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耳放输出阻抗问题。那么到底怎样的耳放输出阻抗才算是与耳机阻抗良好的匹配呢?如不匹配会有什么问题?

回答
关于耳放的输出阻抗和耳机阻抗的匹配问题,这确实是很多烧友在玩HiFi时常常会纠结的点。简单来说,它关系到你的耳机能不能被耳放“喂饱”,以及声音的整体表现。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

到底怎样的耳放输出阻抗才算是与耳机阻抗良好的匹配?

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匹配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声音效果。

传统意义上的“良好匹配”通常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低输出阻抗(耳放)与耳机阻抗的比例关系: 最为普遍和被推崇的“金科玉律”是,耳放的输出阻抗应该远小于耳机的阻抗。这个比例通常建议在 1:8 到 1:10 甚至更低。
举个例子: 如果你有一副32欧姆的耳机,那么一个输出阻抗低于4欧姆的耳放,基本就可以被认为是“低阻抗”的优秀匹配了。如果耳放输出阻抗是0.5欧姆,那更是“完美”的低阻抗匹配。
为什么是这样? 想象一下水流。耳放就像一个水泵,耳机就像一个水管。如果水泵的内阻(输出阻抗)很大,它能推动的水流(电流)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在需要大水流的时候。低输出阻抗意味着耳放的“内阻”很小,它能更有效地将电能“推”入耳机,保证耳机单元得到足够的“能量”去驱动。

2. 高输出阻抗(耳放)与耳机阻抗的匹配(相对少见但有其特点):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会出现耳放输出阻抗与耳机阻抗接近甚至相等的情况,这通常被称为“高阻抗匹配”或者“阻抗匹配”。
举例: 过去一些经典的老式耳放,比如森海塞尔的HDVD800(虽然现在也有低阻抗版本,但早期设计理念有所不同),或者一些为特定高阻抗耳机设计的耳放,可能会有几十欧甚至更高的输出阻抗。
这种匹配的意义: 这种匹配在理论上可以实现最大功率传输(但这个在音频领域不总是绝对好事)。更重要的是,它对耳机单元的阻尼系数有很大影响。所谓阻尼系数,可以理解为耳放控制耳机振膜运动的能力。当耳放输出阻抗高时,它对耳机振膜的控制力会减弱,这会带来一种独特的听感,例如声音的“松弛感”,低频可能不会那么“紧绷”,而是更自然舒展,有点“味道”。

总结一下,什么样的算“良好匹配”?

大多数情况下: 耳放输出阻抗远小于耳机阻抗(1:8或更低)。这是主流,也是最不容易出错的选择,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耳机发挥潜力,声音素质通常更好,控制力更强。
特定情况下(发烧友追求特定风格): 耳放输出阻抗与耳机阻抗接近,可以带来一种“高阻尼”的听感,适合某些追求特定韵味的用户。

不匹配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耳放输出阻抗和耳机阻抗不匹配,主要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耳放输出阻抗太高,远大于耳机阻抗(最常见的不匹配情况):

声音能量不足,驱动不起来(尤其对于低阻耳机): 这是最直接的问题。耳放就像一个推力不足的马达,即使你给它再多的电,它也推不动那个沉重的车轮。
具体表现: 音量可能需要开得很大才能达到正常听感,但即便如此,声音也可能显得“虚”,缺乏力量感和冲击力。低频可能“散”,不凝聚,缺乏弹性;中频可能“薄”,缺乏厚度和密度;高频可能显得“毛糙”或“刺耳”,动态范围会受到限制。
音色失真和频响不平坦: 当耳放输出阻抗远大于耳机阻抗时,耳机本身的阻抗随频率变化的特性会更加明显地体现在声音中。这意味着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可能会变得不平坦,导致某些频段的音量被放大,某些频段被衰减,听起来就是“音染”或者“声音不准”。
比如: 很多动圈耳机在低频部分的阻抗会比在中频和高频部分要高。如果耳放输出阻抗很高,它对低频的驱动能力会更弱,低频的响应就会比中高频更差,导致声音“偏瘦”或“缺乏低频”。
动态范围和瞬态响应变差: 耳放无法有效地“拉住”和“推开”耳机振膜。当音乐中出现快速变化的声音信号时,耳机振膜的反应会滞后,或者在停止运动时依然有“残响”,导致声音的细节丢失,动态压缩,音乐听起来死气沉沉。
可能损坏耳机(极端情况): 虽然不常见,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耳放输出阻抗过高且功率巨大,驱动不起来耳机时,可能会产生不稳定的电流,极端情况下也可能对耳机造成损害。但更常见的是,你会因为听不响而持续推大音量,反而增加损坏风险。

2. 耳放输出阻抗太低,与耳机阻抗接近甚至相等(较少出现的问题,除非是设计意图):

声音过于“紧绷”或“干涩”: 当耳放输出阻抗非常低,且与耳机阻抗接近时,理论上可以实现较大的阻尼系数。这会使耳机的振膜运动受到非常强的控制。
具体表现: 低频可能会显得过于紧绷、缺乏延伸和空气感,听起来有点“硬”;声音的整体宽松度和自然度可能会打折扣。这有点像用一个非常“硬”的弹簧去连接一个音盆,虽然控制力强,但可能失去了应有的弹性。
可能存在部分谐振: 在某些特定频率点,如果阻抗匹配不当,可能会产生微小的谐振,但这种情况在现代设计中已经很少见。
功率传输效率问题(理论上): 如前所述,最大功率传输发生在阻抗匹配时,但如前面提到的,在音频领域,不一定是越强的功率传输越好,关键在于“控制力”。

所以,如何选择?

对于大多数用户和耳机: 优先选择耳放输出阻抗远小于耳机阻抗的型号。这能确保你的耳机获得足够好的驱动,声音的表现更全面、更自然。比如,如果你是4.4mm或3.5mm输出,大部分耳放都会是这个设计理念。
对于高阻抗耳机(比如300欧姆以上的): 这种耳机本身就需要更大的电压来驱动,所以对耳放的“电压增益”要求更高。很多为高阻抗耳机设计的耳放,其输出阻抗也不会特别高,但会更注重电压输出能力。
对于追求特定“声音味道”的发烧友: 有些老式设备或者特定设计理念的耳放,可能会有意设计成较高的输出阻抗,来获得一种“柔和”、“有韵味”的声音风格。但这类搭配需要你亲自去听,去感受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

简单来说,当你看到一个耳放的参数,如果它的输出阻抗写得很低,比如低于2欧姆,那恭喜你,它很大概率能很好地驱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耳机。 如果你看到一个耳放输出阻抗很高,比如几十欧姆,那就要特别注意你搭配的耳机,可能更适合那些本身设计上就能接受高阻抗驱动的耳机,或者你就是要那种“味道”。

总而言之,耳放输出阻抗和耳机阻抗的匹配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最终还是要以耳朵收货为准。不过,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你就能更明智地做出选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几个所谓的电子工程师的回答。没什么实际的东西。有些写的也都是错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有一些见解。如果对阅读的人有一点点帮助,本人深感荣幸。


我个人买过很多耳放,像拜亚动力A2、电磁炉、森海的HDV820、德国莱曼等等。

其中,只有拜亚动力A2的机壳底部有个调节输出电阻的端子。印象中是100欧姆和300欧姆之间切换。也就是说可以让输出电阻为100欧姆,也可以调整为300欧姆。莱曼也有调节端子,但那个是调节运放的闭环增益。

这些都属于晶体管放大器。严谨的讲,都属于晶体管音频放大器。

我相信玩过耳机、箱子的都知道胆机。也就是古老的真空管放大器。

各位都被其重量震惊过吧?动辄六七十斤的机壳里到底是什么东西,会如此之重?

答案是变压器。一共有三只变压器。一只是工频的电源变压器。另外两只是音频变压器。

假设一个变压器10斤,光变压器加机壳就超过了40斤。难怪会这么重233333。

为什么要装那么多变压器?用来装逼吗?

我们看下图。

这是一台300B放大器。红框就是末级输出部分,是阴极接地放大电路。蓝框则是变压部分。

至于为什么这么接,是涉及到放大器如何设计的问题。我们这里不讨论。

真空管的一个特点是输出阻抗较大。这是由放大器件所决定的。我们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进行估算上图的输出阻抗。

下图是真空管的h参数模型。

假定输出变压器原边的铜损、漏磁忽略不计。那么对于阴极接地放大电路(负载是变压器)来说,整个电路输出阻抗约等于真空管输出阻抗。假定Ro为数千欧。

而如果负载直接接喇叭(不接变压器)的话,输出电阻总值就是Ro(阳极电阻一般为数千欧到数十千欧,和喇叭是并联关系,所以可以不考虑,喇叭的阻抗一般是8欧姆或者4欧姆(1kHz))。

结果是喇叭的声音会非常小,因为大量的压降集中在了真空管的输出电阻上。

有一点欧姆定律常识的人都明白是咋回事吧?

