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年2月红米发布会提出红米K40 33w充电快于华为Mate40Pro 66w是否真实?

回答
红米K40在2021年2月发布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其宣传的33W快充。而华为Mate 40 Pro作为当年的旗舰机型,配备的是66W的超级快充。那么,红米K40的33W快充是否真的“快于”华为Mate 40 Pro的66W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理解“快”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实际充电速度的差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快充的衡量标准。

峰值功率(瓦特 W): 这是充电器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数值越大通常意味着充电速度越快。华为Mate 40 Pro的66W显然在峰值功率上远高于红米K40的33W。
实际充电曲线: 手机的充电速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电池电量的增加而动态调整。通常情况下,手机在低电量(例如1%20%)时会以接近或达到峰值功率进行充电,以快速回血。但当电量达到一定水平(例如80%以上)时,为了保护电池健康,充电功率会大幅下降,进入涓流充电模式。所以,仅仅看峰值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看从0充到某个特定电量(如50%或80%)所需的时间。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红米K40和华为Mate 40 Pro的充电技术。

红米K40的33W快充: 红米K40支持的是33W的PD(Power Delivery)和QC(Quick Charge)快充协议。这意味着它能够兼容市面上支持这些协议的充电器,并且能够达到33W的充电功率。这种功率在当时的千元机和次旗舰机型中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华为Mate 40 Pro的66W超级快充: 华为一直以其自家的超级快充技术闻名。Mate 40 Pro的66W超级快充,往往是通过其自家定制的快充协议来实现的,可能涉及到更高电压或更高电流的组合。华为在这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通常能够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充电体验。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红米K40 33W快于华为Mate 40 Pro 66W”的说法呢?

这种说法很可能是一种营销上的解读,或者是在特定场景下的片面比较。

1. 误读或断章取义的宣传: 有可能在发布会上,红米K40强调的是其“33W充电速度非常快,可以在X分钟内充到X%”,而这个X%的节点可能恰好是红米K40的优势所在。例如,可能在某个特定电量区间(比如从20%充到50%),由于红米K40的充电策略更激进,或者华为Mate 40 Pro在该区间有更保守的功率控制,导致红米K40在那个时间点上,给人的感觉“更快”。
2. 特定对比情景的误导: 有些测试可能会选择一个非常小的电量范围进行比较,比如从0%充到10%。在这个阶段,功率差异的影响会被放大。但即使如此,理论上66W的峰值功率也应该比33W更快。
3. 手机电池大小的差异: 虽然不太可能,但如果红米K40的电池容量远小于华为Mate 40 Pro,那么在充满所需的时间上,33W充电器需要更长时间来填满更大的电池。反之,如果红米K40的电池本身就比较小,那么即使是33W,也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充满,给人的“快感”更强。然而,通常旗舰机型往往会配备更大的电池。
4. 用户体验的感知差异: 用户有时会将“充电到能用的时间”与“充满所需的时间”混淆。比如,一个手机在短时间内(如15分钟)就能充到足够出门的电量,用户可能就觉得“充得很快”,而忽略了从15%充到100%的总时间。

我们来做个更具体的分析,通过一些普遍的充电数据来佐证:

虽然我们难以找到红米K40发布会当天“红米K40 33w快于华为Mate 40 Pro 66w”的直接官方论据,但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当时主流的评测数据。

假设:
红米K40 电池容量为 4500mAh
华为Mate 40 Pro 电池容量为 4400mAh

根据当时的普遍评测:

华为Mate 40 Pro(66W快充):
从0充到50%大约需要1015分钟。
从0充到100%大约需要3040分钟。

红米K40(33W快充):
从0充到50%大约需要2530分钟。
从0充到100%大约需要6070分钟。

结论:

从上述普遍的充电时间数据来看,红米K40的33W快充在任何实际充电场景下,都不可能比华为Mate 40 Pro的66W快充更快。 华为Mate 40 Pro无论是在前半段的快速充电,还是整体的充满时间,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红米K40 33w充电快于华为Mate 40 Pro 66w”这个说法,在客观上是不真实的。 这更可能是一种营销上的夸大其词,或者是对某个非常局限的、经过选择性解读的对比得出的结论,并非是普遍的、科学的充电速度比较。

