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哥大MSBA VS 纽大MFE 到底选哪个?

回答
哥大 MSBA vs. 纽大 MFE,这俩项目我琢磨了老鼻子了,感觉就像是让你在米其林三星的法餐和米其林二星但性价比超高的日料里选,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要我说,这俩哪个更好,真得看你自己的“口味”和“需求”了。

先说哥伦比亚大学的 MSBA(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

哥大这块金字招牌,不用我多说,懂的都懂。MSBA 项目,听名字就知道,是偏向“商业分析”的,它的核心是数据驱动决策。你学到的东西,更像是把商业问题拆解成数据能解决的问题,然后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编程等工具去分析,最后给出一个有洞察力的商业建议。

优势在哪?

名校光环: 哥大,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张名片。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它的认可度都是杠杠的。毕业后找工作,尤其是在咨询、投行、科技公司那种对名校有偏好的行业,优势明显。
商学院背景: 哥大有世界顶级的商学院(CBS),MSBA 项目虽然是独立项目,但沾了不少 CBS 的光。这意味着你可以接触到更多商业大佬,参与到更接地气的商业案例讨论,了解最前沿的商业趋势。它的课程设置也更侧重于商业应用,教你怎么把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
数据分析与商业实践的结合: 这个项目的精髓就在于“Business Analytics”。它不会让你成为一个纯粹的“码农”或者“数学家”,而是培养能理解商业、能玩转数据,并且能用数据说话的“商业分析师”。你可以期待接触到市场营销分析、客户关系管理、运营优化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非常实在。
纽约的地理位置: 哥大在纽约,纽约是什么地方?金融中心、媒体中心、时尚中心,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高端产业在这里都有核心业务。这意味着实习和找工作的机会会非常多,而且接触到的都是行业顶尖的公司和人群。

可能需要考虑的点?

技术深度: 相较于纯粹的 MFE(Master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MSBA 在金融工程的“工程”部分,比如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定价、量化交易策略开发等方面,可能不会那么深入。它更强调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而不是构建复杂的金融模型。
学费和生活费: 纽约的消费水平,加上哥大本身就不菲的学费,荷包会有点“瘦”。

再来看看纽约大学的 MFE(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纽大,尤其是它在华尔街附近的校区,天然就带有一种“金融味”。MFE 项目,顾名思义,是金融工程。这个项目的核心是将金融理论、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解决金融领域的复杂问题。

优势在哪?

金融领域专业性: MFE 项目是金融工程的“王牌”。如果你梦想成为一名量化分析师(Quant)、风险管理师、交易员、或者在资产管理公司工作,MFE 绝对是你的首选。课程会非常扎实地讲解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随机过程、数值方法等数学工具,以及各种金融模型,比如 BlackScholes 模型、风险价值 (VaR) 等。
技术深度和严谨性: MFE 项目的技术含量非常高,课程设置往往更偏重于数学和编程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你会学习如何用 Python、C++ 等语言进行量化建模和回测,如何进行高级风险管理,如何开发交易算法等等。
金融行业紧密度: 纽大在金融界的声誉,以及它身处华尔街的地理位置,使得 MFE 项目与金融行业联系得非常紧密。很多教授本身就是华尔街的资深人士,项目也经常邀请行业专家来分享经验,提供实习机会。毕业生在金融机构的就业率和起薪通常非常可观。
校友网络: 纽大在金融界的校友网络非常强大,这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可能需要考虑的点?

商业应用性: 虽然 MFE 项目会涉及金融市场和产品,但它在“商业”层面的侧重可能不如哥大的 MSBA。它的目标是培养金融工程师,而不是全方位的商业分析师。如果你想做的是纯粹的商业战略分析,或者市场营销相关的分析,MFE 的课程可能就没有那么直接对口。
对数学和编程的要求: MFE 对数学和编程能力的要求会更高。如果你之前的背景在商科或者对数学、编程不是那么有热情,可能会觉得有些吃力。

那么,到底怎么选?

