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解构主义了。明明先有手写体,才有印刷体。结果外国人(这里指不是英文国家的外国)都按照印刷体去写手写体了。
因为r的英文手写体中有一种写法是跟印刷体非常不一样的,而这种写法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字母连写又方便与其他字母区分。
新浪上跳出200来条转发吓到我了……那就继续说两句
我写的既不是圆体也不是花体也不是XX体,很多外国人写字也不是按照某一固定字帖写的。我只是给题主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国人不必纠结。我写x和z都不是按国内所说的圆体写的,我的原则是流畅和几乎没有歧义(因为有时候写字是为了交流,要照顾看字人的感受)。
我本来是想写个既有r又有v的词,然后就写了个private,然后又想到了一个词也符合这个要求,就接着写了个conversation。之后觉得好像他们可以连成句子……于是加上了This is a。过了很久,有网友回复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郁闷了很久,才恍然大悟写了一句让大家心里如此阴影的句子。
至于想练字的知友们请移步这边
怎么才能把英文字写得漂亮?的答案是比较适合大家需要
@肖深刻的九叔虽然写的是Chinglish,但是字真的不错
回答完毕,我喝酒去了
拉丁字母中有幾對,印刷體大小寫的形狀存在一定的差異:Aa, Bb, Dd, Ee, Gg, Hh, Qq, Rr。實際上,小寫的拉丁字母,源自公元初年產生的羅馬手寫體字母,隨後在公元後的第一個千年中逐漸固定化,形成了正字法意義上的小寫字母。
拉丁字母R來自希臘字母的rho。而如果參考比較R的歷史形狀,可以發現早期的字母R並沒有右下方的斜線、和P形狀是非常接近的,P和R的唯一區別在於圈是否閉合。這一區別在現代一些手寫體上有所體現。
甚至在公元前第6-第5世紀的Lapis Satricanus石刻上,P和R寫成了近乎一樣的形狀:
而早期的手寫體也體現了如此特點,比如下面的手稿裡面:僅有豎線長度的顯著區別。
R的斜線定型於公元前第三世紀,下圖的墓誌銘中可以分辨出字母P和R的區別:
現代的小寫字母形狀定型於源自新羅馬手寫體的安色爾體(uncial),新羅馬手寫體中,P和R的形狀已經接近於現代的形狀了
新羅馬手寫體和安色爾體中,弧線-斜線的連筆逐漸被打開,形成了現代的r形狀,而可識別的特徵恰好就是這條弧線。近代的秘書體(secretary hand)的r,突出了這條弧線的特徵:
德國的Sütterlin等書寫體也是寫成和秘書體類似的r——源自右側弧線-折線的部分,是要特別突出書寫的:
但是至少自法國圓體(ronde“圓體”)開始,就發展出了另一種書寫r的詞中形式的辦法,彷彿是完整的r的左半部分:
(應 @杨个毛 提醒)這種法式r可能是自一種抄寫字體r rotunda(Unicode字符 ꝛ )演變而來的。這種抄寫字體實際上省略了字母R左半部分的豎線,在o, b, p, h, d等有豎線或者圓圈的字母右側使用。
在某篇推文中,猜想了行書法式r和抄寫體r rotunda的聯繫:
而後,現代美國的學校裡,r手寫體發展出了有兩種不同的寫法——第一種是19-20世紀之交的、較為存古的Palmer Method:
第二種是比較現代的Zaner-Bloser寫法,r的形狀更接近法國圓體:
這一特殊的r寫法,被有些人稱為“法國r”,在後來也用在了教學用的D'Nealian字體中:
當然也有一些在左上方形成一個圈的r寫法:
當然無論採取何種書體,r和v的最大區別在於,r的最下端是一個非常尖窄的折線,而v一定是一個弧線。
希望能有幫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