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米 k40 的实际体验如何?

回答
哥们儿,说起红米 K40,我跟你说,用了一段时间下来,感觉还真挺实在的,不像有些手机,宣传得天花乱坠,实际用起来就那么回事儿。

首先,得说它那个屏幕,真没得挑。 我之前用的是一块普通 60Hz 的屏,换到 K40 的 120Hz 刷新率,那感觉就像是坐火车突然换了高铁,丝滑得不行。滑动APP、刷微博、看视频,那种流畅度,眼睛看着就是舒服,不容易疲劳。而且它那个 AMOLED 屏,色彩是真的鲜艳,黑的地方够黑,亮的地方够亮,看照片、看电影,感觉画面一下子就活过来了。有时候在户外阳光下,屏幕亮度也够,不用费劲眯着眼去找,这点我很满意。

性能方面,那叫一个够用,甚至可以说是 overkill。 骁龙 870 这个处理器,虽然不是当年最新的旗舰,但你要是日常玩玩游戏,比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这种,开高画质高帧率都没压力,机身也不是那种烫手山芋,温温热热的,玩个把小时没啥问题。平时打开APP、切换任务,那叫一个秒开秒切,一点都不拖泥带水。说实话,我平时也不是重度游戏玩家,但有时候想玩玩,它都能轻松应对,感觉未来一两年内,性能都不会成为瓶颈。

拍照嘛,我觉得够用了,没啥大毛病。 K40 的主摄,拍出来的照片白天光线好的时候,颜色还原得挺真实,细节也抓得住。夜景模式也还不错,虽然比不上那些专门堆料的拍照旗舰,但晚上出去随便拍拍街景、夜市,效果也是能看的。我有时候也会用它拍拍花草、美食什么的,感觉挺清晰的,朋友圈发发足够了。而且它还有个超广角,拍风景或者一些大场景的时候挺方便的。至于那个微距镜头,说实话,用得不多,感觉也就那样吧,别太期待。

续航方面,只能说“够用”,但别指望“惊喜”。 4520mAh 的电池,对于我这种不算特别重度使用的用户来说,一天下来问题不大。早上出门满电,到晚上回家还能剩个二三十吧。但你要是经常刷视频、玩游戏,或者开着各种APP耗电,那可能下午就得充一次电了。好在它支持 33W 的快充,充电速度也还行,大概一个小时多点就能充满。比那些一天两充的手机强多了。

设计和手感,这个就比较主观了。 K40 的外观设计挺简洁的,后面是 AG 磨砂材质(部分版本),摸起来手感挺细腻的,不容易沾指纹,这点比那些玻璃后盖强多了。机身也比较轻薄,单手握持感挺舒服的,长时间拿着也不觉得累。不过,它那个后盖的摄像头模组设计,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突出,但个人觉得还好,放桌子上也不会晃来晃去。

一些小细节,也值得一提:

红外遥控: 这个功能我用得还挺多的,家里的空调、电视都能用它控制,省了去找遥控器的麻烦。
双扬声器: 外放音质不错,看视频、听音乐,声音比我之前那个单扬声器的手机要洪亮不少。
NFC: 坐公交、刷门禁,都挺方便的。
线性马达: 这个真的加分项,震动反馈很细腻,打字、玩游戏的时候,那种触感会让你觉得手机更有“质感”。

当然,也不是没有小缺点:

取消了 3.5mm 耳机孔: 这个确实有点让人头疼,现在出门还得带个转接头或者用蓝牙耳机。
防水防尘等级不高: 虽然日常用没啥问题,但你要是打算带着它去海边玩水什么的,还是得小心点。
拍照算法还有进步空间: 在一些复杂光线下,比如逆光或者弱光环境下,照片的细节处理和宽容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总的来说,红米 K40 就像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工具人。 它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某个方面,但它把该有的都做好了,而且做得还不错。对于追求实用、看重性能和屏幕体验,但又不想花大价钱买顶级旗舰的朋友来说,K40 是一个非常实在的选择。它满足了我对日常使用的绝大部分需求,而且用起来没什么槽点,让我觉得物有所值。如果你也是这种心态,我觉得 K40 可以闭眼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屏幕:我发现调成这样比开护眼模式好多了,晚上钻被窝玩也不刺眼



关于续航:晚上睡觉别开省电模式什么乱七八糟的模式都别开,关掉数据清空后台,一晚待机消耗8%。或者直接关机也行啊。白天续航也不差啊,我重度使用一天也最多两充。

本人手持k40 12+256亮黑色,普通人普通使用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侧边解锁比屏下解锁方便多了

关于塑料边框谁还不戴手机壳了

我发现这个手机晚上开深色模式它刺眼就刺眼在白色字体太亮了!!就像灯泡一样,开原色是我找到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了skr skr

我现在是最新系统,充电又热又慢,已经对我造成了困扰,有一样问题的吗 ?