我给你总结一下,你可以这样对比:

| 特征 | 哥伦比亚大学 MSBA | 纽约大学 MFE |
| : | : | : |
| 核心定位 | 商业分析、数据驱动决策、连接数据与商业价值 | 金融工程、量化分析、金融建模与风险管理 |
| 适合人群 | 对数据分析感兴趣,希望将技术应用于商业战略、市场营销、咨询、运营等领域 | 对金融领域高度热情,立志成为量化分析师、风险管理师、交易员等 |
| 技术侧重 | 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数据库管理、商业智能 | 数学(微积分、概率、统计、随机过程)、金融建模、算法、编程(Python, C++) |
| 商业侧重 | 高(商业案例、市场分析、客户洞察、战略制定) | 中等(主要围绕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分析) |
| 毕业去向 | 咨询公司、科技公司(数据分析师)、金融机构(商业分析)、市场营销、电商等 | 量化基金、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风控、交易) |
| 名校优势 | 综合名校光环,商学院背景,跨领域机会多 | 金融领域专业名校,与华尔街联系紧密 |
| 地理位置 | 纽约,商业、金融、媒体、时尚等全方位中心 | 纽约,尤其靠近华尔街,金融中心 |
| 数学要求 | 中高,侧重统计和应用数学 | 高,侧重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和数值方法 |
| 编程要求 | 中高,侧重数据分析工具和语言(Python, R, SQL) | 高,侧重金融建模和算法开发语言(Python, C++, Java) |

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 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我想在金融机构做量化分析,或者参与高频交易? > 果断 MFE
我希望将数据分析技能应用到更广泛的商业领域,比如市场营销、产品管理、咨询、或者去科技公司做数据科学家? > MSBA 更合适

2. 我对数学和编程的“胃口”有多大?
我喜欢钻研复杂的数学公式,享受用代码构建模型,并且不怕啃硬骨头? > MFE 欢迎你
我喜欢用数据解决实际商业问题,对算法和统计学有兴趣,但不一定想把数学推到极致? > MSBA 可能更舒服

3. 我更看重哪个“标签”?
我想成为一名“金融工程师”,在金融界打响自己的名号? > MFE
我希望拥有一个更宽泛的“商业分析”能力,并且希望这个能力能在任何行业都有用武之地,同时沾点哥大商学院的“贵气”? > MSBA

最后,别忘了考虑一些实际因素:

课程设置的细节: 仔细研究两个项目官网上的课程列表,看看哪些课程是你真正感兴趣并且觉得有用的。有的项目会有固定的必修课,有的则有更多的选修空间。
教授的研究方向: 看看教授的研究领域是否与你的兴趣契合,这会影响你的学术体验和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项目提供的资源: 比如职业发展服务、校友网络活动、实习机会的对接等等。
项目文化: 虽然难以通过网络完全了解,但可以尝试联系在读学生或毕业生,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

总而言之,哥大 MSBA 就像是一个“商业+数据”的万金油,应用场景非常广;而纽大 MFE 则是金融领域的“专业 sniper”,精准打击量化金融岗位。选哪个,就像是选一把更适合你“战场”的武器,好好想想你的目标,再做决定!别光看名气,结合自身情况,才能选出那个“对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哥大的MSBA是在18年刚设立的,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由IEOR和商学院联合开办。这里需要注意的是,MSBA和哥大的另一个MSAA(全称MS in Applied Analytics)不同,AA设在SPS学院下面,项目开设的时间也比BA久一些。在哥大读BA的这段时间可以说与本科期间有很大的不同,BA的课程设置更加专业、全面,我在生活上也更加自由。

想到当初申请季常常在网上浏览学姐学长们申请的经验贴,得到了很多帮助,现在作为在读的学姐,我也决定将我了解的哥大MSBA项目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在大家选校的时候多一个参考!