输出变压器的作用是阻抗变换

当真空管放大器的输出变压器副边的输出阻抗等于喇叭的阻抗时,此时喇叭上得到的功率最大。

我们看下图。

稍作变形。

结论:

当电压源电压恒定时, 时, 最大。而当Ro无穷小时,放大器效率最高。但此时,喇叭获得的功率很小。

这就是放大器输出阻抗匹配的原因。

对于放大器来说,一旦设计完成,忽略负载的影响,他的输出电阻和增益是固定的,CD机出来的信号一般为2Vrms。输出电压故也是恒定的,如果只考虑效率,负载上得到的功率却不是最大的。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取得最大的功率,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阻抗匹配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一台晶体管放大器。以拜亚动力旗舰A1为例。我个人非常喜欢拜雅的耳机和放大器。

图中列出了两个声道。我们只看左半部分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末级的两个圆圈是推挽跟随器。一般用对管即可。典型的可以使用安森美或ST的BD139和BD140。

再看下图。注意我框选的部分。

上图是比较有名的SOLO耳放原理图。

我们可以观察到,市面上大多数晶体管放大器的末级都是跟随器。

跟随器有个特点,输出阻抗非常低。所以不需要接变压器进行阻抗变换。没有了变压器,自然是效率越高越好。

各位读者看了这么久,我们总结一下。

1、如果负载是音箱或者小阻抗耳机,真空管放大器必须进行阻抗变换与阻抗匹配。否则,负载得到的功率会非常小。

2、对于当代的晶体管放大器,不需要阻抗匹配。并且放大器的输出电阻越低,效率越高。

我觉得我们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仍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拜亚动力的A2会人为的把输出阻抗提高到300欧姆呢?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日本国铁三角牌的HA5050上面。这台耳放甚至有五六种输出阻抗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就解释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这种设计并不是纯粹的画蛇添足,但同样的不违背我们上文的结论。

要明白设计师这么做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学习一些高频模拟电路的知识。

高频电路指的是信号处理在3MHz以上的线路。比方说收音机、视频信号接收机(电视机的装逼叫法)。而音频放大器的带宽不需要超过30KHz,属于典型的甚低频电路。

一个甚低频(甚至连低频都不算)的放大器,却需要了解了高频线路后才能理解设计师为什么这么做。有点意思。

以下将讲解一些高频电路的预备知识。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问得一流。 也许需要几个小时来回答。

关于耳放输出阻抗问题。那么到底怎样的耳放输出阻抗才算是与耳机阻抗良好的匹配呢?如不匹配会有什么问题?

(21世纪)耳放输出阻抗与耳机阻抗匹配其实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哲学、文学或者围观经济学的问题。


因此,您需要有心理准备, 至少留出 两分钟来阅读下面的长回答。

** 提示: 以下内容预计阅读时间 90 秒 。

"阻抗匹配" 有特定的涵义。

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是(射频)微波电子学的概念。一般来说, 阻抗匹配目的是要达到最大化地把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微波)输出传递给负载或者天线,避免信号因为阻抗突变而反射,提升效益。

阻抗匹配的通常做法是在(电压)源和负载之间插入一个无源网络,使负载阻抗与源阻抗共轭匹配,该网络也被称为匹配网络。

** 哦, 您不知道什么是共轭? -1 的平方根是啥您知道吧? -1 的立方根您知道吧?

阻抗匹配的主要作用:

从信号源到器件、从器件到负载或器件之间功率传输最大;提高接收机灵敏度 (如 LNA 前级匹配);减小功率分配网络幅相不平衡度;获得放大器理想的增益、输出功率 (PA输出匹配)、效率和动态范围;减小馈线中的功率损耗。

从这些描述可以发现,射频的 “阻抗匹配” 和耳机音响发烧友心目中的“阻抗匹配” 根本不是一回事, 尽管可能沾一点边。

       https://www.maximintegrated.com/en/design/technical-documents/tutorials/7/742.html     



       http://www.iowahills.com/9SmithChartPage.html     




耳机音响发烧友心目中的 “阻抗匹配” 概念源于一种误解。

使用输出变压器的年代, 要限定输出变压器的负载(音箱/喇叭)的阻抗范围, 不然可能导致机器烧毁(上世纪60~80年代的电影院经常发生这种意外)。 尽管现在的场馆PA系统仍会见到线间变压器,但除外使用输出变压器的 “胆机” “系统” ,家庭用户是不太可能需要 “阻抗匹配”, 因为常见的半导体耳放和功放的输出是按极低阻抗的 “电压源” 是设计的。

2018 年俺就提过, 21 世纪如果别人还能用 “阻抗匹配” 来忽悠您的话, 那就是教育(部)的问题了。

那些把射频的“阻抗匹配”套用到音频的同学,

如果不是【此处省略两个汉字】那就是 【此处省略另外两个汉字】了。


音频的(电信号)波长按公里算, 从手到耳朵的(电磁波)波过程才几个皮秒,

你能听出来几皮秒的波反射? 不如说你家有个引力波探测器好了。




而且某些人讨论电路时, 把 KCL 和 KVL 当厕纸一样扔在角落, 大谈特谈“阻抗匹配”。

现代的固体耳放(OPAMP闭环)输出阻抗远小于 1 欧,

阻抗最低的耳机可能有16欧的,

16/17 = ??? 16/17 和 0.5 谁大?


别忘记, 如果真的要搞音频电路 “阻抗匹配” (R1 = R2) , 这时候只有 50% 的功率传输给耳机。


他们可能认为读者都是象俺一样初中毕业, 所以他们怎么扯怎么翻手位云覆手为雨都可以。 加减乘除随意扭曲。



实际上, 降低耳放的输出阻抗是十分简单的一个事情, 几乎每一个初中毕业的知乎用户都可以做到。

举例:

JLH1969 土炮耳放

【待续, 占位符】


老麦,放大器/耳放/耳擴怎么降低输出阻抗?

要降低输出阻抗可以说易如反掌。基本上每一本模拟电子线路的教科书都会提到。在 opamp 后面加一个扩流(钻石)缓冲就好了, 再把(钻石)缓冲的输出包括进 opamp 的反馈回路里边。

如图:




是不是易如反掌啊? 是不是初中毕业就能理解呀?


扩流的钻石缓冲的功率管可以换成 2SB649/2SD669, 可用空间大的话 TIP41/42 也可以。另外钻石缓冲有现成的芯片,如果懒得动手设计的话。




Circuit: *

N-Period=1

Fourier components of V(tp0)

DC component:-0.000114846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umber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ree] Phase [deg]

1 1.000e+03 4.333e+00 1.000e+00 -0.28? 0.00?

2 2.000e+03 4.465e-05 1.030e-05 -1.06? -0.77?

3 3.000e+03 2.416e-05 5.576e-06 88.93? 89.21?

4 4.000e+03 1.798e-05 4.150e-06 178.29? 178.57?

5 5.000e+03 1.456e-05 3.360e-06 -92.07? -91.78?

6 6.000e+03 6.507e-06 1.502e-06 -2.54? -2.25?

7 7.000e+03 4.412e-06 1.018e-06 87.06? 87.34?

8 8.000e+03 2.271e-06 5.240e-07 176.61? 176.90?

9 9.000e+03 1.408e-06 3.249e-07 -93.73? -93.45?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0.001302%(0.001116%)

Date: Mon Aug 05 04:31:22 2019

Total elapsed time: 14.346 seconds.

【待续, 占位符】


#########################################################################

耳放耳扩的“推力”游戏 钻石缓冲的仿真 -- 喜迎2020鼠年春节




Circuit: * _DiamondBuffer_only_.asc


Direct Newton iteration for .op point succeeded.

N-Period=1

Fourier components of V(tp0)

DC component:0.000528664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umber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ree] Phase [deg]

1 1.000e+03 9.415e-01 1.000e+00 -0.00° 0.00°

2 2.000e+03 1.864e-06 1.979e-06 -89.34° -89.33°

3 3.000e+03 1.668e-06 1.771e-06 0.08° 0.09°

4 4.000e+03 7.118e-10 7.560e-10 90.51° 90.51°

5 5.000e+03 1.084e-09 1.151e-09 -179.88° -179.88°

6 6.000e+03 1.318e-12 1.400e-12 -43.12° -43.12°

7 7.000e+03 2.145e-12 2.278e-12 0.03° 0.03°

8 8.000e+03 1.275e-12 1.354e-12 0.06° 0.06°

9 9.000e+03 1.432e-12 1.521e-12 0.01° 0.01°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0.000266%(0.000244%)


Date: Thu Jan 16 12:57:51 2020

Total elapsed time: 17.326 seconds.






