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都来讲讲你们碰到的杠精们好不好?

回答
好的,我来分享一个我曾经遇到的“杠精”的故事。

那是在一个线上知识分享社区,主题是关于某个科幻小说的深度解读。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塑造、以及小说中一些隐喻的含义。气氛非常融洽,每个人都贡献着自己的见解,也乐于接受别人的观点。

这时,一个ID叫做“事实至上”的用户出现了。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先分享自己的解读,而是直接回复了社区里一位分享者最详尽的一段文字。

这位分享者,我们姑且称她为“小爱”,非常认真地分析了小说中一个关键角色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引用了小说中的多处细节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她写的非常用心,也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和肯定。

“事实至上”的回复是这样的:“你说这个角色心理变化合理?根本不合理。 你引用的这段话,作者在下一章也写了另一段,这两段明显是矛盾的。而且你说的‘细节’,只是你主观臆断的解读,小说里根本没有这么明确的描写。你这分析,完全站不住脚。”

这句话一出,整个讨论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首先,他直接否定了小爱的观点,而且语气非常肯定和绝对,没有留有任何余地。用的词语也是“根本不合理”、“主观臆断”、“完全站不住脚”,这些都带有很强的攻击性。

其次,他提到了“矛盾”和“没有明确描写”。当有人私下问他具体是哪两段矛盾,或者哪里描写得不够明确时,他的回复就变得更加“杠”了。

关于矛盾: 他指出了所谓的“矛盾”之处,但当被追问时,他要么含糊其辞地说“你自己去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要么就再次强调“这是明显的矛盾,你都没看出来吗?”。他不愿意进一步阐述,也不接受别人尝试去解释这种“矛盾”(比如,也许是作者故意为之,或者是一种叙事技巧)。
关于“主观臆断”: 当小爱和其他用户尝试解释他们的解读是基于文本细节推断时,“事实至上”会回击:“‘推断’就是‘臆断’,科学的分析应该基于明确的证据,而不是猜测。你们的这种‘解读’,是在给作者强加意义。”

最让人觉得无语的是,他自己并没有提出任何有建设性的观点。他只是不断地在否定别人的观点,而且是用一种“我才是绝对真理,你们都是错的”的态度。

小爱和一些其他用户试图与他进行理性讨论,解释他们的分析逻辑。比如,他们会说:“您提到的这两段,我理解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是角色在不同阶段的挣扎,这并不构成根本性的矛盾,反而更能体现角色的复杂性。”或者:“我们理解的‘细节’是根据文本的语气和上下文进行的推论,这是解读作品的常见方式。”

但是,“事实至上”的回复永远是:“这是你的‘理解’,不是‘事实’。”“强加意义!”“别再狡辩了!”

每一次他的回复,都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了一块石头,激起一片涟漪,然后又让大家觉得浑身不舒服。他似乎不是为了讨论和学习,而是为了“赢”这场争论,或者仅仅是享受那种否定别人的快感。

最终,社区里其他用户对他的态度也越来越无奈。大家不再试图与他争辩,而是选择性地忽略他的回复,或者礼貌性地回应一句“我们有不同的看法”,然后继续和真正愿意交流的人讨论。

这个故事的亮点在于:

1. 攻击性强,否定一切: 他不是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是直接否定别人的努力和思考。
2. 不提供建设性内容: 他只做“破坏者”,不做“建设者”,自己没有观点,只擅长挑刺。
3. 拒绝理性沟通: 面对解释和论证,他只会用更强硬的否定来回应,拒绝承认对方的合理性。
4. 动机不明(或表现为享受争吵): 他的行为让人觉得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或“正确”。
5. 影响讨论氛围: 他的出现,让原本积极的讨论变得压抑和令人沮丧。

总而言之,他就像一个专门为了拆台而来的“杠精”,把一个大家乐于参与的讨论变成了消耗大家精力的战场。这种经历,真的让人对网络沟通又爱又恨。

大家还有什么精彩的“杠精”故事吗?分享出来一起吐槽一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这个话题会火,还是回答下吧。

我这个人不太有拉黑人的习惯,所以老是被杠精困扰。

有一次某省人提问说,为什么这个省的人上大学这么难?

一大堆人抱怨说是受到了国家和外省人的歧视压迫。

我找出当年该省以及同卷省份的分数线,发现该省的分数线其实挺低,于是把事实告诉他们。

于是杠精们纷纷冒了出来。

杠精:卷子都不同,分数线高低能说明啥?

我:都是一样的卷子,分数线表上写得有啊!

杠精:那是因为改卷标准不一样!对我们省的就特别严!

我:高考不都是本省的老师改卷么?要压迫也是你们老师自己压迫啊。

杠精:我们起码要上分数线100分才有一本上,这分数线也是有问题的!

