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个忘不掉的「路人」,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有个忘不掉的“路人”,就像手机里那张你翻了无数遍,却从未舍得删除的旧照片。不是因为那个人有多惊天动地,也不是因为你们有过轰轰烈烈的故事,而是因为在那一瞬间,他/她成为了你心底里一个清晰的坐标,一个隐秘的角落,无论时间如何流转,都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被轻柔地唤醒。

对我来说,那个“路人”是个夏天,在一家不算起眼的街边咖啡馆。我记得那天天气很热,阳光像融化的金子一样洒满了街道,空气里弥漫着咖啡豆和夏日花香混合的味道。我刚结束一份让人心力憔悴的工作,整个人都处在一种麻木又烦躁的状态,只想找个地方静一静。

咖啡馆里人不多,我随便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当时坐在我对面几桌的地方,一个人,面前放着一本厚厚的书,手里拿着一支笔,时不时在书页的空白处写写画画。我不是故意去观察他,只是当时的我,对周围的一切都带着一种漠然,他的存在就像是这幅燥热街景中一个冷静的锚点。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侧脸。轮廓很清晰,鼻梁挺直,下颌线也干净利落。那天他没有做任何特别的事情,只是安静地看书,偶尔抬起头,眼神似乎穿过了窗户,望向了很远的地方。那种眼神,不是迷茫,也不是忧郁,而是一种淡淡的、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就好像他知道生命的答案,或者至少,他对寻找答案这件事本身,是全然投入且享受的。

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流。我点了一杯冰美式,他点了一杯拿铁。我写了一些零碎的思绪,他用笔在书上圈画。周围有服务员走动,有其他客人的低语,但那一刻,我感觉时间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世界变得很安静,只剩下我和我对面那个模糊却又异常鲜活的侧影。

他离开的时候,我并没有刻意去看他。只觉得他起身,将椅子推回原位,然后就那样走了,仿佛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融入了滚滚红尘。我甚至没来得及记住他的全貌,只是他离开时,从我眼角掠过的那个身影,以及他身上淡淡的、像雨后泥土混合着某种清冽植物的味道,都牢牢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事后,我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明明只是一个擦肩而过的人,没有故事,没有交集,甚至连正脸都没看清楚。但就是那份平静,那份专注,那种仿佛与喧嚣世界隔绝的独立感,像一道柔和的光,穿透了我当时的疲惫和焦虑。他让我想起,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原来还可以有这样一种状态,一种专注于当下,享受自己世界的姿态。

从那以后,我常常会在某个深夜,或者在某个感到迷茫的时刻,脑海里会浮现那个咖啡馆的场景,想起那个坐在对面,安静看书的男人。他成了我内心深处一个不被定义的情感载体。他不是我幻想中的完美伴侣,也不是我曾经爱慕的对象,他更像是我在某个需要指引的时刻,偶然遇见的一盏灯,虽然它没有为我照亮前路,但却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有时我会想,如果有一天我们再相遇,会是什么样子?我会认出他吗?他还会记得我吗?但更多的时候,我并不期待重逢。因为那个“路人”之所以成为“路人”,正是因为他保持了那种刚刚好的距离,那种不会打扰,却又能在某个时刻给予力量的纯粹。他就像一个定格在时光里的美好瞬间,美好在它的不确定,美好在它的若即若离。

这种体验,不是怀念,也不是遗憾。更像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提醒: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还有内心的平静和从容。那个忘不掉的“路人”,就是我内心深处,关于这种宁静和希望的一个象征。他是一个美好的假设,也是一个不曾实现的、却因此更加珍贵的记忆。他没有参与我的过去,却在我的未来,留下了淡淡的、温暖的印记。而这份印记,足够让我在人生的某些时刻,独自品味,然后继续前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峨眉山脚下的好吃街吃饭。

桌前来了个蹒跚干瘦的老人。最初以为是乞讨。

细看发现提着小半筐枇杷,牙没几个说话漏风。

他说姑娘买枇杷吧,两元三个。顺势塞一个让品尝。

一尝,发现有点酸。就说不要了吧,哈哈,怕酸。

老人一听,接过话来,姑娘,路那么长,哪有只贪甜,不吃苦不尝酸的道理⋯⋯

听闻此话,心想别是仙山圣水之地,遇到癞头和尚一样的高人了吧。马上买了10块钱的酸枇杷。哈哈哈。

也被老人的广告语洗脑了——人生哪能只贪甜。

——————————————

看有人说钱太好挣,上当了,先感谢大家。

其实感觉旅途中,遇见个七八十岁的大爷,笑着走到餐桌旁,提筐卖点小枇杷,说几句中听的话。

说白了,靠劳动和智慧,解解闷,赚几个烟钱,强过乞讨,也可胜任。

有零钱买几个尝鲜,没零钱给老人一支烟,一瓶水,说句老人家好身体啊,谢谢啦。也就罢了。

并不是啥滴水不漏的话,听进去就听进去了,听不进去哈哈一乐。日后回忆,和我一样,是个谈资也留个念想,不必拘泥不必较真:)

user avatar

说个最近的,前一阵子去办事大厅的工商窗口玩耍,来来往往办业务的很多,因为没有叫号系统,基本就是谁挤到最前面,谁叫声大就先给谁办理,都是一些小企业小个体户,素质参次不齐,我也理解。

