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回答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非常独特的电影,它不像我们平时看的那些好莱坞大片那样有明确的高潮和戏剧性的解决,它的力量在于一种沉静的、内敛的真实。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看完久久不能平静,脑子里一直在回响着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那些藏在演员微表情里的复杂情感。

首先,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它对“伤痛”这个主题的呈现。主角李·钱德勒(Casey Affleck 饰演)是一个活在过去阴影里的人。他的生活状态就是一场漫长的、没有尽头的惩罚。他没有爆发式的哭喊,没有歇斯底里的愤怒,他只是麻木地、机械地活着,做着一份没有尊严的工作,忍受着粗鲁的同事,用一种几乎是自我毁灭的方式来对抗内心的痛苦。卡西·阿弗莱克的表演简直是教科书级别,他把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压抑到极致的悲伤,以及偶尔闪过的、被生活逼出来的疲惫和无奈,都演绝了。你看着他,就能感受到那种身体和心灵都被掏空的感觉。

电影叙事的方式也很特别。它不像很多电影那样按部就班地揭示过去,而是用一种非常碎片化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把李的伤痛拼凑起来。我们看到的是他现在的生活,以及穿插其中的闪回。这些闪回不是为了炫技,而是非常自然地融入到当下,仿佛是李内心深处无法摆脱的记忆碎片。当他得知哥哥去世,需要回曼彻斯特处理后事时,那种被迫面对过去的场景,简直是压抑到让人喘不过气。

回到曼彻斯特,面对哥哥的遗体,面对自己的家人,特别是他的前妻兰迪(Michelle Williams 饰演),那场戏我看了不下三次。米歇尔·威廉姆斯在这场戏里的表演,简直是另一个层面的“杀人于无形”。她没有控诉,没有质问,甚至没有愤怒,她只是简单地说出“我依然爱你”。但就是这简单的几个字,以及她眼神里流露出的无法抹去的痛苦、 regret(遗憾)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瞬间击溃了李,也击溃了我。这种平静的绝望,比歇斯底里的爆发更具毁灭性。她是在用一种最卑微、最卑微的方式,请求对方的“原谅”,或者说,请求自己能够从这份痛苦中解脱出来,哪怕只是片刻。

电影最让我觉得真实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给出一个“大和解”或者“奇迹般治愈”的结局。李并没有完全走出来,他也无法完全回到过去。他尝试去照顾他侄子帕特里克(Lucas Hedges 饰演),努力想成为一个好叔叔,但他内心深处那种“我就是一个烂人”的认知,是根深蒂固的。帕特里克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失去父亲的痛苦,他看似荒唐的行为,比如为了讨好女朋友而装作不在乎,或者沉迷于各种看似轻浮的关系,都是他在笨拙地寻找慰藉。

电影里有一个场景,李和帕特里克一起出海捕鱼,船开到海上,李问帕特里克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去加州生活。那一刻,我真的以为会有转机,以为李终于可以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但李的回答,却是说他“什么也做不了”,他无法改变自己,无法给予帕特里克他需要的“完整”。这才是最残酷也最真实的现实:有些伤痛,是无法被治愈的,只能学会与之共存,学会带着它继续生活。

这部电影的摄影也很出色,寒冷的海边,阴沉的天空,一切都充满了疏离感和悲凉感,与主角内心的状态完美契合。而且它非常克制,不滥用配乐来煽情,更多的是让演员的表演和故事本身说话。

总的来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非常“难看”的电影,它的“难看”在于它毫不留情地揭示了生活最残酷的一面——失去、愧疚、无法弥补的错误,以及由此带来的、长久的、无法愈合的伤痕。但同时,它也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的电影,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深的绝望中,依然有人在笨拙地努力着,试图连接,试图关怀。它不提供答案,而是让我们去感受,去思考,去面对生活中那些最沉重的部分。看完之后,你可能会感到一丝沉重,但也会因为电影所传递的那份真实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而感到一种别样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片名里的“曼彻斯特”,不是英国的工业城市,而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人口5000的海滨小镇。美国东北部的海滨小镇,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阳光灿烂,椰林树影的,而是海边吹着阴冷咸涩的海风,大雪掩埋人间的一切声音。

