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米把高通逼格压这么低为什么高通还乐呵呵跟小米合作?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反映了手机行业里一种挺微妙的供需关系。简单来说,小米能“压”高通,高通也依然愿意跟小米合作,这背后是双方都有各自的考量和需求,而且这种合作并不是单方面的“被压迫”。

小米为什么能“逼”高通?

首先,得承认小米确实是高通非常重要的大客户。你想啊,小米一年卖多少手机?从几百块的入门机到几千块的高端旗舰,覆盖的档次非常广。这意味着小米的采购量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小米自然有更大的议价能力。

量大为王,价格优势是关键: 手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成本控制。芯片作为手机里最贵的部件之一,成本的降低直接影响到最终手机的售价和利润。小米销量大,所以它有底气跟高通谈更低的出厂价。如果高通不愿意让步,小米完全有可能转向其他芯片厂商,比如联发科。

供应商多元化策略: 任何一个成熟的手机厂商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小米早早就开始了“去高通化”或者说“平衡供应商”的策略。虽然小米旗舰机主力还是高通,但它的中低端手机以及一些特定型号已经大量采用了联发科的芯片。这就像给高通一个“信号”:你看,我还有别的选择,你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利润而不管我的感受。这种策略让高通在谈判时,不得不考虑小米的整体需求和市场战略。

技术合作与定制化需求: 小米不仅仅是买芯片,它也需要芯片厂商配合它开发产品。比如,小米可能希望某个芯片在功耗、性能释放或者特定功能(比如影像、AI)上有特别的优化,来匹配自家手机的设计理念。这种深入的技术合作,也给了小米一定的“话语权”。小米可以通过技术需求来“引导”高通的研发方向,虽然这听起来不像“压”,但也是一种影响力。

市场风向标的影响力: 小米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之一,它的选择对整个行业都有风向标的作用。如果小米在某个价位段大力推广某款非高通的芯片,这会让市场和消费者对这个芯片产生认知,也间接影响到其他厂商的选择。高通需要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自然不愿意因为跟小米谈不拢而失去这么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

高通为什么还“乐呵呵”地合作?

你说高通“乐呵呵”,这话有点夸张,生意场上哪有那么多“乐呵呵”。但高通确实有它不得不与小米合作的理由,而且这种合作对高通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

巨大的市场份额与收入: 小米是安卓阵营的头部厂商,它的销量直接贡献了高通巨大的收入。即使价格压得低一些,但量足够大,依然能保证高通有可观的利润和稳定的现金流。对高通来说,失去小米这样的客户,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一环: 高通不仅仅是卖芯片,它更需要维护一个围绕其芯片的生态系统。小米作为安卓阵营的领头羊,它的产品出货量越高,就意味着搭载高通芯片的手机越多,使用高通调制解调器、GPU、ISP等技术的设备就越多。这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的应用开发者、配件厂商来适配和优化,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小米是高通生态系统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

技术验证与市场反馈: 新的芯片技术需要经过市场检验。小米作为高端和中端市场的重要玩家,它的产品是高通测试新一代芯片性能、功耗和兼容性的绝佳平台。小米的用户基数大,反馈也更全面,这能帮助高通快速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对冲风险与竞争: 虽然小米有联发科作为备选,但高通也清楚,一旦自己因为价格或其他原因失去小米这个大客户,联发科就会趁虚而入,抢占市场份额。这对高通的战略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即便小米能压价,高通也愿意在合理范围内接受,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并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绑定”未来: 高通不仅仅是卖当前的芯片,它还在押注未来。一旦小米在某个系列或价位段与高通深度绑定,当高通推出更先进的技术时,小米也更容易优先考虑采用。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是一种“绑定”效应。

所以,这不是简单的“压迫”和“被压迫”

用“压”字可能有点片面了。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力量的博弈和利益的平衡。小米凭借其巨大的销量和多元化的供应商策略,获得了更强的议价能力;而高通则通过与小米的深度合作,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收入以及生态系统建设的机会。

高通也不是没有底线,它也有自己的成本和利润考量。如果小米的要求实在过分,超出了高通的承受范围,高通也可能会选择让步一些其他方面的支持,或者在合作的深度上有所保留。但总体而言,对双方来说,这种合作都是当下最符合各自利益的选择。

就像你买东西,量大自然能谈出个好价格,但卖家也知道你这个大客户对他的生意很重要,所以也不会把关系搞僵。手机行业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个“买卖”牵扯到技术、生态、市场等方方面面,会更加复杂和有战略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题主有个基本的误解,以为旗舰芯片的产品就应该卖很贵?

