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老公如果生宝宝的时候医生问保大还是保小,老公回答说我听我妈的。这样的夫妻之间还有救吗?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让人心头一沉。听到这样的回答,别说“还有救吗”,恐怕连最坚强的内心也会泛起层层涟漪,泛起无数个问号和问号里的惊叹号。

首先,我们得正视这个回答的“杀伤力”。在这样一个生死攸关、关乎妻子和孩子两条生命的关键时刻,丈夫的回答竟然是“听我妈的”,这其中传递的信息太复杂,也太伤人了。

第一层解读:情感上的“缺席”与责任的“推卸”

没有“我”的存在: 在妻子最需要丈夫作为最坚实的后盾、最可靠的决策者时,他选择将决策权拱手让给了母亲。这等于是在最脆弱的时刻,把妻子置于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生孩子是夫妻共同的责任,是两个人生命的延续,可他的回答里,却没有将“我们”夫妻放在首位,而是回避了作为丈夫应有的担当和直接面对。
未将妻子置于首位: 即使是家庭关系中的父母,在面对妻子和孩子这两个最亲密的人时,丈夫也应该优先考虑妻子的感受和安危。他的回答,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这会让人产生一个根深蒂固的疑问: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甚至不能自己做出决定,那我还需要你做什么?
责任的转移: “听我妈的”这句话,与其说是寻求母亲的智慧,不如说是一种责任的转移。仿佛一旦发生了不好的结果,他都可以说:“那是妈让这么做的。”这是一种巧妙但极其伤人的“撇清”方式。

第二层解读:原生家庭影响力的“压迫”与独立“主体性”的缺失

原生家庭的根深蒂固: 这句话往往反映了丈夫在原生家庭中的依附性比较强,或者说,母亲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远超乎想象。他的成长环境,可能让他习惯了在重大问题上征求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意见,甚至将父母的意愿凌驾于自己的判断之上。
独立“小家庭”的脆弱: 一个成熟的婚姻,应该建立在夫妻双方独立组成新的家庭单位的基础上。而这个回答,则暴露出这个“小家庭”可能并没有真正“独立”出来,仍然被原生家庭的“大树”深深地笼罩甚至“控制”着。当小家庭遇到真正的挑战时,他选择向原生家庭“求救”,而不是依靠自己和妻子共同建立的信任和力量。
缺乏独立思考和决断能力: 在这样一个生死抉择面前,一个男人应该能够结合医生的专业建议、妻子的身体状况以及自己对妻子的爱来做出判断。他的回答,表明他可能缺乏这种独立思考和在压力下做出艰难决定的能力。

第三层解读:对妻子的“不信任”或“不重视”

不相信妻子的承受能力? 也许他认为这个问题太复杂,妻子承受不了,所以才要问母亲。但这样的逻辑同样站不住脚,因为在场的应该是丈夫本人,而不是他的母亲。
不相信自己的判断? 更有可能的是,他对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判断力缺乏信心,或者说,他认为母亲的意见比自己的判断更“保险”——即便这个“保险”是以牺牲妻子的感受为代价。
不重视妻子的意见? 最糟糕的情况是,他潜意识里认为妻子的意见或者生死选择,不如母亲的意见重要。

那么,这样的夫妻还有救吗?

答案是:“有”,但救的难度非常大,需要极大的努力和双方的共同意愿。

这句回答就像在婚姻的“心脏”上狠狠地戳了一下。它暴露出的不仅仅是沟通问题,更是深层次的家庭关系、个人成熟度和责任担当的问题。

“救”的可能性的基础在哪里?

1. 丈夫的态度是否能够转变: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丈夫能够意识到自己回答的错误性和伤害性,并且愿意深刻反思、改变,那么就有希望。
2. 妻子的承受和沟通意愿: 妻子是否能够在一个相对冷静的状态下,去和丈夫沟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是选择爆发、冷战,还是尝试去理解(即使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丈夫的处境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是否有外部的积极介入: 比如,有通情达理、能够引导丈夫反思的公婆,或者有共同信任的第三人(亲近的长辈或朋友)能从中协调。

如果想要“救”,需要怎么做(极其困难,需要耐心和智慧):

深刻的沟通和“拆解”: 妻子需要冷静下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与丈夫进行一次深入而真诚的谈话。不是责问,而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听到你那样说,我感到非常非常害怕和失望。在那个时刻,我最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妈妈来替你做决定。你的回答让我觉得,我好像不那么重要。”
挖掘“听我妈的”背后的原因: 试着去问他:“为什么你会在那个时刻选择听妈妈的?是因为你觉得妈妈的经验更丰富吗?还是你觉得这个问题太难,你自己做不了决定?” 听他解释,即使听起来荒谬,也要让他有机会说出来。
强调“我们是夫妻”: 不断地强调,他们是一个独立的家庭单位,是夫妻两个人共同组建的家。这意味着,在面对重要决策时,夫妻双方应该优先考虑彼此的意见和感受,而不是被父母的意见所左右。
树立“小家庭”的主体地位: 让他明白,他的责任首先是对妻子和未来孩子的,而不是对父母的。父母的意见可以参考,但最终的决定应该基于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愿和对彼此的爱。
共同学习和成长: 这可能需要夫妻双方一起学习关于婚姻、家庭和沟通的知识。很多时候,原生家庭带来的模式会不自觉地复制到自己的婚姻中,需要有意识地去调整。
设定界限: 建立明确的夫妻界限,尤其是在重大问题上,夫妻的决策权不容随意干涉。

