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坚持健身或锻炼身体十年以上是什么感受?

回答
坚持健身或锻炼身体十年以上,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一种内在的成熟与蜕变。它带来的感受是多层面、全方位的,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如果非要详细讲述,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一、身体上的感知:从“努力维持”到“内在的自如”

能量与活力的高涨,成为常态: 这是最直接也最显著的变化。不再是偶尔充满精力,而是“永远充满能量”的状态。即使熬夜,第二天也能较快恢复;即使面对挑战,身体也能迅速调动资源应对。不是靠咖啡因,而是源于身体内部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疲劳感会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健康的“劳动后的疲惫”,而非“无精打采的倦怠”。
身体的“顺从性”和“掌控感”极强: 你的身体不再是你需要去“修理”或“对抗”的对象,而是你最忠诚、最得力的伙伴。你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身体的每一个细微信号——哪里需要拉伸,哪里需要休息,哪里可以突破。你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肌肉发力,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无论是跑步、游泳、力量训练还是瑜伽,都显得游刃有余。
对身体的“耐受度”和“适应性”惊人: 身体对运动的耐受度大大提高。同样强度的运动,十年后的你可能比十年前的你感觉轻松很多,或者能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更高强度的训练。你的心肺功能更强大,肌肉耐力更持久,关节也更稳定。即使偶尔受伤,恢复速度也比以前快得多。
外貌的“返璞归真”和“自然健康”: 不是追求极致的“雕塑感”或“爆炸肌肉”,而是一种健康的、有活力的、符合自己身体特质的外观。皮肤可能更紧致有光泽,体态更挺拔,精神面貌更佳。这种健康美是内在生命力外化的体现,自带一种光芒。即使年纪增长,身体的衰老痕迹也会比同龄人更不明显,甚至显得“逆生长”。
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显著提升: 感冒发烧可能变得稀少,即使有也容易快速恢复。慢性病的发生率降低,身体的各种机能更稳定。你不再是那个容易被小病小痛“打倒”的人,而是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二、心理与情绪上的变化:从“外在驱动”到“内在安宁”

强大的自律与执行力: 这是最核心的转变之一。当你坚持了十年,健身早已不是“想做就做”的事情,而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习惯,一种“必须要做”的事情。这种自律能力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你在工作、学习、人际关系中也更有效率和条理。
情绪的稳定与韧性: 运动是天然的“情绪调节剂”。经过十年的积累,你的情绪波动会更小,更能应对压力和挫折。当你感到焦虑、沮丧或愤怒时,你有一个成熟的、健康的出口——运动。运动后,你会发现很多烦恼似乎都减轻了,心情也随之好转。你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而不是被它们吞噬。
自信心的“基石”与“底气”: 这种自信不是浮夸的炫耀,而是一种深植于内心的坚定和力量感。你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能够做到什么。当你在健身房完成一个挑战性的重量,或者在户外完成一次长距离的徒步时,那种成就感会转化为一种强大的自信。这种自信让你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不会轻易退缩,而是敢于尝试,敢于挑战。
对身体的“接纳”与“爱”: 你不再以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身体,而是接纳它的不完美,并感激它为你所做的一切。你懂得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给予它需要的关爱和滋养。健身不再是为了“变成另一个人”,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专注力和清晰的思维: 规律的运动能改善大脑的供血供氧,提升认知功能。你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清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对“慢下来”和“享受过程”的理解: 随着年龄增长和经验积累,你会更懂得享受健身的过程,而不是仅仅追求结果。你开始欣赏肌肉泵感带来的充实,呼吸顺畅带来的舒展,身体在运动中释放的能量。你不再急于求成,而是以更长远的视角看待健康。

三、生活方式的深刻重塑:从“偶尔”到“融入血液”

