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案不更新了 去看下面这个答案吧 稍微详细点
还有人看 更新下 补充下细节 想到什么更什么吧
东升小学微博 多翻翻 说不定能翻到小媛丽吃饭的照片
东升村孩子们吃的是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 是民间的
这是免费午餐的LOGO
这是节目中的
记者邓飞发起的这个计划 捐助3元钱就能让孩子吃上一餐饭
(因为物价,现在已经提到4元了)
很公开 很透明
每个接受捐助的学校都必须开设微博账号 晒出每天的收支和开餐状况
并且如果有质疑的声音 学校必须回应
这个网页 可以查到所有学校的微博网址
欢迎大家去挑刺 顺便还能了解下各地饮食习惯
我就特别好奇黑龙江的这个小碴子饭到底是什么
特别说明一点 各地物价不同 各个学校的人数和运营能力也不同
所以黑龙江的学校三个菜带肉
云南的学校只有一个菜带肉 另一个甚至是可怜的肉末
普通军队伙食费不算太高 但吃的不错 人数是关键
大量批发自然就便宜了 请大家理解
云南的学校肉少了一点 但应该也达到稽核要求了
正式开餐前还会有一个为期一个月的鸡蛋测试
每人每天一个鸡蛋 测试学校的执行能力
大家可以看到 其实我们能给孩子的都是最普通的饭菜
黑龙江的学校人数很多 可以批发来压低均价
也要买鸡脖子这种很便宜的肉类
但4元钱 能给孩子们什么
能保证基本的营养 能保证同龄的孩子不至于矮别人一个头
对孩子们来说就是地狱到天堂了
学校申请开餐的其中一个流程是志愿者去学校看具体情况
我看到的是孩子从家里带几个煮熟的土豆或是芋头 这就是午饭了
冬天直接冻成冰疙瘩
更极端的是 直接不吃 饿一天回家吃晚饭
而且饿一天不吃的甚至是普遍现象
作为志愿者能给他们开餐 我们不知道有多开心
而且我们志愿者去检查饭菜质量
吃了要付钱的 不能占用孩子们的善款
当时是每个学校至少两名志愿者对接
乱用善款 违规的学校直接停餐 有稽核的
有些学校对接的人做的事有多恶心我就不说了
直接停餐 说什么好话都没用 就是可怜孩子了
大部分的对接人还是很好的 一心为了孩子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对接人 是一个学校的校长
看起来有五六十了 我二十多
他见我就左一口“领导”右一口“领导”
每次去他都毕恭毕敬的 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我知道老校长是为孩子们 生怕得罪我 给他们停餐
我解释过几次 说我是志愿者 您老别这么客气
只要不违规 我没有权利给你停餐的
说了几次 他还是那么客气
听别的志愿者说 还有个老校长 没智能机 用短信发微博公示收支情况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短信怎么能发微博的
扯远了
这个计划从2011年开始已经办了7年了
募集善款4亿多元
帮助无数的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能吃上午饭
开餐的学校等到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到之后
免费午餐就功成身退 让国家接手
其实一开始两者是可以共存的
免费午餐出正餐 国家营改去买牛奶面包水果
孩子可以留着面包牛奶当早饭或是晚上吃
但后来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出了数次丑闻 什么过期牛奶之类的
免费午餐只能监管自己 不能监管国家营改的部分
万一出个食物中毒什么的 责任到底归谁 说不清楚
免费午餐这种民间公益最怕信誉危机 辜负了捐款人
所以之后只要国家的营改计划一覆盖到 免费午餐就会马上退出
另外 国家的计划中没条件的学校只能发个牛奶面包
而免费午餐计划是会拨款
帮助没条件的学校建厨房 购买炊具、厨具
聘用厨师 厨师必须有健康证
饭菜要留样 且食堂不许外包
一定要让孩子吃上热饭菜
7年 1亿份的安全免费午餐
有时候 我真的想国家不如直接给这个免费午餐拨款得了 别自己弄了
7年的经验 庞大的不需要工资的志愿者团队
真正在背后运营的核心团队包括邓飞在内不超过10个人
这什么性价比啊 太划算了
我看到节目里那个LOGO 以鸡条一贯的正能量我觉得肯定会帮忙宣传下
结果6个哥哥 严导 后期的同学都不知道这个计划
红雷哥看到黑板上免费午餐四个字就说了“哦,这是免费的”
迅哥看到LOGO说“这有个笑脸”
迅哥,那不是笑脸 那是个小孩捧着饭碗在吃饭啊
所以 我想写这个答案 帮助这个这么好的公益活动宣传下
希望有能力的好心人也能参与进来
个人能力有限 我每个月会固定捐助100元
期待你的加入
免费午餐官网
另外 支付宝里的爱心捐助里也有 可以设定每月固定捐助多少
而且捐助是可以定向的 会捐助给你指定的地方
看到这个答案的朋友请点个赞 顶一下
我就是个知乎小透明 赞多少对我无所谓
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
最后 想谈一下个人的想法
我做志愿者和捐款的目的