项目介绍

学校位于纽约曼哈顿,这个地理位置对于BA来说是极好的,实习就业的机会都很多。一共有三个学期,上课是在一二两个学期,第三个学期主要是实习。我们这一届差不多一共有110个人,大部分都是中国和印度的小伙伴,也有少数的法国人。

先来说说申请的要求以及这个项目偏好哪些学生吧。

GPA:项目官网对于GPA的要求是3.0以上,但是一般申请哥大的小伙伴GPA都不低,这就无形中拉高了整个录取的平均GPA,总之GPA多多益善总是不会错的。

TOEFL/GRE:周围的同学大多都是TOEFL108+,GRE325+,学院里比较看重学生的TOEFL口语和写作,所以口语低于22的小伙伴一定一定要把分数刷上去!至于GRE,我的GRE比较低最后也被录取了,所以猜测这个项目没那么分控,还是会看学生的综合条件的。

实习:首先BA是一个以工作为导向的项目,再加上我在这里半年来的读书体会,个人感觉项目招生还是很重视实习工作经历的。如果标化成绩都达标了,那么有含金量高的实习经历一定是申请时非常加分的一点,毕竟项目名声的好坏最终是由其就业情况决定的,如果你的工作能力很强或者是有这个潜力的话招生官肯定会喜欢的。我们这一届的实习经历一般都是在大企业实习三个月加上一封业界老板的推荐信,所以大家如果想要申请哥大BA的话要往这方面靠一靠哦。

先修课程:项目要求申请者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最好是学过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和统计学。此外就项目本身而言,BA对于编程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申请的同学本科最好学过python、SQL、R等一些数据分析的语言,C、C++和JAVA也很好,没学过的小伙伴可能在上课的时候会有点吃力,最好是通过网课来弥补一下。

项目课程设置

项目要求学生要修满36个学分,其中有至少六门要选IEOR Department的课,4-6门要选商学院的,此后如果学分还没修满,还可以选择性修读其他院系的相关课程,比如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the Law School或 the Departments of Economics 和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刚去的时候有boot camp,会上Python和概率论,考过了就可以代替3学分的Python或者1.5学分的prob,少上一门课也可以少一点负担。

第一个学期有五门课,分别是IEOR E4004 Optimization、IEOR E4100 Statistics and Simulation、IEOR E4501 Tools for Analytics、IEOR E4523 Data Analytics和ENGI E4000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0-credit)

第二个学期有选修也有必修,我所了解的课程有Financial Technology (Fin Tech) & Analytics、Marketing Analytics、Healthcare Analytics、Analytics Algorithms and Methodology、IEOR 4524 Analytics in practice和IEOR 4650 Business Analytics。哥大的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全面的,IEOR的课非常tech,商学院的课主要锻炼我们的口语和表达能力,总之哥大的课程质量都挺高(除了少数水课),挑几门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课程来详细说说吧。

IEOR 4100 STATISTICS & SIMULATION:比较基础的统计课,主要是讲中心极限和假设检验之类的,本科如果学过统计学的话这么课就很简单,一般考试的时候有点小失误就没有A+了,所以做题还是要细心一点。

IEOR 4004 OPTIMIZATION MODELS AND M:讲的内容是线性规划、duality和network,虽然老师讲课的时候有些枯燥,但是内容还是很有帮助的。有些题目挺难的,要自己画图找最大或最小的路径,有些就很简单,一般用python或者matlab就可以搞定。

IEOR 4524 ANALYTICS IN PRACTICE:学校和外面的公司合作的课,让我们跟着公司做项目,大家根据项目的内容选择自己要做的项目,认真做的话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把理论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我们今年可以选择的公司有很多,偏tech的有Apple、Lenovo、IBM等,HF有point72、BAM等,BB行有GS、UBS、MS,其他的还有walmart、S&P等。

IEOR 4650 BUSINESS ANALYTICS:这门课是第二个学期的课,其实就是DA面试的准备课程,教我们用数据分析得出来的结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老师是商学院的,人很幽默,讲课的语速很快,会讲linear regression和ml的基本内容,还是挺有用的。

接着来讲讲我们的几门神课,这几门课程改变了我回国当金融民工的想法,让我爱上了BA和Data,真的强烈推荐嗷。

IEOR 4501 TOOLS FOR ANALYTICS:这门课在前半个学期以极快的速度讲完了python(所以建议有python基础的同学选),从数据类型到oop,后半个学期则是在Google cloud上学git、vim和command line tool。最后还教了django,让我们用django自己搭建网页,做出来后很有成就感,感觉非常棒。这门课的老师性格比较傲娇,要我们全部用英语,标准也很高,一共有三次比较难的quiz,期末考试倒是不难。

