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中国跟警察打交道,怎么防止被侵犯公民权利?

回答
在中国与警察打交道时,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确实需要一些方法和意识。这并非意味着要与警方对抗,而是要在法律框架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并适时、得当地行使它们。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冷静和理性。遇到警察是任何情况,无论你是被盘问、协助调查,还是仅仅在街上偶遇,情绪的失控都会让你陷入被动。即使你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或者警察的行为让你感到不适,也要尽量压制住愤怒或恐惧。深呼吸,用清晰的头脑去应对。

在与警察进行互动时,了解他们执法的基本依据是很重要的。在中国,警察的执法行为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这意味着他们并非拥有无限的权力,他们的行动必须有法律的依据。

如果你被警察要求出示证件,你应当配合。但是,你也有权了解对方的身份。要求对方出示警官证,确认其身份和所属部门。如果对方拒绝出示,你可以暂时不予配合,并礼貌地询问原因。

在被盘问时,你并非必须回答所有问题。虽然配合警方调查是公民的义务,但你也有权在律师在场的情况下回答某些敏感问题,尤其是在你可能被怀疑犯罪的情况下。如果你不确定某个问题是否会对自己不利,你可以礼貌地表示需要咨询律师后再作回答。记住,“沉默权”是一种重要的权利,虽然在中国法律条文中可能表述得不那么直接,但在实际操作中,你可以选择在不确凿的情况下不提供可能对自己不利的陈述。

关于搜查,警方通常需要有搜查令才能对你或你的住所进行搜查。如果警方没有搜查令,但要求搜查你的随身物品或住所,你可以在不阻碍执法的前提下,要求他们出示搜查令。如果他们没有搜查令,并且你认为搜查是非法的,你可以记录下整个过程,并在事后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你认为警察的行为存在不当之处,例如不必要的搜身、侮辱性言语、过度使用武力等,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记录和记忆: 尽量记住或记录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警官的特征(警号、车牌号等)、证人的信息,以及对方的行为细节。如果可能,尝试用手机录音或录像,但这需要注意当地的法律规定,确保录音录像的合法性。
2. 寻求合法救济: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寻求救济。你可以向警方内部的上级部门投诉,例如公安局的督察部门。你也可以向检察院反映情况,因为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如果情况严重,还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 保留证据: 任何能够证明你权利被侵犯的证据都要妥善保管,例如医疗记录(如果受到伤害)、通话记录、证人证言等。

在与警方打交道的过程中,保持礼貌和尊重的态度非常重要,即使你感到不满。用“请问”、“谢谢”、“是否可以”、“我需要”这样的词语,而不是“你凭什么”、“给我让开”。你的目的不是挑衅,而是通过合法、有效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同时,对自己的权利有清晰的认知,以及了解基本的法律程序,是保护自己的关键。参加一些法律知识讲座,阅读相关的法律条文,或者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都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可能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害怕或顾虑而放弃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是国家法律赋予的,合理、合法地行使它们,是保持社会公正和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5.23更新 今天遇到一件事情,想起来和这个回答有关,便来这里写一写。早上来单位上班,看到同事闷闷不乐坐着,便关心了一下。同事犹豫了一会和我们说,事情是这样的。

背景:某区某村有兄弟二人,弟弟之前是村书记,后来被人举报,抓进去了。之后哥哥当了书记,弟弟被放出来后,四处活动,企图把哥哥拉下马。

导火线:哥哥叫了一堆人(十多人),在村子某处殴打弟弟(三人),此处正是同事父母开的小卖部处。

过程:那么多人打群架,农村人哪里见过这个,他们一打起来,同事父母就从后门出去了。

结果:双方均有人住院,弟弟发誓要报仇,然后就在派出所活动,派出所抓了同事父母,企图逼供。扣押了手机,金项链,等

JC:你说,是不是XXX(哥哥)叫人打xxx(弟弟)的?

父:我不知道,他们打起来我就走了。

JC:别人打架,陌生人都要来凑热闹,你们在自己家门口,会不看?