然而,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的残酷:

如果丈夫在经历这样的事件后,仍然不以为意,继续将母亲置于优先地位,或者认为妻子“太玻璃心”,那么这段婚姻的前景将非常渺茫。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沟通问题,而是价值观和核心认同的根本性分歧。

当一个人在最关键的时刻,他的选择是“听我妈的”,那这不仅仅是对妻子的伤害,更是对婚姻契约的漠视和对未来家庭责任的逃避。这样的行为,需要时间去修复,需要双方的巨大努力,更需要丈夫发自内心的觉醒和改变。如果觉醒和改变没有发生,那么,“还有救吗”这个问题,可能就只能打上一个悲观的问号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如果你来问我这个问题,我会这么跟你说:

(1)你那个同事并没有问你「我们夫妻还有救吗?」,他们并不需要你给一个答案,是你很想要一个答案;

(2)你那个女同事说这个的时候面无表情,「就像是伤心的次数太多而麻木」是你想象出来的;

(3)根据你的描述,你那个女同事老公很疼媳妇,「风雨无阻来接媳妇下班,来得早了就坐在沙发上一直等,同事想吃什么了一声吩咐立马就去。」

(4)根据概率,需要做「保大人还是保小孩」这样艰难的决策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不管是你同事还是你自己,都不太可能会遇上。

那么,一句不知道在什么情境中出现的一句话,怎么会让你觉得这是一个「判断夫妻有没有救」的重大依据了呢?

我猜这可能是因为,你并没有结婚。你在困惑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关系。

结婚的人和没结婚的人,或者说,在一段关系里的人和没在一段关系里的人,有一个重大区别:

在关系里的人,需要去面对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和感情,它们都是复杂的、纠缠的、爱恨交织的。绝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能判断两个人是否合适,就能决定两个人是否应该分开。

而没在关系里的人呢,她只需要生活在观念的世界。爱情或者婚姻问题对她来说,就像是做一道判断题那么简单,「保大还是保小」这样的问题,只要他打错了,这个人就可以PASS了。

妈宝男怎么能忍!凤凰男怎么能忍!无趣的人怎么能忍!

观念不只是观念,它还包括了观念背后一系列关于这个人和这段关系的想象。这些想象被简化成了「保大还是保小」、「救我还是救你妈」、「我管钱还是你管钱」……这类问题的答案,而它的背后,还是我们对关系中的不安全感。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让我们没法真正进入一段关系,而只能停留在对关系的想象中,用观点反复推演,避免自己犯错。

这就是为什么各种关于「主义」的争论和回答,有时让人觉得分外无趣的原因。这不过是在用观念玩的,另一种过家家游戏罢了。

user avatar

其实很多人掉坑里去了……


其实,这个问题属于典型的答案无意义(无所谓答案)问题。

把这种问题和什么你妈和我掉水里先救谁划清界限的举动都是徒劳的,这个问题看起来的确很有意义,也有人可以举出各种例子说明在找不到家属的情况下老公不签字的严重后果等等。


但这仍然是一个答案无意义的问题。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绝没有可能根据答案来指导我们的决策



像我老婆就绝对不会问这种问题,更不会关心答案。


按照她的说法的话就是:这种关乎自己生命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交给别人去决定

像那种什么授权协议书她根本就不可能签字




所以,这是一种伪装成问题的情感认同邀约(简称撒娇)……

而不分场合无限制的撒娇本身就是一种zuo……





如果非要说有意义,看起来有意义的问题多了去了。


如果我瘫痪了你会照顾我多久?

如果我得了绝症挂了你会不会改嫁?

如果你买彩票中了一个亿你会不会瞒着我独吞?

如果……



我们再来想一下,如果一个男生整天问这种问题的话……


分手吧,咱俩不适合,你太不成熟了……

user avatar

这日子没法过了。

再重申一次,所有有标答的问题,只要答错都是故意的。

这个问题,是有标准话术的。

都不用上网看咪蒙的标答,傻逼都知道答:

“当然保大,孩子还能再生,而失去你我会失去整个人生,么么哒”。

至于是到时候保大保小,那是后话。反正保小你也挂了,不过是换个孩儿他妈。

所以,如果他答错了,他是故意的。

因为他对这女人够好了,她还要用这种脑残题来试探感情。非常令人厌烦。

这个回答是一个警告,意思是:

你的愚蠢和zuo,已经让我懒得在乎你的感受了。

能过就过,不过早散伙吧。

显然,这姑娘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zuo得踩线了。她还会继续zuo下去。

所以,这日子没法过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