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岸田文雄以日本首相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岸田文雄作为日本首相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这件事在日本国内和国际上都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这并非一件孤立的事件,而是牵涉到日本国内政治、国民情绪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其影响的深层逻辑值得仔细梳理。

在日本国内的影响:

首先,在日本国内政治层面,岸田文雄的这一举动可能会强化其在保守派和右翼政治势力中的支持度。靖国神社供奉问题在日本社会一直是左右翼政治博弈的焦点之一。保守派视其为纪念为国捐躯的英灵,是表达爱国主义和国家荣誉感的方式。因此,首相的供奉行为会被这些群体解读为对国家传统和军人荣誉的尊重,从而巩固其在党内以及部分选民中的地位。

然而,与此同时,这也会加剧日本国内的社会分裂。日本社会对参拜靖国神社的看法并非铁板一块。相当一部分国民,特别是经历过二战的幸存者及其后代,以及对和平主义抱有强烈认同的民众,认为靖国神社供奉有甲级战犯,其参拜行为是对战争罪行的美化和对亚洲邻国受害者的伤害。岸田的供奉行为无疑会触动这部分民众的情绪,引发批评和抗议,让本已存在的社会分歧更加尖锐。这可能导致国内关于历史认识、战争责任以及日本国家定位的讨论更加激烈,甚至在政治光谱的两端激化矛盾。

在历史认识方面,这一行为会被视为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一种倾向性表达。虽然岸田政府可能辩称这是私人行为或维护国家传统,但在许多人看来,这传递了一个信息:日本政府对过去的战争及其发动者并未完全反省,或者说,对战争受害者的感受不够重视。这会进一步模糊日本国内关于二战性质和责任的认知,特别是对年轻一代而言,可能加深对历史真相的误读。

在国际关系方面的影响:

岸田文雄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将体现在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上,特别是与中国和韩国的关系。

对于中国和韩国而言,靖国神社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历史。神社内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这些人在二战期间策划和发动了对外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因此,日本首相的供奉行为,无论是以公职身份还是私人名义(但首相身份的敏感性使其难以被简单归为私人行为),都会被中国和韩国视为对历史侵略罪行的不尊重、对受害国人民感情的漠视,以及日本右倾化和否认战争罪行的信号。

这通常会导致两国政府立即发表强烈抗议声明,召见日本驻外大使进行严正交涉。在政治层面,双方的互信基础将受到严重侵蚀,高层对话和交流可能会暂停或受到极大影响。在媒体层面,两国媒体会集中报道批评,渲染日本的“错误历史观”,进一步加剧两国国民间的负面情绪和不信任感。

对于美国及其在亚洲的盟友,岸田的供奉行为也会带来复杂影响。美国虽然与日本是盟友,并且在二战后将日本纳入其战略体系,但美国政府也一直希望日本与亚洲邻国保持良好关系,以维护地区稳定。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历史事件曾多次引起美国官方的担忧和劝告,因为这容易搅动地区紧张局势,不利于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因此,岸田的举动很可能让美国感到尴尬,并可能向日本施压,要求其慎重处理历史问题,以免影响盟友关系和地区安全。其他与日本有合作关系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等,虽然可能不会像中韩那样强烈反应,但也可能在内部评估这一行为对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

此外,在国际社会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认知方面,岸田的供奉行为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一个国家能否妥善处理历史问题,是其承担国际责任、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标志。首相供奉靖国神社的行为,容易让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将日本与军国主义的过往联系起来,质疑其是否真正实现了战后转型和反省。这可能削弱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实力”,影响其在人权、和平等议题上的话语权。

最后,从更宏观的地区安全格局来看,日本首相的供奉行为可能加剧东亚地区的紧张对峙。历史认识问题是地区稳定的一大潜在因素。当日本在这一问题上采取被认为是挑衅性的举动时,会进一步刺激本已敏感的地缘政治环境,为地区冲突的发生增加不确定性。