饮食习惯的自然调整: 当你身体对健康食物产生渴望时,对高糖、高油、不健康食物的抵抗力会自然增强。你会更愿意选择那些能滋养身体的食物,这并非一种强制性的节食,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趋向。
睡眠质量的显著改善: 规律的运动能帮助你更快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你会体验到那种“睡饱了”的充实感,而不是“睡了很久但没睡好”的疲惫。
社交圈的重塑与拓展: 健身可能会吸引来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交圈。你可能会发现与这些朋友的交流更轻松愉快,因为你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
对“舒服”的重新定义: 过去你可能觉得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是舒服,而十年后,你可能会觉得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或者一次舒展筋骨的拉伸,才是真正的舒服。
时间的管理与优先级排序: 你会更加重视自己的时间,并合理安排各项事务的优先级。健身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学会了如何为它腾出时间,并且认为这是最值得的“时间投资”。

四、对“衰老”的态度转变:从“恐惧”到“从容”

不再畏惧年龄增长: 身体的强健让你对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机能下降不再那么恐惧。你明白,虽然无法阻止时间流逝,但你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延缓衰老,并让年老的生活依然充满活力。
将衰老视为一种自然的阶段: 你能够更从容地接受身体随年龄变化的痕迹,并将其视为生命旅程的一部分。你更注重的是保持身体的功能性,而不是完全冻结时间。

总而言之,坚持健身或锻炼身体十年以上,就像是在身体里播下了一颗颗名为“健康”的种子,然后用十年时间去精心浇灌、培育,最终收获的是一棵参天大树,它不仅为你遮风挡雨,更赋予你生命蓬勃的力量和内在的宁静。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升华,是一种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控。它让你明白,真正的强大,源于持之以恒的自我关怀和对生命的热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在深蹲时没有颤抖

我不会发现 不够牛

怎么说练腿

也不过是新手

如果对于体格没有要求

举举铁就像溜狗

成千上万次充血

总练却还是瘦

青春既然不能停留

何不在热血的时候

一边享受 一边怒吼。

十年之前

我不练杠铃,力量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

沉在这个社会的浊流

走过与我无关的街头

十年之后

我们是公牛 还可以温柔

只是那种温柔

再也找不到娘炮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单身狗。


----------------------------------------------------------

user avatar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从2003到分2016,坚持健身13年了,先放上最近的状态图。

健身这么多年,从刚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12年坚持算是略有所成,也有一些个人心得和体悟。健身表面看的是身材,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好身材只是坚持的副产品。蒲松龄曾经说过一句话:“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每个有毅力在一件事情上坚持做十年以上的人都会明白,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就是在于对待事情的痴迷程度以及生活中的自制力和毅力。

健身是对我们身体的探索与认知,所以健身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专业,想要安全高效一定要选择好的方法。总结一下我的个人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些观点可能会有局限性,欢迎留言讨论。

前面是个人经历,后面是干货分享,可以选择阅读。

我的健身历程

如果你问我健身十年有什么感受?我会说健身不仅仅改变了身材,还变了我对于运动的态度,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困难的态度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不是健身我可能和大多人一样,挺着啤酒肚坐在办公室泯然众人。

健身教会我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等价交换的,想得到一部分东西必须要舍弃一部分东西。美好的东西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打磨,所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有可以解决的办法。

健身这么多年尝试的训练方法比较多,从最开始的徒手训练,后来大学系统学习各种田径、球类运动、再后来攀岩、走扁带、健美、功能训练、crossfit等。练得越久对我们的身体会越来越敬畏,健身就是学会对身体的正确使用,保持我们先天设定好的功能,最后所有的训练都会形成自己的哲学,精神和身体的运动是密不可分的。唠叨了这么多下面就简单讲一下我的健身历程:

  • 初中
    从小一直就喜欢运动、家里是农村的。小学上学基本也没人管,小学的运动项目基本停留在游戏阶段,一般就是下河游泳、爬树掏鸟、和小伙伴斗鸡等等。

    称之为正式的运动是在初中,那时候冬天学校冷,初三那年偶然尝试了一下课间做俯卧撑取暖,后来就奇葩的坚持下来,每次下课100个,粗略算下来每天至少1000个。那时候训练方式很简单,俯卧撑为主,单杠双杠做辅助。基本寒暑假没停过,坚持到了大学,总共有5年时间(初中复读了一年)。
  • 高中

