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影《海王》有哪些槽点?

回答
电影《海王》(Aquaman)作为DC扩展宇宙的一员,凭借其宏大的世界观、炫丽的海底视觉效果以及杰森·莫玛的硬汉魅力,确实吸引了不少观众。然而,如同许多超级英雄电影一样,《海王》也存在一些明显的槽点,这些槽点在观众和影评人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槽点,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剧情方面:

“兄弟阋墙”的俗套叙事与动机扁平化:
奥姆的动机过于单薄: 奥姆(Orm)作为影片的反派,其核心动机是认为陆地世界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要发起战争,统一所有海底王国来对抗陆地。这个动机本身有其逻辑性,但电影的处理方式过于脸谱化。奥姆被描绘成一个被复仇和愤怒驱使的狂妄自大者,他的“拯救海洋”理念更多地是为自己的野心提供借口,缺乏更深层次的心理刻画和复杂性。他的快速黑化和对兄弟的仇恨显得有些突兀,缺乏足够的铺垫来支撑他成为一个令人信服的反派。
阿奎斯的成长线不足: 影片试图描绘亚瑟·库瑞(Arthur Curry)从一个不情愿的半人类半亚特兰蒂斯人,成长为真正意义上海王的历程。然而,这个成长过程显得有些仓促和被动。他似乎总是被卷入事件,而不是主动去承担责任。虽然他经历了战斗和追寻,但内在的转变,例如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对亚特兰蒂斯人民的责任感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他的“英雄之旅”更像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集合,而非内在驱动的觉醒。
故事结构的套路化: 影片的叙事结构基本是“寻找神器,打败反派”的经典冒险模式,缺乏新意。宝藏寻觅的旅程被安排得比较直白,虽然有视觉上的奇观,但情节推进的悬念和惊喜感不足。观众很容易预见到故事的发展方向,这削弱了影片的吸引力。

政治和世界观的浅尝辄止:
海底王国的刻画不够深入: 尽管亚特兰蒂斯及其七个王国有着丰富的设定,但电影对它们的展现显得有些表面化。除了亚特兰蒂斯和与奥姆敌对的泽贝尔(Xebel),其他王国更多地是作为背景出现,缺乏独特的文化、历史和政治立场。这使得这个庞大的海底世界显得不够生动和可信。
海底政治的简化: 海底王国的“议会”和奥姆的“统一战争”更像是为情节服务,而非真正严肃的政治斗争。海洋国家之间的联盟与对抗,以及它们对陆地威胁的态度,都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这让这个充满潜力的设定变得单薄。

视觉和特效方面:

部分特效的失真感:
“水下空气”的尴尬: 为了让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海底的对话和表情,电影常常采用一种“水下有空气”的设定,即人物在水中说话和呼吸时,并没有被水流淹没或被气泡干扰。这虽然在视觉上提供了便利,但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真实感,显得有些刻意和不自然,让观众出戏。
人物动作的僵硬感: 在一些高速动作场景,尤其是在陆地上的打斗,角色的动作有时候显得有些僵硬,特别是当他们需要进行复杂的水下动作转换到陆地时。这种瞬间的停顿或动作的不连贯,会影响观感。
场景的重复性: 虽然海底世界极其壮丽,但后期出现的一些海底城市和场景,在风格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缺乏足够的区分度,让观众在视觉上产生审美疲劳。

角色塑造方面:

女主角湄拉(Mera)的工具人属性:
情感线的牵强: 湄拉作为亚瑟的引导者和爱情对象,她的出现更多是为了推动亚瑟的剧情线,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且有深度的角色存在。她对亚瑟的情感发展,似乎更多是基于命运的安排和剧情的需要,而非扎实的互动积累。
“女战神”设定的浪费: 尽管湄拉拥有强大的超能力和战斗技巧,但她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帮助亚瑟找到神器、指引方向,而不是展现她自己独特的意志和目标。她的强大被用来服务男主角的成长,缺乏独立的反抗或更复杂的动机。

“黑蝠鲼”(Black Manta)的边缘化:
作为次要反派的工具: 黑蝠鲼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反派,他本身的复仇故事和科技能力都很有看点。然而,在《海王》中,他更多地是被奥姆利用的棋子,其独立的复仇线被削弱,主要作用是为亚瑟制造额外的麻烦和展现战斗力。他的高科技装备和疯狂行为,在缺乏充分铺垫的情况下,显得有些突兀。
未能成为真正的对手: 虽然黑蝠鲼与亚瑟有几场精彩的打斗,但他始终被描绘成奥姆的下属,未能成为与海王同等级别的对手。这使得这个角色的潜在魅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更多地沦为影片中的一个打手。