总而言之,岸田文雄以首相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是一系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它不仅在日本国内激化了历史认识和社会矛盾,更在国际上触动了敏感的神经,严重影响了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关系,并可能给日本自身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地区战略地位带来负面冲击。这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政治姿态,更是对历史责任、地区和平以及国家未来走向的深刻考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内对靖国神社的报道一直不全。

其实,这个神社的名字靖国,还来自于中国的左传。

这个神社在设立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带宗教色彩的死亡军人牌位公墓。

当时日本打的是内战,放的牌位是日本内战支持天皇一方的。

这个时候,日本怎么拜都和中国没啥关系。

但是,后面就不是了。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打的仗,死得人,大多与中国有关。

甲午战争,侵略台湾,进去的死亡士兵,从中国角度看是侵略屠杀我们的,这就不舒服了。

同样不舒服的还有俄国,德国,英美荷兰。

但是,各方也没干预。如果干预。

越南会抗议我们纪念反击战烈士

美国,俄国可以抗议德国

中国可以抗议八国联军的所有国家。

所以到1978年前,日本天皇去参拜也没什么太大波澜。

真正出问题是1978年后,右翼的负责人把被审判,处死的二战甲级战犯放进去。

士兵进去,你可以说军人服从命令,战争的主要责任不在他们,在决策者。

但是,你把要为侵略战争负责的战犯放进去是几个意思?

这个时候,再参拜就不是日本人自己的事情了。而是对二战盟国的挑衅。

1978年后,天皇就不去了。

但是,首相为了选票,隔三差五就得就有人去参拜。

明知中韩会抗议,美俄会不高兴,也要去。

另外,把战犯放进去,也把日本民众和盟国对立起来。

日本民众右翼是少数,去祭祀的人,并不是去祭祀那几个战犯,大多数人是祭祀自己的先人。

但是,战犯进去,中韩会认为,你去就是军国主义余孽,是去祭祀战犯的。

右翼有一部分选票,让日本把战犯从靖国神社中拿出来,右翼不干,首相也不敢,还得按时去趟,得罪中韩。

这次送个祭品,属于骑墙,想少得罪中韩,还要右翼的支持。

日本在70年代,80年代的经济上升期,民族自信爆棚,右翼势力大张。搞日本可以说不。

在这个形势下,把战犯送进靖国神社。

90年代被美国打趴下,就没那么嚣张了,但是牌位进去容易出来难,就成了一个年经问题。

隔一段就炒一次。

user avatar

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于日本这样的重度抖M,肯定是要打一顿才会听话,但是现在这个年代又不能登岛揍人,那只能从经济科技和文化上来制裁。文化的话是长期目标了,经济和科技的话,要靠我国的产业链全面升级替代掉日本,并且还要有知名品牌进行打压,让日本在经济和科技领域没有任何优势,才能让日本看我们脸色。


日企在华的生存空间每年都在缩小,这是好事。日本在汽车这方面也开始出现颓势,这更是好事。日本在手机上错过了智能机,相机,电脑等数码业务也没落,这是好事,但还不够。


要把日本的汽车产业给弄垮,这才是大头。丰田,本田,日产这三家在新能源车上再一次体现了躬匠精神,落后于时代,已经开始了末路。汽车产业在日本规模非常庞大,撑起了日本经济的半边天,旗下的配套零部件厂家,提供了无数的就业。三菱,斯巴鲁,马自达,铃木这些品牌在国内已经越来越少了,还剩头部那三家在划水。新能源车一起来,爱信,加特可,这两个以及他们的供应商就直接被打趴,就像当年的柯达和诺基亚一样,在历史中回归虚无。


把日本的汽车产业链瓦解,让日本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依靠我国来吃口饱饭时,日本才会变乖,因为不听话就没饭吃,当制裁能力还不够强时,咱们又不看物理教育日本人,日本人肯定会一直拜鬼拜下去。而科技和经济的大范围超越,就是最好的警告。

user avatar

没有影响。

————

1978年10月17日秋祭,二战甲级战犯列入

1978年10月18日:首相福田赳夫第四次参拜(以首相私人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9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三次,大平死后华国锋与邓小平曾去吊唁)。