不难想象,这是一部安静的电影。然而,这却不是一部宁静的电影。电影一开始,我们就看到卡西·阿弗莱克饰演的Lee,蜗居在逼仄的地下室里,工作是铲雪、倒垃圾、疏通下水道,要么默不作声,要么就是客户无聊的闲言碎语,不停地重复。几个来回,一个烦闷的人生失败者已经跃然屏幕之上。找不着车停在哪,有异性搭讪也懒得搭理,而看个人不顺眼就要上去大干一架,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热情,反过来任何事情都令自己烦躁不堪。而偏偏就在这时,哥哥去世了,虽然难过,也谈不上悲痛欲绝,闹心的倒是繁杂的后事,以及尚未成年的侄儿。一言以蔽之,Life Sucks,就如这杂乱的办公室一般。

这是世上许多人生活的常态,我也时常感受到这种颓废与倦怠。而亲人去世,往事总会涌上心头,其中有些蛛丝马迹,似乎又透露着Lee的故事不仅仅这么简单。周遭的人的指指点点,Lee坚称自己不能做侄儿的监护人,似乎都暗示着什么不好的过往。随着剧情抽丝剥茧,Lee那封冻的往事在观众面前展开,我再也不敢说我能“感同身受”了。

原来Lee的并不是Life Sucks,而是Life totally fucked up。这是何等的弥天大祸,这是何等难以名状的痛苦,甚至在悲剧发生之后的一整天,Lee都平静得离奇。直到警察告诉他不会受到惩罚,他才大梦初醒,意欲夺枪自杀,因为他刚刚失去了坐牢来为自己的内心赎罪的机会。这是Lee在全片中唯一的一次情绪失控,却如冰锥一般刺入观众的心,同时让平时那沉默的悲伤更加深入骨髓。原来,他平日的沉默不是超脱,也不是麻木,而是自绝于世界,对自己的放逐。

影片着力塑造的另一个人物,是Lee的侄儿Patrick。青春期的他,面对父亲的死讯,也没有嚎啕大哭。很快地,他的心思似乎又回到了冰球队、蹩脚的业余乐队、脚踩两只船上面,时不时贫嘴,一副酷酷的模样。直到一次他看到冰箱里的冻肉,他吓坏了。原来他从未能释怀躺在冰棺中的父亲。真正的悲伤,从来都不是咆哮出来的。

全片要么十分安静,仿佛一切声音都消弭于雪中,连同生命的活力。要么时而响起一段象征着生命的仪式感的弦乐或咏叹调,恰恰反衬了叔侄俩的生活,就像冰冷潮湿的美国东北部冬天的冻土一般。朋友的大力帮忙,冰球教练的安慰交心,同学的欢声笑语,这些周围的人的善意,能让这冻土偶尔松动,但内心的坚冰极难消融,他人的心再暖也没用。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坚强,但正如Lee握紧拳头对窗户的愤懑一击,这只会令他遍体鳞伤。

那么同病相怜的叔侄俩之间呢?我们也许会对叔侄俩打破坚冰,一起重燃生活的热情抱以期望。然而,这只存在于治愈的电影当中,而这是一部致郁的电影。当年曾在父亲的船上欢声笑语的叔侄俩,如今却难以协调,冲突不断,从要开车还是下车的那个细节就可见一斑。和其他琐事一样,照顾侄儿对Lee来说是不情愿的义务;而对Patrick来说,这个叔叔无论是其不佳的名声,还是难看的精神状态,都完全无法和去世的父亲相提并论。但他们之间却是最能互相理解的,Lee盯着哥哥收藏的长枪时,Patrick的那一句有些戏谑又有些害怕的“who are you going to shoot, you or me?(你是要杀了我还是自杀?)”令人啼笑皆非,却又是两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当然,他们也努力了。那艘以祖母命名的船,囊括了一家人多年来仅有的愉快时光。两人寻回了一点当年的感觉,给这艘船换了新发动机,重新起航。

两人在片尾互相扔着小球,似乎让冰冷的天空有了一丝暖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丝暖意更可能只是一次轻微的插曲,生活仍将无情地滑向即有的方向。故乡曼彻斯特的点点滴滴,就如无数的针扎一般,要把Lee那封冻的心里,悲伤的血液放干。

“I can’t beat it.”

