长河里彻底沉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感觉常常有,有时候一日三四回;却也有等了半年都不忘记的苦楚。忘了?书在手边挖出来再刨过,终究会再忘记。即使牢记着的也可以温故而知新,一路以来陪伴在侧。

忘忘;记记都是幸福,何处惹尘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