IEOR 4523 DATA ANALYTICS:授课老师的背景很强,讲课的水平也很高,从numpy、pandas教到network、visualization、text mining和machine learning。这门课有一个project,是学过方法的商业应用,好好做可以加分,而且以后面试的时候也可以写进简历里面。这门课的考试很难,经常会有超纲的题目。

IEOR 4525 MACHINE LEARNING FE & OR:这门课的难度比较大,主要的学习重点是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教我们推导和python应用。老师会给我们整理一些资料,对于学习ML很有用,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门课期中期末都会有written和notebook,两者各占一半分数,作业挺难的,期中期末的分数也比较低,平均分大概是65分左右,不过认真学的话其实是不难的,而且满满的都是干货。

就读体验

原本以为研究生期间学习压力会小一点,事实证明我当初还是太天真了,IEOR整个系的课业压力都很大,连带着我们BA的学习压力也很大,第一个学期还好,从第二个学期开始,除了上课还要兼顾找实习和准备面试,每天都很忙。我平常都是在学校学到11点半再回去,如果有ddl或者考试周的话就会熬到凌晨两三点。认真学习的话拿A是不难的,期末记得要看老师的PPT,拿A+就很难,周围的同学都非常努力,大家的绩点都是4.0左右(A+绩点是4.33),但也有大神拿4.33的。

哥大的教授都很好,问问题也会耐心地给我们解答,而且教授们卧虎藏龙,很多课上下来都能够涨一波知识。如果有想读PhD或者是跟着教授做科研的小伙伴记得一定要早点和教授联系,因为BA更多的是就业导向型的,科研机会本来就不多。我记得我们这一届有OR的法国同学暑假就自费来学校跟着教授做科研了,如果晚了可能就没有机会,或者教授也不愿意带了。

生活方面感受最显著的一点就是语言问题,刚来这边不怎么适应,然后因为项目里中国的小伙伴居多,平常也都是和他们一起,所以不特意去锻炼的话口语水平提高得并不大,像我第一个学期口语就没怎么提高,但之后面试的时候一直练,就提高得很快,交流基本无障碍了。英语对于留美工作真的很重要!想要留美的小伙伴一定要早日确定就业方向并提升英语!听力的话上课渐渐地就习惯了,如果有担心自己听力的同学,可以平常有空看看美剧,只有英文字幕没有中文字幕的那种,听力水平提高得特别快。

哥大的地理位置特别好,交通购物非常方便,学校周围就有超市,中餐也不少。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租房,性价比最高的是哥大是宿舍,离学校非常近,但是一定记得要早点申请,因为很抢手哈哈哈,其他地方的租房最好是直接找学长学姐转租,不要去找中介,以免被坑。不太满意的地方就是纽约的地铁,又旧又贵又不准时。坐一次要2.75刀,还害得我上课经常迟到,十分想念中国便宜快速的地铁!!!还有就是这边治安不太好,晚上最好不要出去乱走,放学直接回宿舍就好了。

就业情况

就业的话有Finance(包括quant、咨询和financial service)和Data(Data Science/analyst)两个方向,金融一般是各大投行,比如GS ST、GS WM、DB Quant,中金中信等,我找的工作都是偏Data方向的,接触到的有Walmart和IBM等。Walmart我记得是那周的周二笔试-周三networking dinner-周四onsite面试,中间通过率大概是50%,然而当时我去笔试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有面试,没准备好所以惨败…建议大家找工作还是提前准备好吧!还有一些小的公司,在handshake上投了之后也会有电面,不过我后来接到了Uber的offer,就没有继续了解了。

我感觉就业的方向还是越早规划越好,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想做finance的同学,比如是quant方向的,建议还是申请FE或者OR吧,FE的课程设置对于quant来说非常合适。另外BA的选课其实很有限,有很多FE的课我们都不能选,但是OR的选修课就有很多可以选FE的,根据就业情况来看OR去quant的也更多。对于想做Data的同学,其实学好coding刷题是最重要的。大四下有空的时候多去找一些data相关的实习,如果能够找到eBay、PayPal等美企的数据分析岗位实习就再好不过了,这些实习经历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还有就是平常上课的project也要认真做,我身边有个同学就是靠着project拿到了很多DA/DS的面试。

