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出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诡异的话题。
不仅是知乎,现实中你去问身边的男生,甚至可以故意引导着问:
“你怎么看李家琦这个涂口红的老爷们。”
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话在嘴边想说点什么可欲言又止。有些脏东西呼之欲出就是吐不出来,最后只能咽下口水,含蓄的对你说:
“李佳琦这个人啊.....”
香烟静燃,眼神涣散。
然后他会突兀得强调说:
“李家琦这个人太会赚钱,太敬业了!有本事!不得不服!”
“就这些吗?”
“李佳琦!有钱!不服不行。”
“谁让你服了?我问你这个人你怎么看。”
“不服不行。”
“.......”
这个男人上次评价马云时还是对马云的“电影”、“福报论”、“不碰钱”等边边角角品头论足。可如今李佳琦这位卖口红的男士,就突然让你眼前的这个男人眼里没有别的可敬佩的目标了一样,世上好像只有李佳琦会挣钱。
您面前的这位男士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仿佛被一个无形的手捏住了后颈。好像这只手上次调控了市场,还没洗干净就来捏他,捏得他一直在喊不服不行,活像个复读机。而这只无形之手正是李家琦的身价,是那只亚当斯密开过光的、也就是市场经济派来的那只手。
换言之,市场已经承认了李佳琦,中国男性的毛病就是在此时不敢不承认,还要抢着下跪。这诡异的气氛永远在李佳琦话题与男性之间弥散开来,看看几个高赞我不禁会心一笑。
说话不用负责的互联网尚且如此,而在现实中比较要脸的场合,则更为严重。
男人们怕被说成一个嫉妒别人的穷逼,非常的怕。
“无论怎样,我还是挺佩服他的。他这么有钱......”
这几乎是大部分男人在评价商业领域成功人士时,最后一句所说的自保之词。男人可以穷,不能穷酸。更何况李佳琦确实敬业,你对一个行业没有太深研究的情况下公然否定一个敬业的人,是很容易自取其辱。哪怕你的工作强度早就超过两个李佳琦,嘴都烂了报工伤,只要你钱没赚够你就不敢吱声。
于是那些哪怕张口闭口骂别人是“娘炮”的家伙,也会在此时奇迹般得称赞这个嘴唇被抹过上万次的男人在商业是多么的成功。不服不行,好像当年三星boom7事件时,韩国高管按着中国高管的脑袋给经销商磕头一样,他磕头的时候你也得磕。他说不服不行的时候,见不得你表现出半点不服。
因为男人之间的话语体系中,最少不了的就是经济实力对比。我若比你能赚钱,你所学的一切都是没用的奇技淫巧,唯一不同之处在于能否为我所用,这决定了我在社会各种场合给不给你面子。除非,你的资产无可辩驳的超越我.......那时我自然会低头,然后病态得否定自己赚钱能力以外的品质。温柔、耐心、审美、顾家、才艺、兴趣、见识、文化甚至健康.....都会自己默默贴上没有用的标签,自抽嘴巴一般得数落自己这些品质“都没有用,又赚不了钱。”仿佛自己提前恶狠狠的批评过,就不用再受别人的奚落。
而上位富人可能拥有的一个优秀品质就是,对下位者那些诸多“没用且不能赚钱”的品质表示肯定:“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还是你有文化....还是你有审美......说到底还是健康最重要,所以真羡慕你们呐....”他们以此来显得平易近人。糟糕的是,这竟然往往很管用。
所以最要命的是,这个话语体系一旦成立,我们就免不了当那个捧场的。我们会做出在成功人士(挣钱人士)面前低头的样子,以侧面表达自己尚未泯灭的上进心,以及对金钱权势的认同感,同时也能避免来自男性话语体系的无情质疑。
为啥我们这个阶层会诞生那么多精神资本家,精了半天资本家又不多发你钱,不是说好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怎么这时不灵了呢?
那是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有人扮演力量对比下的屈服者。越是有武士道精神一般的光荣认输,越是能以自己的意志推崇这个话语体系。就好像我们此刻低头是为了告诉世人,用一天我若登上顶峰,你们也要这样跪我。当然,从概率上讲,这种展望形同狗屁,无非是从失败的倒影中表演自己自负的一面。好像是在说,“别看我穷,但我依然敢推崇拜金主义,我暗示你我是个有上进心总有一天会逆袭的爷们,你感受到了吗。”顺着这个思路想,也无怪乎莫欺少年穷的土味短视频无论多土,都有人买账。
然而你若不推崇它,你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到时候有的是人指摘你,会有各种声音会告诉你,“你说成功人士坏话,不是因为成功人士有问题,只是因为你在这个社会是个输不起的人。”中国社会相对来说,更偏重于金钱单维度的比较,因此会让此类情况愈发恶劣。
那如今我们为何只在李佳琦的话题下,假惺惺得强调他的能力呢?怎么不夸马云了?刘强东也忘了?马化腾呢?