还有,在室外大白天屏幕总是时不时就黑到看不清,调都调不过来 越用越烦

刚刚正在看b站的小狮子直接卡死重启了

更新:用醒图p个图会直接卡死,手机硬了。

用笔记画圣诞树 会直接卡死。

小红书也是经常性的卡死,我之前那个华为手机完全没这种状况,红米真垃圾,才不到一年而已。你们的卡吗?

user avatar

我在 3 月 3 日拿到了最新的 Redmi K40 Pro,我拿到的这台是顶配版本的幻境。

各位大佬的测评其实早就发了,但我最近为期中考忙得焦头烂额,还在面试某 A 公司的实习(狗头)不得不拖了一段时间,这篇测评来得有点迟,但绝对够用心。

另外,我也和一年前写 iPhone SE 测评时一样做了问卷调查,截至目前已经收到了 120 份答卷。本文会在每部分先讲自己的体验、感受,再用问卷数据谈大家的看法。


外观 & 设计


开箱后,我传了数据,和我的主力 iPhone 12 Pro Max 双持使用。


几点惊喜

首先是背部的设计,我甚至觉得比自家的小米 11 还好看(相信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颜色方面,我这台幻境绝对是最难用图片展示的,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能展现出不同的色彩,主要是蓝色和橙色,但有时却也能看到一丝绿色。强烈推荐各位到店里亲眼看看,我觉得这是今年小米出过最好看的配色了~


刚拿到 K40 Pro 时我心想,终于有带红外的新手机了,然后往顶部一看,居然只看到了扬声器孔,没看到红外?!我当时懵了,心想不能吧?小米会砍红外?定睛一看原来是和扬声器孔做在一起了,隐藏得十分巧妙;左侧三个孔是扬声器,右侧三个孔里第一个是麦克风,第二个是空的,第三个则是红外。总之,顶部设计真的让我非常惊喜。


除了这点外,前置镜头的挖孔尺寸也让我很满意,孔真的很小,比我上一台挖孔屏小太多了。


也有几点遗憾

顶部设计非常用心,但底部设计就不够走心,充电口、扬声器、SIM卡槽在一条直线上,但麦克风不在这条直线上,略突兀


同样突兀的还有正面的听筒,居然是非对称设计,正常情况下还好,强光照射下就看得一清二楚了,气!


当然更气的还是官方送的手机壳,底部居?然?有?防?尘?塞?……我整个人大无语事件!


120 份答卷中,大家给出了 6.53 分的平均分,我认为这个成绩还算不错,毕竟众口难调。


轻薄路线

令人欣慰的是,K40 系列和小米11 一样,在保证大电池前提下开始回归轻薄路线。

K40 Pro 居然直接比 K30 Pro 薄了 1.1mm / 12.4%,比小米 11 还薄 0.26mm,已经接近 iPhone 12 系列的 7.4mm 了,绝对称得上「薄」

「轻」方面,196g 则是比 K30 Pro 轻了22g / 10.1%,跟小米 11 重量相同


总之手感方面,绝对称得上优秀,甚至比我的 iPhone 更舒服(捂脸)

36.7% / 44 人认为「轻薄」和优秀的手感有吸引力。


配置 & 性能


性能绝对是重头戏,骁龙 888 在安卓阵营里无疑是顶尖的水准,再加上满血 6400Mbps 的 LPDDR5 和 UFS 3.1,性能铁三角有绝对保障。这也是 K40 Pro 对比 K40 优势最大的地方


性能部分我用了三个测试维度

  • 一是安兔兔综合跑分
  • 二是 GeekBench 5、3DMark、GFXBench、AndroBench 分别进行的 CPU、GPU、存储子项跑分
  • 三是《原神》测试和 PerfDog 数据


第一维度:安兔兔综合跑分

将手机尽可能冷却后开始跑分,跑分过程中将手机倒扣在桌面上改善被动散热(但不使用散热装置主动散热)跑分三次后取最高成绩。因安兔兔最近有更新,故附上两个版本的成绩

安兔兔 V8.5.7

  • 最终总分为 72.54 万分
  • CPU 20.0 万分
  • GPU 32.2 万分
  • 内存 10.3 万分
  • UX 10.1 万分


安兔兔 V9.0.2

  • 最终总分为 80.5 万分
  • CPU 21.5 万分
  • GPU 31.0 万分
  • 内存 13.1 万分
  • UX 14.9 万分


第二维度:GeekBench 5 / 3DMark / GFXBench / AndroBench 测试子项


GeekBench 5 的 CPU 跑分,条件同上,附上成绩链接:Xiaomi M2012K11C

  • 单核 1123
  • 多核 3723

作为对比,iPhone 12 PM 的 A14 Bionic 芯片跑分为

  • 单核 1595
  • 多核 4183

单核性能约为 A14 的 70% / 多核性能约为 89%;与 A14 的差距还是很明显,这里也附上 A13 和 A12 的实测数据(注意 A13 是 iPhone SE 上的,性能较弱)


