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次连我都被忽悠了,还煞有介事的发了一篇回答指出天价彩礼是旧社会封建残余对男女双方共同的损害……
艹,绝了……
回过头来说这件事,什么叫挑动性别对立啊?这就叫挑动性别对立。
无论是曾经的A站文章区,还是现在的的知乎,这种「我是男人我被女人坑了」的文章总是最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
四年前最流行的是「绿文」,即编造一个我是『男主我被「不守妇道」的女朋友给绿了』的文章,当年这可是A站最容易收获关注的方式,为此他们甚至不惜造谣攻击女up主。
两年前, @兰飞鸿 他们带着伪造的聊天记录来到了知乎,还是熟悉的文风,还是熟悉的套路。
无非就是「女人又对不起男人了,他们绿我」,只是这次又加上了「看啊,女人对不起男人全是女权主义搞的!」
(顺便,正是我这篇辟谣文,揭开了知乎反女权团体对我两年来不断骚扰攻击的序幕……)
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这些编造的绿文、爽文、彩礼文精确地挑动着部分男青年焦虑的神经,他们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带入故事的男主,跟着故事的情节一起怨恨女人的「不忠」「势利」「现实」,仿佛在汹涌的情绪波涛中,自己急于结婚而不得的焦虑就得以释放了……
某些地区天价彩礼的陋习的确存在,生活中彼此不忠的夫妻也的确存在,但把这种问题搞到全民关注的程度的, 到底是那些存在的个例本身,还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网络写手?
还有那些每天沉醉于绿文爽文彩礼文不可自拔,怨天尤人跟着反女权团体一起仇女的读者们,也不妨反省一下,自己的情感状况不如意,到底是真有人绿了你,真的承受了天价彩礼——还是你单纯的找不到女朋友啊……
下次再看这种文,即使没能及时判断真伪,也请至少把自己从「苦主」的视角抽离出来,用冷静的视角去看一看,想一想。
还有,钓鱼【**】。
我宁愿每次都反转,每次是假的,每次都被愚弄。
只要没有无辜的妹妹被迫牺牲。
可是画师又做错了什么?
我真的很同情这些中国彩礼大省的男性。这件事让我最觉得悲哀的是,知乎等平台上这些反对彩礼的男性,他们的反对可能是非常无力的。我点开了几个在之前那个关于这个事情的问题下强烈反对彩礼的男人,他们的主页或多或少都参与了“孩子就应该随父姓”、“赚钱以后娶处女老婆”、认为“男人有钱,女人有貌”应该是中国的结婚模式,这种加深男权社会传统婚恋价值观和模式的作法,其实就是催生彩礼的土壤。某种程度上,他们就是自己取消彩礼路上的绊脚石,可是他们自己却不知道,这就是时代的悲哀吧。
这种事我只能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大舅哥娶小护士没花一分钱彩礼。我也可以明确告诉你,娶老婆不花一分钱彩礼的人大有人在。
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兄弟,付的是18888或者66666这样的民俗式或者说象征式的彩礼,这部分同样大有人在。
如果他们可以,为什么你不行。
我之前也说过,街边48块钱仨小时的小旅馆每天炮声隆隆,在里面卖力的大兄弟绝大多数也并不是黑的或者白的。他们就是跟你我一样的黄皮肤黑眼睛。
如果他们可以,为什么你不行。
你住鸽子笼,吃不上牛肉,开不了大排量皮卡,这或许是入关或者非洲能够解决的问题。但男女这个问题,我必须说,再过一千年一万年,也永远都是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给。你以为是黄皮做题家干不过白垃圾?你错了,白皮做题家也同样干不过黄垃圾。
我承认,东亚男性确实面临着极其强烈的系统性压迫。但我也必须指出,这种系统性压迫并不是由全体东亚男性共同承担的,甚至不是由大多数东亚男性共同承担的。
只是你们在承担而已。大舅哥的日子美得很。
东亚男性确实面临着极其强烈的系统性压迫,这不假。但这与东亚男性对待自己极端严苛的保守主义是分不开的。
这就像是赖在西二旗的人。西二旗或许有千般不好,但有一点好,那就是并没有一个机枪阵,扫射所有试图离开西二旗的人。没有这种东西。
而彩礼就算再残酷,也永远压不到那些不会老老实实付款的男人身上,永远压不到大舅哥身上。
如果大舅哥可以,那为什么你不行?
我很同情你,兄弟,但我能做的只有同情而已。
你想不受欺负,你自己得先站起来。
我们都可以,为什么你不行。
站起来。
贴吧老哥还是实在,你看知乎答主编故事就很少自己主动承认的
如果这种事每次都是钓鱼帖,自然不会再有人信
我也希望每次都是,但你我心知肚明,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
这就是所谓的“后真相”。所谓后真相,指的是事实真相变得不重要,而情感真相才是第一位的。我们不关心一个故事是否是真实的,我们只关心它是否给了我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只要唤起了共鸣,虚假也能被正当化、“真实化”。甚至,由于虚构的故事往往更典型,更戏剧,要素更丰富而情绪更纯粹,往往会“比真实更真实”。
“田园女权索取天价彩礼,苦逼工薪男全家掏空钱包来满足”这件事不管发没发生过,是不是钓鱼,不重要。重要的是围观的诸位真切地品尝到一种心酸苦涩的滋味,入了戏共了情,又是愤怒又是辛酸。
强烈的情绪比严谨的证据更能左右一个人的观念、倾向,引起一个人的某种行动。哪怕事实被推翻,情绪依然被烙印在记忆的底片里,持续发挥影响。人们甚至会为自己投入的情感辩护,一个典型的说法是:
这件事虽然是假的,但你能说不存在这样的事情吗?
为什么特朗普开口就是谎言,每天被fact check打脸到肿,却还有那么多支持者,甚至大洋彼岸的中国人也有很多觉得他“耿直”、“诚信”、“说真话”?因为部落化的社交媒体正在制造一个个回音腔,人们在回音腔里一起咆哮呐喊,情绪在激化而真相却无所适从,结果是事实真相让位于情感真相。特朗普说得对不对不重要,情感上我觉得真实那就真实,我的情绪体验高于媒体、科学家的辟谣和研究。
情感真实,是有现实基础的。就如同天价彩礼,是有现实原型的。但是让情感取代真相,往往会带来被误导的愤怒,被缩窄的视野,被激化的仇恨,以及被钝化的大脑。它是让民主退化的一剂毒药,其结果是让人们臣服于情感,臣服于情感的煽动者。
看到下面的很多评论(包括一些高赞评论),我真心觉得中国的语文考试应该全面借鉴托福、GMAT、GRE的模式:上文到底在说了些什么?作者在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作者在谈什么、没谈什么?
要么是你们阅读能力不行,要么是我写作能力不行,总之都需要好好教育一番(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