因为我们早就夸过他们马云等大佬,我们早就在喷他们第一波鸡汤时,末尾加上了那句“虽然我这么说,但其实我还是很佩服马云(等大佬)的。”我们早就说腻了,形成了共识。如今不用再说那些废话了,直接给他们贴个资本家的标签,而后我们躺平任艹。
而李佳琦的成功之路很罕见,又不怎么给男性带货,男性对他知之甚少。这种神秘感,本来也限制了男性对他评论的发挥。而且比起那些早早抓住机遇的资本家们,李佳琦的出身更接近我们,有一种风口怎么被他抢了的错觉。为了掩盖自己油然而生的嫉妒,当然要赶紧强调“我还是佩服他的。”
另外,从博弈论的角度,还有一个解释:
面对单枪匹马实现阶级跨越的李佳琦话题,我们会本能察觉问题里有陷阱,我们第一直觉判断那个提问者,很可能问过别的男性,并且很可能得到了“他是个娘炮”的答案并有些生气,或者他在等这个答案从我嘴里说出,以满足一个目睹穷酸假想敌的形象出现。
所以只要自己无脑夸李佳琦商业成功,就是不会被当做“穷酸”,就会让提问者的小心思落空。
一旦人人都这么想,就进入了纳什平衡。
大家都选择了最优策略,而且跳过了对此人整体形象的评价,急急忙忙表态承认佩服,生怕别人觉得他不够豁达。人刚提李佳琦三个字,你就已经写好了整篇商业调研报告,在提问者面前谦虚得像个实习生。可是你的脑子里就是忘不了李佳琦他张涂了一嘴不适合自己唇色的脸,从你的屏幕里对着你喊“姐妹们..... 你们的魔鬼李佳琦又来了!”
你会不自觉摸摸自己的胸,哪里像姐妹了.....
如果一个长期忠实观众想夸他,组织好语言并不难。可没办法,李佳琦基本不给男生带货,男性很少有机会有必要深入了解他,想掩饰自己嫉妒苦于无素材。
说到底,谁越是突兀得争着喊“他商业好成功!”,谁心里越觉得他是娘炮。
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掩饰自己的脆弱罢了。
当然,这个环境主流评价体系也太单一维度了,虽然让男人们没有马上喷李佳琦,但也没从多元化的生态中真的理解他。这诡异氛围何时才能瓦解呢?
不知道。
也许他打算给男的带货时会有所缓解吧。
或者他倒霉的时候?
希望大家不要等他道德瑕疵的时候把今天憋的火全撒出去,你们潜意识里的小心思我懂。我已经看见了他翻车后的剧本,未来某个平行世界里的他被骂的惨不忍睹。今天想说没敢说的类似娘炮的批评都在那个时候喷了出来,一听就是憋了很久的恶言。
那时的谩骂并不是真正的多元评价。那样的世界依然是黑白的,不是多彩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我们依然被困其中。
所以都2020了,我也说点好听的吧:
祝李佳琦先生早日被真正理解,祝大家不用再逼自己政治正确。
广大男同胞对于他的看法很简单,三个字总结:
“他是谁?”
