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冻了两年的羊肉还能吃吗?

回答
冻了两年的羊肉,严格来说,是可以吃的,但口感和风味会大打折扣,并且存在一些风险需要我们仔细评估。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冷冻本身是一个保存食物的物理方法,它并不能杀死大部分的细菌或寄生虫。 它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减缓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从而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所以,从理论上讲,如果冷冻过程是妥善的,羊肉是不会“坏掉”的,至少不会产生让人立刻中毒的毒素。

然而,两年对于任何冷冻食品来说,都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即使在完美的冷冻条件下,食物的品质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1. 物理和化学变化:

冰晶的形成与破坏: 羊肉富含水分,在冷冻过程中,这些水分会形成冰晶。如果冷冻的速度不够快,或者储存期间温度有波动(比如反复开关冰箱门),就会形成较大的冰晶。这些冰晶会刺破肉的细胞结构,导致解冻时汁水大量流失。汁水流失越多,肉质就越干涩,口感越差。即使在零下几十度的极速冷冻下,长时间储存也会有细微的冰晶生成,对肉的质地产生影响。
脂肪氧化: 羊肉中的脂肪,尤其是那些不饱和脂肪酸,在长时间的冷冻储存中会逐渐发生氧化。氧化会产生一些不悦的气味,比如“哈喇味”或“陈油味”。这种味道会严重影响羊肉的鲜美味道,使其变得不新鲜。
脱水和冻烧: 如果羊肉没有用真空包装袋妥善密封,或者包装破损,肉的表面会直接接触到冷空气。这会导致肉表面的水分蒸发,形成“冻烧”现象,表现为肉的表面出现灰白色、干硬的斑块。冻烧的肉质会变得干柴,而且难以烹饪入味。

2. 安全风险:

微生物的缓慢活性: 虽然冷冻能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但有些耐寒的细菌(如李斯特菌)可以在低温下缓慢繁殖。如果羊肉在冷冻前就已经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那么即使冷冻两年,这些细菌可能仍然存在,并且在解冻后迅速繁殖,带来健康风险。
包装的完整性: 包装是保护冷冻食品的关键。如果包装已经老化、破损、漏气,外部的细菌、灰尘甚至异物都有可能进入,污染羊肉。
反复冻融: 如果这批羊肉在过去两年里曾经历过反复的冻融过程,那么其安全性和品质都将大大降低。每一次冻融都会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

3. 如何判断是否还能吃?

在考虑是否食用这两年冷冻的羊肉时,严格的感官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外观:
颜色: 正常的冷冻羊肉应该是鲜红色或带有些许脂肪的白色。如果颜色变得非常暗淡、发黑,或者出现大面积的灰白色(冻烧的迹象),则不建议食用。
包装: 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没有破洞、裂缝或明显的老化迹象。
冰晶: 如果包装内有很多霜或者大块的冰晶,说明储存条件可能不够理想,或者羊肉的包装不够严密。

气味:
解冻后闻气味: 在解冻后,用鼻子仔细闻羊肉的气味。新鲜的羊肉应该只有淡淡的肉味,或者略带羊膻味。如果闻到有明显的酸败味、哈喇味、霉味或其他任何不正常的怪味,绝对不能食用。即使是很轻微的异味,也可能意味着脂肪氧化或微生物污染。

质地:
解冻后触感: 触摸解冻后的羊肉,它应该是相对紧实但仍有弹性的。如果摸起来黏滑、发粘,或者肉质变得像糊状,说明已经变质,不能食用。

4. 如果决定食用,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经过了严密的感官检查,你觉得羊肉看起来、闻起来都没有明显的问题,但依然需要非常谨慎:

彻底解冻: 最好是提前一到两天,将羊肉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慢慢解冻。不要在室温下解冻,这样会给细菌提供繁殖的机会。
彻底烹饪: 这一点最关键。 要将羊肉烹饪得足够彻底,温度要足够高,时间要足够长,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或寄生虫。炖煮、烤制是比较好的选择,确保肉的内部温度达到安全标准(例如,70°C以上)。
小批量尝试: 如果不确定,可以先取一小部分来烹饪和品尝。如果味道或口感真的不理想,或者之后出现任何不适,就要丢弃剩余的部分。
心理准备: 要做好羊肉口感不佳的心理准备,它很可能不如新鲜的羊肉那么鲜嫩多汁。

