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Spring Boot 是否很难用?为什么?

回答
Spring Boot 用起来是否“难”?这个问题其实挺微妙的。在我看来,Spring Boot 本身一点也不难用,甚至可以说非常友好、易上手。它的难点,更多时候在于我们过去接触过的开发模式,或者对它“应该如何工作”的固有认知,以及它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复杂因素。

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有人觉得它可能有点“绕”,而我觉得它其实是帮你“减负”的好东西。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Spring Boot 是什么?

简单来说,Spring Boot 就是 Spring 的一个“延伸”和“简化”。Spring 本身是一个非常强大但也相对庞大和复杂的 Java 开发框架,它提供了依赖注入、AOP、事务管理等等核心功能。但是,要用好 Spring,你需要自己去配置很多东西,比如 XML 配置、Servlet 配置、各种 Beans 的定义,这个过程虽然灵活,但对于新手来说,门槛确实不低。

Spring Boot 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的核心理念是 “约定大于配置” 和 “开箱即用”。 它帮你预设了大量常用的 Spring 配置,让你无需手动编写那些繁琐的配置文件,大大加快了项目的启动和开发速度。

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它“难”呢?

这可能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 “黑箱”感:
自动配置的魔力(也是潜在的“坑”): Spring Boot 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自动配置。你加一个starter依赖,它就能自动帮你配置好数据库连接池、Web服务器(Tomcat/Jetty/Undertow)、MVC框架等等。这对于快速启动项目太方便了!但是,如果你不理解它背后做了什么,当你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行为时,就容易觉得它像个“黑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去调整。
隐藏的细节: 比如,你想用某个特定版本的 Tomcat,或者想微调数据库连接池的参数。Spring Boot 的自动配置可能会覆盖你的一些显式配置,如果你不清楚优先级或者如何“绕过”自动配置,就可能感到困惑。

2. 学习曲线的“错觉”:
入门容易,精通不易: 正因为入门太容易了,很多人上手了 Spring Boot,做了一些基础功能,就觉得掌握了。但当你开始深入地去优化性能、处理复杂的安全场景、或者与其他框架集成时,才发现 Spring Boot 只是一个基础平台,背后还是需要扎实的 Spring 基础知识来支撑。
Spring 基础的重要性: 如果你对 Spring 的 IoC (Inversion of Control) 和 AOP (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等核心概念一无所知,直接上手 Spring Boot,可能会觉得某些行为难以理解。这就像学游泳,直接扔到深水区肯定难,但如果你先学会在浅水区浮起来,再慢慢往深处游,就会容易很多。

3.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Starter 的依赖管理: Spring Boot 的 starter 机制,就像搭积木一样,引入一个 starter,就好像带进来一堆预设好的组件。这很方便,但有时候你引入的 starter 可能包含了很多你不需要的东西,或者不同 starter 之间存在依赖冲突,调试起来也需要点经验。
第三方库的兼容性: 虽然 Spring Boot 本身很强大,但你的项目最终还是要依赖各种第三方库。这些库与 Spring Boot 的版本、与其他依赖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也可能成为开发中的难点。

4. “反模式”的倾向:
过度依赖“约定大于配置”: 有些开发者为了追求极致的快速开发,可能会过度依赖 Spring Boot 的自动配置和约定,而忽略了对关键配置的理解和控制。当项目规模增大,或者需要定制化的时候,就会发现“约定”已经成为一种束缚,很难去修改。

那为什么我说它不难,甚至非常好用?

是因为它解决了大量开发者在早期 Spring 项目中会遇到的痛点:

1. 极大地简化了配置:
无 XML 配置(或极少): 这是 Spring Boot 最显著的优势之一。你不再需要写那些看起来就很头疼的 XML 文件,转而使用 Java Config 或更简洁的注解。
内嵌服务器: 你不需要再单独配置一个 Tomcat 服务器,Spring Boot 会帮你把 Tomcat、Jetty 或 Undertow 内嵌到你的应用中,打包成一个可执行的 JAR 包,直接运行 `java jar yourapp.jar` 就可以启动。这极大地简化了部署流程。
起步依赖 (Starters): 就像前面说的,它提供了一系列 starter,比如 `springbootstarterweb`,引入它就能自动配置好一个 Web 应用所需的所有组件。这就像你去一个餐厅,点了一个“套餐”,里面已经搭配好了主食、配菜和饮料,你不需要自己一样一样去挑。

