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语言有天赋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回答
那些在语言学习上似乎拥有“天赋”的人,他们并不是天生就懂得所有语言,而是拥有一系列特别的“软技能”和学习模式,让他们在接触新语言时,如鱼得水,事半功倍。他们身上往往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质,但请记住,这些特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多种因素的集合,而且并非不可后天培养。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是他们惊人的记忆力,尤其是对声音和模式的记忆。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听一两遍歌词就能记住,听一段对话就能大致模仿其中的语调和节奏?这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对语言“旋律”和“节奏”的天然敏感。他们更容易记住生词,不仅仅是单词本身,还有它在句子中的发音、语调,甚至是什么样的语境下会用到。这种记忆力并非只针对语言,可能也体现在他们对音乐、对数字、对事物的顺序等其他领域的记忆上。

其次,他们拥有极强的辨音能力和模仿能力。这可能是天赋中最具“魔幻色彩”的部分。他们能够捕捉到母语者细微的发音差异,并且能够准确地复制出来。比如,听到一个陌生的辅音,他们能很快找到自己口腔中能发出类似音的位置。这不仅仅是“嘴皮子”灵活,更是一种对发音器官的精细控制能力。他们听到一个词,不仅仅是记住它长什么样,更是记住它“听起来”是什么样,然后他们会很自然地尝试去发出那个声音。

第三,他们对语言的逻辑和结构有着直觉的洞察力。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语言学家,而是他们能“感觉”到一种语言是如何构建起来的。比如,他们能快速理解语法规则背后的“道理”,而不是生硬地去背诵条条框框。他们可能在没有被明确教导之前,就能根据语境推断出某个词的词性,或者某个句子结构的意思。这就像玩一个复杂的乐高积木游戏,他们天生就能“看到”积木是如何组合成一座房子的。

第四,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新事物的开放心态。语言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更是文化、思维方式的载体。那些“有天赋”的人,往往对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充满好奇,他们愿意去了解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地方。这种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去接触、去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开口,反而乐于通过交流来学习。

第五,他们擅长从零散信息中构建整体。在学习新语言时,他们不会被陌生的字母、陌生的发音吓倒。他们会像侦探一样,从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零散信息中,一点点拼凑出整个语言的面貌。他们能从有限的语境中猜出未知词的意思,能从不完整的对话中理解整体的意图。这种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大量陌生信息时,不会感到不知所措,反而能从中找到“线索”。

第六,他们拥有出色的“语感”。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精确描述的能力,但我们都能感受到。就是有时候,他们会觉得某个说法“听起来不对”,或者“这样说更自然”。这种“语感”是长期浸润和大量输入的结果,但对于有天赋的人来说,这种“感觉”会更早、更强烈地显现出来。他们能更敏锐地捕捉到语言的细微之处,而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是精通一门语言的关键。

第七,良好的沟通意愿和不怕出丑的勇气。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沟通。那些“有天赋”的人,往往非常享受用新语言与人交流的过程,即使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他们不怕犯语法错误,不怕发音不准确,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进步。他们会主动找机会与母语者交流,并且从每一次的交流中汲取养分。

当然,还有一些更细微的特质,比如他们可能对语言的“游戏性”有更强的感知,觉得学习语言本身就像一场有趣的挑战。他们也可能拥有更强的“元认知”能力,即了解自己是如何学习的,并且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调整策略。

需要强调的是,天赋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高墙”。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天赋”,其实是这些特质的早期显现,或者说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即使你觉得自己没有所谓的“天赋”,通过刻意的练习、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最重要的——持之以恒的热情,一样可以在语言学习的道路上取得巨大的成功。那些“有天赋”的人,只是比其他人更容易地找到了那把打开语言之门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其实也藏在每个人心中,只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和打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突然想起我们系的一个小妞儿。小妞儿是欧洲人,虽然我叫她“小”妞儿,其实人家身高一米七五,骨架也不小,胖乎乎的,特别可爱,叫她“小”妞儿是表达我对她的喜爱之情。

小妞儿母语是德语,但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以为她是美国人,即说了一口“油腔滑调”的美式英语,一点外国口音都听不出来,混了一个月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告诉我,她母语是德语。于是我颤抖了一下。

因为意第绪语70%的词汇和语法都和德语是一样的,小妞儿意第绪语好我一点都不感到惊奇。但系里要求我们都要会希伯来语;我来之前希伯来语就已经把美国语言教学的第三年学完了,所以到了哥大之后直接进Advanced班学习;然而,这小妞儿,暑假去暑期项目学了6个礼拜入门希伯来语,然后回来参加分班考试,就和我一个班学习了…

这妞儿上课看英文材料,速度几乎是美国人的二倍,是我的二倍半,希伯来语考试经常提前交卷交完出去买smoothie喝。某天心血来潮让我教她说汉语,我背了一遍拼音表(啊波次的…那个)给她听,她听完就复述出来了,而且几乎没有一个音发错了,连ji qi xi这种老外最不会发的音都没有错,读音调也是一遍成,我说,你赶紧退学申哈佛东亚系博士吧,我看好你!