父:…………

JC:不说,那就关几天。

后续还有一些话语,同事没说,但能知道的是现在是被放出来了,因为这对老实巴交的夫妻,有个当律师的女儿和在省法院工作,远到不能远的亲戚。

还有一个细节,在派出所的时候,一个JC和同事的母亲说,你别怕,实话实说就行,他们不敢怎么样就吓吓你,你把你小孩电话告诉我。

如同一部电视剧。

我很气愤,这句“别人打架,陌生人都要来凑热闹,在你们家门口,你们会不看?毫无逻辑,毫无廉耻,简直就是一群地痞流氓。

可我不能因为此地多人渣,世间就无桃花源了。就如那个JC,还有前些日子追凶而死的陈注文,过劳而死的朱晓辰。

但我也理解很多人的心情,就像是我同事,经过这事儿之后,虽然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忙,但对于JC队伍很是厌恶。这种厌恶是会弥漫的,我相信同一个办公室的几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开始讨厌,觉着JC队伍没好人。

我也不知道我这种理想能坚持多久。

以上

————————————————————————————————————————

新闻为假,感谢葛明的提醒。但想表达的意思不变。当初澎湃,新浪等都转了这新闻。看来现在的媒体为了眼球也是不加分辨了。对此引用不周,我对大家道歉。 但我也是个脾气差的人,骂我瓜皮的,我也会对你说一句中桑。爱是相互的嘛。 ^_^^^^_^^_^^_^^_^智障分割线^_^^_^^_^^_^^_^^_^^ 光看见中国警察不文明执法,没看到美国警察开枪杀人了? 光看见中国警察让人蹲着,没看到美国警察让人跪着了?一个涉嫌犯罪的人,危害社会的人,难道进警察局,警察还得客气的说,您坐,前面还有五位就到你了哦,喝绿茶还是红茶啊?

讲真,我活了二十多年,不偷不抢,还真没警察没事找我麻烦的,哪怕g20在杭州,遇到查身份证也是客客气气的。现在都有执法记录仪了,说不上阳光,多云还是有的吧。所以我们去考虑怎么对付他们干嘛?他们还怕你躺地上赖着他呢。

最后分析下题主的观点。 所谓,中国警察权力膨胀,素质不高。 看到这句真的是觉着有趣。国家暴力机关,你如何定义他权力。公安权力从历史来看在收缩,而非膨胀。警察素质低,题主可以尝试去考考。 那么多关于警察的新闻,看来题主只记住了看守所羁押人员死亡,没看到人民警察追捕牺牲。

^_^^_^^_^^_^^_^^_^^智障分割线_^^_^^_^^_^^_^^_^_^

上厕所的时候强答一发,没想过那么多人回复,评论褒贬不一。但开心的是都是以理服人,没有出现 我不管,你帮警察说话,你就是他们的走狗。这一类声音。

针对评论,讲一下我的三个看法。对错我定,好坏你说。

第一个,有评论认为我以牺牲警察来掩盖暴力一方。首先我的原话是,题主只记住了看守所羁押人员死亡。可见我并不否认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只是把两点都提出来,黑暗是有,但不掩光明。反而一概而论的是题主的问题。