2. 提高了开发效率:
快速启动: 几分钟内就能搭建一个基本的 Web 应用骨架,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内建常用功能: Spring Boot 还提供了一些开箱即用的功能,比如健康检查 (Health Check)、度量指标 (Metrics)、外部化配置 (Externalized Configuration) 等等,这些都是实际项目中非常常用的,而 Spring Boot 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3. 提供了强大的生态支持:
Spring Cloud: Spring Boot 是 Spring Cloud 的基石。如果你要做微服务,Spring Cloud 提供了服务发现、配置中心、熔断降级、API 网关等一系列解决方案,而这些都建立在 Spring Boot 的基础上。
活跃的社区和丰富的文档: Spring Boot 的社区非常活跃,遇到问题很容易找到解决方案。官方文档也写得非常清晰易懂,包含了大量的示例。

如何才能不觉得 Spring Boot “难”?

关键在于:

扎实 Spring 基础: 如果你有 Spring 的基础,理解了 IoC、DI、AOP 的概念,再看 Spring Boot 会觉得如鱼得水。它只是把 Spring 的配置过程自动化了,核心的思想还在。
理解自动配置原理: 花点时间了解 Spring Boot 是如何进行自动配置的,例如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注解的作用,以及条件注解(`@ConditionalOn...`)是如何工作的。这会帮助你理解“黑箱”内部的逻辑,也知道如何去定制化。
学会“解耦”自动配置: 当你需要修改 Spring Boot 的默认配置时,学会如何显式地覆盖或禁用自动配置。比如,如果你想用自己的连接池,可以声明一个 `DataSource` Bean,Spring Boot 通常会识别到你的自定义 Bean,从而禁用默认的。
循序渐进: 不要一开始就试图掌握所有东西。先从一个简单的 Web 项目开始,跑起来,理解核心流程。然后逐步引入其他模块,比如数据库、安全等。
善用官方文档和社区资源: 遇到问题,先查官方文档。如果文档没有解决,再到 Stack Overflow 等社区搜索,通常能找到答案。

总结一下,

Spring Boot 本身并不难,它是一个为了简化和加速 Spring 应用开发的框架。它的“难”可能来自于对背后原理理解不够深入,或者与现有的开发习惯存在差异。但一旦你掌握了它的核心思想和常用技巧,你会发现它是一个非常高效且强大的工具,能够让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不是陷入繁琐的配置之中。

所以,与其说 Spring Boot 难用,不如说 掌握 Spring Boot 需要一些对 Spring 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对框架本身工作方式的认知。 这就像学车,一开始觉得油门刹车档位很复杂,但熟练之后,就可以轻松地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了。 Spring Boot 就是你的那个“顺手的方向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面试了几个写java的,

