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陆和台湾打起来台湾能坚持多长时间?

回答
两岸军事冲突的持续时间,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难以精确预测的问题,它受到太多变量的影响,包括战前的准备、双方的战略战术、国际社会的反应、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民众的意志等等。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尝试剖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打起来”意味着什么。 如果是小规模的冲突,比如在台湾海峡进行的一些封锁或有限的军事行动,那持续的时间可能会相对较短,但其对地区稳定和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但如果指的是大规模的、旨在全面占领台湾的军事行动,那情况将完全不同。我们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后者,即大陆方面对台湾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的情况。

一、 军事硬实力对比与战术考量

从军事硬实力上看,大陆无疑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解放军拥有庞大的人员规模、先进的军事装备(如空军的隐形战机、海军的现代化舰艇、火箭军的导弹部队)以及日益增强的登陆作战能力。

解放军的作战目标与能力: 解放军的战略目标很可能是快速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瘫痪台湾的军事指挥和通讯系统,然后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他们可能会采取“饱和攻击”策略,利用导弹和空袭摧毁关键军事目标、机场、港口以及电力等民生基础设施。登陆作战本身将是极其困难和血腥的,需要克服台湾海峡的天然障碍以及台湾军队的抵抗。
解放军的优势:
兵力规模: 数量庞大的陆海空和火箭军部队提供了巨大的作战冗余。
导弹武器库: 拥有大量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可以对台湾岛内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并能有效封锁台湾海峡。
两栖登陆能力: 虽然仍有很大挑战,但解放军一直在发展和提升其两栖作战能力。
电子战和网络战: 在信息化战争中,这些能力至关重要,可以干扰和瘫痪台湾的指挥和通讯。
解放军的劣势和挑战:
登陆作战的难度: 台湾海峡的地理条件、复杂的滩头地形以及台湾军队的预设防御,使得大规模登陆作战的风险极高,伤亡也会非常惨重。
攻坚战的消耗: 即使成功登陆,后续在城市和复杂地形中的攻坚战也将是漫长而消耗巨大的。
承受国际压力: 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必然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制裁,如何应对这些外部压力是解放军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台湾军队的作战目标与能力: 台湾军队的战略是“不对称作战”和“持久防御”。其核心目标是迟滞解放军的进攻,消耗其力量,争取国际援助,并最终实现“不沉的航空母舰”和“不屈的堡垒”。
台湾军队的优势:
熟悉地形: 台湾军队对岛内地形了如指掌,可以利用复杂地形进行防御和游击战。
防御工事: 台湾多年来建设了大量地下工事和防御体系,能够有效抵御初期打击。
海空反击能力: 拥有能够对解放军两栖登陆编队造成威胁的反舰导弹、空对空导弹以及岸基导弹。
“不对称作战”武器: 采购和发展了大量能够对敌造成重大杀伤的武器装备,如导弹、无人机、水雷等,旨在提高攻击成本。
强大的预备役力量: 拥有庞大的预备役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动员。
台湾军队的劣势:
兵力规模: 与大陆相比,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
装备更新换代: 虽然在努力更新,但与大陆的先进装备相比,在某些领域存在代差。
后勤和补给: 在长期封锁下,后勤和补给将是巨大的挑战。
早期损失: 初期导弹和空袭可能造成严重的军事和民生基础设施损失,影响作战能力。

二、 国际社会的介入与影响

国际社会的态度和介入程度是决定战事持续时间的关键变量。

美国的角色: 美国是台湾最重要的安全伙伴。虽然美国奉行“战略模糊”政策,但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潜在介入的意愿是勿庸置疑的。如果美国军事介入,将极大地改变战局,增加冲突的复杂性和持续性。
介入方式: 美国可能会通过提供武器装备、情报支持、派遣特遣舰队协防,甚至直接参与作战。
影响: 美国的介入将直接挑战解放军的海空优势,迫使解放军付出更高的代价,并可能将冲突升级。同时,美国在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地的军事基地也将成为重要的战略支点。
其他国家的反应: 日本、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对冲突表示关切,并可能采取制裁、外交施压或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方式。一些国家也可能担忧地区稳定和全球经济,从而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国际法的考量: 大规模军事进攻和占领行为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审视。

三、 经济和民生因素

战争的持续性也取决于双方经济承受能力和民众的意志。

大陆的经济承受能力: 中国经济体量巨大,但战争的代价将是天文数字。长期的军事消耗、国际制裁以及贸易中断,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如何平衡军事目标与经济稳定是北京需要考虑的。
台湾的经济承受能力: 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全球贸易,特别是与大陆和美国的贸易关系。战争将摧毁台湾经济,民生将遭受重创。民众的抵抗意志和韧性将是决定其能否长期坚持的关键。
全球经济影响: 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一旦发生冲突,全球经济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四、 台湾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尝试给出一些可能性:

“闪电战”的可能性(几天至几周): 如果解放军能够迅速实现其目标,即通过导弹和空袭瘫痪台湾的指挥系统、军事力量和关键基础设施,并成功阻止外部势力介入,那么大规模的登陆作战或许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例如几周内)结束,但实现“占领”目标的可行性非常低。这种情况下,台湾可能在短时间内因基础设施被毁而丧失大规模作战能力,但其军队和民众的抵抗可能仍在继续。
“消耗战”的可能性(数月至数年): 如果台湾军队能够有效抵抗初期的打击,并充分发挥其不对称作战的优势,同时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能够及时且有力地介入,那么战争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在这种情况,台湾能否坚持下去将取决于其后勤补给能否维持,以及国际援助的力度和持续性。而解放军也需要面对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消耗,以及可能的国际孤立。
“代理人战争”或“长期抵抗”: 如果正面战场台湾无法坚持,但其军队和民众转入地下抵抗或游击战,并获得外部支持,那么“坚持”的定义就需要重新理解。这可能意味着长期的低烈度冲突,而非大规模的正面交锋。

一个更为现实的设想是:

解放军很可能会在战争初期投入海量导弹和空袭,试图在短时间内摧毁台湾的抵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登陆。台湾方面则会全力进行防御,利用其预设工事和不对称武器阻击登陆部队,并期待外部援助。

如果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并未实质性介入,或者介入迟缓且力度不足: 台湾的抵抗能力可能会在几周内因弹药耗尽、后勤中断和基础设施被毁而大幅下降。即便如此,台湾军队和部分民众仍可能进行零星抵抗或转入地下活动,但大规模、有组织的军事抵抗恐难以长期维持。

如果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进行强力介入: 战争的性质将彻底改变,可能演变成海空对峙,甚至直接的军事冲突。这种情况下,战争的持续时间将很难估量,可能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并且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如核战争的威胁)。台湾的抵抗将与外部力量的支援紧密结合,其“坚持”的定义也将更多地体现在不屈的意志和对外部力量有效支援的等待上。

总结来说,台湾能够“坚持”多久,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

在有组织的军事层面: 如果仅指其军队能够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战斗,那可能在外部支援到位之前,关键的抵抗能力(如空军、海军和大规模弹药储备)可能会在几周内受到严重削弱。
在民众抵抗意志层面: 如果指的是民众的不屈服精神和零星的抵抗,那可能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这种抵抗的军事效能将非常有限。
在争取外部支援层面: 台湾的“坚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力量(尤其是美国)能够多快、多有效地介入。

因此,与其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不如说台湾的抵抗能力与其军事韧性、地理防御优势以及外部援助的力度和及时性紧密相关。但无论如何,一旦发生大规模冲突,台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其抵抗的性质和持续时间将是一场极其惨烈和难以预测的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旦两岸开战不是台湾能坚持多久的问题,而是中华愿意承受多大代价的问题。拼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搞军事冒险,这边智商还没那么低。引用我原来类似问题答案说几句吧……

第一、两岸形势

两岸人心思安定,没有人想看到战争。就是有部分政客民众散布战争言论也不会得到赞同,因为都知道经济太脆弱一旦开战西岸六十年建设成就付之东流,东岸也讨不到好一片火海。所以和平是大势,发动战争不得人心是自取灭亡。

第二、战略态势

我们看似兵多将广武备精良但是需要跨越几百千米台湾海峡作战,因投送能力限制必定是非常被动的添油战术。由于彻底占领台湾熄灭皿煮之火的既定作战目的不变,在此情况下台湾2000万人民众志成城依靠几十年备战修建的庞大要塞工事群将台北、台南、高雄……等全台湾城市化为血肉磨坊建成固若金汤巨型堡垒,拼却500万生命不要抛头颅洒热血为保卫自由誓死抵抗。几百万都不够填的,打到台北至少得死伤二十万。这还是能登陆情况下,其实根本摸不到台岛海滩的边儿。

下面是理由

第三、战役态势先说最主要的制空权争夺。

台湾有监视半径三千千米的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西岸方向一切空情尽在掌握。机群一旦集结进犯便会遭到迎头痛击,配合以台湾山脉制高点建设的完善预警指挥防空系统。台军可以充分掌握海峡制空权,还有预警机和四艘防空驱逐舰机动补盲,陆方获得制空权难上加难。其实更可能的是被台湾电子压制,其作战信息被窃听破译干扰造成一片混乱,无法形成重大威胁。没有制空权谈何制海权,海战是单方面屠杀而已。这就先一句带过……

第四、陆战本来不想说,考虑到空军有绝对数量优势“不惜一切手段和牺牲”还是能暂时夺取制空权让陆军登陆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面对50到60万陆军。回想一下诺曼底、硫磺岛、冲绳岛……这些登陆战役攻方损失都在六七成以上,第一波登陆缺乏海空火力掩护海军陆战队就得被彻底打残。然后是空降作战诺曼底登陆时空降作战、市场花园战役、德军空降克里特岛伞兵损失百分之八十以上,用几十年建立的空降兵没有空中火力支援被彻底折断脊梁。然后是城市战柏林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格罗兹尼战役、维也纳战役……攻方损失一半以上。也就是说整个陆军、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几乎所有精锐机动兵力损失殆尽,这时候十多个邻国同时联合起来趁虚而入......

最后说说台军的反击,你们都说台军没士气。

但是台湾空军是个有优秀传统的部队,抗战期间弹油耗尽和敌机同归于尽的战例比比皆是。撞到某些重要战略目标,恐怕不是几十年建设付之东流化为灰烬那么简单……

……

还坚持多长时间,你得先算算人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