总结一下:

冻了两年的羊肉,虽然理论上可能还能吃,但风险和品质下降是显著的。 除非你对这批羊肉的来源和储存条件非常有信心,并且经过了细致的感官检查,否则为了食品安全和更好的用餐体验,不建议食用。 特别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老人、小孩、孕妇或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应该避免食用风险较高的食物。

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吃也可能没问题,但不吃最保险”的情况。我们的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种可怕的咸牛肉不要说吃,就是闻一下今天的诸位可能都要吐出来。那东西按照一名皇家海军水手的说法是“它一定是从天主创世之初就被放在木桶里了,当它被烧煮的时 候,你所能闻到的那种味道就像一具埃及木乃伊所散发的味道”。它的别名叫做盐骨头,因为它很咸并且硬的像骨头一样,厨师们不得不用斧子和锯子来对付它。 它储藏的时间也超乎想象的长,1839年达尔普林船长在阿松森岛的仓库发现那些咸牛肉是1809年腌上的,这还不是最可怕的,1870年海军水手发现他们 吃的咸牛肉是1805年装进木桶里的。有一片牛肉实在是太硬了,一名水手把它雕刻成一艘战舰的外形,用砂纸磨光,然后钉在战舰的横梁上。几十年后它撞破了很多忽视它存在的颅骨,自己却发出红木般的光泽。”

——《近代英国军粮史》

user avatar

我表弟当兵时吃过1982年的冷冻猪肉,他说反正自己吃不出来和平时的冻肉有什么区别。

user avatar

1976年唐山大地震,冷库的故事。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路南区驻地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冷库,里面储备着大量的猪羊牛肉,是用以供应京、津、唐地区的。由于震后断电,储藏的肉制品上层腐坏,中层变质,下层仍冰冻着。那么怎么办呢?救灾总指挥部决定对冷库实行爆破清除。那天傍晚我们和居民一同撤到大概200米以外,看着解放军在那边操作。一声震天巨响,远处天空飘出巨大的黑烟,炸开以后大量的运输车进去把这些肉运走。我听司机讲,这些肉还是有用的,不能食用,全部用来做肥皂。
(海军救灾部队)附近两百米处有一个冷库,断电之后,冷库里面的肉都烂掉了。我们是真遭罪了。风一吹,整个都是呛人的味道。所以,你想把臭味去掉,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住的地方有一个冷库,里面的肉臭了很难闻。这个冷库后来被炸掉了。
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我们海军抢险救灾部队的营地主要分到路南区的唐山市第二中学,而施救主要在唐山市人民医院、唐山市百货大楼,以及陡河旁的冷库等地。路南区是唐山受灾损失最严重的区域,传说第二中学教职员工伤亡非常大,而最惨的当属唐山市人民医院。这时,随车而来的基地二部卫生队归建基地313医院,“前指”医疗队开始由海军第二炮兵学院门诊部人员接管。。。。。十多天后,全国各地支援灾区的食品才运到,那时食品条件明显改变,各类干粮、大饼、水果在帐篷外堆成小山一样。还有各类油毡、篷布、塑料袋、锹、镐等生活自救用具。我们的营地距陡河旁的唐山市冷库非常近,冷库也是海军救灾部队管辖范围。地震导致冷库坍塌,冰冻的肉类遍地都是,尤其是出口的包装的很好。但部队有规定,任何人都不准食用冷库物质。随着天气燥热,漏在空气下的肉食品很快就腐烂变味,真是可惜。