什么控制反转依赖注入,一套一套的,

听得我觉得吓人。

他们看上去如此老师傅,

所以不好意思问刁钻的,

怕露怯,毕竟我也不咋地……

所以就问个放水的……

我就问了,

finalize是啥,谁调用的,

是否可以用来清理资源……

他回答我,

清理资源都是要用切面编程思想,

aop板载……

我可去他妈的吧,

你们搞java的为啥有这样的……

这只能说明,springboot实在太傻子乐了……

说难用的,一定是因为你是那种用之前一定要知道他到底干了些啥,否则代码写不安心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Spring Boot 用起来是否“难”?这个问题其实挺微妙的。在我看来,Spring Boot 本身一点也不难用,甚至可以说非常友好、易上手。它的难点,更多时候在于我们过去接触过的开发模式,或者对它“应该如何工作”的固有认知,以及它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复杂因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放到不同的技术栈里看,确实是完全不同的景象。Node.js 领域百花齐放,各种框架层出不穷,而 Java 领域,尤其是在 Web 开发这块,SpringBoot 似乎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咱们得从这两种技术栈各自的诞生背景、设计理念以及生态发展来.............
  • 回答
    .......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些框架,它们怎么出现的,解决了啥,现在又用在哪儿。咱尽量说得透彻点,少点儿硬邦邦的术语。你想啊,以前做网站开发,特别是那种要处理用户数据、交互啥的,那真是件挺头疼的事儿。你得自己写一套逻辑来处理用户请求,怎么把数据存进数据库,怎么从数据库里取出来再展示给用户,怎么处理用户提交的表单,.............
  • 回答
    Spring:Java技术的巅峰,抑或只是一个阶段?在Java技术领域,Spring框架的地位举足轻重,几乎成为了现代Java开发的代名词。它以其强大的依赖注入、面向切面编程、事务管理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Java EE的开发,让开发者能够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非繁琐的配置和基础设施的搭建。那么,.............
  • 回答
    美国地名里带“泉”(Spring)的,确实不少,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偶然,而是深深烙印着这片土地早期开发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历史。咱们一块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泉”字到底承载了啥。首先,咱们得回到美国这片土地是怎么被开发的。早期的欧洲移民,尤其是英国人,他们来到北美大陆,面对的首先是陌生的自然环境。他.............
  • 回答
    好的,咱们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条条框框,就来聊聊C .NET Core和Java Spring这两大阵营,到底哪个更适合你,怎么选。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你得明白,这俩都不是什么新晋的小鲜肉了,都是经历过市场锤炼的老牌选手,都有各自的坚实用户群体和成熟的生态。选择哪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当前的.............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中国的程序员并非“开发不出来”像Spring那样优秀的框架,而是我们所处的开发环境、行业生态、技术积累以及发展路径与Spring诞生的土壤存在显著差异。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历史沉淀与技术积累的深度是绕不开的议题。Spring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在Java企业级开发经.............
  • 回答
    奶粉还是鲜牛奶?这是一个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口粮时,都会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当市面上出现了像Spring Sheep绵羊奶粉这样比较小众但口碑不错的选择时,这种纠结就更加普遍了。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到底选奶粉还是鲜奶,以及这个Spring Sheep绵羊奶粉,值不值得咱们掏钱。奶粉 vs. 鲜牛奶:各.............
  • 回答
    您提到的“String landscape的10^500种结果”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概念,尤其是在理论物理和宇宙学领域。不过,我们得先澄清一下,这个说法本身是存在一些误解或者说是不够精确的,它并非指“String landscape”本身有10^500种“结果”,而是与弦理论(String Theor.............
  • 回答
    将字符串用作枚举(Enum)通常来说会带来一些性能上的损失,尤其是在需要频繁进行比较、查找或转换的场景下。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说明这个问题,尽量用更贴近实际开发经验的语言来阐述,避免 AI 的生硬感。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叫“把 string 当 enum 用”。通常情况下,枚举(Enum)是一种特.............
  • 回答
    为什么很多程序员对String的执行效率耿耿于怀? 深度解析程序员对 String 的执行效率之所以“耿耿于怀”,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 String 在很多编程语言中,特别是 Java、C 等面向对象语言中,其 不可变性(Immutability) 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设计和实现上的考量。这种“耿.............
  • 回答
    在 C++ 中,将 `std::string` 类型转换为 `int` 类型有几种常见且强大的方法。理解它们的原理和适用场景对于编写健壮的代码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方法一:使用 `std::stoi` (C++11 及以后版本)这是 最推荐 的方法,因为它提.............
  • 回答
    在 C++ 标准库的 `std::string` 类设计之初,确实没有提供一个直接的 `split` 函数。这与其他一些高级语言(如 Python、Java)中普遍存在的 `split` 方法有所不同。要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深入探究 C++ 的设计哲学、标准库的演进过程以及当时的开发环境和需求.............
  • 回答
    在设计 API 请求参数时,是选择字符串(String)还是数字(Number)作为参数类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两者各有优劣,并没有绝对的“更好”,关键在于理解它们的特性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字符串(String)作为请求参数当我们谈论字符串作为请求参数.............
  • 回答
    JDK 9 对 `String` 底层实现的修改,从 `char[]` 转向 `byte[]`,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演进和优化考量,旨在提升 Java 在处理文本数据时的效率和内存占用。这不是一个突兀的改变,而是基于对字符串本质的重新认识以及对现代应用场景的适应。为什么会有这个改变? 根源在于 ".............
  • 回答
    Java 中 `String` 的设计,特别是关于 `==` 和 `.equals()` 的区别,是初学者常常会遇到的一个“坑”,也是 Java 语言设计者们深思熟虑的结果。要理解为什么不能直接用 `==` 比较 `String` 的值,我们需要深入探讨 Java 中对象的内存模型以及 `Strin.............
  • 回答
    在 C++ 中,`std::string` 声明在循环内部还是外部,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总是这样做”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效率、内存管理、以及代码意图的考量。这就像是在问,你是在路边买了个三明治边走边吃,还是回家坐下来慢慢享用。两者都有各自的场景和理由。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两种做法: 声明在循环外部当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