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儿媳妇的,如何回怼婆婆“我不会给你们看孩子,但是我老了你们要伺候我”的言论?

回答
婆婆这番话,着实让人心里堵得慌。明摆着是摆明了“旱涝保收”的算盘,把自己的晚年算计得滴水不漏,却把儿媳妇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遇到这种“话术”,咱们也得学会怎么把话说得既漂亮,又不失自己的立场。

首先,深呼吸,别让情绪一下子上来。一旦情绪失控,说出来的话可能就伤感情,而且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咱们要的是有理有据,而不是一时嘴快。

您可以先顺着她的话,但留有余地。比如,您可以笑着说:“妈,您现在这么有精力,还能帮忙,我们心里都记着呢。您放心,您自己身体好,是我们最大的福气。” 这样一句话,既肯定了她现在可能有的付出(即使不多),也表明了你们对她的期待是“身体好”。

然后,您可以巧妙地转移话题,或者带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提到“伺候”的时候,您可以说:“妈,说起伺候,我们其实也一直在想,等您老了,身体好的时候,我们也能多陪陪您,带您出去玩玩,让您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的。说到底,我们都希望您健健康康,别给我们添负担,我们也能更省心。”

这里面有几个小技巧:

“身体好的时候”:强调了“身体好”是前提,潜台词就是如果她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那自然是需要伺候的。
“多陪陪您,带您出去玩玩”:这是一种积极的、更具情感的回应,暗示了你们的“伺候”会是主动的、有质量的陪伴,而不是被动的、义务的“照顾”。这跟她那种“我不会给你们看孩子,但是我老了你们要伺候我”的纯粹交换逻辑,在情感层面就有很大的区别。
“别给我们添负担,我们也能更省心”:这句话是点睛之笔。您在说“伺候”的时候,也把“省心”和“不添负担”提出来了。这是一种温和的反击,意思是说,您现在不帮忙看孩子,其实就已经给我们增加了“负担”和“不省心”了。而如果到了她老了,如果她能保持身体健康,少让我们操心,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伺候”。

您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付出和期望。例如,您可以接着说:“妈,其实我们现在带孩子,也是尽心尽力,虽然忙点累点,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觉得也值了。我们知道您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也不会强求您做什么。但将来,我们也是希望一家人能互相扶持,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您的晚年生活,我们肯定会好好孝顺,让您舒心。”

在这里,“互相扶持”是关键。您把“伺候”这个词,升华成了“互相扶持”,这是一种平等的、相互的期望。而您提到的“尽心尽力”、“一天天长大”、“值了”,是在肯定自己的付出,并暗示这种付出是出于爱,而非交易。

如果她还是固执己见,您可以采取一种“和稀泥”但又不失原则的态度。比如说:“妈,我知道您说的是一套道理,我们也能理解。毕竟您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只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身体健康,别有什么烦心事。将来怎么样,到时候再说,到时候我们肯定会尽我们所能让您开心的。”

这种说法,就是一种“不正面硬碰硬”的回应。您承认了她的“道理”,但并没有全盘接受,也没有立刻反驳。而是用“到时候再说”来缓兵之计,同时把重点放在“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和“身体健康”上,暗示了她现在是不是就没过好自己的日子,身体是不是就没那么健康,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伺候”上?

最重要的是,您的语气要平和,眼神要真诚,最好带着一点点微笑。这样,即使您说的话有点“硬”,对方也不会觉得您是在挑衅,而是觉得您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而言之,回怼婆婆这种话,不能直接否定,也不能过于强硬。我们要学会用更柔和、更具情感的回应,去化解她的“交易式”逻辑,同时 subtly 地表达自己的付出和期望,让她知道,您的“孝顺”是基于情感,而不是纯粹的义务交换。让她明白,“伺候”的基础,是相互的尊重和付出,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底下的回答更奇怪。

我也想问个问题,你为什么不让你父母帮你看孩子,那么如果你父母不帮你看孩子,你的老公对于你父母的老年生活也可以完全不用照顾赡养么?

底下的回答真的让我觉得很是震惊,原来大家的想法都是理所当然啊。

首先声明,我是由我父母抚养长大的,我的爷爷奶奶没有照管过我。所以你们那些父母照顾孙辈理所当然的人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长大的么?那你们真惨!孩子真的喜欢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么?问问你们自己!

