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出炉,岸田文雄锁定下任首相,其对华政策有何主张?将对中日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回答
岸田文雄上位,中日关系面临新格局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尘埃落定,岸田文雄以压倒性优势锁定下一任首相宝座。这位被普遍视为“温和派”的政治人物,其上台无疑为复杂的中日关系带来了新的变量和看点。深入剖析岸田文雄的对华政策主张,以及由此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我们理解地区格局至关重要。

岸田文雄的对华政策主张:渐进与平衡

岸田文雄在竞选过程中,其对华政策并未展现出激进或颠覆性的言论,而是呈现出一种更为审慎和渐进的姿态。总体而言,他的对华政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强调沟通与对话,寻求稳定关系: 岸田文雄多次公开表示,希望与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并强调了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他认为,两国作为近邻,拥有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交集,因此不能将关系简单化为对抗。他倾向于通过高层沟通,例如领导人会谈和外长会谈,来增进理解,管控分歧,避免误判。这种态度显示出他希望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维持两国关系的基本稳定。

基于“共同利益”,而非一味对抗: 岸田文雄并没有将中国描绘成一个纯粹的威胁,而是强调了在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经济合作等领域与中国存在共同利益。他可能倾向于在这些共同利益的框架下,与中国展开务实合作,以此来平衡两国之间在安全和地缘政治上的分歧。这是一种务实的态度,也符合日本外交一贯的“多轨外交”思路。

在敏感问题上保持强硬立场,但注重策略性: 尽管强调沟通,但岸田文雄在涉及日本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问题上,并未显得软弱。例如,在台湾问题、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主权争议、人权问题以及东海和南海的安全局势等问题上,他会坚持日本的立场。然而,与一些更为激进的党内对手相比,岸田文雄在处理这些敏感问题时,更可能采取一种策略性、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直接的言语冲突,而是通过外交施压、多边框架下的协调以及加强自身防卫能力等方式来维护日本的利益。

与盟友协调,共同应对挑战: 岸田文雄也明确表示,将继续深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加强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的协调。这意味着,他在对华政策上不会脱离日本长期以来与盟友合作的轨道。面对中国在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日本可能会通过加强日美同盟的威慑力、推动多边安全合作等方式,来平衡中国的力量。

重视经济合作,但也关注“经济安全”: 经济上,日本与中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巨大的相互依存。岸田文雄不太可能采取“脱钩”的激进策略,而是可能寻求在经济上与中国保持合作,但同时也会更加关注“经济安全”问题,例如供应链的韧性、关键技术的保护以及防止经济手段被用作政治工具等。他可能会在维护自由贸易的同时,对可能损害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领域进行更审慎的评估和管控。

对中日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岸田文雄的当选,对中日关系而言,无疑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新起点。

短期内可能维持稳定态势,但深层矛盾依然存在: 由于岸田文雄更倾向于沟通和稳定,短期内中日关系可能不会出现剧烈波动。两国领导人可能会继续保持对话,努力管控危机,避免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为双方在一些具体领域推进合作提供了空间。然而,两国之间在领土主权、历史认识、地区安全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层矛盾并没有因此消失,这些因素将持续构成两国关系中的挑战。

对话机制的稳定性可能增强: 岸田文雄政府可能会更加重视和维护现有的对话机制,比如定期举行的战略对话和经济合作会议。这有助于保持两国沟通的畅通,即使在出现分歧时,也能有平台进行沟通和解释。

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问题上,分歧可能依然突出: 尽管岸田文雄的风格相对温和,但在人权、民主等价值观问题上,日本政府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国存在根本性的差异。随着中国国内政治和人权状况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日本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可能会继续受到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日美同盟的强化可能对中日关系产生间接影响: 岸田文雄政府将继续强化日美同盟,这本身就会对地区力量平衡产生影响。如果日美在对华战略上进一步协调,例如在台湾问题上加强合作,或者在科技竞争和供应链安全方面采取更一致的立场,那么这将使得中国在地区上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从而间接影响到中日关系的走向。

在经济领域,合作与“经济安全”的博弈将更加明显: 日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国家安全和经济韧性。这意味着,两国在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会在关键技术、数据安全等领域进行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这种“合作与安全并重”的策略,可能会使得中日经济关系在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审慎和规避风险的考量。

地区安全与军事力量对比的动态将是关键变量: 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在地区活动范围的扩大,日本在此背景下加强自身防卫能力和与盟友的安全合作的趋势将难以改变。两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互动,例如在东海和南海的军事部署和巡洋活动,将持续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

总结而言, 岸田文雄的当选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周期。他的对华政策将在追求稳定、沟通和共同利益的同时,也不会放弃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价值观。这意味着,未来的中日关系将是一个在合作与竞争、对话与博弈之间不断寻求平衡的动态过程。虽然岸田文雄的温和风格可能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带来一些积极因素,但深层次的地缘政治矛盾、意识形态分歧以及日美同盟的制约,都将使得两国关系充满挑战。观察岸田政府如何在中日两国日益复杂的互动中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径,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值得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先说结论:岸田当选没有出乎意料,对华政策不会在现有基础有太大改变,因为岸田本身就是个随大流的政客。

