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 月 1 日香港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2597 例,目前当地疫情防控情况如何?

回答
以下是一篇关于香港 3 月 1 日疫情情况的详细介绍,力求自然流畅,避免AI痕迹:

香港3月1日新冠疫情扫描:新增逾三万例,战“疫”形势严峻

香港在3月1日这天,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了惊人的32597例。这个数字不仅是当日的统计,更折射出当前香港抗击疫情的严峻形势。可以说,此时此刻的香港,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防控的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

病例数激增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3月1日这超过三万的病例数,并非孤立的数字。它是一个持续累积和加速扩散的趋势下的一个节点。此前,香港的疫情就已经呈现出快速攀升的态势,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以其极强的传播力,迅速在社区内蔓延开来。密集的居住环境、家庭传播以及一些社交活动都为病毒的扩散提供了温床。

当前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面对如此庞大的新增病例数,香港的疫情防控工作可谓压力重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系统承压: 公立医院的压力骤增,许多非紧急的医疗服务被迫暂停或延后,以便集中资源救治新冠患者。隔离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也达到了极限,如何为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提供妥善的安置,同时保障重症患者的救治,是巨大的考验。医护人员的体力透支和心理压力也到了一个临界点。
检测能力与效率: 虽然香港一直在努力扩大检测范围,但面对每日数万的新增病例,大规模、高频率的核酸检测仍然面临挑战。如何在快速识别感染者、阻断传播链的同时,避免检测过程中的聚集性风险,是需要不断优化的问题。
隔离措施的执行: 对于新增的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隔离是切断传播的关键。如何在保证隔离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社会正常运转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隔离期间居民的生活物资保障问题,都是复杂的现实考量。
疫苗接种的推进: 虽然香港的疫苗接种率在不断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居民尚未完成全程接种,这部分人群一旦感染,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相对较高。如何进一步提高高危人群的接种率,特别是第三剂疫苗的接种,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社会情绪的稳定: 持续的疫情、严厉的管控措施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都可能对市民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何在加强防疫的同时,关注民生需求,稳定社会情绪,也是政府需要平衡的重要方面。

政府的应对策略与举措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场危机,包括:

大规模检测: 实施全民核酸检测,以期快速找出潜在感染者。
收紧社交距离措施: 限制聚会人数,关闭部分高风险场所,以减少人际接触。
加强隔离设施: 利用酒店、社区隔离设施等,为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提供隔离空间。
呼吁和鼓励疫苗接种: 不断宣传疫苗的重要性,并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接种渠道。
协调内地支援: 积极争取内地的医疗物资、检测能力和专家团队的支持。
保障民生物资供应: 关注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特别是食物和基本生活用品的供应。

展望未来

3月1日新增超过三万例确诊病例,清晰地表明香港的疫情尚未到顶峰,挑战依然严峻。未来的几天和几周,将是决定疫情走向的关键时期。香港社会上下正齐心协力,希望通过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尽快控制住疫情的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毒对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这场战“疫”仍在进行,需要每一个人继续保持警惕,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才能早日迎来曙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香港又在死亡人数上较正回归,累计新增死亡病例是117+55,共172新增死亡病例。

可能大家都麻了。

user avatar

新增死亡117例,一天死117个。

user avatar

人在香港,今天已经五万+了,特首竟然斩钉截铁地否认禁足令,那前几天议会讨论是在过家家吗?

港府腐败无能,港人反智自私,在抗疫这件事上香港真是集中西之糟粕,酿成今日之乱局。

只希望广东省能守好内地的南大门,这几年来香港总是在关键时刻给国家添堵。贸易战时暴乱不止,俄乌战争之时疫情爆发,令人窒息。

user avatar

可以去新回答了,自行检测已经阳性-.-

香港政府还在说让老人打针,但这也太晚了。 。 。

特首又再说3月做全民检测了,然后又说考虑港人习惯不禁足,但内地专家队伍建议禁足,我没什么好说的。另外3月中的话,我们做做算法,也就是30k * 15 -> 450k,6.4%的香港人口啊orz

全民检测打算三星期内检测三次。并尽量用叫的方式去让人不出门(不强迫草)。

然后港府说将样本送回去内地检测,我真的麻了。 。 。什么都靠内地,说好的高度自治呢。

昨天中国建筑集团兴建花了七天建设了青衣的方仓医院,建好,提供3000床位,以一层为设计,每个病房三张床,八间房二十人共用一个公共洗手间。但3000完全不满足需求啊。 。 。