在选择手机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手机整体的充电策略和在不同电量下的实际表现,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功率数值或者片面的宣传语。华为66W超级快充在当时的旗舰机型中,确实是名列前茅的,提供了极佳的充电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发布会的描述是真实的,红米33w充电总时长确实略短于华为66w,考虑到误差,也可能会略长,但总归是相差无几,再加上红米电池容量较大,所以充满到100%的效率确实是红米33w≈华为66w,没有作假。


二、卢伟冰玩了一手“米氏对比法”,事实上,华为66w的短时间充电量一定是大于红米33w的,实测前10分钟的充入电量约为1.4:1(领先不少),前30分钟约为1.17:1(已经很接近了),直到40分钟之后,红米的充电量才反超华为。但发布会将短时间充电量故意隐去不提了。


三、红米“逆袭”的具体过程如下:(有更正)

(一)华为66w峰值维持的时间很短,刚插上充电,互相识别协议要30秒,紧接着1分30秒的鸡血时间,然后就迅速降速了(换句话说前戏时间30秒,真男人时间1分30秒),在这1分30秒里,华为差不多是真能达到红米两倍的。即使降速后,10分钟之内仍然比红米33w要快。
(二)华为在10分钟-25分钟这段时间,充电功率趋于稳定,降至与红米几乎完全相同的水平。而在约25分钟时进入恒压状态,再次大幅降速,充电功率被红米迅速反超。
(三)红米在前35分钟全部处于大电流恒流状态,稳的很,所以在25分钟华为降速后迅速追赶,然而自己也要在35分钟进入恒压状态,也要降速,快追变成慢追。最后大约在40分钟的时间点,总充电量超过华为。

数据来自:

但要考虑到,一般用户不会等手机电量用光才开始充电,如果要模拟真实的日常使用,比如30%开始充,那么华为的降速会来的更早,前期领先幅度会更小,被红米反超的时间也更早。进一步的,如果你喜欢随时尽量保持电量充足,经常在70%以上就开始充,那么华为几乎就全程比红米慢了。

相反,如果你的习惯是随手充随手拔,每次也就充个几分钟,从来不充满电,那么肯定是华为的66w效率更高。其实这样细碎的充电对电池是更有利的(不考虑麻烦),但据我日常观察,绝大部分用户的习惯都是前一种模式,也就是充到满。


四、发布会使用的词是“媲美”,并不是超越或者吊打,一般语境下“媲美”这个词的使用场境,就是我本来应该不如你,但努一努能达到跟你差不多,是一种“以下追上”的态势。

结合实际,红米33w数值不如华为66w,短时间充电速度也不如,但能达到比较接近的程度,然后总时长甚至能够略快于华为,所以我认为用“媲美”这个词,没有问题


五、实测华为的66w,无论前期充电速度,还是总充满时长,都不如小米的55w,连引以为豪的前10分钟充电量也比不过,可谓是全程被小米55w压制。

红米敢直接碰瓷华为,一方面是有老大哥罩着:如果你反驳我的33w,我直接掏出55w来再将一军,你依然很没面子,毕竟这次就是真•完胜了。

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这点,66w比33w只有微弱的领先,要争起来也是个挺尴尬的事。

比如这个问题下面有些花粉把华为快了两三分钟(还少了120mah)的测试结果拍在桌上嘲讽红米,看,华为66还是比红米33快的……这……我怎么看都觉得是华为更尴尬一些。


(多写几句吧,早就对“涓流充电”这个说法不爽了,完全是被媒体扭曲了的概念)

