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佛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回答
“学佛真的能改变命运吗?”这个问题,说实话,很多人都问过,也一直在思考。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更不是说念几句经文、烧点香就能立马飞黄腾达的。在我看来,佛法改变命运的方式,更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蜕变,一种悄无声息的渗透,它不会像变魔术一样给你变出金山银山,但它能让你对生活拥有全新的认识和力量,进而影响你做出不同的选择,最终走向不同的结果。

它首先改变的是我们看“命运”的眼光。

很多人对“命运”的看法,往往是被动且宿命的。觉得好就是命中注定,不好就是运气不好,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一切。学佛之后,我们接触到“因果”这个概念。这就像打开了一个新的潘 إِل. 我们明白,我们现在的境遇,很大程度上是过去所作所为的结果。这并不是说要我们去追究过去的每一个细节,而是明白“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比如,一个人总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总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学佛后,他可能会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过去待人处事不够宽厚?是不是常常抱怨和计较?是不是缺乏感恩之心?当他开始从“为什么是我倒霉”转变为“我该如何种下好因”,那么他的心境就已经在改变了。他会更愿意去付出、去帮助别人、去保持积极的心态,而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在创造新的“好因”。

其次,佛法赋予我们改变的内在力量。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不如意,很多“坏命运”,其实源于我们内心的执着、贪婪、嗔恨、愚痴。这些负面情绪就像心中的乌云,遮蔽了原本清朗的天空。佛法通过各种修行方法,比如禅定、持戒、布施、智慧的闻思,就是要帮助我们一点点地扫除这些内心的障碍。

禅定能让我们收摄散乱的心,减少妄念,培养专注和定力。当你内心不再那么焦虑、那么容易被外界的杂事干扰时,你会发现处理事情会更有条理,决策也会更明智。这本身就是在改变你面对挑战时的“命运走向”。
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看似是约束,实则是对我们内心欲望的引导和净化。当你不再随意伤害生命,不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再虚言欺骗时,你会发现自己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坦荡。这种坦荡,会让你在与人交往中更受信赖,也会让你免于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悔恨。
布施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更包括法布施(讲经说法)、无畏布施(帮助他人克服恐惧)等等。当你愿意付出,放下自己的得失心时,你会体验到一种更深层次的快乐和满足。这种喜悦感会驱散内心的阴霾,让你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智慧的闻思,理解佛法的空性、无我、缘起等道理,能让我们看透事物的本质,不被虚幻的表象所迷惑。当你看破人生的无常,不再执着于一时的得失,不再因为小事而耿耿于怀时,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加坚韧和宽广。你不再是命运的奴隶,而是能更冷静、更透彻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

所以,佛法不是改变“外面”的命,而是改变“里面”的人,进而改变“外面”的结果。

想象一下,你面对一堵墙。如果你的心态是“这墙怎么这么碍事,我好倒霉”,你就可能停滞不前,或者想办法推倒它,这过程中可能会受伤。但如果你的心态是“这墙挡住了我的路,我要看看怎么绕过去,或者找个工具翻过去”,你的行为就会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佛法就像是那个能帮助你看清墙的本质、找到绕过去或翻过去的方法,并且给予你足够力气去做这件事的“工具箱”。

举个具体的例子:

一个人因为工作不顺心,觉得老板刻薄,同事刁难,每天都活在抱怨和愤怒中。这在佛法看来,就是“嗔恨”在作怪。学佛后,他学习了忍辱和慈悲。他开始尝试着站在老板和同事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虽然不一定能立刻接受,但他不再将所有负面情绪指向他们。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是不是可以用更平和的方式与人沟通。同时,他也会精进修行,培养定力,让自己的心不被外界的负面情绪轻易影响。

结果呢?老板也许不会立刻对他态度大转变,但当他不再是那个充满怨气的员工时,老板可能会觉得他更值得信任,同事也更愿意与他合作。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内心的痛苦减轻了,即使工作环境没有立刻改善,他也能从中找到一些积极的方面,或者更有动力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不就是命运的改变吗?他没有变魔法,但他通过改变自己的心和行为,让原本糟糕的“命运剧本”有了转机。

当然,佛法也并非万能的“速效救心丸”。

有时候,我们遇到的苦难,可能确实是过去种下的深重业力,需要时间去化解,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忏悔和修正。佛法告诉你的是真相,是方法,但“行”在自己。有些人学佛几年,依然抱怨连连,那是因为他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真正去实践佛法的教诲,没有去转化自己的心念和行为。