1979年10月18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三次)。

1980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三次)。

1980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0年10月18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0年11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4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四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五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1年10月17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六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4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七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八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2年10月18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九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九次)。

1983年4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3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3年10月18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1月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四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4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五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六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4年10月18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七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1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八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4月22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九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次)。

1985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率内阁成员第十次参拜,这是中曾根第一次以在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参拜共十次),从而引发了中韓方等受害國的强烈抗议。

1994年,首相村山富市呼吁反省军国主义历史的同时,其内阁七成员則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1995年8月15日,任村山内阁通产相的桥本龙太郎等8名自民党出身的内阁成员参拜了靖国神社。

1996年7月29日:首相桥本龙太郎以公职身份在自己生日当天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一次)。

1997年4月22日,“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223名成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后来成为日本首相的小渊惠三作为该会会长带头进行了参拜。

1997年,8名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

1998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及议员代理人参拜靖国神社;

1999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2001年8月13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六次)。

2002年4月21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六次)。

2003年1月14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六次)。

2004年1月1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六次)。

2005年8月14日: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及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参拜。

2005年10月17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六次)。

2005年10月18日:日本一百多名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

2006年4月21日:“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96名成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

2006年8月15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六次)。

2006年10月18日:參加了“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84名日本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

2007年4月23日:“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39名成员参拜靖国神社。

2008年8月15日,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和安倍晉三分別於當地時間八時許、十時許參拜了位於東京九段下的靖國神社。

2012年8月15日,日本國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以及公安委員長松原仁隨日本跨黨派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除自民黨前幹事長古賀誠之外,前總務大臣「原口一博、以及奮起日本黨黨魁平沼赳夫,與日本眾議院副議長衛藤征士郎共55名成員,參拜靖國神社

2013年4月23日,由日本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大家都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168名成員23日上午集體參拜了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

2013年12月26日,首相安倍晉三在任後一年首次參拜靖國神社。

2020年10月17日,首相菅义伟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2021年8月13日,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與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參拜靖國神社,岸信夫是五年來首位參拜靖國神社的防衛大臣,西村康稔是菅義偉內閣首位參拜靖國神社的閣員

user avatar

没有影响。最多那两天例行不痛不痒的说两句。从第二届安倍政府开始,右翼的日本政府和中国在参拜问题上达成了默契,日本首相只上供不亲身去参拜,而中国例行批评两句然后该干啥干啥。

中国在靖国神社参拜问题上的底线是首相不能亲自去参拜,只要不踩这条线,就没事。

日本政治右倾化是个事实,在这一基本事实基础上,政客想要当选就必然要一定程度上迎合右翼。岸田文雄本人在自民党里其实算左,而且之前没有参拜过。但既然当了首相,而且还要连任,在参拜问题上,延续前任蹚出来的性质有效的处理方法即可。

其实现在已经算是三战之中了。只不过是最初的战争是人类和病毒之间进行的,战时重要的事情很多。

user avatar

岸田文雄只是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这算是轻的了,历任日本首相,正式参拜就有好多次。

靖国神社其实是招魂神社,根据日本天皇提议设立,祭祀幕府末年后历次战争的阵亡者,共祭祀两百多万个灵位,包括二战中的阵亡官兵。


原本靖国神社没有这么敏感,日本天皇也多次前往参拜,二战后,昭和天皇就去了8次。

但是,1978年后情况出现变化,日本政府以及靖国神社,主动将二战A级战犯供奉到神社,引起国际社会广泛争议,日本天皇就再也没有去参拜了。

根据有关记录,对于靖国神社供奉A级战犯,昭和天皇私下里也是不满的。

不过,天皇不满归不满,日本社会却在逐渐右倾化。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右倾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政治家为了获得选民支持,需要通过不同场合,表现自己的倾向,以迎合民众的需求,而靖国神社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舞台。