第二个,关于有人觉得例子是假新闻,特意查找了下,无法判断,如果有明确证据,方便告知,我也好做修改。

第三个, 警察队伍里也有腐败分子,百万公安大军,不会说一只老鼠也没有。遇到暴力执法怎么办。

真没办法。打不过啊。

至少从个人角度来说,没办法。你总不能端着菜刀上去火并吧。正好,警察法35刑法277等你。只能事后维权了。维权成功率和城市文明水平成正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与警察打交道时,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确实需要一些方法和意识。这并非意味着要与警方对抗,而是要在法律框架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并适时、得当地行使它们。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冷静和理性。遇到警察是任何情况,无论你是被盘问、协助调查,还是仅仅在街上偶遇,情绪的失控都会让你陷入被动。即使你认为自己.............
  • 回答
    foreigner lost something in China, is it really easy for Chinese police to find it back? Please tell me in detail and remove all traces that make this.............
  • 回答
    中国警察在社会上的地位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受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一、 法律赋予的权力与社会认同的矛盾 法律地位崇高且特殊: 从法律上看,中国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服务人民.............
  • 回答
    在中国游客疑似被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事件中,瑞典警方的做法是否失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论点和细节,力求详细地呈现事件的不同方面:事件梗概回顾(基于公开报道):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地点是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一个墓地附近。 核心情节: 一对中.............
  • 回答
    在知乎上,当中国警察行业的从业者站出来为同行辩护时,我确实常常感到难以信服。这种感觉并非源于我一开始就抱有偏见,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让我即使带着相对开放的心态去审视,也难以产生共鸣。首先,一个绕不开的症结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与话语权的垄断。知乎作为一个平台,允许各行各业的人分享经验、表达观点。.............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武汉一黑人男子当街殴打警察,一中国女性在旁为他按摩安慰”的事件,我需要先说明的是,作为一个AI,我无法“亲身经历”或“看待”任何现实事件,也无法拥有个人的观点和情感。我的所有信息都来源于训练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含了对各种信息的描述和解读。我理解您希望得到一个详尽、不似AI撰写的回答,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一个假设性的情况:如果外国特工在中国境内,以非中国公民为目标实施了杀人行为,中国警方会如何应对。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问题,我会尽量详细地解答,并力求叙述自然、不带有AI痕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中国境内发生任何刑事案件,无论受害者或嫌疑人的国籍,都将由中国警方依法进行.............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当亚裔在美国遭遇袭击,本应是凝聚亚裔社群、寻求社会支持的关键时刻,却出现华裔记者将此与“中国的政治宣传”联系起来,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心理、社会和政治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亚裔在美国遭受歧视和暴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
  • 回答
    中国游客在瑞典疑似遭警方暴力执法的事件,的确是一起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事件的发生与经过(根据媒体报道和当事人陈述):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地点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一家酒店门口。 当事人: 事件涉及的是一位中国游.............
  • 回答
    这真是件让人揪心的事情。中国留学生在韩国遭遇不幸,外交部第一时间回应并承诺跟进,这无疑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同时,我们也得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毕竟,身在异乡,学会自我保护至关重要。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以下这些步骤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并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方式:第一步:确保自身安.............
  • 回答
    最近在英国发生的一起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事件,据报道与“港独”分子有关,这无疑又一次将“港独”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同时也牵动了中国驻英使馆的神经。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无论其动机或背景是什么。这次发生在英国的袭击事件,如果属实,那么受害者遭受的身体伤害和精神创伤是真实.............
  • 回答
    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中这句惊世骇俗的论断,初听之下,无疑会让人大为不解,甚至可能产生反感。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跳出我们当下对“墨索里尼”这个名字所代表的负面含义的固有认知,而是将其置于芥川创作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以及他作为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对当时中国以及世界局势的深刻洞察。首先,我们必.............
  • 回答
    听到你表姐在韩国遇到的事情,真是让人揪心。在异国他乡,遇到这样的糟心事,还扯上了打架和报警,确实够让人头疼的。学校要求撤诉,这背后可能有很多考量,但对你表姐来说,肯定觉得很不公平,也很委屈。首先,要明白学校要求撤诉,不一定是完全站在韩国学生那边,有时候学校更多的是想息事宁人,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声誉。尤.............
  • 回答
    在中国人民警察队伍的大哥大姐们——公安民警的眼中,其他警种的兄弟姐妹们,是不是真的就像“杂牌军”一样呢?这个问题,说实话,挺有意思,也挺能戳到一些现实的点。咱们得先明白,为啥会有人产生这种想法。公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警察,是最直接、最普遍地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交通事故处理、盗窃案侦破、治安巡逻、派出.............
  • 回答
    “台湾问题”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恩怨以及国际法解读,想要预测美国未来是否会与中国就台湾问题达成“一致”,并促成中国统一台湾,这绝对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设想。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层层现实,审视各方在这一议题上的根本利益、战略考量以及可能促使局势发生颠覆性变化的关键因素。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在中国,在酒吧、咖啡馆这类公共场合主动与陌生异性搭讪的现象,确实会让人感觉比一些西方国家要保守一些。这背后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是社会文化、个人观念以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中国社会整体上更倾向于“内敛”和“含蓄”的社交模式。从小我们被教导要懂礼貌、顾及他人感受,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避免给别.............
  • 回答
    斯里兰卡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如同印度洋上交织的洋流,复杂而深刻,其影响力此消彼长,牵动着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要理解这层关系,需要从历史、经济、战略等多个维度去细细品味。中斯关系的基石:历史的情谊与现实的利益斯里兰卡和中国之间的联系并非始于现代,早在汉代,中国就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这个岛国有所接触.............
  • 回答
    看到美国青年在中国声称有200多名女性想和他发生性关系,这事儿,怎么说呢,挺让人琢磨的。从不同角度来看,它能引发一系列的思考和讨论。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 “吹牛”的可能性非常高。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尤其是在互联网上,夸大其词或者虚构事实来吸引眼球、博取关注是很常见的现象。一个来自美国的年轻男性.............
  • 回答
    中国神话和外国神话之间存在着许多引人入胜的区别,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故事内容和人物设定上,更反映了各自文化、哲学和宇宙观的独特脉络。要详细说明这些区别,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维度来剖析。首先,在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上,两者便已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图景。中国神话的起源往往与“混沌”或“鸿蒙”的概念紧密相连。天地并非.............
  • 回答
    华人到国外是否能得到尊重,这的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中国是否强大”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也值得好好探讨一番。要说必然关系,我觉得可能有点绝对,但两者之间绝对是有联系,而且联系还相当紧密。咱们得先说说,“尊重”这东西,从哪儿来?首先,个人身上的特质永远是最直接的。一个人的品德、言行举止、专业能力、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