所以,总结一下:

学佛,通过对因果的透彻理解,对烦恼的净化,对慈悲和智慧的培养,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待生活的心态和行为方式。这种改变是内在的、持续的,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选择,让我们做出更有利于自己和众生的事情,从而导向一个更积极、更圆满的人生方向。与其说“改变命运”,不如说“成为命运的主宰者”,或者“创造更美好的命运”。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意义的过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的去学,去思,去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没有佛祖显灵搭救世人的案例?没有吧。

越南战争美莱村惨案,美军大屠杀,大量越南百姓逃到庙里面对佛像磕头,很多都被美军从后面开枪打死。后来震惊国际社会。

要真有法力修为的话,1003 年喀喇汗大军攻破佛国于阗首都,杀得血流如阿姆河水,中亚大诗人喀什噶里得意洋洋写那首“我们拆毁他们的造像和寺庙,我们在佛头上拉屎”的诗那会儿,怎么不当场出现放个雷劈死他?而且喀什噶里还活了近百岁?

拜佛就能减轻痛苦吗,只能从精神上会减轻痛苦。

实乃人性之弱点使然。
人不畏难,何须烧香以求顺达,
人不畏责,何须说业以圆苦难,
人不贪婪,何须求佛以得福报,
人不畏死,何须极乐以慰身心。

拜佛的人是世间最贪婪的人,他们拜的佛是他们内心最大的心魔。有所求就会被心魔控制,他们拜的都是自己的心魔。
怕死求不死,拜的就是贪生魔
怕病求不病,拜的也是贪生魔
怕穷求富贵,拜的就是贪财魔

佛教只是个不断在历史长河中被填充加工,乃至经过不同文化感染后,定型的产物。
这套玩法只会让佛教徒浪费本来就短暂的生命,但是很悲哀的是很多人就信这一套。

迦毗罗卫——佛陀出生地——被屠城灭国
释迦族——佛陀家族——被灭族
摩耶夫人——佛陀生母——出生佛陀七天后死亡
佛陀——创立佛教——背痛拉痢而死
善星——佛陀长子——被佛陀灭口
阿难——佛陀兄弟,多闻第一——自焚而死
提婆达多——佛陀兄弟——被佛陀灭口
摩诃那摩——佛陀兄弟——投河自尽
阿尼律——佛陀兄弟,天眼第一——被佛陀害眼瞎
目犍连——佛陀弟子,神通第一——被乱石打死
迦留陀夷——佛陀老师兼弟子,教化第一——被杀,埋入粪坑
瓶杀王——第一个信佛的国王——被儿子杀死
波斯匿王——佛陀好友,佛教大护法——被儿子赶出饿死
祗陀太子——献出园林让佛陀传教——被弟弟杀死
龙树——佛陀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人——自杀或被斩首
米粒日吧——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人之一——被毒死
楚王刘英——中国第一个佛教徒——自杀身亡
梁武帝萧衍——虔诚佛教徒,大护法,推行素食——饿死,亡国
隋文帝——佛教徒,大修寺庙——被亲生儿子杀死
隋炀帝杨广——佛教徒——被叛军勒死,死前眼睁睁看见自己的儿子被捅死。
南唐后主李煜——佛教徒——被人毒死。
顺治皇帝——信佛——24岁英年早逝。
武则天——虔诚佛教徒——被逼退位,亡国
来俊臣——受武则天影响信佛——身死,被灭族
元顺帝——虔诚佛教徒,让妃子与胡僧交合——后宫淫乱,亡国
康熙——虔诚佛教徒——九子夺嫡,在位灾荒不断
慈禧——虔诚佛教徒,自称老佛爷——加速亡国,死后被盗陵奸尸
孙传芳——虔诚佛教徒——被人杀死
陈晓旭——虔诚佛教徒——相信念佛拒绝就医而死
梅艳芳——虔诚佛教徒,每天做功课——宫颈癌而死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受持品第七》中释迦牟尼佛曰:“若未来世,国王受持三宝者,我使五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吼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三、无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手持千宝罗网往护彼国;五、无量力吼菩萨,手持五千剑轮往护彼国。五大士、五千大神王,于汝国中大作利益。
释迦摩尼自己的国家被灭亡,族人被屠杀的时候,经文中白纸黑字承诺的五位保安没有出现过。
释迦摩尼投靠的国家被灭的时候,这一承诺依旧没有兑现,五位保安队长还是没有现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信佛最虔诚的梁武帝被侯景围城,城内士兵和百姓挨饿的时候,这五位保安没出现,士兵和百姓被屠杀的时候,这五位还是见死不救,最后虔诚的佛教徒梁武帝被活活饿死了,经文中信誓旦旦的承诺的这五位保安依旧没有出面。
南唐后主李煜,面对宋兵大军压境,把提议抵抗的大臣下了监狱,跑到寺庙里与和尚庙钻研佛法,火烧眉毛了都想着探索佛理,不可谓不虔诚,可惜经文中承诺的保护并未兑现,李煜国破家亡,最后被牵机毒药毒死,死得惨不忍睹。
到底是五位保安不慈悲,还是玩忽职守,还是没能力,还是压根就不存在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真的,还是佛说的怪力乱神是真的?
捐功德换取升官发财是真的,还是奋力进取,坚忍图成是真的?
捐香火钱保平安和买保险保平安,哪个更实际?
只要不傻,或者不缺心眼,肯定知道答案的