       Circuit: * DLT_DiamondBuffer_only_.asc  Direct Newton iteration for .op point succeeded. N-Period=1 Fourier components of V(tp0) DC component:0.0327214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umber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ree] Phase [deg]     1    1.000e+03 9.157e-01 1.000e+00    -0.00°     0.00°     2    2.000e+03 6.387e-06 6.975e-06   -89.85°   -89.85°     3    3.000e+03 1.770e-07 1.933e-07     0.33°     0.33°     4    4.000e+03 5.507e-10 6.014e-10    90.34°    90.34°     5    5.000e+03 2.214e-11 2.418e-11  -179.49°  -179.49°     6    6.000e+03 6.548e-14 7.151e-14   -89.85°   -89.85°     7    7.000e+03 5.609e-15 6.126e-15    11.04°    11.04°     8    8.000e+03 1.354e-15 1.479e-15    66.20°    66.20°     9    9.000e+03 2.028e-15 2.215e-15     9.80°     9.80°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0.000698%(0.000698%)    Date: Thu Jan 16 14:20:37 2020 Total elapsed time: 635.248 seconds.     







       Direct Newton iteration for .op point succeeded. N-Period=1 Fourier components of V(tp0) DC component:-0.00817328  Harmonic Frequency  Fourier  Normalized  Phase   Normalized  Number    [Hz]    Component  Component [degree] Phase [deg]     1    1.000e+03 8.322e-01 1.000e+00    -0.02°     0.00°     2    2.000e+03 4.381e-07 5.265e-07   -71.68°   -71.67°     3    3.000e+03 1.032e-07 1.240e-07     4.29°     4.31°     4    4.000e+03 4.743e-11 5.699e-11   144.83°   144.85°     5    5.000e+03 1.324e-11 1.591e-11  -170.13°  -170.11°     6    6.000e+03 8.561e-13 1.029e-12    -0.52°    -0.50°     7    7.000e+03 9.880e-13 1.187e-12    -0.09°    -0.07°     8    8.000e+03 1.126e-12 1.353e-12    -0.11°    -0.10°     9    9.000e+03 1.267e-12 1.522e-12    -0.04°    -0.02°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0.000054%(0.000000%)    Date: Thu Jan 16 16:36:03 2020 Total elapsed time: 20.474 seconds.     



#########################################################################

老麦,帮耳放找个更恰当的比喻方式好吗?


老麦,帮耳放找个更恰当的比喻方式好吗? -- 麦文学喜迎71系列



前言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家都知道。

俺的观点其实很简单:

  • 煲耳机没有意义(是个骗局): 过往没有证据证实煲耳机能改善耳机的频率相应。AES 上没有文章。教科书上也没有。 innerfidelity 的实验因为漏洞很多所以不值得相信。 发烧论坛大湿的 DEMO也不值得相信同样因为缺少对照(包括空白对照)。如果煲耳机能改善表现,那绝对是一个值得庆祝的科技突破, 应该发表到 AES 上或者科技期刊上给祖国长脸 。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 只有 EQ 或者主动被动的滤波器(例如Etymotic Research等助听器厂商在耳机里用的表贴元件)。


  • 线材调音没有意义(是个更无耻的骗局): 这就不展开谈了, 几十万字放在这里恐怕会激起民愤。相信线材调音的用户, 不妨经常(周期性地)自测一下 IQ。 虽然线材不能调音, 但是购买线材调音这件事情本身够提升智商。 这也算是个意外吧。

被中华鳖精征收了智商税的同学, 请自测一下智商:

arealme.com/iq-2018/en/

** 这是样板, 请勿诧异


  • 关于耳放: 这个事物原理和助听器的放大部分没啥两样,它能补偿用户主动或者被动丢失的听力所需要的功率增益(gain)。 用户主动丢失听力更浅显的说法就是自残。 用户被动丢失听力常见于沉溺于聆听环境中很响很大声的音乐(您也是?metoo?)或者被迫工作(录音师、航天航空研发人员、各行业包括矿业工人等等)于超出人体能承受的噪音声压级的环境。 如果您确实需要耳放, 那这个事实本身在提示您的听力是有问题的。这个事实本身就象一把冒烟的枪,在广告着自己的主人是重听患者。冒烟的枪在英文里面的喻意就是一个“很确凿的物证”,a corroborating evidence。讳疾忌医是耳机发烧圈很常见的现象。

听力残障以后只能依靠助听器了, 所以俺不怕麻烦, 从 WHO 获取授权来转载这个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新闻稿:

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健康。

至于听音观、人生观、财富观、学习观等等东西, 俺的散文里面都有体现。因为俺文化程度低, 逻辑混乱,辞不达意, 中一病合倂发作, 所以散文很散。



正文


类似于另外一篇关于 jitter 和“龟息功”的散文给知友带来的困扰一样。

热心知友在散播 "耳放==助听器" 的观点的时候撞到了墙壁。

俺认为听觉正常的人给自己加耳放用俚语来说是一种脱裤子放P的行为。

例如: iPhone/iPad/iPod 的输出功率已经足够大,完全能致聋绝大部分听觉正常的用户。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耳放来提升致聋自己的能力, 算不算脱裤子放P呢?

诚然, 在书面语中提及屁是很不雅的。也因此这位网友一不小心就被人抓住了不雅的把柄。


其实, “脱裤子放P”这种行为有很多成语、俗语或者委婉语可以替换。

例如: “画蛇添足”、“抓虫入屎忽”、“过犹不及”、“多此一举“、“徒劳无益”、“喝凉水拿筷子”、“披着雨衣戴斗笠”、“月亮底下点灯笼”、“晴天打伞”、“有益无害”、“白费心机”......

因此, 转载俺的散文是有一定的风险。 有时候需要替换一些不合时宜的词汇。

冒烟的枪在英文里面的喻意就是一个“很确凿的物证”,a corroborating evidence。

通过耳放这个corroborating evidence 可以预测,用耳放的用户很可能大部分是听力受损的患者,可以预见的主诉就是 “推力不够”。当然也会有好奇和跟风的。 就象那些把灯泡放嘴里或者高尔夫球塞进。。。【此处省略一个名词】里的人。

听力受损的患者需要助听器提供的额外功率增益来重建他们期望的(或者说习惯的)听觉。

然而, 因为自尊心绝大部分有名望的烧友是不愿公开承认自己存在听力问题的,特别是那些在烧界已经创出“名声” 的人。 作为 “名人”celebrities, 他们倾向于隐瞒自己的听力问题。承认自己的听力有问题,那会损害他们的江湖/社会地位,甚至经济利益。

可想而知,为啥凡有盲听这些人必须要土遁尿遁了。找个不可抗力比如另一维的战争来临啊、膀胱括约肌松弛啊、要上船啊之类的缘因遁掉。

这就是现代版的讳疾忌医。



从自我保护的角度看, 用户最好知道常见的手机输出有多强劲。

例如 iPhone:

补遗:iPhone 耳机口每格对应的是多少电压输出 --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联)发布了一项用于生产和使用这些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和音频播放器)的新国际标准,以期加强这些设备对听力的安全性。”“

世卫组织-国际电联标准建议个人音频设备应包括:

“允许最大听音量”功能:跟踪用户听的音量和持续时间并将其体现为占参考暴露量比例的软件。

个性化信息:根据用户用耳习惯产生个性化资料,告诉用户他听声的做法是否安全及有多安全,并根据该信息为用户提供行动提示。

音量限制功能:提供限制音量的选择,包括自动降低音量和父母控制音量。

一般信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指导,使之在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时和在其它休闲活动中采取安全的用耳做法。

该标准是在世卫组织“确保听力安全”举措下制定的。这一举措旨在改善特别是年轻人的用耳做法,既包括在嘈杂的娱乐场所接触音乐和其它声音,也包括通过个人音频设备收听音。




如果说这些您都了解, 您还知道 WHO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联合 ITU 号召大家保护自己的听力, 您还屁颠屁颠买耳放。

俺除了尊重您的信仰, 还能说啥呢?

AMEN.

当然, 还会有一种人会反其道而行之。就像俺去年总结的那样, 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Stockholm syndrome 的表现一样,鼓吹要对自己下手狠一些。

俺除了 AMEN, 还能说啥呢?



帮耳放找个更恰当的比喻方式,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说, 大家的台词都约好了用汽车来比喻。

换其他的东西来类比会造成陡峭的学习曲线。


俺已经反复强调很多次,手机和笔电直推是足够的


时常见到听力健康的用户也可能会购置耳放, 然而购置耳放的原因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这个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呢?

那就是用户不敢开手机或者电脑的音量。


例如,iphone 的音量有 16 格, 用户把音量调到 5 格还觉得不够响的时候,

就不愿意利用剩下的 16 - 5 = 11 格音量了。

宁愿购置耳放来提升音量。

这似乎很滑稽, 然而一点都不罕见, 而且司空见惯。


某些耳放利用了用户的无知,

或者故意采用错误的电位器,

或者把增益设计得很大,

只要用户动一点点耳放的音量控制就立刻很大声,

直达人的生理痛域 120dB SPL re 20uPa.

这时用户内心只有一个 “劲” 字。

是啊, 一格半格音量就到痛域能不 “劲”吗。


老麦不解的是在手机或者电脑上调一下音量有那么难吗?

为自己省钱以及减少用耳放自残的机会有那么难吗?


最常听到的标准洗地意见是:“够响就算推好了吗?”