假如我真的认识Lee这样一个人,我也完全不知如何宽慰他,没有人可以做到。我们只能任由他继续用悲伤惩罚自己,让冬日的冻土继续坚硬下去,让曼彻斯特的海风继续凛冽刺骨。


安静而不宁静,致郁而不治愈,叙事极为精巧,以有条理的线索来层层揭开往日的伤疤,情绪深沉而不噪杂。也许你不会想看第二遍,但这绝对是一部极为优秀的电影。


-----------------------------------------

肥嘟嘟看电影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非常独特的电影,它不像我们平时看的那些好莱坞大片那样有明确的高潮和戏剧性的解决,它的力量在于一种沉静的、内敛的真实。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看完久久不能平静,脑子里一直在回响着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那些藏在演员微表情里的复杂情感。首先,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它对“伤痛”这个主题的呈现。.............
  • 回答
    说实话,《神秘海域》这部电影,从上映前我就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在关注。一方面,我是卡普空(Capcom)旗下同名经典游戏系列《Uncharted》的忠实玩家,对这个IP有着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我也对荷兰弟(Tom Holland)和马克叔(Mark Wahlberg)这两位主演抱有好感,他们各自的特.............
  • 回答
    安妮·海瑟薇主演的《女巫》(The Witches),改编自罗尔德·达尔的同名经典童书,这无疑是一部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想象力的作品。作为一部翻拍,它不可避免地会被拿来和1990年的老版进行比较,而海瑟薇的版本,则在忠实于原著精神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解读,并且在技术层面有着显著的飞跃。首先,我们必.............
  • 回答
    巨龙降临,海洋觉醒:《海王》的惊涛骇浪与温情浅唱提到DC的《海王》,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哦,就是那个在海里说话、能控制鱼的家伙,长得挺壮实的那个。” 确实,亚瑟·库瑞的形象在漫威的超级英雄们面前,似乎总带着那么一丝“不接地气”的奇幻色彩。但正是这样一位来自深海的王者,在温子仁的执导下,为我.............
  • 回答
    《啊!海军》这部电影,啊……说实话,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被它给震撼到了。不是那种那种让你拍案叫绝的震撼,而是那种沉甸甸的,压在心头挥之不去的感觉。这部片子,怎么说呢,它不像现在很多那种商业大片,哗啦啦冒一堆特效,让你眼花缭乱,看完就忘。它更像是一种老派的写实主义,一点点地渗透到你心里。首先,让我印象最深.............
  • 回答
    说到《绝命海拔》(Everest),这绝对是一部能让你心跳加速、同时又引人深思的电影。它不仅仅是关于登山,更是关于人类在面对极端环境时,内心的挣扎、选择以及最终的命运。首先,从影片的制作层面来说,我必须说这是无可挑剔的。导演巴塔萨·科马库(Baltasar Kormákur)显然下了大功夫,力求呈现.............
  • 回答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时光的低语与集体记忆的潮汐贾樟柯的新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与其说是一部传统的纪录片,不如说是一场关于时间、记忆与个体在大时代洪流中沉浮的深沉对话。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贾樟柯用他一贯的冷静、克制与诗意,将镜头对准了一群中国当代作家,试图从他们的口述中,探寻那些被.............
  • 回答
    光影流转,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海报叙事:一场视觉的盛宴与文化的对话北京国际电影节(BJIFF),作为中国电影界的一张闪亮名片,每年的电影节海报不仅仅是一张宣传图,更是一扇窥探当年电影节主题、氛围乃至中国电影发展脉络的窗口。每一届的海报,都承载着特定的时代印记和艺术表达,它们如同无声的电影序曲,引导着观众.............
  • 回答
    特朗普总统近期对美国海军现有的电磁弹射航母(EMALS)表达了不满,并希望回归使用蒸汽弹射技术,这一表态在美国军事界和舆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海军战略需求以及政治因素。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电磁弹射技术(EMALS)本身。EMA.............
  • 回答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是一部极具争议性的电影,在粉丝群体中引起了巨大的分裂。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其叙事、角色塑造、主题表达、视觉效果以及它在整个《星球大战》系列中的定位。整体评价:一部打破常规、充满野心,但也饱受.............
  • 回答