3DMark 的 GPU 跑分

  • Wild Life 测试得分 5694
  • Wild Life 离屏测试得分 5689


GFXBench 的 GPU 跑分,分为 OpenGL 和 Vulkan 两部分,直接看图


AndroBench 的存储跑分,附上原始成绩截图和归纳表

  • 顺序读 1898 MB/s
  • 顺序写 604 MB/s
  • 随机读 191 MB/s
  • 随机写 235 MB/s


第三维度:《原神》测试和 PerfDog 记录

这个环节还没来得及做,先开个空头支票吧,有空一定补上。


总之,性能方面,K40 Pro 在安卓中是名列前茅的,虽然今年骁龙 888 不如预期,但也绝对能满足各种高性能需求了。

关于性能,55.8% / 67 人认为骁龙 888 有吸引力;44.2 / 53 人认为满血版 6400Mbps LPDDR5 + UFS 3.1 有吸引力




屏幕 & 显示


K40 Pro 宣称有着「可能是行业最贵的直屏」。这个我就要吐槽了,三星 Galaxy S21+ 和 iPhone 12 Pro Max 可还没说话呢(狗头)

「最贵直屏」可能夸张了,但「三千档最强屏幕」还是有的,FHD+ 分辨率,120Hz 高刷新率,360Hz 采样率,峰值亮度 1300 尼特。


分辨率 & 排列

6.67 寸屏 2400 × 1080,理论 395ppi / 钻排折损后 318ppi,略低于 iPhone XR / 11 的 326ppi(狗头)为了确认屏幕没有抽奖,我还特意去了友商店里进行了严谨的测试(狗头)妥妥的钻排,大家放心!


刷新率

老规矩,看慢动作视频说话。

和 60Hz 的 iPhone 双持倒也不至于「用过就回不去」,但每次换过去绝对是有明显感知的,所以也希望 iPhone 早日跟进高刷屏吧。


亮度测试

为了更好地测试屏幕,我也搞来了一台爱色丽 i1 Display Pro 校色仪。测了得有十几次,最终数据是

  • 手动最大亮度 458 尼特
  • 全局激发亮度 843 尼特

虽然 @Oxygen 大师测得的 900+ 尼特我是无论如何都激发不出来(可能是 iPhone 的手电筒还不够亮叭)但这个成绩已经足够优秀了,甚至比我的 iPhone 12 PM 还高!


色域 & 色准

有较色仪肯定是计划测测色域和色准的,然而配套的 DisplayCAL 软件压根就没正常过……macOS 和 Windows 下都尝试了至少几十次,遇到各种 bug 而且没有解决方案;最接近出结果的一次跑了十五分钟后提示网络问题……

这部分实在无法给大家展示数据了,推荐大家直接看 @Oxygen 大师的回答


智能功能

K40 Pro 也配备了前后双光感和类似苹果的 True Tone 色温自适应屏幕,这两项功能都使得屏幕更「智能」,35.8% / 43 人认为这两项功能有吸引力。


总之,屏幕绝对是 K40 Pro 的杀手锏

而「认为屏幕有吸引力」的比例在所有选项中是最高的,80 人选择此项,占到了 66.7%


续航 & 充电


4520mAh 搭配 33W 有线快充,33W 的数字虽然看起来不算很快,但满血版能维持高功率充电的时间更长、涓流时间更短,简单来说就是对比 50W 60W 数量级的友商,快速补电的速度的确比不过,但充满时间差距不大。

为了提升专业性,我还特意买了个 Power-Z,做了两次完整的充电测试。


第一次充电测试

测试器材:K40 Pro 原装 33W 充电器 + 充电线、Power-Z KT002 诱骗器

室温充电且充电期间无冷却设备、手机平放并保持静止、Wi-Fi 连接、万象息屏开启且设置为常亮

从电量 1% 开始充电,每 5 分钟整通过万象息屏读取电量百分比,同时对整数百分比出现时间进行精确到秒的记录,整理后如下

  • 05:00 13%
  • 07:45 20%
  • 10:00 25%
  • 12:10 30%
  • 15:00 35%
  • 17:05 40%
  • 20:00 45%
  • 22:15 50%
  • 25:00 55%
  • 27:25 60%
  • 30:00 65%
  • 32:35 70%
  • 35:00 73%
  • 38:55 80%
  • 40:00 82%
  • 44:30 90%
  • 50:00 97%
  • 55:00 99%
  • 55:35 100%
  • 最终结果:55 分半手机显示 100%

