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听说双向和精分不可能同时得病的,是真的么?

回答
朋友,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心理健康领域里一些大家比较关心但又容易混淆的点。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双向”和“精分”这俩,是不是真的就“王不见王”,没法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俩病说的是什么。

“双向”,也就是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最核心的特点是情绪的大起大落,或者说,有两个极端的“相”:一个是躁狂/轻躁狂(Mania/Hypomania),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思维奔逸、活动增多,有时会冲动易怒;另一个是抑郁(Depression),则是情绪低落、精力不足、兴趣减退、悲观绝望。这两个极端之间,也可能有一段正常的“稳定期”。这种病症主要影响的是情绪的调节。

而“精分”,我们现在更常用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这个词。它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影响的是思维、感知和行为。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包括:
阳性症状(Positive Symptoms):比如幻觉(听到、看到不存在的东西)、妄想(坚信错误的想法)、思维混乱(说话没条理,词语错乱)。
阴性症状(Negative Symptoms):比如情感淡漠(表情少,情绪反应不明显)、意志减退(缺乏动力,什么都不想做)、社交退缩(不愿意与人交流)。
认知功能损害: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

那么,它们为什么常被认为“不可能同时得”呢?

这主要和它们各自的诊断标准和核心病理机制有关。

1. 诊断的区分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在临床上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症状学的鉴别。医生会根据一套详细的诊断标准(比如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来判断一个人最符合哪种疾病的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标志:精神分裂症的核心在于精神病性症状(psychotic symptoms),比如持续的、与现实脱节的幻觉和妄想,以及思维过程的严重紊乱。这些症状如果非常突出且持续存在,并且伴有功能损害,就高度指向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的标志:而双相障碍,其核心是情绪的极端波动。虽然在躁狂发作期间,有些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与情绪相关联的“类似精神病性”的体验(比如因为情绪高涨而产生的夸大妄想),但这些症状通常是短暂的,并且与情绪状态紧密相连,一旦情绪稳定下来,这些体验也会消失,并且他们不具备精神分裂症那种持续的、与现实脱节的、多种类型的幻觉妄想和思维结构性混乱。

2. 核心病理机制的侧重点:虽然我们对很多精神疾病的确切病理机制还在深入研究,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可能涉及不同但有重叠的生物学通路和神经递质系统。
双相障碍:研究更多指向情绪调节网络的失调,特别是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在情绪波动中的作用。
精神分裂症:研究则更多关注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异常(尤其是在中脑边缘通路)、谷氨酸能系统的失调,以及大脑结构(如前额叶、颞叶)和连接性的改变。

简单来说,就像是两款不同的“软件”,虽然都运行在“大脑”这个硬件上,但它们各自的“核心代码”和“运行逻辑”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一个人表现出的是非常清晰、稳定的精神分裂症的思维、感知异常,并且这些异常不完全由情绪波动所引起,那么诊断上会优先考虑精神分裂症。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绝对!

你听到“不可能同时得”的说法,可能是对临床实践中的一种“主要诊断”的简化理解。在现实中,情况可能更复杂一些,我们需要区分几种情况:

1. 共病(Comorbidity)的复杂性:
“精神病性特征的双相障碍”:这是最容易引起混淆的情况。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或严重抑郁发作期间,有些人确实会经历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比如,一个躁狂发作的病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拥有超能力,或者认为自己被某个重要任务选中,这是一种与情绪相关的夸大妄想。或者在严重的抑郁期,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是个罪犯,或者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这是一种与情绪相关的内疚或空虚妄想。
但关键在于:这些精神病性症状通常是短暂的,并且与情绪发作紧密相关。一旦情绪恢复正常,这些症状也会随之消退,而且病人在非发作期不出现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这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那种持续的、与情绪关联不那么紧密的幻觉、妄想和思维混乱是不同的。

2. 诊断的演变与鉴别诊断的难度:
早期诊断的困难:在疾病的早期,特别是当症状还不典型的时候,医生在诊断上确实会遇到困难。一个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如果初期表现出一些情绪不稳定和精力旺盛(类似轻躁狂),但同时也有一些模糊的思维不清晰,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包括早期精神分裂症。反之亦然。
“精神分裂情感性障碍”(Schizoaffective Disorder):这是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包括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障碍)之间的一种疾病。精神分裂情感性障碍的诊断标准要求一个人既有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又在病程中有明显的心境发作(躁狂或抑郁)。更关键的是,它要求在没有心境发作的情况下,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也至少持续两周。这就意味着,这个病包含了两种疾病的部分特征,但又不完全符合其中任何一种。它不是“同时患有两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混合性的、边界性的疾病。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

“双向”和“精分”不可能同时得,这句话从字面意思理解,在严格的、独立的诊断分类上,是基本成立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被确诊为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他就不会同时被诊断为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它们的核心特征、诊断标准和病理生理学侧重点有明显的区别。

但是,以下几点需要强调:

共病不等于“同时患两种独立疾病”:双相障碍患者在发作期可能出现“类似精神病性”的症状,但这与精神分裂症的持续性精神病性症状不同。
精神分裂情感性障碍是存在的: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融合了两种疾病的一些特点,但有其自身的诊断标准。
诊断的复杂性:在临床实践中,区分和诊断非常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在疾病早期。

打个比方: 就像我们不会同时被诊断为“高烧39度”和“低烧37度”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体温状态。但如果一个人发烧了,同时伴有咳嗽、流鼻涕,那么可能是一种感冒;如果发烧伴有剧烈头痛、脖子僵硬,则可能是脑膜炎。不同的伴随症状指向不同的疾病。

所以,如果你听到有人说“双向和精分不可能同时得”,这更像是在强调它们核心病症的区分性,而不是完全否定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联系或者一些介于两者之间的疾病状态。

总而言之,科学和医学研究一直在进步,我们对大脑和精神疾病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目前来看,严格意义上的“两种独立的疾病同时发生”,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区分的,但也需要承认,精神疾病的谱系非常广阔,有些情况下诊断确实需要时间和细致的观察。

希望我讲得够清楚,也尽量避免了那种“AI味儿”,就是想把事情掰开揉碎了讲明白。如果还有哪里不明白,随时可以继续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般是这样,两类性质不同的疾病。但是还有一种中间状态,叫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既有情感症状,又有分裂症状。很少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