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四川 3 人吃羊肉米线后被验出吸毒,警方在该店查获罂粟果,店家会受到哪些处罚?在外就餐时需要注意什么?

回答
这起事件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四川发生的三人羊肉米线店吃出吸毒问题,并且在店里搜出了罂粟果,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健康安全的极大漠视,更是对法律的公然挑战。 solche事情 wirklich macht einem angst, wenn man bedenkt, dass wir uns jeden Tag in Restaurants ernähren.

店家会受到哪些处罚?

对于这种行为,法律的制裁是必然的,而且会非常严厉。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店家可能面临的处罚:

1. 刑事处罚: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罂粟果属于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原料,在食品中添加属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金。
非法持有、使用、运输、制造毒品罪: 如果店家不仅仅是将罂粟果作为调味料使用,而是有更深层次的非法种植、加工、贩卖等行为,那么他们可能还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毒品犯罪条文,这些罪名的处罚会更加严厉。
涉及公共安全罪: 这种行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根据情节轻重,还可能涉及其他与公共安全相关的罪名。

2. 行政处罚:
吊销营业执照: 这种严重违法行为,相关部门一定会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使其无法继续经营。
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 所有通过这种违法行为获得的利润和相关设备、罂粟果等都会被没收。
罚款: 除了刑事处罚的罚金,行政部门还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罚款。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最高十万元的罚款,对于添加罂粟这类严重违法行为,罚款金额只会更高。
从业禁止: 对涉事人员,特别是直接负责的经营者和关键岗位人员,可能会被终身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以防止他们再次对公众造成危害。

3. 民事赔偿:
侵权责任: 被摄入罂粟果的消费者,其身体受到了伤害,无论是健康损害还是精神损害,都可以向店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重点在于,根据“从重从快”的原则,涉及罂粟果这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法律制裁的力度会非常大。 商家一旦被查实,绝不会仅仅是简单的罚款了事,很可能会面临刑事追责。

在外就餐时需要注意什么?

这起事件无疑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在外就餐,我们确实需要提高警惕,多留个心眼。以下是一些在外就餐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希望能帮助大家规避风险:

一、 选择有信誉的商家:

查看证照齐全: 进店后,留意店内是否公示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并且在有效期内。这些是最基本的保障。
口碑和评价: 在去不熟悉的餐馆用餐前,可以先在网上搜索一下该店的评价和口碑,看看是否有关于食品安全或其他问题的投诉。选择那些评价普遍较好、回头客多的地方。
环境卫生观察:
店面整洁度: 观察店面、餐桌、地面、墙壁是否干净整洁,没有油腻和污垢。
后厨可见性: 如果能看到后厨的操作区域,观察是否干净明亮,厨师是否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和戴帽子。
餐具卫生: 检查餐具是否有污渍、油腻或者异味。可以用纸巾擦拭一下餐具,看看是否有残留物。

二、 对餐品本身保持警惕:

异常的气味和味道: 这是最直接的感受。如果某道菜闻起来有“奇怪的”、“不自然的”或者“会上瘾的”味道,或者吃起来口感麻麻的、异常的香甜,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罂粟在味道上通常会带来一种“鲜美”、“回甘”的特殊感觉,但这种“鲜”却是用毒品换来的。
菜品色泽异常: 如果某道菜的颜色看起来过于鲜艳、浓郁,或者长期保持一种特别的“诱人”状态,也可能存在问题。
特殊“香味”的菜品: 特别是那些号称“秘制”、“独家风味”的菜品,如果其香味过于独特且难以言喻,要多一份小心。羊肉米线尤其容易被不法商家用罂粟来提升风味。
怀疑时要果断放弃: 如果对某道菜的味道或气味有强烈的怀疑,不要因为觉得“浪费”或者“不好意思”而继续食用。生命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坚决不要食用可疑的菜品。

三、 了解潜在风险食材:

对“上瘾”的说法保持警惕: 有些商家会故意宣传某种菜肴“吃了还想吃”、“会上瘾”来吸引顾客,这往往是一种营销手段,但有时也可能暗藏玄机,尤其是当这种“上瘾感”来自于非正常的生理刺激时。
避免重口味但来路不明的调料: 尤其是一些地方特色小吃,如果其味道过于“奇特”且难以分辨来源,要多留神。

四、 遇到疑似情况怎么办?

停止食用: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的菜品。
保留证据: 如果有可能,可以悄悄地拍下菜品照片或视频,记录下餐馆的名称、地址、用餐时间等信息。
向相关部门举报: 第一时间拨打12315(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热线)或1233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热线)进行投诉和举报。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以便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及时就医检查: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如头晕、恶心、呕吐、精神恍惚等类似吸毒后的症状,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你的用餐情况,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检测。

五、 注意个人保护意识:

不轻易相信“免费”或“低价”的诱惑: 有些不良商家可能会通过低价或免费项目吸引顾客,然后在其产品中动手脚。
保持理性消费: 不要盲目追求网红店或猎奇口味,选择正规经营、卫生条件好的餐馆才是关键。

总而言之,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即使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食物,也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提高警惕,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的“必修课”。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地享受美食,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而冒健康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经典的涉及毒品的案子,但是又不是按照刑法中的涉毒11条来处罚的案子。