这个数据比官方慢了五分钟多,查看功率曲线,发现 32:20 至 37:00 之间出现了反常的电压电流双暴跌

  • 9.43V 2.57A 跌至 9.12V 1.93A
  • 功率从 24.2W 跌至 17.6W

很明显此时是触发了温控墙,而这个温控墙大概率就是最终时间差距的原因。其实这差距不算太大,但我就是要钻这个牛角尖,于是我又把电耗完,再测了一次……


第二次充电测试

我总结出之前可能出的问题,一是没有将手机冷却至室温(因为快速耗电期间自然会大量发热)二是我将手机放在笔记本上其实是不利于散热的(Mac 跑 Windows 真的很热)

于是第二次测试,我下载了 3C All-in-one Toolbox 用于查看温度,用散热装置将手机冷却至 25 度后再开始充电,并且这次没有放在笔记本上而是放在了桌子上,利于散热。

数据记录上我也做出了改进,我意识到之前「记录每 5 分钟显示电量百分比」的做法其实并不严谨(比如该时间点充入的可能是 XX.9%)于是统一改成了「记录整数百分比出现的时间」,且除手动记录之外,使用 3C All-in-one Toolbox 后台自动记录以验证,数据如下

  • 5% 01:43
  • 10% 03:50
  • 15% 05:57
  • 20% 07:49
  • 25% 10:10
  • 30% 12:16
  • 35% 14:23
  • 40% 16:30
  • 45% 18:37
  • 50% 20:43
  • 55% 23:17
  • 60% 25:51
  • 65% 28:27
  • 70% 31:01
  • 75% 33:22
  • 80% 36:11
  • 85% 38:45
  • 90% 41:48
  • 95% 45:19
  • 99% 49:19
  • 100% 52:55

这次结果就更接近官方宣传的数据了,52:55 显示 100%,比第一次快了 2 分 40 秒


研究充电策略

查看电压电流曲线发现,充电全程可以分为五段(字母表示,分析以第二次测试为例)

A段 / 00:00 - 21:00,电压电流短时间跃升至 9V 3A 后,缓慢爬升,并于 21 分时达到 9.45V 3.1A,最高功率也出现在此时,约为 29.3W

B段 / 21:00 - 39:10,21 分时电压电流首次突降,由 9.45V 3.1A 降至 9.21V 2.6A,此时功率 23.9W;这十八分钟内电流基本稳定 2.6A,电压则由 9.21V 缓慢回升至 9.84V,最高电压也出现在 39 分左右,此时功率回升至 25.2W

C段 / 39:10 – 50:00,39:10 起电压电流均缓慢下滑,由 9.84V 2.6A 下滑至 9.32V 1.04A,功率由 25.2W 下滑至 9.7W

D段 / 50:00 – 62:00,50 分时电压第二次突降,由 9.32V 突降至 9.02V 且在这十二分钟内维持恒定;电流则缓慢下滑(途中出现上跳现象)由 1.04A 下滑至 0.5A,功率最后下滑至 4.5W

E段 / 62:00 后,电压由 9.02V(9V档)陡降至 4.98V(5V档)并从此维持恒定,电流也由 0.5A 陡降至 0.12A 并从此维持恒定,功率恒定为 0.6W


对比两次测试,可发现 AB 段交界处首次功率突降出现的时间点不同。

第二次测试出现在 21 分钟,第一次测试出现在 11 分钟;对照第二次测试的温度数据,21 分钟时电池恰好达到全程最高温的 41℃,很明显此时撞上了温控墙,第一次测试的11分钟也是撞上了这堵温控墙(大概率为 40℃)而第一次测试 32:20 撞上的大概率为另一堵温控墙(猜想可能是 45℃?)也就是说,K40 Pro 至少有两道温控墙,可能是 40℃ 和 45℃

BC 段交界处的功率下滑,开始于第二次测试时的 39 分和第一次测试的 43 分,对照数据可知此时分别约充入了 86% / 87%;因此猜测这次降功率并不是撞上了温控墙,而是程序设定在 86-87% 的降功率

CD 段交界处的功率突降,发生于第二次测试时的 50 分和第一次测试的 54 分半,对照数据可知此时均约充入 99%,因此这次功率突降也无关温控墙,也是程序设定在 99% 左右的降功率


