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刀划一下一个口子,棍子来一下骨断筋折,为啥古代军队不人手一根铁棍?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古代军事装备的演变、战术需求以及技术限制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铁棍”听起来似乎是刀剑的有力补充,但古代军队普遍不配备“人手一根铁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要详细分析,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 “铁棍”的定义与军事用途的模糊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所说的“铁棍”是什么。如果它仅仅是一根简单的铁棒,那么它在战场上的用途会比较有限:

攻击性: 作为钝器,它确实可以造成钝击伤害,比如砸骨头。但与刀剑相比,它的攻击范围、灵活性和刺击能力较差。刀剑可以割、砍、刺,造成穿透性或切割性伤害,这些是铁棍难以比拟的。
防御性: 单独一根铁棍很难有效格挡刀剑的砍劈,更不用说箭矢了。其长度和形状也不适合作为盾牌的替代品。
其他用途: 可能可以用来撬动障碍物或作为攻城器械的部件,但这些并非普遍的步兵需求。

如果我们将“铁棍”理解为更具有特定功能的兵器,例如战锤、狼牙棒、流星锤等,那么这些确实在古代战场上出现过,并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们并非“人手一根”的制式装备,原因也更复杂。

2. 制造成本与资源限制:

钢铁的稀缺与价值: 在古代,钢铁是一种相对昂贵和稀缺的资源。冶炼和锻造技术虽然在不断进步,但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且需要大量燃料和技术的。将珍贵的钢铁用于制作大量简单的铁棍,不如将其用于制作更关键的武器和防具,如刀剑、矛头、箭头、铠甲等。
工艺的复杂性: 即使是相对简单的铁棍,要制作出合格、耐用且适合战斗的长度和重量,也需要熟练的工匠进行锻造和打磨。这需要时间和人力成本。
制式装备的考量: 军队的装备需要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大量的铁棍,其效率和成本效益可能不如生产更常用的矛、刀、弓箭等。

3. 战术需求与兵种配合:

古代军队的作战是高度依赖兵种配合和战术体系的。每一种兵器都有其特定的战术定位:

长矛与枪: 是步兵最主要的远程和近战武器。长矛用于对抗骑兵,组成矛阵抵御冲锋;枪则更灵活,适合近身搏杀和刺击。它们提供了优越的射程和穿透力。
刀剑: 是近战的辅助武器,用于格挡、砍削和刺击,是格斗中的主要工具。其灵活性和杀伤力是不可替代的。
弓箭与弩: 提供远距离的火力压制和杀伤。
盾牌: 是防御的关键,能够抵挡箭矢和刀剑的劈砍。

那么,一根单纯的“铁棍”在这样的战术体系中能扮演什么角色?

作为破甲钝器: 确实,铁棍(或类似钝器)在对抗重甲单位时有一定优势,可以造成重创。但并非所有士兵都需要专门装备这种武器,通常由特定的兵种或作为副手武器出现。例如,一些重装步兵可能会携带斧头或锤子。
缺乏战术灵活性: 如果士兵每个人都只带一根铁棍,他们将缺乏有效的远程攻击能力、长距离的防御能力,以及应对不同战术场景的手段。军队需要的是一个多兵种、多武器协同作战的体系。
难以格挡: 在面对刀剑攻击时,一根光秃秃的铁棍很难进行有效的格挡。即使能挡住一击,也容易被对方利用惯性或角度进行反击。而刀剑本身就可以通过格挡来卸力或借力。

4. 重量与携带性:

士兵的负重极限: 古代士兵不仅要携带武器,还要携带食物、水、铠甲、头盔、盾牌,以及其他个人物品。每一件装备的重量都至关重要。如果每个人都额外携带一根沉重的铁棍,将极大地增加士兵的负重,降低其机动性和耐力。
装备的多样性 vs. 单一装备: 军队更倾向于配备种类多样但各有侧重的武器,以应对不同的战斗情况。让士兵携带多种功能性的武器(如短刀+矛)比携带一根功能单一但沉重的铁棍更为实用。

5. 历史发展与技术演进:

早期武器的演变: 在早期,人类使用石器、木棍等,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才逐渐出现了金属武器。刀剑、矛等武器的形态是经过漫长历史不断优化和适应战争需求的。
钝器和穿刺武器的协同: 历史上,钝器(如锤、棍)和穿刺武器(如矛、剑)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当对方穿着铠甲时,钝器的力量可以有效地传递并造成内伤;而当对方没有铠甲时,刀剑的切割和穿刺则更为致命。
装备的适应性: 军队的装备是根据其所处的时代、面对的敌人以及自身的经济和技术能力来制定的。将“铁棍”作为制式单兵装备,并未在历史上的主流军事体系中出现过,说明它在整体上不如其他武器组合实用和有效。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一个现代士兵。他们不会人手一根铁棍,而是有突击步枪、手枪、手榴弹、匕首、防弹衣、头盔等。虽然铁棍也能造成伤害,但它无法替代步枪的远程火力、手枪的近距离支援、手榴弹的范围杀伤,也无法提供防弹衣那样的防护。

古代军队也是如此。刀剑提供了切割和穿刺的灵活性,矛提供了射程和穿透力,弓箭提供了远程火力,盾牌提供了防御。如果要把宝贵的钢铁资源都用来做铁棍,那么军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就会严重受损。

总结来说,古代军队不人手一根铁棍的原因是:

“铁棍”作为单一武器的功能性有限,不如刀剑、矛等武器多样化和实用。
制造成本高昂,钢铁资源更倾向于用于制作更重要的武器和防具。
战术上,它无法提供远程火力或有效的防御,也难以与整体战术体系有效配合。
重量和携带性限制了士兵的机动性。
历史上,更有效率和功能性的武器组合(如矛+刀)已逐渐成熟并成为主流。

