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都准备移民火星了,继续发射太空垃圾,我们还在用标签纸。美国赢麻木了,感恩
题主没搞清楚,封签解决不了外卖包装的污染问题,可以解决食品被偷吃、被污染的风险,这一点很重要。
食安封签,2018年北京就已经开始推广,之后全国多地也陆续开始推广。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自2019年8月起开始在全市推广“食安封签”,用“小封签”守护外卖食品安全。“食安封签”从无到有,从1.0到3.0,
2020年9月22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地方标准《一次性食品安全封签管理技术规范》、规范性文件《上海市餐饮外卖食品封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同时,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倡导本市餐饮外卖规范使用食品安全封签的指南》。
然而在上海点外卖你会发现落实率依然很低。
主要是因为外卖平台上商家有不同的种类:平台协助运营、平台合作运营、独立运营。
前两种比较好处理,最后一种就很麻烦。毕竟法律规定企业法人享有自主经营权,平台为了抽成收佣金扩大市场在他们眼里没有必要为了“这么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强制要求商家这么做。毕竟不是强制性的规范嘛。
因此,落地和执行上仍有很多的阻碍。
倘若标签能被强制要求,这样就不会出现在外卖中撒尿、吐口水等情形了。
这是得有多恶心人。万一行为人本身就有一些疾病,危害性就更大了。
所以,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制定针对外卖行业的行政法规或管理条例很有必要。
首先利好消费者,吃外卖的时候会安心一些,不用担心外卖员会在其中捣鬼。
一次性的标签,不可能重复使用,外卖员在中途就不可能对食品进行污染,比如饭撒了重新捡起来放在饭盒里的事情也常有发生,有了外卖标签,会对骑手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
其次利好外卖员,可以很好的划分责任,有标签之后食品出问题就找商家。
虽然绝大多数外卖从业人员都是遵守规矩的,但是总会有一些没素质的人,会拉低整个行业的形象。有了外卖标签,不用担心有恶劣行为的骑手在外卖里撒尿啥的,正常的外卖员也不用当背锅侠了。
最后对商家的外卖食品安全也会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很多外卖食品有很多都是用的不合格不卫生的食品,出现问题后可能觉着骑手捣鬼,商家骑手相互推脱责任,有了外卖标签之后,接受时标签完整的外卖就是商家的食品责任,与外卖员无关。
这个操作一举三得,监督外卖食品的卫生,责任划分也会更明确,
无标签的外卖就拒收骑手的配送
有标签的外卖食品问题就找商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