整体节奏和内容安排:

过载的信息量与信息传递的粗糙: 电影在短时间内塞入了大量的世界观设定、人物背景和故事情节,虽然努力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海底宇宙,但信息的传递方式有时显得过于直接和生硬,缺乏细腻的铺垫和自然的展现。这会让一些观众感到信息过载,难以消化。
幽默感的滥用与脱节: 影片试图在严肃的剧情中加入一些幽默元素,但这些幽默感有时显得生硬和不合时宜,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叙事节点上。例如,亚瑟的一些“嘴炮”和夸张的肢体语言,虽然符合杰森·莫玛的个人风格,但偶尔也会破坏影片的严肃性或情感氛围。
部分情节的拖沓: 影片的长度不算短,在一些寻找神器的过程中,虽然有视觉奇观,但节奏上可能会让部分观众感到有些拖沓,缺乏足够的剧情张力来支撑漫长的冒险。

总而言之,《海王》是一部优缺点并存的电影。它在视觉效果和娱乐性上做得相当出色,成功地拓展了DC电影宇宙的边界。然而,在剧情深度、角色塑造和叙事逻辑上,它也暴露了一些常见于超级英雄电影的通病,例如情节的俗套化、反派的扁平化以及部分设定的浅尝辄止。这些槽点虽然不至于完全否定影片的成功,但确实是影响其成为一部更杰出作品的因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槽点是,用中国最早的电音换给海王做BGM,也一点不违和啊。。。

给海王换个西游记的BGM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5138422817148928
user avatar

我就想问一下,男主刀枪不入,那纹身是怎么纹上去的?

user avatar

考虑到温子仁是华人,而最后决战中海王耍叉与西游记孙悟空耍棒的动作实在太像,搞不好他真的参考了西游记的动作。

这样一来,六小龄童老师可能就有话要说了。。。。。。

user avatar

美国的历史教育算是完了…

user avatar

大家好,我是八小龄童,惊闻网友们说《海王》借鉴了我曾在八六版《西游记》中饰演的孙悟空使用金箍棒的某些动作,以及水下龙空的场景配色,这里我感到很欣慰,孙悟空曾经大闹龙宫,海王恰巧也大闹亚特兰蒂斯,孙悟空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金箍棒,海王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三叉戟,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缘分,更是温子仁导演对《西游记》的认可,今年下半年,中外合拍的3d电影《敢问路在何方》即将上映,我将继续以美猴王的形象来宣传西游文化。

user avatar

可能是温子仁大佬的中国情怀太强了了。

看,炒鸡英雄徐锦江。

看,这个英雄是花果山水帘洞齐天大圣孙悟空。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5626639899185152

啦啦啦,我又回来啦,实在是这组图,我已经






山有木兮木有枝,欧美海王知不知

user avatar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切后天努力都是没意义的。天赋决定一切。

天选之人就是天选之人,上面已经决定了,让你来当王,你谦虚也没有用。

决斗输了也可以不算,女主向着你,谋臣向着你,老妈也向着你。所有人都铁了心就是认为该你当王,三叉戟也钦定了,守护者也支持啊。

哪怕你只是个小孩子,哪怕你啥都没干,反正是你是你就是你,你和谁比都是你,谁和谁比都是你。

王侯将相就是有种乎,不服也没用。决斗输几次都没用,反正以赢那次为准。

user avatar

我觉得小猪佩奇的剧情完整度都比这部电影要好……


男主角莫名其妙的就长大了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女主角莫名其妙的就认为男主角回去当皇帝就能阻止战争,女主角莫名其妙的就爱上了男主并和他私奔,男主莫名其妙的就打败了远古怪兽,反派的军师莫名其妙的就认为男主更适合当领袖,反派莫名其妙的就要发动战争,然后男主拿到三叉戟后反派二号莫名其妙的就认为他就应该是领袖了。



整部片子预示着冥冥之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主宰着整个世界的变化,那就是:

剧!情!需!要!



抱歉,我觉得小猪佩奇的逻辑性可能更强一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