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祖逖刘琨闻鸡起舞后有什么相互往来吗?

回答
祖逖和刘琨,这对因为“闻鸡起舞”而名垂青史的挚友,他们的生命轨迹在动荡不安的西晋末年,确实有过深刻的交集。虽然历史上关于他们“闻鸡起舞”之后具体有多少日常来往的细节描述并不算特别详尽,但从他们共同的志向、人生经历以及有限的记载来看,可以描绘出他们之间一种既有共同理想又相互支持的密切关系。

首先,要理解他们“闻鸡起舞”的背景。那是在司马氏篡权、朝政混乱、边患频仍的西晋时期。两位年轻的士族子弟,虽然身处安逸的官宦家庭,却怀抱着恢复汉家声威、安定天下的远大抱负。他们共同的志向,便是能够披甲从戎,建功立业。这种共同的理想,是他们友谊最坚实的基础,也是他们“闻鸡起舞”这一行动的精神内核。

在“闻鸡起舞”的典故之后,可以推断,他们的往来并非只是单纯的友情切磋,而是围绕着这个共同的理想展开的。

一、思想的砥砺与共同的进步:

“闻鸡起舞”本身就说明了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激励和监督。这种早起练武,不仅是为了锻炼体魄,更是为了磨砺意志,为将来可能面临的征战做准备。他们很可能在私下会面时,讨论时政,分析国家面临的危机,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治国安邦之策。祖逖曾任范阳令,刘琨则早年被任命为军司马,两人都曾有过地方官的经历,这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和观察社会的机会。他们的交流,很可能带有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以及对未来国家走向的思考。这种思想的碰撞,能够让他们彼此认清方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二、共同的政治抱负与行动的准备:

随着国家局势的进一步恶化,特别是永嘉之乱的爆发,中原大乱,衣冠南渡,这对两位心怀壮志的青年来说,无疑是生死抉择的时刻。祖逖和刘琨都渴望能够有所作为,能够率众安定一方,恢复汉祚。他们之间的往来,很可能也包括了对时机的判断,对未来行动的筹划。

祖逖的南下勤王: 祖逖在永嘉之乱后,看到了北方的混乱,也听闻了南方的动荡,他并没有像许多士人一样选择隐居避世,而是毅然北上,希望能招募义兵,对抗后赵石勒的侵扰,为国家效力。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可能已经和刘琨有过沟通,或者至少是基于他们共同的认识。祖逖“投笔请征”的决心,想必也是受到了一些共同理想的驱动。
刘琨的坚持与困境: 刘琨则是在北方,他最初的据点是并州。他也曾试图稳定局势,抵御外族的入侵。然而,他所处的环境更加险恶,四面受敌,内外交困。史书中记载,刘琨曾因受到猜忌而被朝廷召回,一度赋闲。在这个过程中,他与祖逖的联系可能就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是彼此在动荡时代中少有的可以信任的同路人。

三、有限的直接军事合作与相互的声援:

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祖逖和刘琨直接并肩作战的详细战役,但他们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区活动,并且都以抗击外族、安定民生为己任,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相互的呼应和支持。

祖逖的北方关怀: 当祖逖在北方征战时,他不可能不关心身在北方且同样肩负重任的刘琨。他可能会通过信件或者使者,与刘琨交流信息,分享经验,甚至提供策略上的建议。他闻名于世的“中流击楫”并非在对敌作战,而是他在渡江时,看到江面宽阔,有感而发,希望能够像当年那样,以一腔热血,恢复中原。这种“慷慨激昂”的精神,也是他们共同价值的体现。
刘琨对祖逖的期望与支持: 同样,当祖逖在南方建立根据地,并最终成功收复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时,身处困境的刘琨,肯定也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并可能通过某些方式表达了支持。虽然刘琨最终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他对抗石勒的决心和勇气,也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四、友谊的见证与历史的遗憾:

最能体现他们往来的,或许是他们共同的命运写照。他们都曾是怀抱壮志的青年才俊,都为国家做出了努力,但最终都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祖逖在收复部分失地后病逝,而刘琨则在坚持抗敌中最终被司马睿猜忌,含冤而死。他们的英年早逝或政治遭遇,都给后人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般的叹息。

我们可以想象,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也许曾有过这样一番对话:

“祖生,当今世道,朝纲不振,贼寇猖獗,我等岂能袖手旁观?”