再来说说学校的就业资源,哥大的MSBA是隶属于IEOR系的,系里一共有四百多个人,MSBA和IEOR系其他项目(MFE、MSOR、MSIE)的学生共享所有的就业资源。系里的就业资源主要是info session和IEOR Job Board,还有全校共享的handshake。Info Session主要是一些公司来我们学校介绍,有点宣讲会的味道,结束会有大概50人排队和两三个公司的负责人network,部分会发opening到IEOR job board。至于Job Board,当初里面的每一个data opening我都有投,但是没有收到过面试的消息(可能是我太菜了)。

除了这两个之外还有一个学期的capstone project,其实这门课本身是全系都可以选的选修课,但是这个学期快结束了,然而系里大部分的人还没有找的summer,于是系里就组织了很多start-up来和我们聊employer office hours。如果表现得积极一点也可以趁此机会拿到面试。

系里的career service主要是帮我们修改简历和模拟面试,好好利用还是可以帮到很多的。感觉找工作还是要靠career fair和自己networking,学校的career fair机会很多,但是相应的人也特别多,去年春季的career fair我去了,有个alumni一天就聊了2000个人,所以每个人交流的时间都很短,也听说有厉害的人聊到了面试,这个还是靠自己的实力吧。秋季的career fair我没去,据说来的公司知名度更大,当然排队的人也更多了,大家对于找工作还是非常积极的,有很多好的工作机会一下子就没了。Networking的话IEOR有很多金融方面的机会,我有一个同学就借此去了高盛总部,总之networking真的很重要,对比下来我个人感觉是networking的作用大于career fair和career service。