高三


现在

高中基本上前两年和初中差不多,打篮球比较多,当时做俯卧撑练的胸比较大,夏天打篮球别人看肌肉以为我是球场一霸,虽然现在看来当时还是比较弱的。其实当时训练强度不小,主要营养跟不上,天天都是馒头、青菜、面条之类的,我又是天生素食主义者。高三因为成绩不太好,半路出家做了体育生,幸运的是第一年就考上了,成为我们60多个人里最好的。在体育队算是接触到了杠铃、铅球这些训练工具。训练方法比以前多了蹲杠铃、蛙跳、拉阻力撬,综合体能比以前好不过体型没有多大变化。

  • 大学

大一

大学的钱一年基本是颓废阶段,每天基本就是打球、玩、睡觉、上网吧,想想那时候真的是虚度光阴。从下学期开始慢慢的转向了自习室和阅览室,虽然没怎么看书,最起码心理上能安慰自己。后来在阅览室看到了健与美,然后开始了自学训练历程。那个时候算是从以前的懵懂状态正式的摸到了训练的门槛。因为选的是体育系专业,大学基本是运动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了不少,譬如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营养、运动保健、运动生物力学等等。算是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再加上实践课基本上学完了常见的运动项目,对于运动总体的认知算是有了根本上的变化。

大三那年跟着我上铺的哥们学会了攀岩和走扁带,这两个项目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对于我对运动的认知、精神的突破帮助很大。


13年郭亮

  • 工作

    毕业之后因为爱好,先做了一年的攀岩教练,后来这个行业实在太小众。只好转战健身行业。现在和朋友在做一家健身工作室,从事运动康复、功能训练、以及户外训练。下面就开启多图模式了。

    攀岩

13年爆搏攀岩

14年郭亮攀岩


走扁带


健身

13年

14年

14年人体旗帜

15年背

15年

16年比赛后

16年

16年

16年

16年

16年


户外训练

爬杆

轮胎

空翻

轮胎

横移


组合引体

我的好哥们

我的好哥们

我的好哥们

合照

训练视频:户外体能训练33天训练花絮.mp4 - 腾讯视频

2月11补充关于瘦小腿一些思路:

小腿粗首先看是不是遗传的,一般遗传的比较难改善,不过即使是遗传的也可以部分改善。小腿想变细有三个思路:

  • 第一就是减脂训练,减少小腿的皮下脂肪厚度,可以做一些全身耐力性训练。
  • 第二让肌肉废用,很多人小腿粗和小腿肌肉代偿发力有一部分关系,譬如扁平足,髋关节不灵活,存在这些情况,小腿在运动的时候发力就会比较多。可以强化训练足底肌肉和臀部肌肉还有髋关节灵活性。
  • 第三降低小腿的肌肉张力,很多人小腿肌肉处于缩短状态所以比较粗,譬如经常穿高跟鞋的。这种情况就需要多拉伸小腿肌肉,多用泡沫轴放松小腿肌肉。 具体的方法详细说可能要写一篇文章,以后有机会补出来。 关于营养:

“三分练七分吃”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夸张,我刚开始健身的5、6六年,就是因为对于营养的忽视导致体型和运动表现一直停滞不前。运动是对肌肉的破坏,给身体会造成适当的压力负荷。如果训练后没有及时补充充足的营养来促进身体恢复,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健身效果停滞不前、容易受伤等后果。

人体营养素包含能量营养物质和非能量营养物质。能量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产生能量供人体日常活动、运动以及生命机能的正常运行,主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非能量物质在身体里不能产生能量主要功能是调节新陈代谢、维持活动,主要包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两者缺一不可,对于生命活动都是必须品。