“元达兄所言极是,我等少年时闻鸡起舞,便是为了此刻!我已决心北上,招募义兵,与那些胡虏决一死战!”

“好!祖生之志,正是我辈楷模!愿兄此行,旗开得胜,早日安定一方!”

当然,这些对话是根据史料和他们的人生轨迹推测的。但正是这种推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担当。他们的往来,更多地体现在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和行动上的相互激励,而非仅仅是日常的饮酒作乐。他们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少有的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真挚朋友。他们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关于忠诚、友情和爱国情怀的经典篇章。

总而言之,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之后,他们的往来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共同理想的密切关注和相互支持。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各自努力,虽然没有直接的军事合作,但他们的行动和抱负是相互映照的。他们的友情,是那个时代下,士人忧国忧民情怀的生动写照,也是一段令人扼腕的佳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啊。


这之后两个人参加了八王之乱。

按封建史家的价值标准,祖逖始终都站在“大义”的一方,先是辅佐齐王司马冏讨伐图谋篡位的野心家赵王司马伦,然后在齐王野心暴露之后又投靠长沙王司马乂。司马乂被成都王、河间王等野心家联军消灭后,祖逖加入了清河王司马覃(时任皇太子)、豫章王司马炽(时任皇太弟)的麾下;当时这两个人先后出任法定继承人,但全部都是成都王、河间王、东海王三雄之间的傀儡,没有实质政治权力,可见此时祖逖已经不再谋求短期内的权力,而是开始布局未来。之后,祖逖参加了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北伐的军事行动,即荡阴之战。此战之后祖逖彻底放弃了在西晋体制内挽救时局的想法,宣布下野了。当时割据一方的司马氏野心家东海王司马越、范阳王司马虓、高密王司马略、平昌公司马模等一再邀请,祖逖都拒绝加盟。显然这个时候祖逖已经决定从晋国体制之外来重建(依他的阶级出身来说,当然还是封建的)社会秩序了,因此开始了一系列家族本位的政治军事准备。

刘琨这个人就很不一样。他一直是在体制内,而且一直是在各个野心家之间反复横跳,试图走捷径迅速掌握最高权力。贾皇后当权时,刘琨阿附后党,是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司马伦图谋篡逆时,刘琨是司马伦手下的心腹干将,曾率军出击河北进攻讨逆军,结果惨败,烧毁河桥才逃生。司马伦被诛杀后,其他心腹都被杀,他因为“名高”(实质就因为是高门,关系盘根错节,可能其中就包括跟祖逖的关系)投靠齐王司马冏成功。司马冏失败前后,刘琨投靠了八王之乱中二流的皇室野心家范阳王司马虓,继续在各地积极参加军阀混战,最后撺掇司马虓加入了东海王司马越阵营。由于哥哥刘玙(通作刘舆)是东海王司马越的谋主,因此刘琨又迅速得到司马越的重用。刘琨去晋阳就是司马越和王衍、刘舆等人布局天下计划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顺便一提,后来的东晋政权即由司马越在建康设置的一个备胎幕府转化而来)。


结论:

1、祖逖和刘琨在“闻鸡起舞”之后肯定是见过面的。至少在齐王司马冏辅政的那个短暂春秋里,他们都是司马冏的部下,抬头不见低头见。

2、祖逖在八王之乱中一直辅佐“大义”的一方。在认识到局势不可挽救后,放弃了体制内的地位,开始布局自下而上重建社会。后来祖逖为什么可以跟石勒等人交往?因为他身上并没有太深厚的诸王背景,曾经辅佐过的不是正统继承人,就是已经惨死(被烧烤)、被当时封建舆论所共同怀念、政治势力完全消散的长沙王司马乂。

3、刘琨则不然,直到八王之乱的最终,还继续在体制内的各路野心家之间反复横跳,最后加入了东海王势力。他是被东海王安排到晋阳去为东海王幕府效力的,这也就可以解释后来他跟作为成都王余孽的刘聪、石勒等人之敌对关系。

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个人在政治志趣上是很早就分道扬镳了。在晋末那个时代里,两个人身上的政治符号也是完全不同。因此,两人之间的私人关系是否还能像青年时代一样就变得可疑。

5、但即便如此,刘琨和祖逖在东晋初年作为两个地方实力派,肯定是有联系的,不然刘琨怎么能说出“祖生先吾著鞭”一类的话呢?