总之,第二次测试更接近理想条件,第一次测试更接近实际生活情况;无论如何,55 分钟充满是可以做到的

对于这个成绩,我是基本满意的,不过也希望小米在下代 Redmi K 系列能进步一些吧。

而问卷中的相关问题,120 人里共有 43 人感到满意(或更在意充满的时间)共有 27 人感到不满意(或更在意快速补电时间)另有 50 人选择中立


另外,经过数小时的十几次测试,瞬时峰值功率可以达到 29.6W,考虑到 Power-Z 本身不能很完美诱骗小米私有 33W 协议(且线缆本身的损耗加上 Power-Z 损耗)这个功率已经够高了


无线充电

没有无线充电略可惜,不过这个价位大概也只有小米 10 / 10S、iPhone SE、OPPO Ace2 支持无线充电吧。

关于没有无线充电这一点,120 份答卷中共有 53 人对此感到失望(44.2%)可见无线充电这两年的普及率还是高了不少的。


续航方面

K40 Pro 采用 4520mAh 电池,和小米10 / 10S 到小米 11 少了 180mAh 一样,也比 K30 Pro 的 4700mAh 少了 180mAh,但绝对「more than enough」了。续航方面我确实确实没有办法给出完整的测试(抱歉!)

可感知的是待机耗电量控制得非常优秀,万象息屏开启且设置为常亮情况下,充满电后待机约 15 小时仅耗电 5%,这个成绩跟 iPhone 比都不带怕的~


拍照 & 视频


影像系统也是 K40 Pro 对比 K40 的一大优势,不过和 iPhone 12 PM 对比确实有点欺负 K40 Pro 了,大家不要介意。

主摄 CMOS 是索尼 IMX686,6400 万像素支持四合一输出,搭配 800 万像素超广角和 500 万像素长焦微距,砍掉了 K30 Pro 标准版上的凑数人像镜头,和小米 11 同时做了减法,三摄组合「一切都刚刚好」


主摄日景拍照

要注意 64MP 模式下不能开启 HDR,因此以下样张在 64MP 模式时 HDR 关闭,而使用四合一 16MP 模式时均开启 HDR

可以看出,K40 Pro 的拍照对虽比起 iPhone 有不小的差距,但本身还是不错的,四合一 16MP 输出模式下,曝光、色彩、宽容度都不错,但 64MP 下的画面亮度明显欠佳,毕竟 64MP 模式下单像素进光量要小得多,也情有可原。


64MP 模式解析力

64MP 模式最重要的「解析力」还没有谈,大家应该注意到上面几张样张里有红框,我截取了红框部分的局部细节,供大家判断解析力差异

可以看出,64MP 下的解析力还是比四合一 16MP 要强不少,其中第一张图差距最为明显。不过考虑到前面说的进光量上的劣势和 HDR 不能开启的限制,建议大家只在光线较强且无强光直射的情况下使用 64MP 模式。


主摄夜景拍照

自然是使用手持长曝光夜景。个人认为夜景也是 K40 Pro 和 iPhone 12 PM 差距最小的方面,色彩、宽容度都算优秀,甚至在亮度上更胜一筹。解析力稍弱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唯一的明显缺点是成片率不如 iPhone,因为 iPhone 对手抖的「容忍度」高得多,十张里有八九张能用,而 K40 Pro 十张里可能只有五张能用(上为 iPhone 12 PM / 下为 K40 Pro)


超广角镜头

以操场为测试场景(可以观察草皮的宽度)从 K40 Pro 的 0.6X 就很明显看出这颗超广角不如 iPhone 的广,800 万像素也意味着它的解析力稍弱,但也绝对够用了


长焦微距镜头

这也是 K40 Pro 扳回一城的地方,大家猜猜这是什么设备的屏幕?


8K 视频录制

支持 8K 录制自然不能浪费,但知乎显然不支持上传 8K 视频,那如何给大家展示呢?这好办,裁取一小块就可以了,截取部分横纵均为 1/6,分辨率为 1280×720,大概是 8K 的 2.78% 面积。画面中建筑为直线距离 1.1km 外的金沙天街(用 FCPX 剪这个 8K 视频让我的 Intel Mac 风扇疯转)

根据问卷结果,关于 8K 视频录制的吸引力,对数码了解较多的朋友(90 人)仅有 5 人选择有吸引力,但对数码了解较少的朋友(30 人)却有 8 人选择有吸引力;这也从侧面证明 8K 视频拍摄目前的确是噱头大于实际用处。个人认为把 4K@60fps 做好才是更实用的,这方面 iPhone 无疑走在时代前列,不仅能拍 4K@60fps,还支持原生录制杜比视界格式。