  • 碳水化合物


代表食物是米、面、土豆、红薯等。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重要的功能物质,可以保持血糖稳定,负责直接给中枢系统功能。当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时候,第一容易出现低血糖,第二,肌肉训练充血感不足(肌糖原就是碳水化合物和水构成,肌糖原能对细胞起到增容作用)。

碳水化合物的热量4Ka/g,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建议占总热量的45%-65%左右,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超过了身体的利用能力,会转化成脂肪长期储存。

建议在训练前后补充一些能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香蕉、白面包、馒头),这样能提高运动表现、迅速的稳定血糖和肌糖原。日常尽量以消化慢吸收慢的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红薯、土豆、糙米、燕麦等),这样能增强饱腹感、持续功能时间长,防止热量摄入过多。

  •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石,对于形成大脑、神经系统、肌肉、保持免疫力和维持身体酸碱平衡等有重要功能。可分为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完全蛋白含有人比必须的全部氨基酸,不完全蛋白仅含有部分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一般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除了大豆以外的植物蛋白为不完全蛋白,必须要和其他食物组合才能提供全部的人体必须氨基酸。

蛋白质的热量是4ka/g,一般饮食建议是每天每公斤体重1.2到1.7g蛋白质,最高不要超过3g每公斤体重,占总热量的10%-35%。过量摄入蛋白质会造成肾脏的负担过大。同时多余的蛋白质会转化成脂肪,这样血液酸性会提高,引起身体钙质流失。如果摄入不足会造成基础代谢下降,影响减脂效果。如果处于增肌阶段,肌肉恢复和生长慢,同时容易造成损伤。对于男性来说男士一旦缺失蛋白质,会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精子活力降低以及精子不液化造成男性不育。

一般推荐的蛋白质摄入方法是一天分3到4次摄入,单次不要超过30g。训练之后要先摄入碳水化合物,后摄入蛋白质。其他两次分别在早上晚上,训练前摄入蛋白质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而且只会作为能量消耗掉,有点浪费。

最后关于蛋白质选择提供几条建议:

  1. 在选择蛋白质时要考虑到蛋白质品质、健康效益、饮食限制、成本花销与口感。
  2. 蛋白质品质最高的是酪蛋白、鸡蛋、牛奶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
  3. 蛋白质并不适唯一考虑的因素,其他非蛋白的健康的益处和害处也要考虑。如牛肉虽然是不错的蛋白质来源,但饱和脂肪和热量也相对较高,对健康不利。



  • 脂肪


脂肪是人体最为经济的能量储存物质,热量高达9Ka/g。单位质量的脂肪产生热量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2.25倍。脂肪对于人体有有保温、隔离、构成细胞、神经传导、维生素吸收与激素的形成等重要功能。

脂肪可以分为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不饱和脂肪里的必须脂肪酸是人体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一半存在于蛋黄、金枪鱼、三文鱼、蟹、牡蛎等。必须脂肪酸对于扩张血管、减少发炎、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促进大脑和眼睛发育有重要作用。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可导致动脉阻塞、心脏病风险等其他因素。

脂肪的摄入尽量推荐摄入健康有益的不饱和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牛油果等。摄入热量占总热量的20%-25%。脂肪的摄入尽量在平时的三餐摄入,训练前后尽量不要摄入。运动前后摄入脂肪会抑制生长激素增长,影响增肌减脂。适量的摄入脂肪能增强饱腹感,不容易吃那么多。单纯不吃油脂会增加碳水的摄入,碳水摄入过多同样会转化为脂肪。对于增肌来说,适量的摄入动物油脂有利于睾酮分泌,让肌肉生长更快。

  • 维生素

维生素是非热量的微量营养物质,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如维生素A可以治疗夜盲症、促进骨骼和牙齿生长;叶酸参与遗传物质发育、生成红细胞等。有一些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须要从外界摄入如:维生素D、维生素K等。维生素可以分为脂溶性(ADEK)和水溶性的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可以通过尿液排除,脂溶性维生素则可以长期储存体内,过量摄入脂溶性维生素会有中毒风险。