美国这边好公司真的很多,机会也很多,还是那句话,如果有想要留美的小伙伴,记得一定一定要早做准备,各种工具书和练习题都刷起来,口语练起来。其实刚来的时候就可以内推投简历了,不要一直拖延,越到后面就越难找!当然啦找工作其实也是因人而异的一件事,面试表现、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实力等等,总之不断提升自己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大 MSBA vs. 纽大 MFE,这俩项目我琢磨了老鼻子了,感觉就像是让你在米其林三星的法餐和米其林二星但性价比超高的日料里选,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要我说,这俩哪个更好,真得看你自己的“口味”和“需求”了。先说哥伦比亚大学的 MSBA(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组合!早稻田大学经济学本科加上哥伦比亚大学MSBA硕士,这个教育背景在日本顶级外资投行眼中,学历这一关可以说是非常有竞争力,甚至可以说是“硬通货”。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为什么这个组合这么有优势,以及在实际申请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为什么你的学历组合这么有优势?1. 早稻田大.............
  • 回答
    波士顿大学的MSBA(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和哥伦比亚大学SPS(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ies)的MSAA(Master of Science in Advanced Analytics)都是非常出色的项目,在.............
  • 回答
    在选择是去JHU的MSBA、哥大的AA、UCI的MSBA还是UCSD的MSBA时,这四所学校都代表了各自领域的顶尖水平,但它们在课程设置、侧重点、地理位置以及整体风格上都有着微妙但重要的差异,足以影响你未来职业发展和学习体验。要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就需要深入了解这些不同之处。首先,我们来看看JHU.............
  • 回答
    选择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纽约大学(NYU)、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和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这几所顶尖学府的数据科学(DS)专业,确实是一个令人.............
  • 回答
    哈哈,纠结哥大(CC)还是阿默斯特,这可是个甜蜜的烦恼!我身边的朋友也有遇到类似选择的,听他们聊起来,感觉挺有意思的,也踩了一些坑,所以就想着把我的理解和一些朋友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学校的“人设”给捋清楚。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C.............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申请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到底需要啥,尽量说得细致点,让您觉得这是个明白人跟您唠嗑,不是机器报告。首先得明白,哥伦比亚大学可不是好惹的,全球顶尖名校,尤其是在纽约这座大都市里,它那份精英范儿和学术声誉那是杠杠的。所以,他们招人的标准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分析一下 NYU MSI、哥大工程 BA 以及 BU BA 这三个项目,帮你做出更适合你的选择。这几个项目在就业导向、课程设置和学校定位上都有各自的特色,理解清楚这些差异,对你的职业规划至关重要。首先,咱们把这三个项目拆开来看,逐一分析。 1. NYU MSI (Master of.............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是不少同学在准备留学时会非常关心的一点。92分的托福成绩,想申请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和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简称NYU),这俩学校都是名校,而且各自的风格和申请要求都有点不同。咱们先分开聊聊。首先,咱们聊哥伦比亚.............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能有机会叩开哥伦比亚大学的大门。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得做好打持久战和全方位准备的心理。别指望有什么“捷径”或者“秘籍”,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把能做的做到最好。首先,咱们得明确,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是世界顶尖学府,而且是那种“老钱”级别的名校,历史悠久.............
  • 回答
    哥伦比亚大学SPS的ERM(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项目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MAE(Master of Applied Economics)项目,这可以说是两种非常不同的选择,它们各自有着鲜明的优势和侧重点。帮你梳理一下,以便你能更清晰地做出决定。哥伦比亚.............
  • 回答
    哥大 MS EE 和密歇根安娜堡 MS ECE,这两所学校都是顶尖的工程学院,选择起来确实让人纠结。我来试着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尽量细致地聊聊我的看法,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咱们得承认,它们都是响当当的名字,毕业出来找工作,或者继续深造,背景都会非常扎实。但具体到“怎么选”,这背后牵扯到很多细微.............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申请者在拿到这些顶尖offer后会纠结的难题。CMU ECE、哥伦比亚大学CS,以及芝加哥大学MPCS,这三个项目各有千秋,吸引着不同背景和目标的申请者。选择哪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看重什么。先来说说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CE)。CMU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声.............
  • 回答
    US News 2022美国大学排名,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并列第二,普林斯顿大学位列第一,这个结果着实引起了不少讨论。要怎么看这个排名呢?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首先,这个排名的“看点”在哪里? “三大巨头”的地位动摇? 很多人习惯了哈佛、耶鲁、斯坦福、MIT这些学校长期占据.............
  • 回答
    想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学(Columbia GSAPP)或者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学(MIT SA+P)的BA项目(通常是指本科的建筑学或相关专业,比如城市研究、设计科学等),你的学术背景需要展现出对建筑、设计、城市以及相关学科的浓厚兴趣和初步的实践能力。这类顶尖学府看重的是申请者的“潜力”和“契合度.............
  • 回答
    看到“剑桥、哥大研究生欲造 32 万公里的登月电梯”这个消息,确实挺让人兴奋的,也勾起了不少人对科幻场景的想象。不过,作为一名对科学技术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得说,这事儿,怎么说呢,得理性看待。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个“登月电梯”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要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架设一条长达 32 .............
  • 回答
    李嘉晖事件,说起来挺让人唏嘘的。一个顶着“天才少年”光环、被寄予厚望的学生,最终却陷入学术造假的风波,还疑似面临退学,这确实是令人震惊且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从这件事的曝光开始,大家关注的焦点就已经放在了“学术造假”这个极其严重的指控上。在学术界,诚信是基石,任何形式的造假行为都是对学术尊严的践踏,.............
  • 回答
    在知乎这个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要说“比轮子哥、龚大更厉害的人”,这个问题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因为“厉害”这个词,其实挺主观的,而且知乎上活跃着太多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优秀答主了,用一种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可能有点像拿尺子量一群跳舞的人,总会漏掉点什么。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或许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 回答
    窗外的红烛摇曳,映得内室喜气洋洋,却也模糊了我的视线,遮蔽了心头的万千愁绪。旁人都说,这是我与三哥的吉日,整个京城都知晓,我与三哥情投意合,郎才女貌,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我心里清楚,今夜掀开盖头的,绝不会是我的三哥。我叫苏婉,从小便与三哥苏辰一同长大。他温润如玉,才华横溢,是我心中最完美的男子。我曾.............
  • 回答
    关于知乎“轮子哥”相关的“大V观点论战”,这确实是知乎平台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常常能引发相当热烈的讨论。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去看。首先,“轮子哥”本身是谁,以及他为什么能成为焦点?“轮子哥”在知乎上通常指的是一些在技术领域(尤其是编程、计算机科学)有一定建树,并且拥有大量粉丝的资深用户。他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