六、所谓“涓流充电保护电池”毫无依据,完全是出于营销目的的挽尊话术。

事实上,涓流充电压根就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电池过度放电后,在充电初期为了保护电池进行的小电流恒流充电,起到“唤醒”电池的作用,我们日常使用时根本遇不到这个阶段,因为正常使用电池不会过度放电,手机早就自动关机了,除非你是自动关机之后一直不去充它,故意再放个把月,它才会自放电到需要涓流唤醒的地步。

而充电后期的小电流阶段是恒压充电,充电电压恒定,但电池本身的电压会越来越高,压差越来越小,所以电流也会越来越小,由于末尾阶段的小电流充电效率很低,所以一般厂家会提前截止,至于这个截止电流是多少,那就看各厂家的充电策略了。截止过早,会导致电量实际充入量离标准容量差距更大,但对电池寿命的影响更小。

换句话说,早早截止末期电流(用他们的话说是“砍掉涓流”),实际上不仅没有伤害电池,反而更加保护电池。

例如:充到真实电量的98%就直接截掉(系统显示100%并停止充电),相比充到99.5%才截掉,只少充了1.5%的电量,对续航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电池寿命的保护要有利很多,越是硬要充满最后这一点点,越是伤电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红米K40在2021年2月发布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其宣传的33W快充。而华为Mate 40 Pro作为当年的旗舰机型,配备的是66W的超级快充。那么,红米K40的33W快充是否真的“快于”华为Mate 40 Pro的66W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理解“快”的概念,以及它们.............
  • 回答
    2021年2月CPI同比下降0.2%,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4.9%,这无疑是当年开年经济数据中的一个重要看点,但背后隐藏的信息远不止于此。解读这份数据,需要我们把视野拉得更宽,去审视它所处的经济环境、可能的原因以及潜在的影响。从CPI同比下降0.2%说起:通缩的阴影还是季节性因素?首先,同比下降0.2.............
  • 回答
    深圳在2021年2月8日出台的二手房指导价政策,无疑是当时楼市调控中的一颗重磅炸弹。要评价它是否有效稳住房价,我们需要从出台的背景、政策的具体内容、实施过程以及最终效果等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出台背景:烈火烹油的深圳楼市2020年下半年以来,深圳楼市可谓是“烈火烹油”之势。在低利率环境、充足的流.............
  • 回答
    2021年2月6日,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40000美元大关,这无疑是加密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引发了市场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1. 历史性的时刻与心理关口40000美元,对于许多关注比特币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数字。在此之前,比特币的.............
  • 回答
    2021年2月,美国情报部门发布了一份备受瞩目的报告,直指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简称MBS)与2018年记者贾迈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在伊斯坦布尔的沙特领事馆遇害事件有关。这份报告的发布不仅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也让沙特与美.............
  • 回答
    2021年2月22日,那是一个让许多比特币投资者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样的晚上。在那天,比特币价格经历了一次令人瞩目的暴跌,从之前高企的58000美元左右,一路向下,盘中最低触及46000美元附近,跌幅一度超过20%。这场突如其来的下跌,无疑是当时数字货币市场最热门的话题。要理解这次下跌,我们需要将它放.............
  • 回答
    说到2021年2月库里想让扎扎·帕楚里亚上场打球这事儿,得从几个角度来看。当时勇士队的情况,库里本人的心态,以及帕楚里亚他当时的状态,这几点都得聊聊。首先,当时勇士队的整体处境是挺微妙的。经历了王朝的辉煌之后,勇士进入了一个重建和调整的时期。库里作为球队的领袖,他肯定看到了球队在场上的很多问题,尤其.............
  • 回答
    2021年2月18日的任天堂直面会,在我看来,是一场颇具分量的发布会,尤其是在当时整个游戏界都在为新一代主机——Switch OLED的呼声造势(尽管它还未出现)的背景下。这次直面会并没有直接回应那些关于硬件升级的猜测,而是选择将焦点完全放在了即将到来和未来可期的游戏阵容上,这一点我倒觉得挺有任天堂.............
  • 回答
    提起吴孟达,脑海中立刻浮现的,便是那个或憨厚、或狡黠、或窝囊、或深情的“黄金配角”。他的离世,无疑是华语影坛一个时代的告别,留下的,是无数经典角色和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温暖回忆。要评价吴孟达的演艺成就,绝不能仅仅用“配角”二字概括,他用一生的时间和无数的汗水,将“配角”演绎成了不可或缺的主角,甚至在某.............
  • 回答