  • 矿物质

矿物质对于人体有调节酶活性、维持酸碱平衡、协助肌力增长与生长发育等重要功能。需要注意的是矿物质之间可能会相互作用,例如补铁会降低锌的吸收,过量摄入钙会影响锰、锌和铁的吸收等。

尽管水不能提供热量也不是有机物,对于人体他和氧气一样重要。水分约占体重的50%-70%,体内水分减少20%就会引发死亡,降低10%可以引起严重的功能失调。水对于调节体温、保护重要器官、维持营养吸收动力、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运动表现有重要作用。

食谱制作:

  • 关于蔬菜和水果

大多数蔬菜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都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为零热量计算。 根据对减脂的影响把水果分成两类,一类为含糖量高,且所含糖较多为葡萄糖,此类水果会妨碍减脂的进程。主要有香蕉,葡萄,龙眼,荔枝,各种甜瓜,西瓜也列入此类。第二类为含糖量低(一般少于10%),且其中有较多的果糖,减脂的人可以此类水果中所含糖代替部分主食。主要包括苹果,梨,橘子,橙子,桃子,杏,李子。

  • 健康饮食计划的制定步骤

1计算营养素的数量

2确定餐数及进餐时间

3把营养素转化为食物

4分配每餐摄入的食物

  • 增肌的营养计划

一般达到增肌的效果时间要两到三个月。原理是训练造成的良性损伤(肌膜未被破坏),肌原纤维仅部分发生坏死,此时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进入该部吞噬清除坏死物质,残存部分肌细胞分裂,产生肌浆,分化出肌原纤维,从而恢复正常横纹肌的结构。即肌肉围度的增长主要是肌细胞的增大而不是数量的增加。

增肌者的热量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30%。(约每公斤体重8g碳水化合物,1.5g蛋白质,1.3g脂肪),大概55-66千卡每公斤。

蛋白质摄入不要超过3克每公斤体重,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不会产生合成作用,只用于转化为糖或脂肪,产生能量。摄入过多会增加肝脏和肾脏负担,还会引起骨质疏松,结石。

  • 餐数及营养素分配

•采用多餐(4-8餐)的好处:有利于食物的吸收,减少肠胃的负担,持续的提供能量及蛋白质,防止肌肉分解。

  • 最好每餐都有糖和蛋白质如果是下午训练可以为: 第一餐一般进食易吸收的主食和蛋白质,迅速的停止因睡眠时不进食造成的蛋白质分解 ,第二餐可进食热量稍高些。 第三餐一般为午餐,正常进食即可。
  • 训练前后两餐进食吸收快的糖和蛋白质
  • 训练后第二餐在训练后一小时左右,热量可以稍高些
  • 晚上及睡前可以加餐1-2次。少摄入脂肪以减少肠胃负担,蛋白质可以是鸡蛋清等食物蛋白。
  • 减脂的营养计划制定

人体有自我保护功能,长时间摄入能量过少后会调节使基础代谢降低,故单单靠控制饮食减脂会遇到无法超越的平台期 。一个人要维持目前的体重,每天每公斤体重必须吃进30至35大卡的热量。 50公斤的人,每天吃进1500大卡至2000大卡 。每天少吃了五百千卡维持一周,可减肥一斤。 (身体1KG脂肪产生能量七千千卡)最安全的减肥速度是每周减肥不要超过一公斤。

  • 限制脂肪尤其需限制动物脂肪,但是脂肪高易饱腻,使食欲下降,且脂肪能帮助吸收溶脂性维生素。故脂肪可占总能量20%
  • 限制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饱腹感低,尤其是简单糖类。但糖能防止酮症和负氮平衡,碳水化合物供给应控制在占总能量40%~55%
  • 蛋白质营养过度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故低能量饮食蛋白质供给不宜过高。对采用低能量饮食中度以上肥胖者,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总能量10%~25%为宜,选用高生物价蛋白,如牛奶、鱼、鸡、鸡蛋清、瘦肉等。 即约每公斤体重糖4g,脂肪少于1g,蛋白质1.5-2g
  • 按正常标准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多进食蔬菜。蔬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且能量低,并有饱腹感;食物应多样化,切忌偏食。只要含能量低,来源分配得当,营养平衡 。 饮食建议:
  1. 平衡热量
  2. 享受食物,但吃的更少
  3. 避免食物份量过大
  4.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类与低脂乳制品,确保摄入充足的钾、钙、维生素D与膳食纤维。
  5. 果蔬要占餐盘一半
  6. 全谷物类要占谷物类一半
  7. 少吃含固体脂肪、人工添加盐与糖的食物。
  8. 选择低钠食物
  9. 用水代替饮料