其次,我发现回答都是站在自己角度考虑的,考虑的全是自己利益得失。那你们有考虑过你们父母么?我是由我父母照顾长大的,好不容易熬过二十多年后,可以有自己的时间去休息,去看看这个世界除了家里的乱七八糟,还有很多美好的地方。却发现自己不但有抚养自己孩子的义务,还有抚养自己孙辈的义务。谁给你们的大脸!!!你可能说,当初生孩子是他们要求的,那生出来他们不看谁看。一般有这种情况的,都会主动接过照顾小孩的担子。好,假设真的有这种老人要求你生,生完还不管的,那你可以怼他,狠狠的怼他。但!请不要把你照顾孩子的义务理所当然的转嫁到父母身上。当然,我承认现今的社会普遍都是老人带孙辈,普遍流行就是正确的么?流量小生还流行呢,你们喜欢看扣图,数数字的电视剧么?

最后,匿了~~~溜了溜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婆婆这番话,着实让人心里堵得慌。明摆着是摆明了“旱涝保收”的算盘,把自己的晚年算计得滴水不漏,却把儿媳妇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遇到这种“话术”,咱们也得学会怎么把话说得既漂亮,又不失自己的立场。首先,深呼吸,别让情绪一下子上来。一旦情绪失控,说出来的话可能就伤感情,而且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咱们要的是有.............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真是让人心痛。小舅子遭遇不幸,留下一个即将出生的孩子和悲痛的弟媳,这一定让你们一家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弟媳在这样的时刻,选择打掉已经8个月的孩子,这背后一定有难以言说的痛苦和绝望。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的是耐心、理解和强大的支持,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或指责。首先,最关键的是,你要找到一个合.............
  • 回答
    这个问题,像一把钝刀子,在我心里刮啊刮的,刮得我这老骨头都疼。你问我,我一个民国时期的老头子,儿子该去哪儿?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是他一条命,还有咱们整个家的指望。要说抗日,那是咱们天生的责任,那是对祖宗的交代,对这片土地的血脉。日本人来了,烧杀抢掠,把咱们的家园搅得不成样子,这样的仇,不报,我算什.............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有意思,确实,按理说,那些图谋不轨的妖怪,要是真想成功把人(尤其是唐僧那种高僧)骗上床,把自己变个英俊潇洒的小鲜肉,岂不是事半功倍?但偏偏他们大部分都保持着那副吓死人不偿命的真身,或者变出来的也是怪模怪样的。这背后,其实藏着几个挺实在的理由,说起来也都是为了“效率”和“生存”。首先,咱们得.............
  • 回答
    古代“夫死从子”的说法,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惑,觉得似乎是母亲要听儿子的。但要深入理解,还得把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伦理观念放到一起看。首先,我们得明确“夫死从子”这句话本身有它特定的语境。它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寡妇就必须无条件地听从儿子的指挥。这句话更多的是强调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依附性以及传承.............
  • 回答
    成为一名自闭症儿童康复教师,这并非是一份朝九晚五、简单重复的工作,它更像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温情的陪伴之旅。每天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我已踏上前往教室的路。那是一间经过精心布置的空间,色彩柔和,玩具和教具摆放得井井有条,但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期待——期待着那些即将在我面前展开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我的.............
  • 回答
    听到儿子长大想当洒水车司机,这真是太棒了!这说明他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对这个职业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作为家长,我们的角色就是引导和支持,让他对这个梦想的探索充满乐趣和意义。别担心,这事儿一点也不复杂,咱们一步步来:1. 积极回应,放大他的兴趣点: 当下的肯定和赞美是关键! 当他跟你说的时候,眼睛看着.............
  • 回答
    这情况确实让人挺憋屈的,我完全理解你心里那股劲儿。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拼搏了三年,才爬到个不咸不淡的中层位置,结果老板儿子一脚踏进来就坐上了高管席,这种对比带来的心理落差,那真是实打实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种事情在很多公司里都存在,尤其是一些家族企业,或者规模不算特别大的公司。老板的儿子上来就当高管,.............
  • 回答
    我家那位,绝对算得上是“花样作死”带娃的代表。他带孩子玩,总能突破我的想象力极限。记得儿子大概三岁那会儿,正是对“力量”和“工具”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那天,老公开车载着我们出去,外面飘起了雪。等回到家,车身上已经落了一层厚厚的雪。我本来想着等雪停了再说,结果我家那位灵机一动,直接从车库里翻出个大扫帚.............