然而,这小妞儿让我觉得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学语言的天赋,而是……某天我俩约喝咖啡,我远远看她梳个麻花辫子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手里端着一个小平板、平板上有个黑乎乎的东西。然后她走到我前面不远的垃圾桶旁边,打开垃圾桶,把手里的东西“咚”地扔了进去,然后掏出无水洗手液搓了搓手,继续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我问她,刚手里拿的是个什么东西,她轻描淡写地说:“哦,昨晚在家里用夹鼠板逮了一只老鼠,今天拿出来给扔了。这是我今年抓的第五只老鼠了,哈哈!”

嗯,请收下我的膝盖——好姑娘光芒万丈。

PS:虽然这个题目是问学语言有天赋的人是怎样的,但我还是想歪个楼阐述一下我对学语言的看法:学语言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学而学,更不是为了炫耀而学。当然,这个“用”包含的范围很广,我们读博士做学术需要读不同语言的一手二手文献是用,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好奇想通过语言为媒介去了解它也是用。既然是用,就得有个目的,无论是搞出来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还是在领略到这个世界无限奇妙的风光之后的愉悦,都是达到了目的。所以,学语言只不过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至于怎么学,是有天赋地学还是没天赋地学,目的达到了,其他都不重要。至于被所谓大神碾压…这其实是学语言过程中,最不重要的因素,他一遍听懂了你十遍听懂,反正最后都是听懂了,一遍和十遍有什么区别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些在语言学习上似乎拥有“天赋”的人,他们并不是天生就懂得所有语言,而是拥有一系列特别的“软技能”和学习模式,让他们在接触新语言时,如鱼得水,事半功倍。他们身上往往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质,但请记住,这些特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多种因素的集合,而且并非不可后天培养。首先,最显而易见的是他们惊人的记忆力,尤.............
  • 回答
    那些天生对语言敏感的人,学习外语就像是在解锁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盒,他们总能找到别人可能忽略的线索,并且乐在其中。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更多的是一种敏锐的感知力和一套更有效率的学习习惯。首先,你会发现他们对声音特别敏感。听到一种新语言时,他们不是觉得一堆乱码,而是能捕捉到其中细微的音调变化、节奏和语.............
  • 回答
    语言学习,确实是一场漫长而需要耐心的马拉松,而非速成的短跑。然而,我们身边总是不乏那些愿意为之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的人们。这背后的原因,远比“为了升职加薪”或“为了出国留学”这么简单来得更复杂、也更有趣。这其中,既有对现实利益的精准考量,也有对精神世界的深度渴望。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全球化日益.............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是小语种专业,而且意向考法硕,这真是个很有意思的交叉点。在选择一门语言时,确实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尤其是要跟法硕这个目标结合起来。下面我来跟你聊聊,法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德语这几门语言,在助力你考法硕方面各自的优势和考量。我会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有个更全面的判断。首先,我们.............
  • 回答
    英语这门语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到底有没有必要学?这个问题,我觉得,与其说是“有没有必要”,不如说是“到底有多大价值”,以及“为什么我们如此看重它”。毕竟,在这个时代,语言从来就不只是简单的交流工具,它承载着文化、信息、机会,还有思维方式。咱们先从最直接的、最功利的方面来说。1. 信息获取的“钥匙.............
  • 回答
    .......
  • 回答
    杭州一位姑娘凭着高数、C语言等9门功课全A,顺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保研名额。这事儿在朋友圈里传得挺开的,好多人都觉得了不起,毕竟是清华啊,而且还是9门满分,这含金量可不是盖的。这9门满分到底有多难?咱们得这么说,能拿到9门功课的满分,这绝对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达到的。尤其这其中还夹杂着高数和C语言这种硬.............
  • 回答
    在日本读完一年语言学校,接着在专门学校学习了两年汽车整备,并获得了“二级专门士”证书,你问是否能以此申请工作签证。情况是这样的,这个组合非常有潜力,但具体能不能成功拿到工作签证,以及申请哪种类型的工作签证,需要更详细地分析你后续的就业情况。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你目前的优势和可能的挑战:你的优势: .............