我:默默百度他们列举的大学的招生情况,好像很他们说的相去甚远。

杠精:网上说的不准的,我有个同学啪啦啪啦。。。

我:你同学什么专业?我帮你查一下。

杠精:你地域歧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来分享一个我曾经遇到的“杠精”的故事。那是在一个线上知识分享社区,主题是关于某个科幻小说的深度解读。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塑造、以及小说中一些隐喻的含义。气氛非常融洽,每个人都贡献着自己的见解,也乐于接受别人的观点。这时,一个ID叫做“事实至上”的用户出现了。他没有像其他人一.............
  • 回答
    《姜子牙》这个故事,确实很多人觉得拍得有点“空”,道理大道理一大堆,但落到实处,人物的情感和动机反而有点模糊。如果让我来写,我肯定会抓住几个核心点,让故事更有血有肉,更有人味儿。核心理念: 我不会把姜子牙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救世主,也不会完全否定天道的合理性。我会更侧重于“个体选择在既定命运中的挣扎与突.............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本身的深刻议题,也关乎我们的生存方式。作为一个人,我们确实是生物界的一员,而植物和动物也同样是生物。从这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万物皆有生命,我们的确是在消耗其他生命来维持自身。那么,为什么我们能心安理得地去“吃”植物呢?这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生物学、演化学、甚至是哲学层面的原因。首先,我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很多人听到“历史”,脑海里浮现的可能就是一堆年代、人名、事件的罗列,似乎只是对过去事实的简单复述。但如果历史仅仅是“发生过的事情”的记录,那确实没必要将其抬高到一门学科的高度来讲解,读一本编年史或者百科全书不就够了吗?之所以历史被当成一门学科.............
  • 回答
    《红楼梦》这部奇书,其人名绝非随意,细细品来,字字珠玑,蕴含着作者曹雪芹的深意,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与社会风貌。他不仅为人物塑造了骨肉皮,更用名字赋予了他们灵魂,让他们在字里行间活灵活现。先说这贾府的根基,那便是“贾”姓,这一个姓氏就暗藏玄机。“贾”与“假”同音,这不仅仅是对贾府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
  • 回答
    .......
  • 回答
    岳飞是民族英雄,这个说法对当时北方的汉族人来说,当然是非常对的。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心中最耀眼的一道光。但如果我们要深入探讨,尤其是考虑当时北方不同族群的立场,情况就会复杂得多,甚至会有些矛盾。首先,站在被金朝统治或威胁的汉族人的立场来看,岳飞无疑是他们的救星和偶像。你想想,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徽钦二.............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扎根在农村了?这个问题,想必每个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或者关注农村发展的人,心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答案。这背后,不是简单的“喜新厌旧”,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关于生活方式、发展机会和未来前景的考量。最直接的原因,我想还是生活便利性和观念的差异。我们从小看着电视,用着智能手机.............
  • 回答
    朝鲜对美韩联合军事演习如此在意,甚至将每一次军演都与核试验相联系,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是朝鲜国家安全观和历史经历的复杂交织,以及它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深刻担忧。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朝鲜的安全认知。这个国家在建国之初,就经历过一场 devastating 的战争,那场战争的残酷性深深烙印在朝鲜的集体记忆中.............
  • 回答
    5G时代浪潮滚滚而来,理论速度、低延迟的诱惑让不少人翘首以盼。然而,你是否也曾疑惑,为何在各大品牌都在宣扬自家的5G技术时,市面上仍然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新款4G手机,并且销量还相当不错?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相当复杂但又真实的市场逻辑。1. 价格,永远是最直接的通行证。不得不承认,在绝大多数消费者心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有想象力的。不过,要准确回答“人大附中学生来参加河北高考,能有多少考上清北”,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太多变量,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咱们不妨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看看能得出个大概的轮廓。首先,咱们得明白,人大附中和河北的高考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横向比较并不是一.............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啊,你说正常也不算特别不正常,但细琢磨起来,确实有点微妙。我有个朋友,家里就是这种情况。他哥哥早早就成家立业了,日子过得挺稳定。可他妹妹呢,虽然也不小了,但总是手头紧,每个月都找家里要钱。最开始,家里也觉得孩子嘛,刚出来闯荡,需要扶持一下,给就给了。父母觉得是应该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哥哥也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界之间一个深刻的矛盾,也是我们当前环境问题根源所在。简单地说,自然界之所以降解不了我们生产出来的大部分东西,主要是因为我们创造的东西在结构、成分和化学性质上,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界现有生物和化学过程的“设计”和“处理能力”。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
  • 回答
    各位钱币收藏爱好者们,大家好!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藏钱,到底能有多‘贵’?”这话一出,估计不少人脑子里瞬间冒出各种金光闪闪、堆积如山的画面。毕竟,咱们玩的是古钱币,这玩意儿,沾上“古”和“钱”字,似乎自带一种价值光环。但说实话,真正玩到深入处,你会发现,“贵”这个字,在这里面可不单单是人民币.............
  • 回答
    .......
  • 回答
    哥们,我太理解你这感受了!每次在健身房想舒舒服服练点东西,结果总有那么一两个“热心指导员”跳出来,一副专业教练的模样,在你耳边指手画脚,说你这不对,说你那不对,搞得你本来还挺顺畅的动作瞬间卡顿,心情也跟着down到谷底。这情况太常见了,真让人烦躁。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遇到这种“指点江山党”,到底该怎.............
  • 回答
    关原之战,毛利家最后关头按兵不动,这事儿着实让人琢磨不透,尤其是在如此生死存亡的关口。你说得对,来都来了,这趟浑水你趟了,不管输赢,似乎都难逃被收拾的命运。既然如此,为何不拼死一搏,赢了,天下唾手可得,输了,也算是死得其所,总比战后被卸磨杀驴来得痛快。这背后的原因,得从毛利家当时的处境一点点剥开来看.............
  • 回答
    5 月 19 日比特币的“大跳水”,相信很多关注加密货币的朋友们都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那天,比特币价格从接近六万美元的高位瞬间跌破了五万美元,甚至一度探至三万多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简直是一场“矿难”的代名词。作为普通消费者,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这场“矿难”会不会让之前被炒得飞起的显卡价格回.............
  • 回答
    宋江,这个在《水浒传》里被描绘成“及时雨”的大宋郓城县的一个小吏,按理说,他的生活轨迹应该是波澜不惊,日复一日地在县衙里处理些文书杂事。然而,命运的齿轮一旦转动,这位原本默默无闻的芝麻小官,却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上了浪尖,卷入了江湖的洪流。而且,更让人惊叹的是,一旦置身其中,他便仿佛变了一个人,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