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古代以白为美,那是因为贵族阶层不劳动,皮肤白,白代表了贵族。
现在欧美人并不以白为美,因为白代表了没钱旅游,没时间晒太阳,或者是斯拉夫国家来的。
审美确实分基因因素和文化因素。
基因因素指的是五官对称(基因传递合格),长腿(跑的快,易游猎),大屁股等(易生养)等。
这些都是由于进化而来,是在生物进化中占有优势的特征。
当然人类确实怕黑,因为黑夜对人类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各种危险猛兽都出没于黑夜。
但对于白就喜欢吗?“白”这个字,最初表示的是“死亡后的人骨”,也是一种恐怖。
所以中国的丧事都是用白色的。
那么既然黑白都不好,而后又喜欢白,那可见肤色的审美基本上都是文化经济因素。
有些人,就像苹果掉到头上,他只会认为理所当然,从来不想想为什么。
当年阿拉伯人偏爱白奴,尤其金发碧眼的北方欧洲人,可以卖个大价钱,同样阿拉伯人也贩卖黑奴,但是都是做苦力或者皇宫里的杂役,没见过有偏爱黑奴养着当宠物(性奴)的。中国古代的汉人也偏爱胡姬,没见过喜欢昆仑奴的。
所以结论那些政治不正确的话我就不说了。
看到有些答案大谈社会对审美的构建,我不得不再吐槽两句。
1、就算考虑社会因素对审美的后天构建,中国还有八亿农民呢。非洲人再先进再有钱也远在天边,从后天构建来看,肤色长得像村里的总不如长的像城里的。
2、欧美流行美黑都几十年了,到今天还认为中国人喜欢白是因为欧美人不够黑,就纯属于村通网了。
20年前日本流行起了涩谷系美黑妆容,香港也有唇红齿白平平无奇的明星把自己晒黑,大陆就很难看到这样的例子。
这点文化自信还是要有的。
==========================================
大唐盛世的时候,酒店老板找的吧台小姐也是胡姬,而不是女昆仑奴。诗人们是笑入胡姬酒肆中,而不是去昆仑酒肆。
另外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忘记出处:古罗马时代南欧人称霸西方的时候,高卢的金发妹就已经是畅销女奴了。
人类的审美有文化成分也有本能,丑人是能把婴儿吓哭的,婴儿有什么文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