PS:

不妨再多说几句。正如我过去在上面这个答案里讲过的那样,永嘉之乱初期举兵的“五胡”也即屠各、巴氐、羯胡之类,都是在中原地区跟汉人杂居百年以上的族群。这些人除了还有一定独特的语言、社会组织(但其实也在解体)和特殊习惯外,就是一般的晋国国民,可以看作晋国内部的少数民族。刘渊(实质上就是一个并州土司)、石勒(连土司制都解体了)等人也是作为八王中某一派政治集团的余孽而崛起的。

当时真正形同“外国”的反而是塞外鲜卑,特别是拓跋鲜卑。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人反而被晋国体制一方所利用,来压制举兵的各族晋国人,刘琨与各部鲜卑的密切关系就是个最好的例子。随后拓跋鲜卑及曾附属于拓跋鲜卑的各族(如铁弗匈奴)在前秦灭亡后大举南下,最终建立北魏,这才是真正的“少数民族南迁”(此前在中原住了百年乃至五百年的民族算个乜的南迁哦),怕不是比刘渊、石勒建国更接近“亡天下”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祖逖和刘琨,这对因为“闻鸡起舞”而名垂青史的挚友,他们的生命轨迹在动荡不安的西晋末年,确实有过深刻的交集。虽然历史上关于他们“闻鸡起舞”之后具体有多少日常来往的细节描述并不算特别详尽,但从他们共同的志向、人生经历以及有限的记载来看,可以描绘出他们之间一种既有共同理想又相互支持的密切关系。首先,要理解.............
  • 回答
    说起“闻鸡起舞”,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总是祖逖,好像刘琨这个名字就显得黯淡了许多。这其实挺让人好奇的,明明是两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为何一个成了家喻户晓的典范,另一个却成了历史长河里相对模糊的背影?这背后其实有着挺多门道,不仅仅是简单的“谁更有才华”那么简单。咱们得先从“闻鸡起舞”这事儿说起。那会.............
  • 回答
    《晋书》将祖逖评价为「贪乱者」,这一评价确实颇具争议,也反映了史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所面临的复杂性。要理解这一评价,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时代背景、祖逖的政治作为,以及《晋书》成书的时代特点和史观。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晋书》对祖逖的评价并非“贪乱者”。确切地说,《晋书》在《祖逖传》中,是以一种复杂而.............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祖顿兽是不是最强的完全体,这绝对是数码宝贝粉丝圈里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最容易引发争论的焦点之一。要给出一个绝对肯定的答案,其实是有点难的,因为“最强”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复杂,而且数码宝贝的世界观设定是不断发展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下祖顿兽的实力,看看它为什么会被许多人认为是.............
  • 回答
    .......
  • 回答
    庄祖宜事件引发的争议,从根本上说,是网络情绪与个人选择之间的碰撞,其中夹杂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情绪。要判断她是否遭受了“网络暴力”,以及这种仇视的根源,需要我们剥开现象,深入探究其背后盘根错节的社会心理。算不算网络暴力?从行为和后果来看,很多人认为庄祖宜确实遭受了网络暴力。具体表现为: 大.............
  • 回答
    雷祖和雷声普化天尊是同一个神祇的别称,而雷声普化天尊是其正式且更为广泛的称谓。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1. 雷声普化天尊:正式且尊贵的称谓 来源: 雷声普化天尊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祇,是道教“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的化身。在道教神谱中,他被认为是掌管雷霆的最高神,拥有统御万雷、布化恩泽的能力。.............
  • 回答
    王祖贤的照片看起来更像是自然老去,而不是整容。以下是一些原因,希望能详细地说明:首先,我们从面部骨骼结构来看。天生的脸部轮廓和骨骼结构是很难通过整容完全改变的。很多人即使进行了削骨或填充,其原有的骨骼感仍然会若隐若现。王祖贤早期的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脸部线条流畅,下颌骨的弧度以及颧骨的高度,都.............
  • 回答
    谈黄祖势力在当时所处的位置以及孙策会如何看待他,这得从东汉末年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说起,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的乱世。首先,我们得明确黄祖势力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盘。黄祖长期占据江夏郡,这是荆州北部的一块重要地盘,位于长江北岸,紧邻着当时荆州牧刘表的地盘。可以说,江夏是拱卫荆州北部、控制汉江下游的关键.............