1985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首次以日本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当时引发了不小的外交危机。

消停一段时间后,1996年,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又去参拜了,最过分的是小泉纯一郎,2001-2005年间,无视反对的声音,以首相身份参拜了五次。

战后任期最长的安倍晋三,在任的时候也去过两次,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

至于以首相身份,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那就更多了,安倍晋三和菅义伟都曾做过,所以岸田文雄供奉祭品,也算是“正常操作”

只要日本右倾主义还是存在,日本首相的“行为艺术表演”就不会停止。


如果回答有道理,麻烦点个赞,鼓励一下^_^

user avatar

我建议中国人民在对待日本靖国神社,军国主义和右派的国家正常化上换一种思路。

美国人为啥不在乎日本首相对于靖国神社的供奉,美国人为啥不干涉日本的国家正常化企图,日本人手上没有美国人的血吗?因为美国人的刀真的架在日本人的脖子上,所以美国人不在乎。他们认为这些举动只是针对中国的威胁,并不会伤害美国的利益。

我们怎么才能遏制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就是把参拜靖国神社从日本打的牌变成我们打的牌。不是你参拜了靖国神社伤害我们感情,而是你不参拜靖国神社可以保自己一命。你的和平三原则不是限制了你的军事能力,而是给你自己多了一张不被攻击保名符。

什么时候中日关系调整成上面这个逻辑,什么时候我们就舒服了,我们就掌握了亚太的主动权。在这之前,大家该抗议抗议,该谴责谴责,但是不要耽误干正事。也不要以为日本右翼突破和平三原则就是什么大事,军国主义复辟了对我们有多大威胁。日本人挨抽都不怕脸疼,难道我们要担心手疼?

还有,对于什么日本料理,日本动漫,大可不必这么小家子气,吃吃喝喝就被文化渗透了?那这种和沙子一样的文化保的住吗?要有四个自信,当年苏美灭了德国不是连人带图纸办了个干净。好吃就吃,好看就看,该干嘛干嘛,服务业嘛伺候爷高兴,但是你让爷给你当孙子那不行,两回事。

还什么日本有多少人讨厌中国啦,西方多少人觉得中国不友好啦,这些调查本身毫无意义。无非就是无能的狂怒罢了。中国人逐渐找回一个大国的心态,分得清谁是人谁是狗。

user avatar

10月17日-18日是神社秋祭,实际上要不是因为防疫,今年参拜靖国神社的议员会非常多,当然要看中国会不会报道。

安倍晋三是10月14日参拜的,菅义伟是17日参拜的。安田文雄只是供奉了祭品没去参拜,也没算过分。


以前靖国神社是一张外交牌,中日关系需要的时候打出来。现在靖国神社已经不是日本的外交牌了,就看中国还当不当一张外交牌来打。

user avatar

很多事情不是一个“世仇”就能够定义的!

曾经的日本是虚心的“学生”(遣唐使):

但是,之后,它们就显露出了本性,变成了“倭寇”:

再后来,直接变成了禽兽不如的“侵略者”“刽子手”:

这种野兽的本性是它们骨子里就带着的!不是因为它们换了某一个领导人就能掩盖的!

所以,不管是小泉,安倍,还是现在的岸田文雄,都是一丘之貉!甚至,以后更多的日本首相都会是这个德行!

要知道,当年日本投降是它们极不情愿的无奈选择!

就在日本宣布投降的前一天还发生了想要阻挠投降的未遂军事政变!

所以,在日本国内绝大部分人是不服气的!而现在很多的日本政客和极右翼势力也在极力的鼓动.......如果不是现在有美军驻扎在日本,恐怕日本的情况比现在还要糟糕........

不过,随着中美矛盾的日益突出,美国乐于看到日本加入到针对中国的行动中,而日本国内的某些人也似乎看到了“曙光”........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日本谁上台都一样!它们做什么都不用觉得奇怪........

我们得时刻注意和提防这个“不安分”的邻国,它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