1】“佛经”说,人类居住的大地,是浮在水上的,水又住在风轮上的,风轮下面是空的,有时突然刮起大风,风轮就乱转,水就乱动荡,就引起地震。也就是说,整个“地球”结构大致是四个层次叠起的。(《长阿含经 》、《大般涅盘经》 、《般泥洹经》、《华严经》)
2】“佛经”说,身高2万8千里的阿修伦天王、用手指盖住太阳,“日王”吓得放不出光亮。这也就是所谓的日食发生的原因。(《正法念处经》、《百喻经》、《楼炭经》、《长阿含经》(《大正藏》第53册第238~239页)
3】佛经说:海鱼最大比太阳大10几倍,大鱼拉屎撒尿海中使海水咸。“佛经”原文:“海水何故咸……海中有大鱼。身长……三万二千里者。皆清净溺海中。故海水咸。二者……放大雨如车轴……其咸水悉流入大海故。……昔得仙道人能咒。咒海水咸一味。 故海水咸一味。 是为三事。”(见佛经《大楼炭经》卷6,《大正藏》)
4】“佛经”说:月球有方城郭,“月王”坐在方20里的七宝宫殿中,也有无数天神随从。月球的内外都很清彻,光亮照得远远的。月球有圆有缺,是被青色天所遮蔽的原因。“佛经”说:陨石,那是二龙相争,落下像石一样的东西。但不是石,因为呀,如果日月星辰是石,就不可能有光,日中也就不能有“乌”,月中也就不能有“兔”。《正法念处经》《百喻经》 《楼炭经》 《大般涅盘经》 《般泥洹经》
5】 佛经说我们居住的大地和太阳的距离仅数万由旬?注:由旬,长度单位。一由旬相当于一只公牛走一天的距离,大约七英里,即11.2公里。 还有说太阳月球是方的,里面有宫殿住人。如果这叫参透物理化学的知识,那真是呵呵呵呵 至于解决世俗烦恼,也不见得。人生在世,总要解决衣食住行,还有人际交往以及繁衍后代,自己自身精神需要的烦恼。佛教不事生产,无法解决世俗的问题。倒是逃避这方面不错,什么事都推给因果业力,跟鸵鸟埋在地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佛教的核心致命弱点其实不是大天五事、十事非法和十诵律中落后的细枝末节,而是九山八海世界观。


佛教的神迹,神通,都是由谎言编织而成。而且是由一群”持不妄语戒”的高僧大德主导的,简直是言行不一到极致。

没有神通,可见其不高,神迹造假,可见其无德,却妄称高僧大德。

神通只是个传说,如果真的存在如此黑科技,印度人早就统治地球了。

鉴于印度人喜欢吹牛逼、夸大其词的民族性格来看,神通更有可能是吹嘘出来的。

证据之一就是,集全印度大师之神通力集体观察出来的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构造,居然是一个盘子形,日月的比例尺寸也不对。

在宗教中,质疑是一种病,容易传染,容易导致信仰崩塌,因此必须得严防死守。

以前也以为,

能穿越钢筋混土的墙,是特异神通。

后来才知道,

能穿越人情世故的墙,才是真的神通。





alphago老师:

因为神通的使用记录实在是太糟糕了,所以佛陀干脆禁用了。

1.神通在地理上的使用。

有一时诸比丘问长老目连。多浮陀河水从何处来。目连答言。此水从阿耨达池中来。诸比丘言。阿耨达池其水甘美有八功德。此水沸热碱苦何有此事。汝目连。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是事白佛。

佛语诸比丘。汝等莫说目连是事犯罪。何以故。阿耨达池去此极远。是水本有八功德甘美。经历五百小地狱上来。是故碱热。汝等若问目连是水何故碱热。能随想答。目连实语无犯。

有人问长老目犍连:“多浮陀河的水从何处来?“

答:“从阿耨达池来。“

多浮陀河水从描述上看,属于天然温泉水,因此水沸热碱苦。而阿耨达池是恒河的源头,属于淡水。因此,比丘们认为目犍连在妄语,违犯戒律,必须得迁单,这件事报告给佛陀后。

佛陀:“阿耨达池的水甘甜不假,只是这水从遥远的阿耨达池流到多浮陀河,中途经历了五百个小地狱,所以变得碱热了。”

----温泉水都是从地狱来的?

2.神通在气象学中的运用

尔时大旱。目连入定见。却后七日天当大雨沟坑满溢。诸城邑人皆闻是语。咸大欢喜。国中人民皆舍众务覆屋盖藏。各各屈指捉筹数日。到第七日尚无雨气。何况大雨。诸比丘语目连。汝言七日大雨沟坑满溢。今无雨气何况有雨。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是事白佛。

佛语诸比丘。莫说目连是事犯罪。何以故。目连见前不见 后。如来亦见前亦见后。是七日时实有大雨。有罗睺阿修罗王。以手接去置大海中。目连随心想说无犯。

当时,全国连续大旱,目犍连入定观察,发现七天之后,会有倾盆大雨,沟坑满溢。全城人们听到后,非常高兴,都早早准备,掐算数日,结果第七天,“尚无雨气。何况大雨”,满城人民都表示失望。

于是,僧团再次开会,准备开除目犍连。

佛陀:“其实当天确实下了大雨,不过当时阿修罗王罗睺先生跑来捣乱,用手接了雨水放到大海中去了。“

----不过,为什么目犍连没观察到阿修罗王罗睺会把雨水接走这事呢?还有,阿修罗不是天龙八部护法吗?居然过来拆台?

类似:

“明天股票必涨。”

如果涨了,就说神通了得,股神再世。如果跌了,则解释:

“其实这股票本来是要涨的,后来有人把它砸跌了,但这不代表我说错了,只是我的神通见前不见后而已。”

3.神通在时局上的运用。

有一时大目揵连入定。见跋耆诸夜叉与摩竭陀夜叉共斗。破摩竭陀夜叉。从定起已语诸比丘。跋耆人当破摩竭陀人。后阿阇世王。善将兵众破跋耆人。诸比丘语大目揵连。汝先言跋耆人当破摩竭陀人。今摩竭陀人破跋耆人。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 遣。是事白佛。

佛语诸比丘。莫说目连是事犯罪。何以故。目连见前不见后。如来见前亦见后。是跋耆夜叉与摩竭陀夜叉共斗得胜。时跋耆人亦破摩竭陀人。后阿阇世王更集兵众共战得胜。是目连随心想说无犯。

目连又后入定。见摩竭陀夜叉。与跋耆夜叉共斗得胜。目连从三昧起。语诸比丘。摩竭陀人当破跋耆人。后共斗时跋 耆人得胜。诸比丘语目连。汝先言摩竭陀人当破跋耆人。今跋耆人更破摩竭陀人。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是事问佛。

佛语诸比丘。莫说目连是 事犯罪。何以故。目连见前不见后。如来见前亦见后。是摩竭陀夜叉与跋耆夜叉共斗得胜。时摩竭陀人亦胜跋耆人。后跋耆人更集兵众共斗得胜。目连随心想说无 犯。

当时,两国交战,目犍连入定观察,预告说“跋耆人当破摩竭陀人”,结果跋耆人败。

僧团决定以妄语罪开除目犍连。

佛陀:“其实跋耆人的确先得胜过,不过后来阿阇世王反扑厉害,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个最终的胜利虽然目犍连没预测,但算不上妄语。“

后来又预言“摩竭陀人当破跋耆人”,再次失败。佛陀不得不再次为之开脱。

----把预言大结局的情况,修改成了盘中阶段性的。

类似:

“这只股票明天必涨!”