比较另类的是一对父子,站的离窗口远远的,直直的盯着办事窗口看,俩人衣着非常朴素,甚至有些寒酸,和窗明几净的办事大厅相衬,有点格格不入,那一身明显宽大的土色西服,吞没了父亲干瘦的躯体,儿子身上斜跨着大大的帆布包,站的笔直,衣服倒是很紧身,那呆版的圆寸头,已是少见。还戴了一双大大的手套。

我半瓶百事下肚,发现他俩还是呆呆的处在门口,我走过去幽默的说:“别处着当保安了,旁边有座位,坐那等。”

父亲受惊般,马上扯了一下儿子的衣袖:“赶紧跟领导问好。”他儿子木木的愣了两秒钟,结结巴巴的说:“领……领导……好。”

我吓了一跳,这反应也太夸张了,我还没来得及说话,父亲又补了一刀:“我们不累,领导辛苦了,领导坐。”

我看着他的一脸认真严肃,无奈的耸耸肩:“我不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我真想补一句,我只是来这里玩耍的,但生怕亵渎了,这位父亲一脸的严肃。

终于办事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父亲带着他的儿子才靠近了窗口,没有插一句话,专注的听着工商小妹给一位商户讲解知识。

所有人都办完,父亲才掏出自己的营业执照,递给工商小妹。

你这个需要换新版执照,照片带了吗,身份证复印件,食品流通,烟草都带了吗?”

“有!有!都有!”父亲赶紧示意儿子,卸下挎包,翻里面的证件,儿子手忙脚乱的一通乱找,由于始终戴着大大的手套,比较笨拙,一会儿掏出一个酒证,一会儿掏出一个低保证,乱七八糟的啥都有~小妹有些不耐烦,怎么带这么多无关的证啊!

父亲赶紧解释:“所有证件有用的没用的都在,都不敢丢,都是国家给发的~”

小妹看着一桌子证件,一阵惊奇:“居然还有盐证,我都没见过,哈哈。”

父亲有些腼腆:“对对,我干了20多年小铺了,啥证都全,不给国家添麻烦!”

一堆证件里,还有从包里翻出的电三轮钥匙,我一看,这挂件是个什么动物啊,这么黑,仔细一瞅,不是黑,是一直很脏的驴子,估计这辈子都没洗过,这么丑萌丑萌的驴子,我赶紧拿起手机拍了个照片,听见咔嚓一声,父亲吓坏了:“哎呀,我这证件都是真的啊!国家发的啊!”

“别激动,别激动,我就是拍了你钥匙一张照片~”我笑嘻嘻的说

“啊,嗯,这驴子跟我好多年了,像我,也像我儿子,驴脾气!倔!不服输!”

我没有说话,心想,这老爷子内心还是挺蠢萌的,哈哈。

证件都齐全,填写表格时,父亲明显有些吃力,眼睛不太好使,有的字还不太会写,儿子就紧紧站在旁边,盯着父亲看。

我刚想说些什么,工商小妹先开口了:“你替你爸写啊!傻愣着干啥!”

儿子紧张的看了看小妹,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结结巴巴的喊了声爸爸~

他父亲略有歉意的跟小妹说:“没事、我自己写。我自己写……他涨涨见识就好、他涨涨见识就好……”

小妹无语了,不再理会他们,父亲写了很久,一笔一画的写,好像有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填,想问,看看小妹自顾自的盯着电脑屏幕,父亲又不太敢问,这时,一个领导刚刚路过这个窗口:“哎呀,这不是老张嘛,好久不见啊!”说着,还拍了拍父亲的肩膀!

“领导好!领导好!”父亲绷紧身子,连声应道。

我擦,还认识领导呢,我心想,没看出来啊!

“小扬,老张不容易,能办的事都帮他办了啊!”领导笑容满面,很是亲切,接下来的事异常顺利!

事办完,父亲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小袋大枣,递给小妹,还掏出来两盒白梅递给领导,领导死活不要,最后推辞不下,拿在了手里。

父亲带着儿子出门后,领导才慢慢跟我们谈起这位老张,老张从小没读过书,认字还是之后自己慢慢学的,一次意外,妻子高位截瘫,卧病在床,有过两个儿子,大儿子小时候因病夭折,小儿子就是刚刚带着的那个孩子,有点智障,读了两年书,学校就不要了,冬天冷,老张自己一个人出门进货时,孩子一个人在家玩耍,什么都不懂,两只手掌碰了烧着的煤球炉,手掌被粘在了炉子外壁上,不是妻子在床上凄厉的喊叫声,惊动了邻居,估计这个儿子也没命了,一家人只有一个小商店艰难度日,正如老张自己所说,小铺经营了20多年了。这两年孩子慢慢大了,虽然有些傻愣傻愣的,但是老张出门都要把他带在身边,因为,父母终有去世的那一天,但是你,还要活下去,你还要去把这个小铺经营下去,你还要去适应这个社会,你还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你父亲除了生命没能给你留下什么,但是,他像其他所有父亲一样,把自己懂的,知识,人脉,技巧毫无保留的教给你,带着你去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跑,带你认路,带你知道怎么办事,带你去到处看人脸色,却更要你坚韧的活着。

最后,贴上我拍的小毛驴,想起那位父亲说的那句话:驴脾气!倔!不服输! 泪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