就是想在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饿的发抖的时候
递给她一个碗 碗里有热腾腾的米饭
有蔬菜 有一点肉
我只是想让这个孩子不再被饥饿折磨的发抖
希望你也能递给孩子一个碗
十年前我也是极限挑战里的候媛丽
极限挑战:谢谢你们的这三天
看完这两期东升村的鸡条,有很多感概,因为十年前的我,是节目里的媛丽和启飙,也有一次来自.“外面的世界”哥哥姐姐们的短暂陪伴,而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正在备考研究生的大学生了。磊磊说,所有美好都是种子,会在心中生根发芽。是的,那些哥哥姐姐给我们的美好在那时悄悄种在我心里,慢慢发芽,让我想要走出大山,去看看他们口中的那个我从未知道的世界。相信我,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的人生,也一定会因为你们至少发生一些个变化的。
我是一个来自云南大山里的女孩,村里离市区有四个小时的车程,交通和信息都极其闭塞,村里一年能来一两个城里人已经是破天慌的事了。我所说的城里人是指着装干净,不了解农村生活方式的和我们不太一样的人。所以,我能清楚的知道孩子们对你们的那种不舍。我也能知道村民们看你们的那种稀奇的眼神,这种眼神不关乎你们的明星身份,而是来自对城里人的好奇。
2007年,我五年级,由当时CCTV4记者陈翔发起的全球《陈翔四力法》普及义教工程在我们村有一两个月的义教之行。(这个义教活动我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只知道是一群教我们毛笔字的老师)其中有一个湖南的姐姐在我们村呆四五个月,我们叫她小汤老师,我们跟她关系最好,到现在我们还在联系。我们一群孩子永远都围着她,跟她学毛笔字,洗衣服做饭,和她一起玩,那时她每天早上都跟我们一起,从她住的村委会的房子里到村头的学校上课,每天晚自习后又等着我们一起放学回家。尽管每次都是我们扶着她走的,她是从小生活在平原的人,而云贵高原陡俏的地形在我们村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时村里还是陡得厉害的土路。到了周末,几个小伙伴早早的起来,去地里找一箩筐猪食交给家里后,又偷偷跑去跟她玩。
我记得,每天见面她都会先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个大大的拥抱。刚开始我们不习惯,怕我们的衣服会弄脏她,后来才知道她是为了和我们更亲近。她教了我们《感恩的心》手语舞,给我们讲她的大学,给我们讲长沙,讲我们不曾想象过的外面的世界。到现在我也依然记得,有天吃完饭我们一起看电视,看的《恰同学少年》,她指着电视机的屏幕跟我们说那些路都是她上学的时候走的路,当时我震惊了,第一次知道原来平常人也可以走演员走过的路。最后她离开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给她写了信,还在家里煮了鸡蛋和土豆,在蛋皮和土豆皮上给她画了画当作给她的小礼物。那天车子开走时,我们在后面追着汽车边哭边跑,有许多人哭到抽筋,以至于那天上午老师都没法上课。后来才知道,那时其实她也刚大学毕业,不可能一直陪我们的。之后,她会经常给我们写信,给我们的老师打电话问我们的情况。后来,我们考上了市里的学校,她还为了鼓励我们回来看我们。
(小汤老师写的博客)
看了节目,看到善良的你们,这在为没有帮到孩子太多而自责。但我想替那些孩子们说,其实你们能来这个村就已经跟感恩了,他们一定会珍藏你们给的礼物,爱惜衣服和鞋子。小猪,你知道吗?阳龙金会因为你的地球仪真的去环游世界,因为要不是你,环游世界对于一个农村孩子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词,说出来过过嘴瘾而已。渤儿,你知道吗?媛丽真的因为你去正视自己的舞蹈天赋,因为要不是你,舞蹈对她只是爱好,仅此而已,到了一定年龄她就会明白在农村学舞蹈不现实。磊磊,你知道吗?阳唐粮真的会因为你去保护自己家乡的环境,因为要不是因为你,他们只觉得扔垃圾这件事没啥严重的。迅哥,你知道吗?杨威真的会因为你而明白他要肩负起家的重担,因为要不是因为你,他还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个男子汉。艺兴,你知道吗?阳董超会因为你而学会更加客观的面对自己的妈妈,要不是因为你,他从小得到的对于妈妈的评价都是抛弃他。最后是我最爱的帅雷雷,你知道吗?因为你,短短三天,彪哥变化好大,你放心,孩子的心很难打开,但一旦打开也不会那么轻易关上,所以,就算你回去了,他也依然会是答题小分队的队长,要不是你,他还觉得同学们会看不起他。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过的路,但他们能在性格的可塑期遇到那么尊重他们真诚的对他们的你们,告诉他们自己的人生还有另一种可能,他们就会努力的走出大山,去看看你们所说的那个世界的。因为我相信给予希望比给予物质更有意义,而且更有价值。
文笔不好,有点啰嗦,但真心感谢你们每一个给孩子们希望的人,感谢鸡条所有的工作人员。还有,感谢我一直爱着的小汤老师!