    电影《绣春刀 2:修罗战场》的深度评价《绣春刀 2:修罗战场》(以下简称《绣春刀 2》)作为《绣春刀》系列的前传,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功典范。它不仅延续了第一部写实的风格和精良的制作,更在故事深度、人物塑造、主题探讨以及动作设计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升华,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令人回味无穷的明末.............
  • 回答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作为2021年国庆档现象级影片《长津湖》的续集,承载了巨大的期待。它将故事聚焦于长津湖战役中一个极为关键的节点——摧毁水门桥,并通过此事件展现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为了完成战略任务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惊人勇气。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
  • 回答
    《黑客帝国 4:矩阵重生》(The Matrix: Resurrections)是一部 polarizing(引起两极分化)的电影,它在评论界和观众中都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要评价这部电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怀旧与致敬 vs. 创新与颠覆: 怀旧与致敬: 这是《矩阵重生》最显眼的.............
  • 回答
    电影《爵迹》是一部极具争议性的国产奇幻大片,由郭敬明执导,改编自其同名小说。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尝试突破中国电影类型片局限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一、 视觉效果:《爵迹》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顶尖的CG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这部电影耗费巨资打造了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每一个角色的服装.............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深入评价一下电影《独立日2:卷土重来》(Independence Day: Resurgence)。总体评价:一部视觉效果震撼、娱乐性十足,但剧情和角色深度明显不足的续集。它成功地继承了前作的科幻宏大设定,却未能达到前作在创新性和感染力上的高度。为了更详细地评价,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
  • 回答
    电影《闪光少女》中的“斗琴”环节,无疑是影片最核心、最精彩、也最具代表性的片段。它不仅仅是音乐的比拼,更是青春的呐喊、梦想的坚持以及一群平凡少女逆袭的缩影。要评价这一环节,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音乐上的震撼与创新: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震撼心灵: 《闪光少女》的斗琴之所以成功,最核心的魅力.............
  • 回答
    好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Avengers: Endgame)无疑是漫威电影宇宙(MCU)史诗般的篇章的终极高潮,它的评价可谓是极其复杂而深刻的。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更是一次对过去十一年、二十二部电影长跑的总结,一次对无数粉丝情感的承载,以及对“英雄”这个概念的深刻探讨。总的来.............
  • 回答
    电影《流浪地球》:一次中国科幻电影的硬核探索与巨大飞跃《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跃。它不仅仅是一部商业大片,更承载着中国科幻电影走向世界舞台的雄心和努力。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叙事与故事:从硬科幻内核到普世.............
  • 回答
    电影《我不是药神》(Dying to Survive)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之一,它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真实的情感描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引发了全社会对特定群体困境的关注。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1. 现实主义的力度与社会议题的探讨: 直.............
  • 回答
    电影《八佰》是一部极具争议但也极具影响力的中国战争电影,由管虎执导,黄渤、欧豪、王千源、张译、姜武、张俊峰、张承、高爽、俞灏明、杜淳、陆树铭、郭京飞、尹昉、侯勇、黄晓明、李晨等主演。影片于2020年上映,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五二 dört大队一部,即“八百壮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