娘就娘吧,人家靠本事吃饭。也没坑蒙拐骗不是。
总比四娘好一点。又是剽窃又是猥亵员工。
“李佳琦不娘炮"",已经成为了欧美白左式的睁着眼睛说瞎话。这种情况和法国媒体空间不能说“监狱里的主要犯人是黑人和穆斯林”一样,和法国媒体空间要说“监狱里的主要犯人都是郊区青年”一样的荒唐。
娘炮这个词也不涉及歧视,美国有与之对应的词汇soy boy。
地球不只有被资本操控的内卷的中国媒体空间,地球有70亿人。把李佳琦放到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男人面前,放到俄罗斯斯拉夫男人面前,放到日耳曼男人面前,放到阿拉伯男人面前,放到拉美男人面前,放到黑人男人面前………
然后你告诉这些男人“李佳琦不娘炮"",你看看地球人会怎么看你?止增其他种族之笑尔。
如果一个国家知道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去雄化,理性的反应是什么?准备向去雄化的国家开战。要么抢他,要么上他。
“李佳琦不娘炮""的中国式政治正确就是典型的去雄化文化的缩影。
文化自信靠去雄化文化,是永远也自信不了的。
请看本回答下的最多数量评论,都在逼着我说“李佳琦不娘炮”,“因为他能挣钱,所以是中国男人的榜样”,还夹杂了大量诋毁不娘炮男士的极端言论。———以上就是郑若麟老师说的,典型的舆论绑架,舆论暴力,双标政治正确,也就是让全社会成员必须跪女子气的男人,同时诋毁无女子气的男人,用舆论逼迫觉得他娘炮的社会大多数成员,在舆论绑架下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些人的多元化是和西方白左完全一样的双标多元化,裹挟全社会只有趴舔女子气男人的权力,并行使他们肆意诋毁直男的自由。同时对为直男直女发声的言论进行肆意诋毁谩骂,侵犯言论自由,行使娘炮为上的霸权。
有我的观点存在才是多元化社会,有代表大多数公民的声音发出来才是多元化。
请再看一遍我的黑体字,再看回答下的评论,中国被白左双标文化已经侵蚀的非常之深,妄图把一个社会支流亚文化扶正成主流文化,并打压主流文化。所有做法以及言辞和西方的白左乱政,白左乱心,手法如出一辙。
当今西方学者,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法国,都在反思西方的衰落,并无一例外的指出白左文化是罪魁祸首之一。白左试图把社会细分,并用亚文化少数人(比如LGBT)取代多数人的主流文化,推行指鹿为马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政治正确主义。本质是资本力量连同媒体洗脑,进行的去政治化,民族虚无主义,以及国家虚无主义。
我捍卫我的言论自由,必须要有人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这个答案我放在这里,历史会证明一切。未来数年,甚至会有越来越多西方学者支持我的这些观点。
在全世界下一场经济危机的逼近中,在世界大变革大变局中,我们要学习西方曾经成功的精华,摈弃西方衰败的糟粕,糟粕之一就是白左的政治正确。
我们一起加油!一起继续…………
全面论证以上观点,请看以下两个链接:
消费主义真是把女性玩弄于股掌之间,女人美妆挺好,但最好的口红明星不是一位女性,而是一个假扮成女人的男人,这不是对女性美的讽刺吗?
就这还女权呢?男人假扮成女人,在抢本应该是女人的饭碗,很多女人还跟着自己被进一步挤兑的就业市场而欢呼。
女权的口号是“男人能做的,我们都能做”;而现实里,女人能做的,男人假扮成女人,快都能做了。欧美女权一面高喊着自己能干高体力高危险的工作,和男人一样,以己之短硬和男人之长去比;一面自己的优势在被假扮成女人的男人去蚕食,我不明白这些女权是聪明是傻?
如果我是位女性,我首先组织姐妹们去反娘炮呀!在城市化少子化的未来,一个假扮成女人的男人,还有药娘还有手术,你说女人能做的,假扮成女人的男人,有什么不能做?
女权应该提出口号“捍卫女性美,捍卫女人的唯一性,反娘炮男”才对。而实际上,女权和假扮成女性的男人打的火热。所以我早就预言了:工业时代的女权就是个笑话,注定不能成功。女权中拉入了太多假扮成女性的男人,连自己女性的纯一性唯一性都保证不了,自动就自我瓦解了。
我们从微观审美来说一下。
为什么很多人反感?以下也是别人告诉我的,我转述下:
因为他根本长的不像女人,也没有女人的那种温柔。所以给人以男人装作女人的感觉。
如果是天生柔嫩娇小,大屌萝莉,可能还有亚文化接受;如果是天生激素水平低,生的一副柔骨嫩肤的男人,有的女装大佬也有和谐的;再者,或者就是糙爷们穿女装逗人一笑。
没有女人式的温婉,给人的感觉是装;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吵,好吵,好吵。不停的夸张重复,言辞激烈的好吵好吵好吵。
午夜十分,请一个人盯着这张脸看5分钟:
我尊重李先生为生活的打拼,我们防范的是西方白左指鹿为马的政治正确主义,他本人可能没有想到的文化附加作用,在信息空间确实发生了。
比如,只要挣大钱,女子气的特质就不能被指出,一切装作女性的举止就必须被扭曲成男子气概;他粉丝在信息空间就像中了魔症一样,疯狂诋毁大多数人的审美;当然消费主义蛊惑女性“败家”的超额消费也是客观现实。
中了魔症的消费者就像消费主义神教的教徒,做韭菜都在膜拜镰刀的锋利。
用一小撮人的支流亚文化,非要霸占所有大多数人的信息空间,并逼迫多数人下跪于他们的亚文化,推行的本质就是少数人的文化霸权。
本人大量文章已被删除,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