通信 & 5G


这是另一个 K40 Pro 强于 K40 的方面。K40 搭载的骁龙 870 配备了外挂的 X55 基带,而 K40 Pro 搭载的骁龙 888 配备了新一代集成 X60 基带,刚好我的 iPhone 12 PM 也是外挂 X55 基带的,那么不妨来进行一下对比。

为了测试真实 5G 性能,我还下血本升级了 5G 套餐,在相同的地点跑了六次测速,最终结果如图

  • iPhone 12 PM:平均下载 588.3Mbps / 平均上传 105.4Mbps
  • Redmi K40 Pro:平均下载 698.2Mbps / 平均上传 122.2Mbps

这样看来,高通 X60 基带应该还是比 X55 基带强上不少,在同样场景下 K40 Pro 能比 iPhone 快 100Mbps;14.2% / 17 人表示 X60 基带有吸引力。

测速是爽,只不过……


此外,K40 Pro 还支持 Wi-Fi 6E 增强版,这也是 K40 所不具备的。但我在学校里,没有 Wi-Fi 6 条件,无法测试这项功能(抱歉!)

15% / 18 人表示 Wi-Fi 6E 有吸引力。


系统 & MIUI


这个部分我不想多讲,毕竟目前的系统版本还是 12.0.5;等更新了 MIUI 12.5 后再看要不要来补点内容吧(又一张空头支票 XD)

36.7% / 44 人表示 MIUI 有吸引力。


顺便放个彩蛋,设置-「密码与安全」-「智能密码管理」中,用的示意图仍是 K30 标准版的轮廓,大概小米自己也没想到会回归侧边指纹吧(笑)

既然说到侧边指纹,也建议 K40 用户在上图的「指纹解锁」中把「指纹识别方式」改为「按压解锁」,因为侧边指纹确实太灵敏了,按压解锁更为合理。


产品线定位思考


还记得开头那两张关于轻薄的图表吗?我还想提提我注意到的细节:今年的 Redmi K40 系列,在产品线定位上「拨乱反正」了。

大家回忆下,2019 年的K20系列,K20 和 K20 Pro 共用一套模具,只在性能、屏幕、充电上差异化。

但去年的 K30 和 K30 Pro 不仅用了两套模具,在外观、设计、尺寸、材质、性能、屏幕、电池、充电、网络、影像系统上都有差异化,而且价格差距也拉大了。

而今年的 K40 和 K40 Pro 则回归 K20 系列思路,共用模具,只在性能、网络、影像系统上做差异化。

其实,这才是更成熟且合理的方案,苹果也在这样做,iPhone XR / XS 以及iPhone 11 / 11 Pro 各方面都有很大区别(正如 K30 和 K30 Pro)而 iPhone 12 和 12 Pro 开始共用模具,定位相较前代更接近,只在材质、屏幕、影像系统上做差异化。


而关于这个差异化,大家是怎么选择的呢?作答了相关问题的 102 人中

  • 14.2% / 17 人选择「无论是否考虑抢购/溢价因素,K40 Pro 都比标准版更值得买」
  • 35.8% / 43 人选择「不考虑抢购/溢价因素时 K40 标准版更值得买,考虑时 K40 Pro 更值得买」
  • 35% / 42 人选择「无论是否考虑抢购/溢价因素,K40 标准版都比 Pro 版更值得买」

我本人选的是中间项,如果仅看纸面定价,K40 标准版确实性价比更高,但考虑到 K40 Pro 比标准版好买很多,我会认为 Pro 更值得买。


一些缺点


如果说 K40 以 ¥1999 的定价,致敬了小米6 之前的小米。那么 K40 Pro 则是小米8、小米9时代的一个缩影:整体足够优秀,许多方面突出;虽的确不算完美,但绝对物超所值。


当然,还是不得不提一嘴这些不完美,相较于 K30 Pro,K40 Pro 也的确有所退步,主要有四点(按 120 人中感到失望的比例排序)

  • 全系换成了塑料边框 - 51.2% / 62 人失望
  • 全系都没有光学防抖 - 45.8% / 55 人失望
  • 全系都砍掉了耳机孔 - 43.3% / 52 人失望
  • 全系都没有长焦镜头 - 30% / 36 人失望

而对于这些缺点,三和四算是大势所趋 可以理解,一和二完全可以通过加钱选购小米 11 来解决呀(狗头)