如果涨了,就说神通了得,股神再世。如果跌了,则解释:

“今天虽然跌了,但曾经也在开盘时涨过几分钟不是?我又没说是收盘必涨,算不得弄错了。”

4.神通在军事上的运用。

《摩诃僧祇律》卷29:

「师子将军者,佛住毗舍离城,时阿阇世王与毗舍离离车有怨。

时阿阇世王将四种兵欲伐离车,时毗舍离师子将军闻王贼欲至,即往尊者大目连所问言:「尊者!谁得胜?王得胜?我得胜?」答言:「王得胜。」问言:「有何瑞应?」答言:「我见二国非人共斗,王非人胜,王亦应胜。」

师子将军闻已,即便初中募得五百健儿,师子将军语诸人言:「我等宁作非丈夫而死,宁作丈夫入火坑而活?」诸人答言:「宁作丈夫而活,得济眷属。」

时,阿阇世王闻大目连语,宽闲不怖,徐徐顺恒水而上渡河。时师子将军奄其未阵,逆战大破。时阿阇世王非济而渡危而得免,单马还国,即便嫌言:「坐是尊者大目连,倾吾国事。」

时,毗舍离离车师子将军破军已,大欢喜作是语:「目连恐怖我,因此获大利。虽为不实语,蒙是虚诳恩。」

时,诸比丘闻阿阇世王瞋、离车复嫌,诸比丘言:「尊者大目连不知谁胜、谁不胜?而作妄语不实。」集比丘僧欲作举羯磨。

佛即乘神足来,知而故问:「比丘!汝等欲作何事?」

答言:「世尊!大目连乃至妄语不实欲作举羯磨。」

佛语诸比丘:「目连见前不见后。」

佛语目连:「汝应审谛。」

阿阇世王要攻打毗舍离,毗舍离城的师子将军拜见目犍连,请目犍连用天眼观察下,究竟哪方会获胜。

目犍连:“阿阇世王会赢。“

师子将军得知预言后,非常恐惧但没有泄气,回国召募勇士,抱著必死的决心应战, 而阿阇世王听到目连的预言后很开心,也就没有什么戒备,结果被师子将军趁其不备,打得全军覆没,单马还国。

回到国内,阿阇世王非常愤怒:“都是因为那个目犍连不实的预言,害我兵败!“

而毗舍离的师子将军在经历了心理巨大压力,翻盘后,却非常高兴:“那个目犍连以预言恐吓我,我却因此而赚大了。虽然他是在用谎言欺骗我,也还是对我有恩的。“

僧团知道情况后,决定开除不靠谱的目犍连,佛闻讯而来,为之开脱,并对目犍连道:“你应该再观察仔细点啊!”

----这让我想起了观察者效应。

5.神通在生活中的运用

有一时目连。晨朝时到著衣持钵入居士舍。与敷座处共相问讯。居士言。大德目连。是妊身妇人为生男女。目连答言。生男。语已便去。复有一梵志来入舍。居士问言。此妊身妇人为生男女。答言。生女。后实生女。

诸比丘语目连。汝先说居士妇生男。今乃生女。汝空无过人法故作妄语。汝目连应摈治驱遣。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莫说目连是事犯罪。何以故。目连见前不见后。如来见前亦见后。是时此女是男。后转为女。目连随心想说无犯。后复相他生女亦如是。---《十诵律》

有一天目犍连持钵去居士那化缘,坐下问讯后。

居士问:“目犍连大师,请问我媳妇怀的是男孩女孩?“

目犍连回答:“怀的是男孩。“说完便走了。

后来,又有一位外道前来化缘,这位居士又问他同样问题,这位外道答:“怀的是女孩。”

不久,居士媳妇生了个女孩,很不开心了,认为目犍连是在骗粉,这事就传开了。

其他僧人得知后,便找目犍连对质:“你先说居士媳妇生男,现在却生了个女儿。你根本就没有神通,是在说谎,按照戒律,应该迁单!”