事实是大部分人觉得够响的时候, 也就是 85~90 (正常人)甚至 100 dB SPL (轻度听障) 声压的时候, 手机也好, 电脑也好,都还有 10 ~ 20 dB 的裕量给用户。

同时这时候的 THD 也就是失真还远远低于正常人能分辨的极限。


飞矢不动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中的一个。人们通常把这些悖论称为芝诺悖论。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好了, 如果您的耳机在一个手机/笔电/平板/上网本的驱动下能发出 98dB SPL re 20uPa 的声音,这时上网本的声卡只需要输出 130mV 而已, 它还能毫不费力地再输出 0.629V 也就是 629mV. 而且耳机的声音的失真只有区区不到 0.3% (低于人类能侦测的极限)。

这个耳机是在响吗? 它在动吗? 它被推开了吗?还是 ”飞矢不动“ 呢?

您的耳机假装在睡觉?看到便宜的上网本就嫌贫爱富, 拒绝振动了呢? 要等大湿埋藏在耳放和/或发烧线材里面的谈判专家来说服它动一下呢?

这个时候, 大湿们念叨几十年的 “耳朵收货” 为啥又不实践了呢?


对于正常人来说,相比入耳式耳机, 相比 Sennheiser HD650 即使更低灵敏度的“又吃电压又吃电流(借用论坛大湿的话)”的AKG 70X 都可以用 IPHONE 3/4/5/6 手机/笔电/平板/上网本来驱动。



** 顺便提一下, AKG 701 702 只需要 0.13~0.14V rms 也就是 130~140毫伏就能输出 80 dB 以上的 SPL RE 20uPa。 不需要什么耳放


笔记本也能随便把 AKG 701 驱动到足以造成听力损伤的 98 dB SPL.










如果您的电脑或者手机不是十分差,例如 Thinkpad T410 T420 iPhone 3/4/5/6 这些, 确实不需要耳放。但您终归心里不踏实, 大湿们已经唱了差不多 20 年耳机不能直推。

就象 “送礼就送脑白金”听到耳朵起茧以后, 即使俺说这玩意就是褪黑素,您可能还会忍不住买来送礼或者自己用。

譬如 Sennheiser HD600 作为上世纪末的旗舰产品,不用额外的耳放(助听器)的帮忙, 也能很好地为您服务。有的同学说用入耳式耳机听歌 7 格甚至 8格都不够大声。俺无一例外会建议进行以下的免费测试:

。当然听觉残障的用户需要配置一个耳放来补偿损失的听力, 不然不够大声。(重听了)





俺有个朋友和俺谈起手机用户不愿意多按几下音量, 反而愿意加多一坨东西(耳放)的事情。 他说这和车子是一个道理。 这些用户怕按多了音量开关, 开关会蚀了

他举了一个例子:我的车二十万买来的,没有任何故障,车漆也光亮如新。平时都是放在车库里,需要出门的时候,都是我媳妇在后面推着走。过减速带的时候,我会找几个人抬过去。轮胎我会每天转半圈,防止轮胎同一个部位长期受压变形。过几天我还会用汽车举升机把车抬起来一下,防止悬架受力不均匀。空调从来不开,害怕里面的冷凝器发霉。机油我也每天搅动几次,害怕长时间静止损坏发动机油底壳的油封。门窗的缝隙我也用胶水封死了,害怕别人塞的小广告卡住玻璃升降机。雨刷我都是拆下来放到被窝里,害怕雨刷长时间暴晒导致胶条老化。门框密封胶条我也是每天涂抹一遍鲁花5S特级压榨花生油,害怕胶条氧化变硬。电池我也是每天拆下来充电,害怕蓄电池长时间自行放电导致不可逆的硫化。转向的时候我也不舍得打转向灯,都是让人在后面打手势,害怕烧坏灯泡。轮胎的气压每走两步我就测量一次,害怕胎压过高或者过低引起轮胎寿命衰减。每走几百米我还要下车去抠一下轮胎花纹中夹住的小石子,害怕扎坏轮胎。每次需要大幅度转弯的时候,我都是雇几个人抬起我车头转弯,害怕方向盘打死损坏助力泵。每行使十来里地我就换一次机油,害怕机油里面的金属杂质磨损汽缸壁。

俺还是很不解, 手机是有记忆的呀。 音量开关多按几下也就是一次罢了, 手机不是能够记住的吗? 朋友说俺太天真了, 上坛时兔拿衣物。


这时, 俺灵机一动。

终于想到了给耳放的更恰当的比喻。


首先,耳放不应该说成是 “脱裤子放P”,而应该酌情选择下列描述:

画蛇添足”、“抓虫(入屎忽)”、“多此一举“、“徒劳无益”、“喝凉水拿筷子”、“披着雨衣戴斗笠”、“月亮底下点灯笼”、“晴天打伞”......


其次, 耳放也不应该说成是助听器, 而应该说成是不带 EQ 的助听器;


最后, 如果要图形化的话, 耳放可以 Visualized 成 Car Hauler,

也就是下面这些个图中的东西。 买了跑车, 用拖车来日常伺候。

俺觉得很贴切,一般也不会冒犯到爱惜耳机的用户。







。。



俺和隔壁老王谈了这个事情, 老王慢悠悠地说, “耳放这个东西不应该算什么冒烟的枪,充其量是个拐杖而已。腿脚好的人用拐杖也不喜欢把拐杖称作拐杖, 脚部支撑 Leg Support 或者摄影用的 Mono-pod 是最好的称谓。 你那个 Smoking Gun 的比喻太夸大其辞了......”



########################################################################

耳机音响发烧的跨世纪未解之谜:耳放耳扩的推力的单位

注:本节为完全虚构作品, 请勿对号入座。本文内容 COPYLEFT, 不保留版权,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用大家熟悉的“佚名”或者自己的任何网名替换作者名字。


知乎有个很热门的话题, "如何一句话惹怒 Hi-Fi 烧友?"



俺觉得效果最明显的有: “耳放耳扩的推力的单位是什么?量纲是什么,兄弟? ”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

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期间,费曼周末常与汉斯·贝特及冯·诺依曼等人在峡谷中散步。冯·诺依曼教会了费曼做一个“无社会责任感”的人。虽然俺也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但俺在100 多篇散文里边挖的坑太多, 隐约觉得有义务把这些坑尽量填上,以免散文读者又掉进俺挖的一个又一个的坑里边。 那样的话俺的罪孽就深重了。


俺无疑是读书少的一员, 而俺从不忌讳别人知道俺读书少。

俺读书少, 文化水平低, 初中毕业, 大家都知道。

熟悉俺的散文/回答的知友都知道俺的散文很散,俺的知识缺陷、辞不达意、逻辑混乱、市侩、草根、修辞手法误用以及思维发散等等因素,导致散文的可读性很差。看不完看不下去真不是您的问题, 问题的根源JB都在俺身上。批评的时候千万别客气。( JB = 基本 )

。。。。。。

老乡又过来玩,俺和老乡谈了自己的体会。

谈到沦为论坛孤儿在祖国各大论坛上被吊打、实锤以及在知乎拿不到赞的残酷现实,俺不禁梨花带雨以泪洗面。看到俺涕泪交下的熊样, 瘦子叹了口气。从认知和教育的角度给俺上了一课。

俺从不避讳自己读书少的事实, 但是俺从不敢不读书。比如沆瀣一气这个成语俺不会念。俺不但不会念, 也不知道怎么查字典。

幸好老乡瘦子来了, 俺觉得有救了。俺指着沆瀣一气这个成语问,

“老乡, 这念什么一气?”

“螃蟹一气。” 瘦子回答。

“螃蟹? 大闸蟹那种螃蟹?” 俺问。

“沆瀣 [evening mist], 夜间的水汽,露水。 音 hang 去声, xie 去声. 不是螃蟹。沆瀣一气,出自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

俺追问道:“那现在某些兜售线材的贩子和老烧们的关系能不能用沆瀣一气来形容?”

瘦子严厉地说:“ 不行绝对不行。 你不能用贬义的词汇来形容他们。 比如蛇鼠一窝、同流合污、狼狈为奸、一丘之貉、朋比為奸、朋黨必周、貓鼠同眠、狐群狗黨、裡外同謀和沆瀣一气这些都是禁止使用的。玩一你滥用了这些词汇, 你在论坛上就算玩完了。 你现在沦为论坛孤儿就是因为文学底子差, 你知道吧。 顺便提醒你, 你的泪阈太低了。”

俺苦笑着和老乡说:“ 俺连读沆瀣一气都有困难, 老乡您真是抬举俺了。俺咋会滥用呢? ”

瘦子说:“ 看在老乡的面子上才提点你吖。 记得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用这些成语和它们的同义词。不然你很可能被吊打得更厉害。”

俺追问道: “雷雨俺知道, 嘛是泪阈?哪的方言?”

老乡撇了一下嘴角, 说:“ 泪阈就是你要泪奔的情绪波动水平。阈这个字指的是阈值,threshold, 也是门槛的意思。 它不念阀。 类似的字还有糖被的被字不念背念披,草菅人命的菅念坚不念管,挑衅的衅不念绊念信...”