自民党总裁选举投票分为两部分,党员和议员票,两者各占一半。我们可以从结果中明显看出,在普通党员票里,河野太郎有着压倒性优势,而在议员票里,岸田文雄则是主宰者局面。

这也很符合两个人的特点:河野太郎主打改革、亲民,他在推特上有着200多万粉丝,而岸田只有6万多;而岸田文雄则长期表现出鸽派和稳健的特点,在各个派别里都有着不错的口碑。

而最终官僚集团钦定里,求稳为主,选择了岸田。

对华态度方面,岸田在2017年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对华鸽派,是“亲中派”宏池会的掌事人,虽然不至于像二阶俊博这样被认为是“知华派”(日本言论环境下可以认为是“卖日贼”的代名词),但也被认为“较为软弱”;但从18年之后,他就大量开始发表对华强硬言论,包括钓鱼岛问题、涉港疆藏等问题,当时就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他准备竞争下任总裁做的准备。

这里要补充一个背景,日本选举的真实投票率其实很低,真正对政治感兴趣、会投票的人群中右翼成分很高,所以大多数候选人(除开高市早苗这种极端右翼)如果不想自杀式竞选,都会选择表达至少一部分的“右翼言论”,包括某个神社、对华关系、对朝关系等。

当然,岸田本身在外长位置坐了5年多,在二战后的内阁中非常少见,所以上任后如何处理外交关系上,应该也会有所改进;那5年里和王毅外长沟通多轮,看上去应该也会至少遵循规则来做。

对了,说个段子,岸田本身酒量超群,曾经和俄罗斯外长比拼对饮伏特加,站着回了家;和弯弯谈事情,直接把带过去的茅台喝光……


而对于整体的对华政策上,凤凰卫视的李淼前几天直接用日语问过岸田,他给出的仍然是不温不火:

1、加强沟通和倾听,避免误判;

2、在钓鱼岛等问题上保持强势;

3、对台海问题保持“关心”。

这其实说了等于没说,就是目前日本主要政策的延续。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官僚选他最放心的一点:河野的改革不一定靠谱,但岸田的保守一定OK。

user avatar

党员票没拉开,就是河野太郎的最大败因了,他只有把党员票拉到200以上,还有一线胜机,结果连170票也不到,第一轮加议员票反输给了岸田文雄,连最后的大义名分也没了,自然无力回天。

其实这里面最大的暗盘是安倍晋三本来想让高市早苗偷袭取胜,她最后能拿到114张国会议员票就很出人意料,大多数都是安倍软硬兼施拉过来的,开票出炉时在场的记者无不发出意外的惊叹。本来安倍盘算河野太郎如果吸走过半党员票,高市只要胜过岸田几十票,最后压过他排第二,决选时就能继续暗箱操作拼死河野太郎,扶她上位。不过最后没想到岸田这么健斗,地方票居然过百,甚至首轮一票逆袭了河野,稳稳拿下总裁宝座。