目犍连毕竟是大弟子,这事最终还得佛陀来裁决。于是大家拥着目犍连来到佛陀住处。

佛陀便召开僧团大会,说:“各位不要认为目犍连因为这事犯戒了,为什么呢?目犍连的神通啊,只能看到已经发生过的事,却不能预知未来。而如来则不一样,可以见过去事,也可以预知未来。”

看大家若有所悟的样子,佛陀继续道:“在目犍连看胎儿性别的那个时间,这位居士的媳妇怀的的确是男孩,只是后来,又转为女孩了。目犍连是按照当时的观察如实说的,因此不犯妄语。后来那位外道再观察时,发现胎儿是女孩,也是这个原因。”

----我们现在知道性别由XY染色体决定。胎儿在生殖细胞结合之时,性别就已经确定,根本不可能孕期还能男转女的。佛陀也承认这点,不过为了保目犍连。。。。。


神通运用的关键诀窍是要放在不可证伪之处,不然就容易“失灵“。神通的魅力在于“有但不屑于显“,这样才能保持神秘感,引来追随者。

比如说:“今天帝释向我请安了”、“昨天去忉利天说法了”、“某某已经投生在地狱”。怎么扯都没事,反正他人也无法验证。

如果放在了可以检验的位置,“我用天眼能看见百米之外一串藏好的数字“,“我能用神足通在空中飞翔”,这就容易被揭穿了,相当的不明智。

因为目犍连的神通操作总是放在可以检验的位置,因此屡屡被证伪,受到了广大比丘众的质疑,而他又是神通第一的大弟子,佛陀为力保他,不得不一再动用最终解释权为其填坑。在填坑的过程中,把自己也拉下了水。

既然神通对于弘道来说已经弊大于利,那干脆就禁止好了。

至于后来大乘佛经里记载的种种神通,反正你也不能穿越回去证实真伪,当然是越多越好啦。


1.
佛教的神通是有修炼教程的,现在也不缺乏修出神通的高人,基本思路是先修四禅定,然后修光明想,最后产生天眼。
但是按照宗教的说法,这些修成的人都不屑于公开显露神通的,因此无人能够受到检验,只能属于神话啦。
江湖上也有很多人宣称具有各种神通的,比如说遥视透视等功能,但敢于接受仪器检验的,基本上都失败了,以至于特异功能成了伪科学的典型。

2.
那么神通是否属于幻视呢?我们可以从古代宗教典籍中记载的神通效用来验证。比如说,佛经中的世界观,剔除那些无法证伪的部分,我们发现神通描述的世界模型与现实基本上对不上号,当然印度教的也一样。至今信众们还在为须弥山在哪里而头疼。
比如说:世界是盘子形的,盘子中间有个须弥山。盘子边缘是大铁围山,铁围山底有地狱,须弥山上有四大天王,山顶中央是忉利天,帝释居中,共三十二天拱卫,日月如碟子一样围绕着须弥山转。阿修罗王、龙王居住海底,会引发日月食,海啸。龙负责施雨,四大天王会巡逻世间,考察人之善恶等。
也就是这些神通发现的“真理“基本逃不出当时人的想象力限制。
比如说忉利天的架构脱胎于当时社会的城邦制。人们普遍相信龙王管水,可以作法请龙王降雨。太阳和月亮就是盆子大小,阿修罗王一淘气,就可捏住它们。帝释出征打架会用金光闪闪的斧头。

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同样是神通,观察到的事实也会存在打架现象,印度教、道教、佛教三家的神通,观察到的世界体系完全不一样。那么谁的神通才是真实的呢?

基于神通过往的种种表现不佳,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神通极有可能是属于幻觉臆想之类。

user avatar

知道佛祖的祖国是如何被人灭族的吗?

知道佛祖在自己祖国被灭族的所作所为不?

你居然相信学他可以改变命运?

你干嘛不相信学“汪先生”改变命运?

这方面内容扒皮会遭到疯狂举报,

感兴趣搜关键词了解佛祖灭国是如何改变母国命运,真是比“汪先生”还厉害啊!