先说好了最底下可有广告啊。
接了个电话说让我去解说场比赛。
时间紧,到了现场我才知道要说的不是足球......好吧,不是就不是吧,篮球橄榄球棒球什么的规则我也都懂,哦原来也不是...没事儿一些民俗的项目我也听说过算得上略知一二,哦新项目哈......
在听了一遍规则口述之后,录制就开始了。嗯...啊?没有流程演示啊?上来就录啊?
然后...就录完了。
实际的比赛时间比节目长很多,孩子们从最开始的玩儿的开心,到最后比赛得极为认真。这是我第一次说这么小年龄孩子的比赛,也是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输赢的态度。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竞技体育这么重要,它会带来胜负,如同人生一样,有过深刻的胜负体验之后,才能更客观地对待自己,温柔地对人。
如同黄磊、孙红雷、黄渤、王迅和罗志祥(时间刚好错开没有见到张艺兴)。他们都经历过低潮期和成名期,然后才有了如今的全盛期。和他们打交道毫不费力,因为他们主动、纯粹又真诚,和孩子一样。
比如大家也在节目里看到了,红雷哥(叮)慢慢地念出了我的微博名,在各种各样的小细节上,他们都在努力地帮衬别人。磊哥(叮)比赛结束把我从解说席喊上去,和他们一起合影一起拍过生日;猪哥(叮)一直觉得“其实平时比赛也可以这样说耶”的事,专门找到了解说地铁打架的视频跑过来用手机给我看:“你看你看这多好玩有没有有没有有没有哈哈哈哈哈”。
在这一期录制之前,我只认识黄渤,所以看过节目就知道,他在节目里的状态和平时的状态是完全一样的。这一次,我发现男团的每一位都是这样的。他们关心、好奇心别人,真诚、温柔地对待别人。
然后是节目制作团队,人数很多。不难想象这样一个节目前前后后需要多少人操劳,但我还是惊讶于每个人的状态。
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主动解决问题的,没看到有人在被动等活儿。可能有朋友不太能理解其中的难处,因为做节目不同于日常工作,容不得按部就班。创意和麻烦会随时找上来,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要执行解决的细节,而且每一件时间都很紧。现场的工作人员,每个人的状态都是积极的,这从一些小细节就能看出来,比如他们的身体重心都是向前的,目光移动的节奏远比平常人快。
但这份紧张感只会留在制作团队内部。事实上每一秒都会被镜头记录下来,并没有场景和开拍这件事,所以我过去打招呼之前,还以为没有拍...实际上节目是个包装精美的纪录片,而不仅仅是综艺。
没说太多有关节目内容的事,因为大家都看过了,也一定有自己的判断。
我昨天看电视的时候抹了好几次眼泪,因为去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次行为的背景,以及他们已经做过了什么。如果只是个普通观众,我大概也会点评谁的教育观好谁会带孩子,但接触过之后回头再看,就不仅仅是行为,而是用心了。这几位,他们真的特别爱这些孩子。
是的我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夸夸他们。这一趟录制我的收获特别大,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学到了很多。能够通过一期节目让大家笑出来,也让大家认识我当然特别高兴,但对我来说,意义最大的还是学到了东西、认识了朋友。
没有单独夸黄渤,因为现在的他和上学时的他几乎没变。事实上,我们整个班都是这样的。每年徐燕老师生日那天,班里都有聚会。今年我把公司楼上的平台腾了出来,所有在北京的同学都到齐了。喝、笑、闹,楼下后期机房的同事第二天惊恐地和我说:“天花板直往下掉土,我以为地震了呢。”
从2002年入学到现在,相识16年,每个人在各自的工作上都有发展和巨大的变化,但从人到感情,都没变。未来有机会,让大家认识我们班更多的人。
说回正题。我想,这就是《极限挑战》拥有如此多粉丝的缘故吧。节目里有一群优秀的人,而且真。人是真的,做的事是真的,节目自然也是真的。
最后,既然您都看到这儿了,把我自己的广告也看完了吧。
世界杯期间我主要做三件事:
一 是在腾讯做一档叫《世界杯吐口秀》的节目,每期都会有各个行业的大拿和足球嘉宾聊天,我陪聊,第一期吴鑫磊x王新欣今天上线已经开播了,第二期是小沈阳x王新欣;
二 是会在咪咕说世界杯的比赛,暂时排了7场,时间都不错,要是您想接着听我解说,就来咪咕看。具体场次得等我微博更新了;
三 是在企鹅直播参与一档叫《大咖日报》的节目。
下边是第一件事的宣传图,包括我丑恶的假笑图在内,在仔细看完所有细节之前,严禁关页面。
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