今天就只能写这么多了,为什么,因为我在发烧,没气力写了,坐等阳性中orz,香港政府真的一言难尽。 。 。


user avatar

香港大约750W人,假设60%人群感染(按照去年疫情重灾区的感染率),按照英美的奥密克戎病毒病死率在0.1%到0.2%,大约死亡4500到9000人;按照新闻报道里香港统计的病死率在0.3%,大约死亡13500人。

但香港情况略有不同。主流毒株为BA.2,传播性比BA.1强1.4倍,致病性也比BA.1强。

香港80岁以上老人有38.5W人,两针疫苗接种率只有25%。假设80岁以上老人因为病毒住院的有10%,按照英国的病死率统计没有接种疫苗的高龄人群的病死率是22%,接种疫苗的高龄人群的病死率是13%,则80岁以上老人大约死亡7500人。65岁到80岁的约有94W人,有兴趣的可以根据分年龄人口和英国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估计死亡3000人。加上其它年龄段,最终估计11500人。

最新的预印本论文表明,BA.2的有效繁殖数是BA.1的1.4倍。中和实验表明,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不能像BA.1一样对BA.2起作用,并且值得注意的是,BA.2的抗原性不同于BA.1。细胞培养实验表明,与BA.1相比,BA.2在人鼻上皮细胞中的复制性更强,融合性更强。此外,使用仓鼠进行的感染实验表明,BA.2 比 BA.1 更具致病性。我们的多尺度调查表明,BA.2 对全球健康的风险可能高于 BA.1。

user avatar

新增保持高位且没有大幅上涨,

说明,

现有检测能力已至极限。

如按之前10%阳性率计算,现在全港可能有超过50万患者……….

新增死亡172人,真的得考虑移动火化炉的问题了……

按照官方预估本轮最终的30万左右确诊,即便按2%的死亡率,也得6000,恐怕还要考虑一下墓地的问题…………

user avatar

作为香港市民,首先想给各位因香港疫情输入压力而失望和愤怒的内地网民,特别是广东省的同胞们,来个真诚的道歉。

这次疫情办法以来政府的表现真的让人大失所望,疫情发展到现在如此严峻的地步,政府对疫情的误判和完全不到位,朝令夕改的防疫政策要负上很大的责任。

疫情发生初期,政府的反应的确是及时迅速的。除了没有实施公务员在家工作外,其余措施基本与第四波疫情最严重时候的政策一致。香港疫情也一度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每天只有几宗个案。

但此后,政府对于控制疫情的盲目乐观,且两年以来对于时紧时松的防疫政策疲于奔命的香港市民,让疫情渐渐走向失控。

首先是社交距离措施的失效,抗疫两年,市民早已对抗疫松懈,除了口罩还在室内外带着以外,基本生活如常,还照常进行着各种社交活动,市面人流不减。犹记得在2020年第一波的时候,就算没那么多处所关闭,大家基本都自觉留家怕了病毒,但来到第五波,早已麻痹,大家的心态改成在带好口罩的情况下,马照跑,舞照跳。一直到新年前后,人流只减少了两成左右不到三成。政府却以为措施已经够辣,没注意到措施的作用大不如前。

其次是奥米克戎的传播力实在太强,尽管带好口罩,有些案例显示,在地铁出口管道里,尽管只是九秒间的擦身而过,也能被感染到,可以说已经防不胜防。

其后发生了两次比较大的群组爆发,一个是葵涌村大厦式爆发,一个是仓鼠传人群组。其实这个时候日增数已经超过上一波日增的顶峰,但是经历了两次大爆发以后,政府的政策丝毫没有调整,还抱着侥幸心态,盼着农历年后可以解封,专家也一直说只要传播链能找到就不用收紧。

既然论点如此乐观,市民也就毫不避讳,该聚的聚,该玩的玩,果然农历年以后,各种团年饭群居感染陆续大爆发。

但政府只多关了发型店和教育中心,可以说已经没招了,广发检测通知但没做好其他准备,结果聚集的检测人群也成了爆发热点。

在日增数过千之际,医管局已经喊说公立医院快爆满,但隔离设施不但没有及时增加,反而只叫人回家等待。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躺平了。

就这样,爆疫的楼宇越来越多,封楼的人员数却跟不上,隔离设施也跟不上,政策也跟不上,检测治病全靠自觉,疫情还能怎么扭转?