(驻定县的某步兵师高炮团赴震区救灾)唐山市丰润县的冷库里只有带鱼,冷库当时估计也断电了。拿油炸,不然鱼就坏了,战士们只能吃炸带鱼。直升机往下降油桶,炸鱼。老百姓也吃这个。挺黑色幽默的,灾区大家竟然吃的是炸带鱼
=============================
震前,唐山市冷冻厂是一座肉、鱼类食品冷库。 当时的总库存量约727万斤肉、鱼、 虾、蛋。大地震后,冷库的2~4层楼堆叠式倒塌。2楼以上的少量库存肉品被摔到建筑物的周围,暴露于室外的高气温下,食品腐败,滋生了大量苍蝇,严重污染了环境。
在及时清除了散落周围的食品后,进一步的食品处理与环境卫生清理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原因是冷库的建筑楼板是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的,几台吊车同时作业都无法吊离塌落的楼板,压在其下的食品也无法清除。震后制冷设备全部被破坏,食品暴露后会迅速腐败。最初,从楼层四周的空气中,尚不断有冷气和大量的氨气释出。至震后约两周冷气基本消失,库顶及四周覆盖的隔热层也已发热。当时的天气又十分炎热,暴露的食品迅速腐败,散发臭气,大量滋生苍蝇。我们采取每小时喷洒一次杀虫剂时,尚能基本控制苍蝇的大量繁殖。但是有一次间隔了两小时没喷药,结果苍蝇成团,黑压压的一大片。坚持每小时喷药后才能继续清理工作。
最后,我们采用了氧切割的办法才解决了吊离楼板问题,即将钢筋混凝土的楼板用氧切成小块后,将楼板一小块、一小块的吊离。这样不仅解决了楼板的吊离问题,而且由于在吊离一小块楼板后,立即清理压在其下的肉食,这样就缩短了食品的暴露时间,减少因腐败所致的食品损失。用这种清理方法,使我们在地震后第46天,仍能清理出尚未化冻的食品,可供食用
在炎热的夏季,为预防食物中毒,必须抓紧时间确定食品是否属于条件可食。为此, 不能等待一些需时较长的化验结果(如细菌培养)来确定食品是否可食。当时,我们是根据感观指标(即按食品的色泽、粘度、弹性与气味四方面)进行食品的分类处理。决定哪些肉品为条件可食的。我们将清理的肉品分为三类处理:
第一类:肉品为严重腐败者,经漂白粉消毒后外运,进行深埋处理;
第二类:轻度腐败的肉品表面粘滑、切割面暗红或灰暗色、组织失去弹性、已完全解冻,但臭味不很强烈者,可外运加工后,做工业炼油处理
第三类:凡肉品尚未完全解冻、或余冷明显存在时、肉体表面新鲜或稍有变色、切面组织鲜红或稍暗、脂肪层较好、肉体尚有弹性、无臭味或极其轻微者,可作为条件可食性食品,即外运后及时清洗、立即进行高温处理、加热后应尽快使用,不得做熘炒或肉陷食用,不得继续保存生熟肉品
我们在现场,按上述感观分类的同时,还进行了部分肉品的化验(包括煮沸实验、氨反应、PH值、大肠菌群最近似数及致病菌等项检验)。结果表明,肉品的上述化验结果与感观检查基本相符。如第二类,用做工业炼油的肉品的细菌总数为6000万~30亿/克,其中3000~6000万/克的肉品感观检查属于可食或不可食的,一律按工业炼油处理;第三类条件可食肉品的细菌总数均在3000万/克之下。当时,对食用了条件可食肉品的居民也进行了随访,均未发现事物中毒,及其他有关疾病发生。实践表明,在现场按感观检查确定肉品腐败程度,决定是否属于条件可食,是安全可行的。当然,这主要是在强地震的特殊条件下,为尽快处理肉品所采取的应急卫生处理对策。必须强调指出,在正常条件下,还是应该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程序进行肉品检验,不可随意放宽处理要求。
实践还表明,在倒塌的建筑物成密集堆积式时,在10~15cm厚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其上覆盖10~20cm的稻壳保温的密闭压埋条件下,当气温为摄氏30度左右时,压埋其中的肉品,至少在26~30天之内,可以维持在条件可食的卫生质量水平,即肉品拔出后,在1~2小时内,经高温煮熟后是可食用的。事实也表明,这样清理出的肉品经高温处理后食用是安全的。

user avatar

小时候,我在一个军工厂长大。我吃过比我岁数还大的战略储备猪肉。

也就是说,在我出生前,那扇猪就已经进了冷库。然后还盖了个戳。

大概十年后,我认出了那个戳上的日期。

肯定还能吃。但要说好吃就没可能了。那东西吃起来像煮过的纸箱一样。无论用什么方法,煎炒烹炸,它都不好吃。

但那会儿没得选。不好吃的肉它也是肉啊。

但现在就没必要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