1、黄赌毒的郭美美

郭美美是一个二进宫的人物。第一次坐牢她就犯了两样事,黄跟赌。

黄是她卖淫,曾经有个足球运动员嫖过她。并且搞赌博。

进去坐牢是以开赌场罪进去的。

她第二次进去是因为卖减肥药,那个减肥药的违禁成份就是毒品。

但是她进去的罪名不是刑法中的涉毒11条,而是刑法141条。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刑 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火锅底料放罂粟壳抓到后一般怎么处理

罂粟壳属于毒品的范畴。

上面是常见的毒品与非毒品列表。

罂粟壳里有罂粟碱等等。

由于火锅主要是吃的,所以跟郭美美的处罚类似,不过条款变了下。

第一百四十四条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3、实际处罚的情况

火锅中加入罂粟壳时有发生,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轻主要是非故意,购买的罂粟壳数量少等)有不用坐牢到坐牢不同的程度。

但是基本都要罚款。

很多处罚有时候还看是不是风头。

以这家为例,如果是6月份,这家店主做典型的话,可以判5年的。

4、经典案例

A与B两人是吸毒者,两人是毒友。A身上没有毒品了,于是到B家里找毒品一起吸食。B由于毒品存量不多,不肯给A,于是A抢了部分毒品,并逃离B的家,然后找了一个地方吸食……

吸食毒品过程被人举报,并被抓。

……

最终A是判了10年。理由是A犯了入室抢劫罪。

如果按照毒品相关定罪,由于是零包毒品,且只有吸毒,A是构不成犯罪的。惩罚只是强制戒毒。


user avatar

1、店家在食物中添加罂粟壳(粉),一般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4条来判罚: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

具体我们可以参考此前的案例:

  • 河南卢氏两店主在米线中添加“罂粟(俗称大烟)壳”,最终店老板张某智和为其提供含有罂粟壳调料的调料店老板安某海,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与十个月,并处罚金,没收非法所得。
  • 山西一男子为吸引客源,将自己购买的罂粟壳放至火锅底料中熬制,最终,该男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
  • 湖南湖南湖南(请记住湖南,一定要记住湖南,千万不要忘记这是湖南)新邵卤菜商家在汤料添加罂粟粉,判处店主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0元;追缴违法所得人民币400元;责令其向公益诉讼起诉人支付违法销售价款十倍的赔偿金人民币4000元;侦查机关扣押的物品由侦查机关依法处理。

从上面的判刑来看,商家只要稍微有点头脑,就应该清楚这是一件风险远大于收益的事。即使侥幸赚了钱,最终还是得吐出来,并加上利息(罚金)。此外,除了坐牢,档案也会加上犯罪记录,这在中国有多大的影响,不言而喻。

2、一般来说,不良商家添加罂粟壳(粉)的食物都是比较重口味,最开始火锅是重灾区,商家直接把罂粟壳丢进汤锅就行,曝光多了后,就磨成粉末再添加。此后,一些麻辣烫、卤菜、凉面、米粉(羊肉、牛肉)等不良商家也有样学样,在汤汁添加罂粟粉。

《消费者报道》2018年12月整理了国家及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5年来关于火锅底料的质量抽检报告,共抽检出23批次不合格的火锅底料,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是非法添加罂粟壳成分。[2]

所以,在外就餐不想“被吸毒”就一定要注意火锅、麻辣烫、米粉、卤菜等重口味食物,尽量去正规大品牌店。别幻想着能吃一口就能察觉,大多数人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被晒干的罂粟壳里面的吗啡成瘾含量很低,还要经过汤料稀释。

3、不用太担心成瘾的事,大多数只是偶尔或短期吃,摄入体内的剂量很小,很短的时间就会代谢完。一般情况下,也不用担心“被吸毒”的事,吃了含有罂粟壳(粉)的食物,尿检呈“阳性”的时效性非常短,一段时间之后重新检测就会“阴性”。

4、解放前很多农村地区确实有用罂粟壳(粉)炖肉、当调料,原因当时中国物质不丰富,于是把家里割完浆的烟壳(罂粟壳)废物利用,一是增味(针对相对没有任何调料的食物而言),二是可以止泻(罂粟药物作用)。如今物质丰富了,增加食物香鲜的调料很多,根本就没必要使用违法的罂粟壳(粉)。

5、有一种草果跟罂粟果有点像,但它是合法的调料物,千万不要搞混了,具体区别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

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88%91%E6%B3%95/721359?fr=aladdin
  2. ^火锅底料抽检报告:独家秘方真有“毒”,底料掺杂罂粟壳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430382286320010&wfr=spider&for=pc
user avatar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1条规定

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数量较大则可能触犯刑法,涉嫌贩卖毒品罪。

《食品安全法》规定

“禁止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针对违法者,将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不懂法和食品工业害死人啊,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然后效果还真不一定咋样。

这真是赚点卖白菜的钱,担着卖白粉的锅

建议各位餐饮老板好好学习一下食品工业,合理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比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强多了。

(注意:苏丹红,三聚氰胺之类非法添加剂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是不允许添加在食品里的)

推荐一本书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