至于屏下指纹改为侧边指纹、弹出式前摄改为中置挖孔,我认为这只是设计思路的不同,顶多是「取舍」,不能算「退步」(我倒还蛮喜欢侧边指纹和中置挖孔的,所以这两个改动在我这里是妥妥的加分项)


再来看看大家的意见

侧边指纹

  • 30.8% / 37 人选择「更喜欢侧边电源键指纹」
  • 38.3% / 46 人选择「中立」
  • 30.8% / 37 人选择「更喜欢屏下指纹」

中置挖孔

  • 37.5% / 45 人选择「更喜欢中置挖孔屏」
  • 31.7% / 38 人选择「中立」
  • 30.8% / 37 人选择「更喜欢弹出式全面屏」

这样看来,小米选择中置挖孔屏绝对是正确的思路,但侧边指纹则更「褒贬不一」,可能侧边指纹确实成本更低吧。


购买建议


如果你预算有限,那么 Redmi K40 的确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但 K40 目前的确还比较难买

如果你预算在三千左右,并且追求更全面的体验,比如更好的拍照、更强的性能,那么选择 K40 Pro 则更为合适(而且很好买到)

当然,如果预算更高,那肯定是加钱上小米 11 呀!(狗头)


总结 & 致谢


我之前说过,Redmi Note 系列瞄准的是高中生和老年人群体,那么 Redmi K 系列瞄准的就是大学生群体。

足够硬核的实力,足够发烧的配置,足够良心的价格。不愧为「旗舰焊门员」


最后的最后,说点测评之外的东西。

其实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这次能拿到 K40 Pro 真的是非常惊喜。这篇测评这么迟才和大家见面,在这里也和大家说声抱歉。

我深知自己的专业性不如各位大佬,所以也向大佬们请教了很多很多内容,在这也感谢 @Oxygen @咪玩啦Gsstrdo @你的阿笑笑 @章鱼哥 @Calvin @Cor Cordium @zml @Chui Leung 等各位朋友(排名不分先后 XD)