俺接口说: “龟裂的龟和中华鳖精广告图里面的龟又怎么说?”

瘦子说: “龟裂的龟应该是皲裂的皲字的通假罢, 我也不清楚。”

俺兴奋地说:“原来你也有不懂的东西啊!”

老乡说: “你踏麻地当我是百科全书啊, 用你的流量上维基百科自己查一下吧。”

聊起文学,俺问道老舍写的幽默的危险中,雀入大水化为蛤变成雀入大蛤化为水是啥意思?

瘦子说,雀即阳*也,入即**也,大蛤即*阴也,化为水即***产生也。这就是把很不好开口说的****说得文雅一些,“雀入大蛤化为水”很形象啊。

** 注意, 这是人工耳。 耳鼻喉科的教具




于是俺又问, 为啥论坛上的Hi-Fi发烧板块水平如此之低?

瘦子又叹了口气说沐猴而冠的太多了。



瘦子说, 文学和散文你要向静下心来研读环球时报和*选。 别以为高数电路仿真声学基础这些东西能用来科普,科普要最大地发挥修辞手法的作用, 形容词副词没成本的你知道吗。对了, 你得看看教育的基础理论。



学点教育学, 这样才能有效的科普。 网友说你是民科, 其实是抬举你了。 你知道物理教授都被批成民科, 你一介初中毕业生写几篇散文就跻身民科是赚到了。



。俺不禁反驳说, 俺只不过想要”新烧“ 的资格而已。





推力是什么?


耳机和音响发烧圈里面有个神秘的名词,和“前端” 这样的名词一样大家张口就来但是不能深究。

这个名词就是 “推力”。

经常会有坛友谈到 “推力” 以及 “一耳朵区别”、 “天翻地覆”、 “N条街” 的改善等等。

俺听到看到这些讨论,不免心痒如猫挠, 可惜俺学识有限说不出个所以然。


为啥说“推力”它神秘呢?

因为它的单位是个谜。


不管是多资深的烧友, 您不妨多问几句, 担保您把他/她问急了。

知乎上有个提问: “如何一句话惹怒 hifi 烧友?”

俺可以和您分享的就是千万别问这个问题:

“兄弟, 推力的单位是什么?”

如果您不幸问了 “推力的单位是什么?”,

千万不要追问 “谁说的? 哪本教科书说的?”

。。。。。。



抗站剧有台词说:“每个战士携带150公斤炸药。。。。。。”

有网友剧评里批评写剧本的是弱X;还有弹幕评论说亩产万斤都不是个事这小意思;

令人虎躯一震的是这个评论:

“度量衡没统一”!


俺觉得耳放或者放大器的推力的单位恰好也是这种情形:

“度量衡没统一”!


秦始皇不是已经统一了度量衡吗?

您可能会问。是的, 秦始皇已经统一了度量衡。

但是耳机发烧圈的大师们还没有能够统一耳放推力的度量衡


有读者说俺瞎掰,俺可以拍胸口说俺没有瞎掰。

不说远的, 即便是某知名音乐器材论坛的文章,也反映了祖国大陆的论坛里耳放推力的度量衡还没有能够统一:



还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

那就是某些毒文总喜欢说 YYYYY 推XXXXX 推到了七八成,

似乎它们真的有个 100% 的参照物似的。对吗?

甚至有些毒文说 ZZZZZ 推 XXXXX 推到了九成九。

言之灼灼语之戚戚让您不得不相信 YYYYY,ZZZZZ 这样的东西您

今天不买买买您很可能抱憾终身。

但是这个 100% 的参照物永远存在传说中。


如果您不信邪。 您不妨看回知乎的一个提问:

“如何一句话惹怒 hifi 烧友?”

如果您胆子大,试着追问一下:

“ 这个 100% 的参照物在哪? ”


但是俺建议您千万不要追问:

“这个 100% 的参照物用什么东西来测量?”

当然更不要追问:

“测量这个 100% 的参照物的东西又用什么东西来标定?”

因为您很快就会看到蜂拥而来的群众演员说:

“每个战士携带150公斤炸药。。。”

您问多几句呢, 卖家就让您 “耳朵收货”。

这会让您恨不得自己被送回战国末年。寻秦记里的战国末年好像还没有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这样的机构。寻秦记里度量衡确实没有统一。




老乡又来蹭吃的。

于是, 俺把困扰良久的问题拿来问老乡。

老乡漫不经心地说:

推力的单位是人民币元。”

俺不禁怒气横生,道:

“踏麻地你当俺没读过书啊!”

老乡迤迤然回道:

“兀那漢子你那中学文凭, 懂量子力学吗?”

情急之下俺记起百度百科里看过费曼的生平,

于是强答道:

“老乡你谈谈量子力学最小作用原则和费曼图吧。”

没想到竟然把老乡镇住了, 但是他打量肉夹馍的饥渴的眼神让俺脚跟发凉。


除了老乡, 俺还有WHO的朋友整天和俺耳提面命保护耳朵的事情。

俺知道 WHO 推荐用耳机或者音响的时候声压级不宜超过 85dB SPL re20uPa, 不然就是自残.


俺问道: “推力的单位是人民币元, 不是牛顿吗?”

老乡嗤地冷笑一声,说:

“我说的是人力成本, 是人民币元。”


俺摸出几张麦当劳的优惠卷, 讨好地说:

“咱先去吃肉夹馍好不好?”


山水耳机 Sansui SS100 1977



吃完了肉夹馍回来。

俺在听万元耳机的时候闻到一股恶臭, 但奇迹就在这一刻发生了。

平时听惯了的音乐更通透, 三频更均衡了, 声场大了几圈, 感觉更宽松了。


俺摘下耳机问:

“老乡, 你是不是放了个大臭屁? ”

老乡点了点头说: “芝士吃多了。 I cut the cheese.”

俺接着问, “你说说, 为什么屁会让耳机的音质突然变好?”

瘦子沉吟半晌, 说:

“屁这个东西牵涉到很多国家鸡密。你知道吗? 屁里面除了甲烷, 还有超导体。”

俺一下子精神振作起来,

“屁里面还有超导体? 你别欺负俺没读过书啊。你说话有没有科学根据呢?”

瘦子严肃地说: “硫化氢是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S。正常是无色、易燃的酸性气体,浓度低时带恶臭,气味如臭蛋;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2015年,物理学者发现,硫化氢在温度203K 极度高压的环境下发生超导相变,是目前已知最高温度的超导体。我跟你说啊, QED 这个事情。。”

俺没兴趣听他扯量子电动力学, 但是对屁里面的超导体很有兴趣。 因为耳机发烧圈很流行线材调音, 刚才老乡一个屁就让耳机的音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俺觉得平时关注太多耳放似乎有点偏差。就说:“超导体这个东西你能不能多讲讲? 俺为了伺候好俺的耳机, 连入户线都选了陈年老铜的。 如果再加上超导体, 那以后整个系统真的能脱胎换骨了。”

老乡说:“都说了国家鸡密, 只能告诉你那么多了? 还是讲回你的耳放吧。 总不能白吃你的吧。“

老乡接着说:

”为了涨姿势,一个村妇误入了一个物理博士群,见到有人问:一滴水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会不会弄死人? 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讨论。一小时后村妇怯怯地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群里刹那间死一般的静了下来……然后,她就被踢出群了……”

俺乖巧地接茬说:

“村妇真是没见识, 她被踢出群肯定是因为她没见过冰雹。好吧, 给俺讲讲耳放的推力。”


老乡说:

“冷战的年代, 也就是老领导他们那个年代, 放大器是电子管的。 运算放大器也有电子管的。”


俺的毛病是散文很散, 思维也发散。

没想到老乡更是离谱, 竟然和俺说起了冷战。


俺实在按捺不住心头的恼火,不耐烦的说:

“兄弟, 推力!”


老乡委屈地说:

“THOMAS H LEE 也是这样讲的啊,

你看他这份 IC Op-Amps Through the Ages 一开始也是讲的 K2-W. ”




俺不满地插话,

“祖国的耳机和音响发烧圈认 PASS LAB 和 Douglas Self, 谁认得 THOMAS H LEE 啊?”


老乡挣扎着说:

“ THOMAS H LEE 好歹是 Stanford University 的教授, 不知道 Douglas Self 是何方神圣。”


俺不满地说: “井蛙了吧 !”

俺翻出一本 Douglas Self 的书说:

“这本书你看过吗?”



老乡从头到尾翻了翻, 说:

“内容也跑不脱华中理工的模拟电子技术课本和 MIT 的 Operational Amplifiers Theory and Practice, 我哪里井蛙了?”








。。。。。


俺想起最近网上八万元的线材打擂的事情, 刚想开口问。

没想到老乡先问了俺一个问题:

“老领导叫你去图书馆看书, 你现在知道法拉弟是不是法拉的弟弟了吧?”