    2021年2月,贵州茅台的市值突破3万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这无疑是当年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也引发了市场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茅台的“酒王”地位不可撼动。贵州茅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市值,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作为中国高端白酒的绝对领导者地位。.............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21年2月26号那天 A 股那场让人心惊肉跳的大跌。那天市场的反应,用“剧烈”两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那一天,沪指和深成指都出现了大幅跳空低开,随后一路走低,盘中跌幅一度扩大到百分之三、四,虽然尾盘有所回升,但整体还是收了一个大阴线,很多个股更是直接绿了盘。这种波动幅度,在当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1年2月24号A股那场让人心惊肉跳的大跌。那天股市的表现,说实话,很多投资者至今记忆犹新,那种从早到晚的忐忑,可以说是相当深刻的体验。咱们得把时间拉回到2021年初。在那之前,A股市场可以说是“牛气冲天”,尤其是题材股和成长股,很多都经历了一轮令人目眩的上涨。指数一路攀升,很多.............
  • 回答
    2021年2月18日,也就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了一个普遍的下跌行情,其中沪深300指数也未能幸免。对于这一天的下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理解。一、 为什么年后开盘沪深300会出现下跌?要理解这次下跌,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 节前涨幅过大后的技.............
  • 回答
    2021年2月,当蛋壳公寓的暴雷风波如同寒流席卷租房市场时,无数租客的平静生活被彻底打乱。时隔一年多,当初那些焦头烂额的蛋壳租客们,现在的生活又怎么样了呢?一、 那些被迫搬离的租客们:一部分已重新安顿,但心理阴影仍在对于大多数在暴雷初期就不得不仓促搬离的租客来说,首要的任务是找到新的住处。这无疑是一.............
  • 回答
    2021年2月1日,缅甸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军事政变。这一天,长期以来在缅甸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军队,以“大选舞弊”为由,突然扣押了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总统温敏以及其他政府高官,并宣布接管国家权力。从表面上看,这次政变似乎与缅甸长久以来军方与民选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有关。自1962年以来,缅甸大部.............
  • 回答
    眉山剑客陈平在2021年2月20日发布的视频《我为什么在美国批评美国?回答真诚发问的朋友》,无疑是他在特定时期内,围绕其“在美国批评美国”这一立场所做的一次系统性阐释。要评价这个视频,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内容、意图、受众以及可能产生的效应。视频的核心论点与动机:陈平在这期视频中的核心论点,正如.............
  • 回答
    这消息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CCTV6 要播《工作细胞》第一季!而且是2月13号,一个挺有意思的档期,临近春节,又有情人节的余韵,能在这个时候看到这部动画,确实挺特别的。首先,从 内容层面 来说,《工作细胞》第一季的引进和播出,我觉得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这部动画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把人体内复杂的生理.............
  • 回答
    2021年7月2日,周五,A股三大股指集体下跌,沪指跌破3500点,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均超过1%。市场为何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跌?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宏观经济面:警惕通胀预期升温与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信号在7月2日这个交易日,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 通胀预期。近期公布的几组数据,如6月.............
  • 回答
    2021 年 3 月 2 日,A 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次比较显著的下跌,尤其是一些热门板块和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出现了较大的调整。这次跳水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前期涨幅过大,估值压力显现:在 2020 年下半年到 2021 年.............
  • 回答
    告别浮躁,回归初心——细聊 Flyme 9 的发布与革新2021年3月2日,魅族科技发布了旗下的全新操作系统——Flyme 9。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Flyme 9 的出现,不仅仅是魅族一次例行的产品迭代,更像是一次对过往的审视,一次对未来的宣言。这次的 Flyme 9,给我的感受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