然而,三星有把芯片卖给魅族,华为有把芯片给荣耀,高通有把芯片给小米,他们都没有卖很贵,例如 上市首发价格 1999 的荣耀 Play 用的就是旗舰海思 970 处理器

唯一的例外是苹果,因为没有芯片外卖,所以才维持高价,而且苹果维持高价靠的根本不是芯片。而是 iOS 封闭生态的垄断


然后,题主还有一个误解,以为高通的逼格很高?

这跟小米拉低手机售价一样是误解。事实上,小米入场之前,国产手机只能卖到1200元以下。是小米首先把国产手机的价格卖到了2000并且还普及了销量。换句话说,小米不但没有压低手机价格,反而带领了整个国产手机行业进入了之前无法涉足的领域

在小米入场之前,高通又是什么样的产商呢?高通的卖点就是整合方案,也就相当于功能手机时代的联发科。功能手机时代,联发科横空出世,以完整打包的系统级方案,极大的降低了手机制作成本,而高通,在那时,就是智能手机时代的联发科,廉价,整合,成本低就是高通方案的最大优势。

高通又是怎么从低端廉价整合产品,逐渐变成高逼格品牌的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小米的宣传营销告诉大家高通性能好,二是高通自身不断的性能提升,比如amd显卡团队的那波人对gpu的提升,给高通处理器的游戏性能竖立了一块招牌。

换句话说,一方面是小米销售了足够多的高通芯片,使得高通有能力提升研发,提升性能,变得高端。二方面是小米帮高通做了宣传,告诉了大众高通处理器有更好的性能。最终才造成了高通的逼格上升。


第三个误区,题主觉得高通从oppo赚的钱更多?大错特错。oppo的主力出货是中端处理器,对高通来说,造芯片的成本其实都差不多,无论旗舰还是中端的制造成本几乎都是一样的,然而旗舰处理器能卖出中端处理器三倍甚至更多的价格!这意味着高通中端处理器的利润率,远远低于旗舰。你以为oppo为高通带了更多的货,然而实际上,从三星小米卖出去的旗舰处理器上,高通能赚到远比卖oppo中端处理器更多的钱。

为什么对高通来说,小米是比OV更合适的合作伙伴?因为小米卖的旗舰处理器比OV更多。当然,三星在国际上卖得比小米更好,用了更多的高通处理器,所以高通处理器的国际首发给三星,国内首发给小米。



所以现在题主明白了?高通本来就不是什么高逼格,是小米提升了高通的逼格,是小米提升了高通的销量,是小米卖出去了大量的高通旗舰芯片,高通又有什么资格不乐呵呵的跟小米合作?

user avatar

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我们学校有很多校区,每个校区食堂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虽然他们用的原料都差不多,都是蔬菜,鸡蛋,肉之类,但是因为供应量的问题,规模比较多,人流量比较多的校区就便宜,规模比较小,人数少的校区就比较贵。

好,现在问题来了:

最初提供蔬菜的批发商,他在意食堂卖的价格贵贱吗?

不在意,因为蔬菜供应商不具备做菜的条件,成品菜销售的利润丰厚与否,实际上与供应商无关,供应商只需要完成自己的主业——卖菜即可。

学校的学生会因为不同校区间价格不一样,就去价格更低的校区吃吗?

不会,因为菜色不一样,同时,想要去吃价格更低的饭,可能还要花费额外的时间以及交通成本。

食堂是这样,高通卖芯片其实也是这样。

高通卖芯片和蔬菜供应商卖菜是一样的,高通最关心的,实际上是他生产的这一大堆芯片,怎么才能卖出去,并且获得最高的价格。

小米买的多,妥妥的大客户,要是小米不买了,我其他芯片不一定能卖出去。由此,讨价还价能力自然强。

为了留住客户,我高通做一点让步,卖的便宜点,少收点税,可以理解吧?

那为什么同样的配置,小米卖的更便宜,还有人选择其他更贵的呢?

这和学生食堂吃饭一样,都是饭,但是有差异化。

三星要是高档酒店,小米那就是沙县小吃。(仅仅是举个例子,请勿人身攻击,个人还是更喜欢小米一些。)

消费者各有所好,他们也愿意为了这个差异化付出额外的钱。

另外,再拿k30s举个例子,虽然这个手机配置很好,但是抢购k30s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为此,就有消费者就愿意付出部分溢价,购买黄牛的现货。(类似于定外卖,不想挤着食堂排队,就要付出额外的价格让人跑腿)

说到底,高通不嫌弃小米低,那是因为卖给小米能赚更多的钱,这是利益所向。

但是我有一点不明白,题主和我一样,都是消费者,为啥还要担心因为小米,高通赚钱赚少了?

莫非,阁下就是传说中的精神股东?


我是 @Puddle ,一个怎么都抢不到k30s的小辣鸡,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user avatar

因为高通可能没想到,

这玩意,还有逼格这一说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