有了 Power-Z 和校色仪的帮助,这已经是我迄今为止最专业的一篇测评了,希望大家满意。

我是 @刘昌睿,我们下次再见啦~


一个彩蛋


最近 Redmi Note10 Pro 的测评也肝出来啦~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如果 618 想买手机,别忘了先领个红包哦(狗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们儿,说起红米 K40,我跟你说,用了一段时间下来,感觉还真挺实在的,不像有些手机,宣传得天花乱坠,实际用起来就那么回事儿。首先,得说它那个屏幕,真没得挑。 我之前用的是一块普通 60Hz 的屏,换到 K40 的 120Hz 刷新率,那感觉就像是坐火车突然换了高铁,丝滑得不行。滑动APP、刷微博、.............
  • 回答
    我手里正好有一台红米K40,用了有一段时间了,也算是比较了解它了。说它“真不行”,我觉得有点夸张,但说它“有点小问题”,这倒是挺准确的。总的来说,红米K40是一台优点和缺点都挺明显的手机,特别是对于追求极致体验的朋友来说,可能确实会有些不顺心的地方。先说说它的优点,为什么当初会选择它,以及它做得好的.............
  • 回答
    红米K40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手机,其宣称的“最佳OLED直屏”确实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然而,不少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却发现,屏幕上的字体偶尔会出现彩边现象,这不禁让人感到困惑和失望。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首先,OLED屏幕的显示原理本身就带来了一些特性。OLED屏幕像素点是自发光的,这意.............
  • 回答
    红米K40这款手机,自发布以来就以其出色的性价比和均衡的配置,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与此同时,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无疑是“什么时候才能买到充足的货源?”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很多因素,不像简单地回答一个日期那么直接。首先,咱们得明白,手机的供货情况,就像很多热门商品一样,它不是一个静态的数字,而.............
  • 回答
    红米 K40 卖 1999 元这个价格,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背后是一整套精打细算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的博弈。要理解这个价格,咱们得把这手机拆开,从里到外,从生产到销售,都捋一遍。一、核心定位:主打“水桶机”,性价比是王道首先要明白,红米 K 系列,尤其是 K40,它的核心定位就是“水桶机”。啥叫.............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毕竟红米K40 12+256GB版本当年确实是性价比屠夫,以一个非常诱人的价格提供了旗舰级的性能体验。那么,今年(2024年)还会有比它更“卷”的手机吗?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下红米K40 12+256GB的“性价比”究竟体现在哪儿。当年它火爆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2月25号那会儿发布的红米K40系列,这款手机当时可是搅动了不少市场风云,尤其是那个“焊门”的营销口号,大家肯定都还记得。先说说亮点,红米K40系列这次真的玩得很溜: “焊门”是真的硬气: 最直观也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定价策略。K40系列直接把旗舰级配置下放到了一个非常亲民.............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人困惑,特别是当看到小米10S(当年起售价3299元)和红米K40(当年起售价1999元)这两款手机的屏幕规格时。如果抛开品牌定位和价格差距,单纯从屏幕参数来看,红米K40似乎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更“亮眼”,这背后其实涉及到手机屏幕技术的一些复杂考量,以及厂商在不同产品线上的取舍。我们.............
  • 回答
    红米K40系列5G频段缺失n79的问题,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什么是n79频段?首先,我们要知道n79是什么。n79是5G NR(New Radio,新空口)的一个频段,它属于毫米波(mmWave)频段中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它的频率范围大.............
  • 回答
    这三款手机啊,都是小米家族里挺有代表性的机型,各有各的香法。要说哪个“更香”,得看你具体看重啥了。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保证够实在,听着也舒服。 红米K40:那个时代的性价比标杆你一提到K40,就得想到“真香机”这三个字。当年它出来的时候,那真是把一众旗舰机按在地上摩擦了。 优点: 性能.............
  • 回答
    红米K40是否抢得到,这问题就像问“下雨天带伞会不会湿”,答案是:有可能,但得看天时地利人和。想当初,K40刚上市那会儿,那真是一机难求,各种抢购攻略、秒杀技巧层出不穷。现在嘛,情况稍微有点变化,但如果你是新入坑,想以一个好价格入手,那还是得有点策略。1. 了解“抢”的本质:供需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白.............
  • 回答
    红米K40,1859元的价格,这确实是个挺诱人的数字。要说值不值得入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你得问自己,你对手机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你是个追求极致性价比,同时又不太挑剔品牌溢价的人,那红米K40确实能打。1859元,在当下的市场,它给你的配置,很多其他品牌可能要价2000出头甚至更高。咱们从核心.............
  • 回答
    这可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红米K40和iQOO Neo5,都是这个价位段里相当能打的选手,各有各的绝活,选哪个真得好好掰扯掰扯。就跟你去吃火锅,是选麻辣鲜香的川渝风,还是清淡滋补的养生汤一样,看你更偏爱哪一口了。咱们先从红米K40这头“价格屠夫”说起。为啥叫它价格屠夫?因为它在同等价位里,塞进去的东西.............
  • 回答
    红米 K40 降价至 1799 元,这绝对是个能让不少人眼前一亮的消息,尤其是对于那些一直在观望这款手机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实在的好消息。首先,我们得承认,红米 K40 的定位一直以来都非常清晰,那就是“旗舰守门员”,它瞄准的是那些追求极致性价比,但又对手机性能、屏幕素质、快充体验有一定要求.............
  • 回答
    你用红米K40搭配华为手表时,表盘市场打不开,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我来帮你详细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解决。咱们先从最直接的几个方面说起,这几点往往是兼容性问题的主要根源:1. 核心问题:系统与应用不匹配 系统层面的差异: 红米K40运行的是小米自家的MIUI系统,而华为手表需要.............
  • 回答
    红米K40开售秒没这个现象,确实在很多科技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中间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热议。关于“饥饿营销”和“套路消费者”的说法,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红米K40在上市初期确实展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市场号召力。 它之所以能够做到“秒没”,背后有其必.............
  • 回答
    要说 iQOO Neo5 和 Redmi K40 哪款销量更好,这得从几个维度来看,而且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精确的数字,因为手机厂商通常不会公开详细到具体型号的销量数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推测和分析:1. 发布时间与生命周期: Redmi K40 是在 2021 年 2 月发布的。 .............
  • 回答
    红米K40在2021年2月发布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其宣传的33W快充。而华为Mate 40 Pro作为当年的旗舰机型,配备的是66W的超级快充。那么,红米K40的33W快充是否真的“快于”华为Mate 40 Pro的66W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理解“快”的概念,以及它们.............
  • 回答
    3月4日红米K40的“秒没”现象,是2021年中国手机市场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件,反映了多方面的市场动态和消费者心理。要详细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产品本身的硬核实力与市场定位: 性价比“核弹级”: 红米K40最核心的吸引力在于其极致的性价比。在当时,搭载旗舰级芯片骁龙8.............
  • 回答
    纠结!骁龙 888 “翻车”后,红米 K40 到底该选 888 版还是 870 版?最近这手机圈,关于骁龙 888 的讨论可谓是此起彼伏,不少小伙伴在选购手机时都犯了难,特别是红米 K40 系列。作为曾经的“焊门员”,K40 本身就备受关注,而它推出的两个搭载不同旗舰芯片的版本,更是让选择变得格外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