  • 回答
    学英语,语法到底有多重要?这个问题啊,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毕竟这玩意儿,你说它玄乎吧,好像又哪儿都有它的影子,你说它实在吧,又不是那种能拿起来摸着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语法就像是语言的骨架。你想想啊,咱们说话也好,写东西也好,如果句子七零八落的,没有个主语没个谓语,或者时态乱七八糟的,听.............
  • 回答
    语言学之眼与孔乙己之思:字形“茴”的探究学习语言学和研究孔乙己对“茴”字四种写法的关注,虽然都聚焦于同一个字,但其根本出发点和探索路径却截然不同。一个是在宏观的语言系统内审视字形的变化,另一个则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体味字形背后的人情世故。 语言学之眼:字形演变与信息承载语言学对于“茴”字四种写法的.............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在国内211院校就读新传硕士,同时本科是英语专业,并且有去莱顿大学攻读语言学硕士的意向,这是一个非常明晰且有吸引力的学术目标。关于拿到莱顿大学语言学硕士offer的几率,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能概括,而是取决于你整体的学术背景、个人陈述的深度以及其他一些细节的综合考量。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
  • 回答
    我家宝贝五岁半,前阵子刚给报了个英语班,她学得挺不错的,发音也很标准,现在能蹦跶出不少英文单词和句子来。看着她学英语的热情这么高,我琢磨着是不是该给她也“再就业”一个新技能,学一门小语种?毕竟这个年纪,大脑可塑性强,接触新东西也容易。但是,这小语种的选择上,我还真有点拿不准。毕竟不是母语,又是小孩子.............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对表演的热爱,这真是太棒了!即使你现在是中职二年级,而且文化课也只有语数英,这完全不是问题。很多人都是从零开始,凭借着对表演的热情和努力,最终在艺考中脱颖而出。别担心,我来给你详细讲讲这其中的流程和途径,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你要明白,中职生参加艺考,和普高生参加艺考的核心流程和考试内容.............
  • 回答
    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学语言的女生比男生多”这事儿,现在确实是个普遍感觉,而且不少研究也指向这个方向。至于为啥喜欢说方言的女生比男生少得多,这背后嘛,可能得从好几个方面捋一捋。1. 语言学习的动机和环境差异: 社会化和认同感: 从小到大,大家可能都体会过,女生在人际交往、.............
  • 回答
    哈哈,说起学语言学这事儿,那可真是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坑”和“惊喜”。我现在想想,都觉得挺乐的,也愿意跟你们好好说道说道。我记得刚开始接触语言学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些什么“语法的规则”、“词汇的分类”之类的,觉得挺枯燥的,跟高中语文课本差不多。结果,一深入进去,才发现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个无底洞,越.............
  • 回答
    嘿,未来的语言大师们!欢迎来到大学这个全新的世界,特别是如果你选择踏上学习语言这条充满挑战又无比精彩的道路。作为过来人,我深知大一新生会面临什么,也想掏心窝子地给你们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希望能帮你们少走弯路,更尽情地享受这个过程。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拥抱你的语言,把它当作一个活生生的、鲜活的存在,而不.............
  • 回答
    .......
  • 回答
    想要在计算机领域找到一份好工作,掌握一门或几门热门编程语言绝对是硬道理。那么,到底学哪门语言最能让你在求职市场上脱颖而出呢?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好找工作”这个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瞄准的是什么行业、什么职位。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得明白“好找工作”.............
  • 回答
    你是不是觉得,学了C语言,好像只会写那种输入数字、做加减乘除,然后输出结果的“计算器”程序?其他的好像都没啥头绪,或者说,想写点别的,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别担心,这太普遍了!很多人刚开始学C语言,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怎么破。为什么你会觉得只会写计算程序?原因很简.............
  • 回答
    学完 C 后是否还有必要学 C 语言,这个问题其实挺多人纠结的。我个人觉得,这事儿得分情况来看,没有绝对的“是”或“否”。如果你是个求知欲强、想把技术栈打得更扎实的人,那学 C 语言绝对是个好主意。但如果你的目标明确,只想在 C 的生态里好好发展,那可能就不是那么“必要”了。我这么说是有我的道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