很多网民说部分年轻人心存对抗,故意不接种疫苗。但其实在第五波刚爆发之时,接种率已经超过七成五,新年前后已经超过八成。问题在于,老年人接种率异常低,但他们却是在疫情中最高危最深受其害的一群,老年人多数支持政府了吧,那为什么他们不打呢?

说到底就是怕。

怕副作用归怕副作用,更多的是怕麻烦,不到推出疫苗通行证所迫也不打,政府对于打疫苗的宣传力度其实真的不弱了,到处可见打疫苗的广告,还推各种抽奖,但很多还是到第五波开始后才不得已打,偏偏这时候流行的是传播力最强的奥米克戎,那中了怪谁呢?

在疫情越趋严峻的时候,高官的应对方式却跟2019年如出一辙,直接消失了。

虽说这次奥米克戎疫情爆发之快也有环境因素,例如香港的高密度面积少的居住环境让居家隔离者特别容易传染,公共空间人多密集也是,但也不至于说可以直接躺平摆烂。

但政府从农历新年过后,基本就是这个怂样。一方面坚撑再观察,另一方面去深圳跟内地官员开会,却没有任何准备。

犹记得林郑及其官员从深圳回来那天,她自己在深圳湾做了个挺长的访问,政务司长李家超也召开了记者会。但听了一个多小时的讲话,除了把中央说的「支持」搬字过纸以外,根本没有说出任何实质性的措施,只在干等中央协调。

这还不止,请求中央帮忙,跟要的一样的,中央派了两台流动检测车,林郑却说「其实我要求了几十部」,这听了谁能不冒火,连我都觉得很过分。

那时候,我彻底对这次防疫失望了。

跟2019一样,除了刚开始摆个样,后面看没辙不凑效就直接消失。

失败并不可怕,不愿承认失败,固执己见才更可怕。

往后的措施,除了疯狂撒钱,基本没有任何调整。封城又不愿意,禁足又不愿意,专家说什么统统拒绝,搞全民检测也能拖这么久,拿什么搞「动态清零」?

拖着拖着,病毒已经海啸式爆发,现在推什么措施也没用了。

从日增过千后开始,连一贯支持政府的蓝营人士也开始猛烈批评政府,面对第五波疫情,毫无准备,犹豫不决,还拒绝承认错误,我觉得这次特区政府面对的管治危机比2019年更大。

然而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政府却无计可施,哪儿出问题连补救措施也不提,直接找中央要。

跨境司机被隔离,直接找内地「要」船

屠房爆疫,直接找内地「要」屠夫

老人院舍,直接找广东「要」人员

我想说,很多前线人员其实还没放弃,医院、救护、检测、运输、封区的纪律部队人员,还有一些有必要上班的人,一直在日夜奔波,努力扑火。

但搞决策的,不但隔岸观火,还扇风点火。

搞大范围检测却不隔离

把在急诊室的病人赶回家

搞围封却连晚饭都不准备

搞方仓医院却不准备人手,检疫中心一片混乱

前几天,TVB报道竹篙湾检疫中心的乱况,等待检疫的等了一个多星期都等不到,在营里的,等不到人派检测瓶,派到的都不收,问检疫安排一无所知,已经转阴好几天的,迟迟不安排出营,甚至开始发生针对宝安人员的冲突。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中央派多少物质,好不容易凑到人了,也无法好好调配,无法正常运转。

可以说,整个防疫安排已经完全乱套了

到今天日增三万的时候,甚至社会已经无法正常运转。

运输业,港铁和巴士等过千人染疫,被迫削减服务。

餐饮业,人手不足被迫停止堂食甚至关门。

甚至正常上班的人,因为等不到检测报告无法上班。

疫情刚开始,宣称检测报告只需等24个小时内。

到后来不断延长,48,72,现在等一个多礼拜都没有。

我上星期一共去过检测三次,至今音讯全无。

到目前这个境况,政府不主动实施封城,病毒已经把我们弄成被动封城了。

问题大家都知道在哪儿,但政府就是拿不出决心,没有能力协调,我们作为市民也只能干焦急,自己买快測剂,自己申报时,自己吃药躺到病愈为止。

很多人反对派员过来,我自己也觉得「援物不援人」最好了,派了多少专家过来,就是听,就是参考,一点行动力都没有。

这次疫情,真的愧对中央的支持,看到在知乎上的批评与愤怒,很惭愧,也很无奈。

现在,只能听天由命了。

特首选举还得延迟,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