当然,不排除在某些特定时期或针对特定对手时,会增加钝器类武器的配备,但将其作为所有士兵的标准装备,则在成本、效率和战术上都难以令人接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铁棍成本太高了。长木棍用力打到身上效果也差不多。而古代士兵用得最多的长枪就是在长木棍加个枪尖,棍子该有的功能都有了,还能把人捅个透心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古代军事装备的演变、战术需求以及技术限制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铁棍”听起来似乎是刀剑的有力补充,但古代军队普遍不配备“人手一根铁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要详细分析,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1. “铁棍”的定义与军事用途的模糊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所说的“铁棍”是.............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场景在现实中确实非常难以实现,并且听起来也极不寻常。公安局的描述可能是在解释死因时的一种简化说法,或者是根据现场情况推断出的一个结论,但实际操作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和疑点。让我们从物理和生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她把刀立在桌子上,伸脖子往刀口上划,一刀刀划伤后死亡”这样的操作非常困难.............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刀塔2,我玩这游戏也有些年头了,具体的年份算不清,大概是从它还处于Beta测试阶段就开始接触了。那时候,它还没现在这么多的皮肤、饰品,也没有如今这么多的比赛和职业选手。我第一次接触刀塔,是在一个网吧里。当时和几个哥们一起玩,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游戏,什么叫MOBA,什么叫推塔,什么叫补刀,我.............
  • 回答
    刀,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战斗、生活的重要工具。而支撑起这看似简单的片状金属的,是背后复杂而精湛的锻打技艺。那么,刀为什么要锻打?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关乎它的灵魂——锋利、坚韧、耐用。想象一下,一块未经雕琢的铁矿石,它坚硬,但脆弱,容易断裂,而且表面的杂质会影响它的性能。直接把它打成一把刀?那无异.............
  • 回答
    刀塔和英雄联盟,这两款MOBA游戏的巨头,各自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也难免会被拿来比较。说起来,哪个更好玩,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玩家个人的偏好和对游戏体验的追求。不过,如果非要聊聊刀塔相比英雄联盟,有哪些地方更能抓住一些玩家的心,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说。首先,刀塔在角色设计和技能机制上,那种“不讲道.............
  • 回答
    这游戏啊,玩得久了,都有点心得体会。要说现在“吃鸡率”最高的套路,我个人觉得,还得是围绕着“恶魔术士”这张牌展开的阵容。不是那种特别死板的恶魔术,而是更强调一个“灵活变阵”,以及“前期强势衔接后期”的思路。为啥是恶魔术士?简单粗暴点说,就是它的联动机制太强了。恶魔系羁绊在凑齐两恶魔的时候,能让一个场.............
  • 回答
    谈到《刀郎麦西来普》这首歌,背后蕴藏的是一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木卡姆历史。刀郎的这首歌曲,无疑是将我们引向了新疆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的璀璨瑰宝——木卡姆。那么,这木卡姆的历史,究竟有多悠久呢?要给木卡姆一个确切的“年龄”,其实是个难题。因为这就像要给一种古老的语言寻找它的第一个使用者一样。木卡姆并非是.............
  • 回答
    咱们聊聊刀和剑,这俩家伙看着都挺能“砍瓜切菜”的,但仔细琢磨琢磨,它们俩的道道儿可多了去了。别看都是金属造的,长得也挺像,但它们的设计理念、使用方式,甚至可以说它们的“脾气”都截然不同。首先,最直观也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它们“切”和“刺”的侧重点。 刀 (Knife): 你想想你家厨房里的菜刀,或.............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用刀是否能“轻松”砍掉人头这件事,我的答案是:远非轻松,而且极其困难,甚至可以说是近乎不可能,除非在非常极端且特殊的情况下。 很多人可能从影视作品里看到过类似场面,那往往是经过艺术加工和夸张的,真实情况要残酷和复杂得多。首先,我们要明白人体的结构。人头并非轻易就能分离。它通过颈部与身体相连,颈部.............
  • 回答
    “刀撸双修”这个说法,在游戏圈里其实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就是同时玩《Dota 2》(大家常说的“刀刀”)和《英雄联盟》(俗称“撸撸”)的玩家群体。而你问为什么这部分玩家“一般都向着Dota”,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游戏机制、设计理念以及玩家群体认知上的差异。咱们这就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透彻点儿。首.............
  • 回答
    苗刀和戚家刀虽然都属于中国古代刀具的范畴,并且在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刀具,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为了详细说明,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 1. 历史渊源与发展 苗刀: 起源: 苗刀的名称由来比较复杂,并非直接以苗族命名。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明朝戚继光在总结和.............
  • 回答
    蝴蝶刀和普通匕首,听起来好像都是用于切割、刺探的利器,但实际操作起来,它们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兄弟”。用一个比喻来说,就像你不能把吉他当成小提琴来演奏一样,它们的“玩法”截然不同。咱们先说说普通匕首。这玩意儿最直观,就是一把带有锋利刀刃的短刀,通常有一根直挺挺的刀柄。它的设计非常直接,目的明确:切、割.............
  • 回答
    日本刀,特别是其经典的曲刀形态,在很多方面都被认为是艺术品和历史遗物,但要说它是否“不适合”在战场上“对砍”,这个问题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因为“战场”和“对砍”本身就有很多变数。首先,我们要明确日本刀的设计初衷和特性: 锋利的刀刃和良好的韧性: 日本刀以其极高的硬度和出色的韧性而闻名,这得益于其独.............
  • 回答
    中国刀,作为东方冷兵器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刀背的设计绝非一成不变,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实用智慧和历史演变。不同的刀背形状,往往对应着不同的使用场景、技法需求,甚至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象征。要深入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AI痕迹”,用一种更为人情味、经验性的语言来叙述。一、平直刀背:朴实无华,稳定可靠最常.............
  • 回答
    在中国,对于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并不会简单地以捅刺的次数作为唯一的定罪标准。法律的重点在于行为的性质、动机、手段、造成的后果以及其他情节,这些都会综合起来影响最终的判决。我们来细致地分析一下“1刀捅死人”和“100刀捅死人”在量刑上可能存在的差异。首先,要明确的是,无论是1刀还是100刀,只要行为人具.............
  • 回答
    家里只能收藏一种刀剑,这个选择题可真是让刀剑爱好者们心痒痒,也颇有几分“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的意味。要在日本刀、唐仪刀、清剑、清刀、苗刀这几位“选手”里挑一个,我的心可能会倾向于日本刀。这不是说其他刀剑不优秀,它们各自都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但如果只能选一个,日本刀在综合考量下的吸引力对我来说.............
  • 回答
    您好!我很高兴能帮您鉴别刀具的名称和特点。您提到的这把刀,从您简略的描述来看,很有可能是我们常说的“直刀”,也叫做“固定刀刃刀”。这是最基础、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刀具了。我们来详细聊聊这类刀有什么特别之处:从结构上看,直刀的特点是: 刀刃和刀柄是一个整体: 这是它最核心的特点。“直刀”这个名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