俺顿时心里一沉, “糟糕, 俺没时间看书啊。 老乡你知道就直说了吧。别为难俺一个初中生了。”

瘦子说: “法拉弟他发明了一种电磁旋转机器,这就是今天电动机的雏型。而电动机也是耳机和喇叭的前身。”

俺哦了一声。

瘦子说: “法拉弟他发明了一种电磁旋转机器,这就是今天电动机的雏型。而电动机也是耳机和喇叭的前身。”

俺又哦了一声。

瘦子又说: “法拉弟他发明了一种电磁旋转机器,这就是今天电动机的雏型。而电动机也是耳机和喇叭的前身。”

俺不解地望着老乡的秃顶, 不知道他是不是早老性痴呆发作了。

瘦子说:“现在的互联网,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俺知道老乡又要绕圈子了。



果然, 老乡透出沉痛的目光, 似乎在回忆不堪的往事,

”你知道吗, 我读书的时候得过一次零分。“

俺不禁幸灾乐祸地望着一贯不可一世的老乡,”你也会拿零分? 你不是老师吗?“

瘦子有点忸怩地说:

”那是一份化学实验报告, 我忘记填室温和标准电池 的电压了。其他人抄我的下半部分报告却拿了满分。 不说了吗学生时代。“

俺同情地点点头, ”解气啊! 啥学校?“

瘦子摇了摇头不答。

俺催促道:

”兄弟, 推力!“

老乡反问俺:

“你觉得耳放耳扩的推力有啥特别的呢?”


俺努力回忆:

“只要不是祖国发烧圈的那些个老面孔,啥这总那总推荐的,就会推力不足,要不就推过头, 要不就背景不够黑, 总是能挑出毛病来。感觉就是耳机厂原配放大器的设计师和耳机设计师都是内奸,狗屁不通又故意降低产品的用户体验。同时祖国发烧圈的那几个大师总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找出这些历史底蕴深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奸研发的产品的弱点的集合。但是吊诡的是祖国的大师推荐的产品都不约而同地对电源波动敏感。换条电源线就如同换机。换个电源排插就变化天翻地覆。换个保险丝就脱胎换骨。厂家原配放大器反而对电源波动不敏感。 ”

瘦子又透出沉痛的目光, 似乎在回忆不堪的往事。

俺担心是否俺话太多,就问:

”咋了?“


老乡说:

”我毕业后曾经一时没找到单位。在硅胶娃娃工厂打工,有的工友给娃娃装胳膊,有的给娃娃装腿,我的工作是负责装逼,整条流水线上有十几个装逼的人,他们都是靠装逼混日子混工资,只有我装的逼既准确又耐用,工友们都很羡慕我的装逼技术,我们厂是计件装逼,每次我都是装逼装的合格率最高的,业务主管夸我是个装逼能手,每月拿到最多的装逼岗位津贴。。”


俺提醒他道:

”兄弟, 推力! 装逼谁不会啊。“


老乡惆怅地说:

“你听说过一句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 我装逼装出了水平以后在厂里呆不下去了。 临走前想把装逼的诀窍告诉工友们, 可是没人搭理我。真是夏虫不可语... ”

俺接茬道: “冰!”

老乡点点头说:

“金坷垃。”

老乡接着问俺:

“你知道有个电动车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吗? ”

俺想起最近的新闻, 说

:“是不是法拉弟?”

老乡有点点头, 问:

“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啥不用牛顿呢? 你不是说牛顿是推力的单位吗?”



这下轮到俺耻笑老乡了:

"法拉弟听起来就象是法拉利的弟弟, 倍有范。 牛顿和摩托骡拉都透着一股土气。 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装逼能手, 还拿什么岗位津贴。 切~~~"

俺追问道:

“你除了拿零分, 有没有拿过负分的?”


瘦子赧然一笑, 说:

”有那么一两次吧, 不过不是负分是没有分。 一次是实验设计没有对照组,直接被老师把论文扔脸上; 还有一次是在参考文献上用了中文的书名号。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惭愧。“

停顿了一下, 瘦子接着说:

”忘记填室温和标准电池 的电压, 整个试验报告就是废纸一张。 这是化学老师的原话。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 平时分有点低,所以后来留校也没我的份。 “





俺同情地说:

”你们那狗屁学校不是人呆的地方。“

瘦子感激地看着俺, 幽幽地说:

”对啊, 每年都有人跳楼的。 活下来已经是万幸了。“

俺有点着急地问:

”推力...?“


老乡不答反问道:

”你知道你坐的凳子为什么是凳子的样子吗?”

俺回答:

“难道不是家具厂把它做成那个样子的吗?”


老乡自顾自地说:

“原子间的电磁力...”


俺忍不住说:

“草, 俺问你耳放的推力, 你扯到冷战又扯到原子, 是不是要讲量子力学了。 俺初中文化别扯那么远好吧, 能不能用少年科学画报的语言讲得简单点。”

老乡若有所思地问:

“你怎么对少年科学画报兴趣那么大?”


俺提醒他:

“你还记得咱村子旁边有个收购站吗?”



老乡忽然大叫一声:

“哎呀, 我要走了。 有事发电邮!”

拍拍屁股就走了。


俺不由自主地暗骂: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吃完就跑,没良心。 ”


老乡不够仗义, 俺只好自己给大家找答案了。

“推力的单位是人民币元, 欺负俺没读过书啊!”



按照祖国论坛上流行理论, 耳放/耳扩 "推力" 的单位/量纲一直是个谜。 而生产厂商的质检部门还能给谜一样的耳放贴合格证, 您不觉得蹊跷吗?

。。。。。。

俺觉得要解决问题, 难免要把这个堪比再次登月一样的世纪之谜简单化。

您说呢?


“推力” 够不够这个世纪难题的根源是教育问题.

因为其中涉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解答一次需要一块钱人民币, 为了让大家看清楚问题所在, 俺就豁出去了。


WHO 觉得人耳朵的耳膜上最好不要有超过 1 帕的声音导致的压力.

那 1 帕的声压是啥概念?


帕斯卡(符号Pa,Pascal)是国际单位制(SI)的压强单位。

它等于一牛顿每平方米。

牛顿又来了。


1帕斯卡相当于94 dB(SPL)声压级。

这是一个人为的, 以人为中心的定义.

在空气或其它气体中的声压 0 dB,对应的压强参考值为20微帕斯卡(μPa) = 2×10^(−5) Pa。

这是一个人为的, 以人为中心的定义.

理解声压级需要初中毕业。

俺恰好是初中毕业, 因此俺给大家强答。


大家最怕的一样事情就是被代表. 国际上不认识咱们的人把咱们代表了, 把 声压 0 dB,对应的压强参考值为20微帕斯卡(μPa) = 2×10−5 Pa 强加了给我们.

为了不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 我国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 《气导听力零级》全国量值比对报告:

感兴趣的可以自行下载研读

jls.aqsiq.gov.cn/kxjl/j




声校准器


声校准器是一种当耦合到规定型号和结构(如带或者不带保护栅罩)的传声器上时,能在一个或多个规定频率上产生一个或多个已知声压级的装置。声校准器产生的声压级与环境条件例如气压、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

声校准器的两个主要用途:

1. 标定规定型号的结构的传声器的声压灵敏度;

2. 检查或调节声学测量装置或系统的总灵敏度。





为了给大家解开推力的谜, 俺也弄了几个声校准器。





虽然它们的样子很象手电筒, 但确实比普通手电筒贵几个数量级。

有了这几个长条形的玩具, 俺再也不用凭着意念校正麦克风的灵敏度了。


凭着意念? 靠精神力量校准设备? 确实有很多大牛是靠精神力量校准设备的, 有些个知名的鬼佬大牛发布了很多 Datasheet(s) , 而且这些被奉为神明的 Datasheet(s) 是用没有校准的设备收集的数据编撰的.


话说欧盟就象朝阳大妈管得宽, 声音大小要管, 用户是否自残也要管。耳机口输出的附加电阻也被盯得死死的。


你看看 IEC61938 有多么不像话:


音频系统,视频系统和声图信号系统.互联和匹配值.模拟信号推荐匹配值




有真正发烧的朋友(经销商的雇员)说:

“ 不不不不不, 我要保留耳放撕裂耳膜的能力 。”

你不禁会思考, 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有点违背良心?

真正发烧的朋友(经销商的雇员)说:

“ 没没没没没, 我绝对有良心, 对自己和自己的家人, 我绝对有良心。”

你不禁会赞叹:

“ 这样的模范确实值得全国人民学习。”

真正发烧的朋友(经销商的雇员)说:

“别别别别别, 你们最好别学习我, 我还指望你们把良心给我呢。 我孩子还在喝配方奶。”


你不禁会雀跃, 原来良心也有人收藏, 改天俺也把它卖了。断斤。


网友追问:

“怎么说了那么多, 我还是不知道一帕有多响。 我不想买声压计, 不想买声压基准。你能不能帮帮我?”


。。。。。。


“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名言最早应该是培根子爵 (Francis Bacon, 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 1st Viscount St Alban) 说的。

“Knowledge is power / Savoir, c’est pouvoir / Знание-сила ...."