至于岸田文雄的选前表态,要辩证地看。首先他出身于宏池会,是自民党内传统的鸽派,财界宠儿,也一直走精英路线(派内大多数议员是官僚出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创派始祖池田勇人当年打出的招牌就是“收入倍增计划”),而派内长期的方针是友美和中,像宏池派的前会长也是前首相太平正芳,是外国领导人中唯一获得中国改革开放友谊奖章的。也正因为这种鸽派的标签,所以在竞选时他必须要朝右面靠拢一点,否则很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软肋。而上台后,作为财界欢迎的首相,他是不可能把日本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完全撇在一边的。当然新一代的日本政治鸽派都在变得更鹰一点,像河野太郎到底算是鸽派还是鹰派?他在外交大臣任内得到华春莹的点名表扬,但在防卫大臣任内却与美国走得更近,而岸田的立场与河野太郎应该差不了多少,甚至可能更温吞一点。而且这次岸田基本上是靠自己一个人杀出来的,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只要获胜,明年的参院选举不崩盘,就是一个准长期政权了,并不需要多看党内安倍、麻生两大老的脸色行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岸田文雄上位,中日关系面临新格局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尘埃落定,岸田文雄以压倒性优势锁定下一任首相宝座。这位被普遍视为“温和派”的政治人物,其上台无疑为复杂的中日关系带来了新的变量和看点。深入剖析岸田文雄的对华政策主张,以及由此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我们理解地区格局至关重要。岸田文雄的对华政.............
  • 回答
    菅义伟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并即将被指名为新任首相,无疑是日本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日本国内和国际形势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 菅义伟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及被指名为新任首相的背景安倍晋三在2020年8月28日突然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务,这为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提前举行创造了条件.............
  • 回答
    日本老龄化和少子化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给许多行业都带来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自卫队自然也不例外。尽管自卫队的待遇和福利相对优厚,但招募新兵却屡屡遇挫,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待遇不高”就能概括。一、社会结构性变化与年轻一代价值观的演变 少子化直接冲击兵源基数: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
  • 回答
    说到日本自民党,那可真是个“派阀林立”的有趣存在。自民党能长期执政,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些派阀之间的博弈与平衡。简单来说,派阀就像是党内不同政治理念、利益诉求和派系势力的集合体,它们在政治资源分配、政策制定乃至党内人事安排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自民党内主要的几个派阀,可以说是影响日本政治走向的“幕.............
  • 回答
    .......
  • 回答
    要理解日本自民党是如何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养活相当比例的世界人口,这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解读,而不仅仅是归结于某个政党。这背后是一个国家在农业政策、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消费者习惯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日本农业的几个关键特征: 土地的稀缺性与精耕细作: 日本是一个岛国,山地地形.............
  • 回答
    看待日本自民党议员,特别是以安倍晋三为首的这一群体,为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捐款 5000 日元一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它并非一个简单的捐款行为,而是牵扯到复杂的政治、外交以及国民情感的互动。首先,从外交和人道主义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积极的姿态。在疫情初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各国政府和民间纷.............
  • 回答
    安倍晋三重返政坛并担任自民党最大派系细田派会长,这一事件释放了多重信号,可能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国际战略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安倍晋三重返政坛的信号1. 自民党内部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 安倍晋三作为自民党元老级人物,其回归意味着细田派(由前首相细田告三郎创立)在党内重新获得重要地.............
  • 回答
    日本的“55年体制”是指自1955年自由民主党(自民党)成立以来,直至1993年社会党(当时称为日本社会党)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联合政府,结束了自民党单独执政的时期,这大约38年的政治格局。在这段时期,日本政治主要由自民党一党独大,而其他在野党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运作模式。“55年.............
  • 回答
    想要深入了解日本自民党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确实需要一些能够细致梳理其脉络、洞察其演变的优秀书籍。市面上这类书籍不少,但要说到既详实又具深度,能够让你如同亲历其时,洞悉其变的,我个人会极力推荐以下这几类,并侧重介绍其中一些经典之作:一、 宏观视角,梳理全貌:这类书籍如同一个全景画师,将自民党自诞生以来的.............
  • 回答
    日本自卫队在受到攻击后,是否有权利转变为正规军,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日本的和平宪法、国家安全战略以及国际法。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日本和平宪法的限制与解读 第九条:和平主义原则的核心 日本宪法第九条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它规定: 1. 日本国.............
  • 回答
    日本共产党,这个在日本政治舞台上有着悠久历史的政党,在当下正经历着一个充满挑战与变化的时期。要理解它当前的发展状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历史的沉淀与当下的困境:日本共产党(日共)的根基可以追溯到1922年,它曾是日本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也在战后政治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在冷战时期,日共.............
  • 回答
    日本自卫队在人员构成和军官培养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与战后德国军队(指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时期)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在“保留和培养大量军官以便战时迅速扩编”这一点上。然而,要完全将两者划等号则有些简单化,因为两国所处的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国家战略以及军队的定位都有显著差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点,并尽量.............
  • 回答
    日本自卫队在很多人眼中,尤其是一些带有情绪化色彩的观察者(我们姑且称之为“愤青”),似乎与“宅男”这个标签紧密相连,从而认为其缺乏战斗力。这种看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捕捉到了一些社会文化层面的现象,但将其直接等同于自卫队的真实战斗力,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失实的判断。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
  • 回答
    关于日本自卫队的实力,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要评价一支军队的“厉害”程度,不能简单地从数量堆砌或者某一项技术突破来衡量,而是需要综合考量其装备水平、训练模式、人员素质、后勤保障、战略态势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等等。首先,我们得明白,日本自卫队并非一支传统意义上的军队。其诞生于二战后的特.............
  • 回答
    日本自卫队的制空权范围,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几个层面来理解,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最远到哪里”来概括。它受到很多现实因素的制约,比如飞机性能、预警系统、空中加油能力、作战半径以及最重要的——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法框架。首先,我们得明确“制空权”的含义。它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地理界限,而是一种实时、动态.............
  • 回答
    日本共产党是否变成了社会民主党,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需要细致梳理的问题。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过于片面,因为情况远比这复杂。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日本共产党(日共)的历史演变、其政策主张的调整,以及与日本社会民主党(社民党)的互动和差异。首先,我们得明白,从严格的政党性质定义来看,日本共产党.............
  • 回答
    日本共产党在日本政坛算是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它不像其他主流政党那样在执政轮替中扮演核心角色,但却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长期的组织活动,在日本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要理解它,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历史渊源和意识形态的坚持。日本共产党(简称“日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在日本社会动荡和民族主.............
  • 回答
    日本共产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失利,原因错综复杂,绝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审视其背后深层的社会、政治和历史根源。首先,时代思潮的变迁是绕不开的。日本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年轻人对政治的态度日益务实,对意识形态的关注度相对减弱,更倾向于关注切实的民生问题,如就业、教育.............
  • 回答
    日本自卫队,作为一支维护日本国家安全的力量,其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争议和被称为“黑历史”的事件。需要明确的是,“黑历史”的定义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并且不同视角下会有不同的解读。这里尝试从几个维度来梳理,力求客观呈现,但历史的评价是复杂的,以下内容仅为一种视角下的呈现,并非盖棺定论。一、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