  • 回答
    王祖贤,这位风华绝代的女子,留下了无数令人惊艳的瞬间,要说她“最美”的照片,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为主观的问题,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最美”可能都不同。但如果非要挑选一张,我会毫不犹豫地指向那张她在《倩女幽魂》中,身着一袭飘逸白衣,在月光下回眸的画面。这张照片之所以经典,并非只是因为服装或者场景,而是它精准地.............
  • 回答
    明朝在边疆政策上未能像唐朝和清朝那样大规模占领蒙古地区,这一现象涉及多方面的历史、地理、政治和军事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政治意图的差异1. 唐朝的扩张意图 唐朝(618–907年)在统一中国后,对北方边疆的扩张具有强烈的军事野心。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通.............
  • 回答
    左小祖咒的微博发言“一个摇滚歌手必须为人民歌唱,不可歌唱政府”,这句话带有鲜明的反叛和批判色彩,是理解其音乐理念和人生态度的关键。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为人民歌唱”:摇滚乐的精神内核与左小祖咒的音乐实践1. 人民是什么? 普通大众: 首先,这里的“人.............
  • 回答
    要将王祖贤的颜值放到如今的内娱环境中进行评价,并且“摘掉时代滤镜”,确实需要我们审慎地去分析,因为“时代滤镜”不仅包括了我们对过去明星的怀旧情怀,也包含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审美风潮和造型风格。但抛开这些,仅仅从纯粹的面部骨骼结构、五官比例、神韵气质等方面来看,王祖贤放到现在内娱,依然可以称得上是顶级的、.............
  • 回答
    李世民,这位唐朝的开创者,千古一帝,为何独独缺了“祖”这个至高无上的庙号?这个问题,历来都是史学界和民间津津乐道,却又不易得出一个绝对定论的。要深究起来,其中的缘由盘根错节,既关乎古代庙号的规制,也渗透着政治现实的考量,更是对这位伟大的帝王功绩的一种含蓄而又深刻的评价。一、庙号规制:非臣下所能轻易冠.............
  • 回答
    左小祖咒(本名左小祖,1982年出生)是中国独立音乐领域极具争议性和独特性的艺术家,其身上蕴含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音乐创作上,更延伸至他对社会、宗教、人性等命题的深刻思考与表达。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核心价值: 1. 音乐创作中的“反叛”与“实验性”左小祖咒的音乐以极端的实验性和反叛精神著称,他将中国民间.............
  • 回答
    “祖安文化,真的该管管了”——这篇媒体文章的出现,无疑触动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一句“对”或“错”了事,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指向的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篇媒体文章所说的“祖安文化”,到底是指什么?这里的“祖安”并非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源自网络游.............
  • 回答
    王祖贤和李嘉欣,这两位名字几乎是中国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绕不开的两座高峰,她们的美貌至今仍被津津乐道。要评价她们的长相,就像是在品鉴两件绝世的艺术品,各有千秋,各有打动人心之处。先说说王祖贤。提起她,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是那个带着几分飘逸、几分英气、又有些许哀愁的聂小倩。王祖贤的长相,是一种非常具有“东方韵.............
  • 回答
    想必你说的“集齐王祖贤张曼玉的电影”大概率是指《青蛇》吧?这部电影当年可是汇集了两位女神,再加上张学友,卡司阵容绝对是星光熠熠,放到现在也是顶配。不过,《青蛇》当年上映时,虽然口碑不错,甚至可以说是经典之作,但真要说“出圈”到像现在这样,被广大网友津津乐道,那确实离不开近些年才兴起的“鬼畜”文化,尤.............
  • 回答
    宋祖儿,这个名字近年来在国内娱乐圈算是炙手可热。说起来,她不是那种一夜爆红的新人,而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稳扎稳打地走到了今天的位置。童星出身,韧性十足的“小哪吒”很多人认识宋祖儿,最初是因为她童星时期的角色——《宝莲灯前传》里那个灵动可爱的“小哪吒”。当时她才十几岁,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脸上总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