培根子爵是一位哲学家, 探索实验方法的各种可能性,他要做科学上的哥伦布。提出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认识理论,作为归纳法理论逐渐为人所知。培根认为对自然的科学理解和技术控制是相辅相成,两者都是运用科学方法的成果。培根对印刷、火药和罗盘的发明非常重视。他以这三种发明为例,证明近代人比古希腊人的知识高明得多。培根说:“促进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新科学方法,首先要求的就是去寻找新的原理、新的操作程序和新的事实。这类原理和事实可在技术知识中找到,也可在实验科学中找到。当我们理解了这些原理和知识以后,它们就会导致技术上和科学上的新应用。”

培根子爵也是一位散文家。1624年出版的《散文集》, 文笔优美值得一读。


**离题的话:培根其原意是烟熏猪肋条肉/方肉或烟熏咸猪背脊肉。


初中知识也是力量” 是俺说的。当然俺还没有膨胀到自比培根的地步,俺读书少, 文化水平低, 初中毕业, 大家都知道。。

得益于祖国耳机音响发烧圈的励志的风气,换线如换机、什么都要煲、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以及用不可知论来解释模拟电路、换能器和/或心理声学的研究成果都能大行其道和登堂入室, 俺觉得不时撸出一两句自创的名言或者假说也无伤大雅。大家都会撸。对吧?

今天您还能看到各大耳机音响论坛上的大师在兜售不接地的法拉第笼--地盒, 尽管一个淘汰的电脑机箱或者一张铁桌子都能做同样的事情, 您看到谁敢去质疑吗? 今天您还能看到各大耳机音响论坛上的大师在兜售发烧电源线, 尽管某些发烧电源线连 UL 认证都过不了,尽管某些发烧电源线是摆明的经济诈骗, 您看到谁敢去质疑吗?

初中知识也是力量” 是俺说的。 不服来辩。



在电动力学里,洛伦兹力(Lorentz force)是运动于电磁场的带电粒子所感受到的作用力。洛伦兹力是因荷兰物理学者亨德里克·洛伦兹而命名。根据洛伦兹力定律,洛伦兹力可以用方程,称为洛伦兹力方程,表达为

F = q (E + V x B).

其中,F 是洛伦兹力,q是带电粒子的电荷量,E 是电场强度,v 是带电粒子的速度,B是磁感应强度。 x 是叉乘的符号。处于磁场内的载电导线感受到的磁场力就是这洛伦兹力的磁场力分量。初中生都知道洛伦兹力定律是一个基本公理,不是从别的理论推导出来的定律,而是由多次重复完成的实验所得到的同样的结果。

尽管很多人相信耳放耳扩的推力的单位是人民币, 俺坚持认为牛顿才是力的单位。 不因为别的, 就因为俺是初中毕业。书上说帕斯卡(符号Pa,Pascal)是国际单位制(SI)的压强单位。它等于牛顿/平方米。

为了把耳机音响发烧的跨世纪未解之谜(耳放耳扩的推力的单位)简单化, 俺觉得只讨论电磁耳机会比较好。 静电耳机的放大器的推力从来就不是一个谜, 美国专利局公开的文档里可以找到无数的例子。

安培力(Ampere's Force)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由法国物理学家A·安培首先通过实验确定。表述为:以电流强度为 I 的长度为 L 的直导线,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均匀外磁场中,则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f = I B L sinα, 式中α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B方向之间的夹角,f、L、I及B的单位分别为 N牛顿、m米、A安培及T特斯拉。据说狭义相对论中,安培力与带电粒子的洛伦兹力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安培力的实质是形成电流的定向移动的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合力。

俺猜想, 淘宝上的耳机音响发烧量子不干胶贴纸就是通过储存卖家的一阳指力能量来发挥作用的,如果不是一阳指那就是中指使出的六脉神剑之中冲剑的能量。中冲剑的特点是“大开大阖,气势雄迈”。 买了量子不干胶贴纸的用户不乏溢美之词, 俺觉得他们应该或多或少地研习过丁春秋的绝学。 您千万别在意那么多 “俺觉得”, 俺觉得俺不算过分的。


在祖国大陆的论坛里, 耳放推力的度量衡还没有能够统一。

*** 猪在天上飞呢

耳放/耳扩的推力的量纲还是个谜


有一些象俺一样没读过书的同学,不知道 量纲 是什么玩意。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俺没读过什么书,可俺周围的人都在用同一个网站查东西。于是俺就试着用老乡介绍的网站查了一下什么叫 “量纲”



量纲,又叫作因次(Fundamental unit),是表示一个物理量由基本量组成的情况。确定若干个基本量后,每个导出量都可以表示为基本量的幂的乘积的形式。引入量纲这一概念可以进行量纲分析,这既是物理学的基础,又有着很多重要应用。

量纲分析是物理学的基础之一,更在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中有重要应用



看到了吧, 量纲分析。。。 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中。。。欧耶

玩儿耳机的人, 如果不懂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除非是世袭的, 不然都不是大师。



来了, 开撕了啊。


假设神秘的耳放的 “推力”是没有量纲的, 那咱们可以通过简单的逻辑思考来证明这个假设的对错。

有些烧友似乎很怕简单的逻辑思考,因为这些简单的逻辑思考有可能会动摇自己的宗教信仰。

可是, 咱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作为无产阶级的接班人是不是应该用唯物主义和科学的世界观来分析问题呢?

对叭?

俺查过,基本上基督教的圣经,佛教的佛经以及伊斯兰的可兰经都没有提及耳机。祖国自己的道教和藏传佛教也没有提及耳机。

所以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上帝也好,释迦牟尼也好, 安拉也好,洪钧老祖以及太上老尊 他们都太忙了,没有来得及发明耳机。

因此在这里,俺斗胆下一个结论, 那就是: “耳机是地球人发明的!”


“耳机是地球人发明的!”

很幸运的,俺找到了一些文字记载来证明这个观点。这样的话那些惴惴不安的同学和最最不安的同学都可以稍微放心了。这些文字是这么说的:

“Headphones originated from the earpiece, and were the only way to listen to electrical audio signals before amplifiers were developed. The first truly successful set was developed in 1910 by Nathaniel Baldwin, who made them by hand in his kitchen and sold them to the United States Navy.[4][5] Some very sensitive headphones, such as those manufactured by Brandes around 1919, were commonly used for early radio work. These early headphones used moving iron drivers, with either single ended or balanced armatures. The requirement for high sensitivity meant that no damping was used, thus the sound quality was crude. These early models lacked padding, and often produced excessive clamping forces on the wearer's head. Their impedance varied; headphones used i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work had an impedance of 75 ohms. Those used with early wireless radio had to be more sensitive and were made with more turns of finer wire. Impedance of 1000 to 2000 ohms was common, which suited both crystal sets and triode receivers. In early powered radios, the headphone was part of the vacuum tube's plate circuit and carried dangerous voltages. It was normally connected directly to the positive high voltage battery terminal, and the other battery terminal was securely grounded. The use of bare electrical connections meant that users could be shocked if they touched the bare headphone connections while adjusting an uncomfortable headset. In 1943, John C. Koss, an audiophile and jazz musician from Milwaukee, produced the first stereo headphones. Previously, headphones were used only by telephone and radio operators, and individuals in similar industries. The 3.5 mm radio and phone connector, which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n portable application today, has been used at least since the Sony EFM-117J radio which was released in 1964.[6][7] It became very popular with its application on the Walkman in 1979.”

ref:

"Howeth: Chapter XI (1963)". earlyradiohistory.us. Retrieved 21 July 2015.

Utah History To Go. Ruin Followed Riches for a Utah Genius (Will Bagley for the Salt Lake Tribune, July 8, 2001)

"Sony history 1960s". Sony official website.

Description of 3.5mm earphone jack in described model: "Vintage Sony 1960’S EFM-117J Radio". WorthPoint. Retrieved 2016-01-25.

美国专利局的档案俺就不查了, 大家有时间不妨去认真核实一下。


耳机发烧圈有人说:

“ 耳放的输出功率除了要让耳机正常达到100db以外,更重要的是耳放瞬间输出较大电流的能力 ”。


这个论断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更重要的是耳放瞬间输出较大电流的能力 ”,


用数学表示出来

dI / dt * R = dU / dt

dU / dt 的单位是 伏特/秒。


最常见的一个运算放大器 LM741 的 Slew Rate 是 1,000,000伏特/秒,

是不是让大家爽的翻了?

不行?

好吧。

耳放芯片 TPA6120 的 Slew Rate 是 1300,000,000伏特/秒,

是不是能让大家爽的翻了?


反正俺看到这个人口的经典数字, 俺的键盘会不由自主地湿了。


“瞬间输出较大电流的能力 ”, 哦买糕的。


耳放芯片 TPA6120 不行?

还有一些片子, 瞬间输出较大电流的能力更强。


AD811,

Slew Rate 是 2500,000,000伏特/秒。

够了吗? (贝尔实验室在上世纪60年代说 3,000,000伏特/秒 对于耳机是远远足够了 )


这时,不妨问问大湿。

大湿大湿大湿大湿大湿, 推力的单位找到了么?