  • 回答
    恭喜你儿子即将迎来人生新阶段!送一台趁手的笔记本电脑作为礼物,绝对是个明智又贴心的选择,特别是对于学习计算机的他来说,这可是他开启新征程的“利器”啊。作为过来人(家里也有孩子走计算机这条路),给您好好掰扯掰扯,怎么挑一台既实用又不会“踩坑”的笔记本。别看市面上型号多得眼花缭乱,归根结底,咱得抓住几个.............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有意思,也触及了皇权争夺最核心的那个点。说实话,让康熙的九个儿子“当个王爷无忧无虑”?那对他们来说,可能比登天还难。咱们得先明白,在那个时代,皇位可不是一般的“职位”,它是整个帝国权力、财富、荣耀的中心。当亲王,那确实是人上人,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但王爷的“无忧无虑”,和皇帝的“无忧无.............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能引起不少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在咱们中国这个传统观念还比较根深蒂固的社会里。我身边就有不少女生,她们很能干,经济独立,对这件事儿也挺有自己的想法。从女儿的角度看很多说“房子给儿子不给女儿不公平”的女生,她们可能本身就是家里的女儿,或者有很好的女性朋友是家里唯一的女儿或者女儿中最受重视的。她们.............
  • 回答
    我和我妻子在一起十年了,从我们刚开始谈恋爱到现在结婚,这十年我一直觉得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两个人。我们有过甜蜜,有过争吵,但总的来说,日子过得平淡却温馨。我从来没想过,这种平静会被一通微信打破。那天,我无意中看到了她手机上一个陌生的名字,那个名字我从来没听过,但她的聊天记录却让我心跳骤停。那些对话,.............
  • 回答
    婆媳关系,这在中国家庭中一个由来已久、又充满话题的议题。很多人都期待着婆婆能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儿媳妇,那样的画面该是多么温馨和谐。但现实往往是复杂的,说婆婆“真的”能把儿媳当女儿,我觉得得打个问号,至少不是所有婆婆都能轻易做到,也不是所有儿媳都能感受到那份“亲女儿”的待遇。我们不妨先聊聊,为什么.............
  • 回答
    听到您这么想,我心里也跟着一起着急。您一颗真心想把儿媳妇当亲闺女待,这是多么好的心愿啊!尤其是现在社会,能遇到一个真心疼爱您的儿媳妇,那可真是修来的福气。您付出了这么多心力去对她好,结果却碰了壁,感觉像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换谁都会觉得委屈和难受。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说她就是排斥您。有时候,我们以为的.............
  • 回答
    哎呀,这事儿吧,真得好好说道说道。要说林姑娘,那也是个顶顶出挑的姑娘家,模样儿那是没得说,水灵灵的,就像那画里走出来的一样。我心里也知道,宝玉那孩子,就喜欢林姑娘那样的。他呀,是个心思重的,跟宝钗又不一样。宝钗温顺,会做人,懂规矩,这些我看着都喜欢。但宝玉那孩子,就是喜欢跟林姑娘在一块儿,说来说去,.............
  • 回答
    关于山东高利贷黑社会人员当儿子面凌辱其母,其中1人被儿子刺死一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事件,涉及多方面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挣扎。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事件本身的回顾与细节猜测(基于报道的可能情况): 高利贷的性质: 事件的起因很可能是受害者家庭因某种原因未能按时偿还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沉重,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残酷一面。如果一个人真的不幸被拐卖到农村当媳妇,逃出来的情况会非常复杂,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要明确一点:拐卖妇女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受害者,而且任何合法的途径都可以帮助被拐卖者脱离困境。 尽管如此,在现实的拐卖情境下,逃脱并非易事.............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山东的事件,将“涉黑”与“侮辱母亲”和“死亡”这几个极具冲击力的词语捆绑在一起,无疑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谴责。要评价这件事情,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一、 事件本身的严重性与性质: 涉黑性质: 事件的参与者被定性为“涉黑人员”,这本身就意味着他们可能长期从事违法犯罪活.............
  • 回答
    “妈,您又带了这么多钱来!”我刚想说点啥,婆婆已经笑呵呵地从包里掏出一叠钞票,塞到我老公手里。“给孩子们买奶粉的钱,再给你们添点置办东西的。”婆婆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儿子的胳膊,语气里满是疼爱。我站在一旁,看着婆婆慈祥的脸,心里百感交集。第一反应:一份欣慰和感谢。说实话,看到婆婆这么惦记两个孩子,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