呼奢摩童子

增一阿含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佛真的能改变命运吗?”这个问题,说实话,很多人都问过,也一直在思考。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更不是说念几句经文、烧点香就能立马飞黄腾达的。在我看来,佛法改变命运的方式,更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蜕变,一种悄无声息的渗透,它不会像变魔术一样给你变出金山银山,但它能让你对生活拥有全新的认.............
  • 回答
    学佛之后,原本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万事万物都有着细微感受的心,为何会变得索然无味,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来呢?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困惑,甚至有些忧虑的状况。首先,我们要理解,学佛的核心目的并非是要灭绝人的情感,而是要帮助我们看清事物真相,断除烦恼,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如果学佛反而让你对生活失去兴趣,对事.............
  • 回答
    学佛,这条寻求解脱与智慧的道路,其殊胜与广阔自不必言,但正如任何一段深刻的旅程一样,其中也潜藏着误入歧途的可能。许多真诚的学佛者,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却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佛陀的本意,陷入了误解、执着甚至邪见的泥淖。如何才能在这条道路上稳步前行,避免走上歪路,是每一位求法者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首.............
  • 回答
    学佛之后,我们是否还会遇到倒霉的事情?这个问题,相信许多在学佛道路上摸索的朋友,心中都曾有过困惑。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些不顺遂,甚至可以说是“倒霉”的时刻,心中难免会泛起这样的疑问:我不是在学佛吗?佛菩萨不是会保佑我吗?为什么我还会遇到这些磨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厘清几个概念:1. 什么是“倒.............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学佛和努力挣钱,看似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一个追求精神世界的解脱,一个关乎物质生活的保障,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或者说,学佛了就一定不能追求财富吗?首先,我们得明白学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佛陀的教法,核心在于离苦得乐,看透世间的虚幻不实,从而.............
  • 回答
    学佛的功德能否回向给自己,帮助自己免于横死,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细细探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因为它涉及到佛法中关于业力、回向和修行目标等诸多核心概念。首先,我们要理解“横死”在佛法中的含义。通常来说,横死是指非正常死亡,比如意外事故、疾病突发、被人谋害等等,与自然衰老而终的.............
  • 回答
    学佛说要改习气,这句口号听起来容易,但实际做起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习气,很多人都会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有些迷茫:到底该改哪些?改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标?有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可以参照?其实,这个问题触及了佛法修行的核心,也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遇到的难点。我跟你一样,也曾经为这个问题苦恼过。佛法讲“改习气”.............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学佛的初心,也道出了许多人面对生活时的真实困境。咱们不妨好好聊聊这个话题,不带任何“高高在上”的论调,只当是两个凡人之间的交流。首先,我想说,学佛,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世俗意义上的“门槛”的。 佛陀当年开示佛法,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无论贫富贵贱,无论聪明愚钝,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
  • 回答
    佛法浩瀚如海,学佛两三年,疑问反而增多,这是非常正常,甚至是好的现象。这说明你的心开始真正地去体悟、去思考,不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了自己的探索。让我试着用一种更自然、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和你聊聊,就像跟一位同样在学佛的朋友交流一样。一、 为什么疑问会增多?这其实是好事!你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刚开始学东.............
  • 回答
    学佛人生病了,到底该不该吃药看医生?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特别是刚开始接触佛法的朋友,可能会有些纠结。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对佛法的理解,也关乎我们如何去实践。首先,我们要明白佛法教导我们的根本精神是什么。佛陀的教法,核心在于帮助我们觉悟生命的真相,认.............
  • 回答
    学佛至今,确实如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转变,又似一阵阵荡涤心灵的清风,让我从内到外都生出许多不曾预想过的变化和感应。如果一定要说得详细些,那便从我踏入佛门的那一天起,回忆那些点滴的感悟,如拾起散落的珠子,串联起来,便成了一幅描绘我心路历程的画卷。最初,接触佛法,缘于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那时候的我,年轻气.............
  • 回答
    作为一名学佛的修行人,我常常在内省与观察中思考,我们迈向觉悟的这条路,最艰难险阻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如果让我来描绘,我认为那并非外在的诱惑,也不是知识的匮乏,而是那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我执”,以及由此滋生的种种习气和执念。这“我执”,说白了,就是那个我们总以为真实不虚的“自我”的认知。我们从小到大,.............
  • 回答
    关于学佛的人是否怕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充满了 nuance 和深刻的佛法智慧。首先,我们得理解,“怕”这种情绪,在佛教的视角下,往往源于一种执着。我们怕失去,怕未知,怕痛苦。而死亡,恰恰是这些最深层的恐惧的集合体。对于一个刚刚接触佛法,或者理解尚浅的修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