AD811 Slew Rate 是 2500,000,000伏特/秒,

2500,000,000伏特/秒 除以 R 例如 50 欧姆,

等于 50,000,000安培/秒。

这算不算瞬间输出较大电流的能力呢?

算不算?

算不算?

算不算?


对于歪嘴吹海螺的大湿来说, 恐怕还是不够吧。


【待续】

【待续】

【待续】





关于 “SONY Z7”:

“70mm的振膜可是不好推啊,功率小点估计都推不动”。

这种逻辑有意思吧?

Z7 灵敏度的指标摆在那里, 到底是视而不见还是看不懂?

灵敏度的指标看不懂, 就拜托不要装X, 说我看不懂灵敏度的指标就很好。

偏偏要撸出新理论就人神共愤了。

至于雷劈不劈,

就看撸出来的新理论有多惊天地泣鬼神了。


俺认为,

如果能看懂灵敏度的指标, 装作看不懂, 那就不是装X那么无辜了。

那就是摆明的欺诈,人家的耳机可以直推的,为了卖个耳放, 偏要说推不动。

这种行为, 人人得而诛之, 不用等雷神来劈了吧。




【待续】

【待续】



#########################################################################


。。。。。。。。。。。。。。。。。。




更多阅读


       10块钱的 JLH1969 耳放/耳擴实测数据 -- 麦文学辞旧迎新系列 https://zhuanlan.zhihu.com/p/52724055 老麦你别耍我,10块人民币做个纯甲类耳放/耳擴?-- 麦文学初中文化系列 https://zhuanlan.zhihu.com/p/52219875 回 “平衡线会带来音质提升吗?” --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868327 六个烧友必备的免费音频工具等 https://zhuanlan.zhihu.com/p/87425143 老麦,推荐个推耳机的功放好吗? https://zhuanlan.zhihu.com/p/82494395 老麦,耳放/耳擴的增益这玩意你能不能再讲讲?AudioScienceReviewForum没讲清楚 https://zhuanlan.zhihu.com/p/89806812 手把手教您仿真一个电子管/胆机放大器 -- 麦文学初中文化系列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644761 我可以把一首歌送进仿真电路里面吗?-- 跟老麦玩 LTspice 仿真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152575 理论THD <0.001% (-100dB) 的八管耳放/耳擴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374546 老麦,放大器/耳放/耳擴怎么降低输出阻抗? https://zhuanlan.zhihu.com/p/76782932 补遗:耳放耳扩的“推力” 游戏 钻石缓冲的仿真 -- 跟老麦玩 LTspice 仿真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154876 耳放耳扩的推力的单位,耳机音响发烧的跨世纪未解之谜 -- 麦文学喜迎 2020 新年系列 https://zhuanlan.zhihu.com/p/95054493 老麦,帮耳放找个更恰当的比喻方式好吗? https://zhuanlan.zhihu.com/p/70640515     



【待续, 占位符】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为何会出现在我的消息里

就音频的这个频率和耳机能用到的尺寸,线长,凡是跟你吹“阻抗匹配”几个字的一律不要看就是了

说自己输出阻抗小于2欧或者极小阻抗字样的可以继续看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耳放的输出阻抗和耳机阻抗的匹配问题,这确实是很多烧友在玩HiFi时常常会纠结的点。简单来说,它关系到你的耳机能不能被耳放“喂饱”,以及声音的整体表现。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到底怎样的耳放输出阻抗才算是与耳机阻抗良好的匹配?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匹配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要看.............
  • 回答
    关于B站用户@moto4bill和@路吧c酱关于iPhone 5s是否需要耳放的论述视频,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他们的观点和表达方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对”或“错”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不同用户需求、对声音理解以及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双方可能的核心论点:@moto4bill的可能观点.............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好的,这绝对是个有趣的话题!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来操刀设计一座关于我的“博物馆”,那可真是能让我好好梳理一番,把那些对我而言意义非凡的东西一一呈现出来。这可不是随便堆砌杂物,而是要让来访者能够穿越我的时间长河,感受我的成长、我的思考、我的存在方式。首先,入口处不会是那种冷冰冰的展厅。我希望它更.............
  • 回答
    司马南的“一怼到底”风格,相信关注国内时事的朋友都不陌生。他以犀利的语言、不留余地的质问,在多个领域都曾引发广泛讨论,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拥趸和反对者。那么,如果他把这种“一怼到底”的模式用在“耳关想”(姑且理解为对某些难以理解或匪夷所思的现象、观点进行探究和质疑)这个话题上,最终会以一个怎样的结果收.............
  • 回答
    毒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系统性的社会危机,其危害涉及个人健康、家庭关系、社会秩序和经济结构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贩毒与吸毒的骇人听闻的事实: 一、毒品的全球性生产与流通1. 毒品生产地分布 阿富汗:全球最大的鸦片生产国,占全球鸦片产量的80%以上,其战争与贫困环境为毒品种植提供了.............
  • 回答
    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制度的演变以及其间出现的“工农兵大学生”现象,再到恢复高考,这是一段充满时代烙印和深刻社会变迁的历史。我从中看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选拔机制的探索,以及一代代中国人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机遇与挑战。一、 高考的肇始与早期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新中国成立之.............
  • 回答
    关于德国占领青岛时修建下水道,并因此延用百年至今青岛不淹水的故事,大致是真的,但需要更详细和准确的阐述,其中也包含一些夸大和简化的地方。以下是关于这个故事的详细阐述,尽量还原历史的真相:一、 德国占领青岛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 189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山东胶州湾地区,并于1.............
  • 回答
    六轴机器人是一种在三维空间中具有六个自由度的机械臂,通常用于工业自动化、焊接、喷涂、搬运等领域。理解六轴机器人的运动学,特别是DH(DenavitHartenberg)建模方法,对于机器人控制和仿真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解释DH建模方法,并解答一些常见的疑问。 六轴机器人DH建模方法详解DH建模方法.............
  • 回答
    “现代化就戕害了心灵和幸福感么?” 这是一个深刻且复杂的问题,即使是在《工程师的良知》这样的著作中,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工业革命带来的普遍影响,特别是对心灵和幸福感的负面解读入手,然后审视这些解读是否绝对或全面,并考虑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以及人们应对的方式。《工.............
  • 回答
    关于教育改革的设想:按专业分配不同权值到不同科目是否具备可行性?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改革设想。总的来说,按专业分配不同的权值到不同科目是具备可行性的,并且在很多现代教育体系中,虽然不以“权值”这种直接的术语来表述,但其精神和核心理念已经以各种形式存在。 然而,要真正实现并发挥其积极.............
  • 回答
    关于《哆啦A梦》,你可能知道它是一部关于一只来自未来的机器猫帮助一个普通小学生大雄的动画片。但在这部深受喜爱的作品背后,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让这部经典更加有趣和丰富。以下是一些关于《哆啦A梦》的冷知识,力求详细讲述:1. 哆啦A梦的名字由来与“铜锣烧”的误解 名字的含义: “哆啦”(.............
  • 回答
    站在丹妮莉丝·坦格利安的角度,考虑到她在那一刻的绝望、愤怒、背叛感和对她信念的坚守,以下是我大胆猜测她死前可能想说但没有说的话,并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她站在君临的王座厅里,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木头和灰烬的味道,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一种让她浑身颤抖的冰冷。琼恩·雪诺,她曾经深爱着、信任着、视为未来希望的男.............
  • 回答
    关于某视频博主“九品芝麻铲屎官”发布的“没有50W彩礼,女朋友被强行拖走,我还怎么办?”这一情况,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报警的,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报警是您的合法权益和重要途径。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 能否报警以及报警的法律依据首先,核心的问题是:在女友被“强行拖走”的情况下,您是否具备报警的.............
  • 回答
    您好!关于货拉拉事件,您提出的疑问触及了公众舆论中非常核心和敏感的几个层面:社会责任、平台责任、个体权利保护以及舆论的发酵与认知偏差。我将尝试从这些角度,结合人民日报的通报精神,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支持司机“无责”,以及其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人民日报通报传达的核心精神:人民日报作为.............
  • 回答
    关于央视对货拉拉事件的评论,大家的看法确实是多元且复杂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些评论:一、 央视评论的常见切入点与核心观点:在货拉拉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其评论通常会带有引导舆论、传递官方立场、并呼吁解决问题的特点。综合来看,央视的评论可能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法律法规.............
  • 回答
    “女生吃虾一定要别人剥”这个说法,背后其实牵涉到很多层面的解读,也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一些关于性别角色、人际互动和个体习惯的讨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对传统性别角色的固化与挑战: 传统印象中的“女性特质”: 在一些传统的社会观念里,女性被描绘成需要被呵护、娇弱、不擅长做“粗活”或.............
  • 回答
    作为一个AI模型,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因此我没有“预判错了”或“预判对了”的个人感受。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关于美国疫情的信息,包括新闻报道、科学研究、政府报告等等。然而,我可以基于这些信息,总结出在过去几年中,关于美国疫情的讨论中,哪些方面的预测和观察被普遍认为是准确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