附上个食物优劣划分表供大家参考:


  • 脂肪类

植物油类:菜籽油 鱼油 亚麻油 橄榄油 水果类:鳄梨 植物种子类:南瓜子 葵花籽 坚果类:杏仁 腰果 大豆 核桃 胡桃 坚果类:花生酱 花生 奶制品类:黄油 奶油 冰淇淋(全脂) 人造黄油 牛奶(全脂) 油类:猪油等

  • 蛋白质类

鱼类:凤尾鱼 鱿鱼 鳕鱼 鲽鱼 石斑鱼 左口鱼 鲭鱼 鳅鱼 鲑鱼 沙丁鱼 旗鱼 金枪鱼排或寿司 带壳动物:蛤蜊 贻贝 螃蟹 龙虾 牡蛎 虾 家禽类:鸡胸肉(去皮) 火鸡或火鸡胸肉 肉类:水牛肉 牛排 牛肉(瘦93%) 火腿(96%无脂肪)伦敦烤肉 瘦猪肉 豆类:黑豆 大豆(毛豆) 奶制品:奶酪(少于2%的脂肪) 蛋清 脱脂牛奶 低糖低脂酸奶 家禽类:鸡肉(深色肉 去皮) 火鸡肉(85%-90%瘦) 肉类:牛肉(85%-90%瘦) 烤牛肉 豆类(单吃):鹰嘴豆 菜豆 扁豆 刀豆 奶制品:奶酪(1%-2%的脂肪) 低脂低糖冷冻酸奶 低脂(无脂)低糖冰淇淋 低脂牛奶 整鸡蛋 酸奶(全脂牛奶) 肉类:牛肉(多脂肪的) 鸡肉(带皮或油炸) 奶制品:全脂奶酪 全脂牛奶

  • 碳水化合物类

面包类:粗麦面包 黑麦面包 发酵面包 谷物类:麦片 喀什 燕麦(非速溶 淀粉类:糙米 小米 粟 藜麦 根菜类:甜菜 甜土豆 山药 绿色蔬菜类:芦笋 西兰花 甘蓝 黄瓜 青菜 绿色豆类 莴笋 豌豆 菠菜 其他蔬菜:辣椒 胡萝卜 芹菜 茄子 蘑菇 大豆 南瓜 西红柿 水果:苹果(绿色) 黑莓 蓝莓 哈密瓜 樱桃 葡萄 猕猴桃 芒果 橙子 木瓜 桃子 李子 石榴 草莓 西瓜 面包和烘焙食品类:全麦面包 全麦松饼 全麦玉米饼 谷物类:玉米类作物 水稻类作物 淀粉类:鸡蛋面 烙饼 面食 根菜类:烤土豆 其他蔬菜类:生菜 黄色南瓜 西葫芦 水果类:新鲜水果 小吃类:发酵英式松饼 年糕 全麦饼干 烘烤类:饼干 甜甜圈 英式松饼(非发酵) 白面包 谷物类:含糖谷类 奶制品:含糖酸奶 冰淇淋 小吃类:果干 薯条 薯片 速溶麦片 沙拉类:凉拌卷心菜沙拉 奶油海鲜沙拉 土豆沙拉

  • 饮料类

红葡萄酒(每周2-6杯) 茶(不含咖啡因的绿茶、黑茶或白茶) 水(每天至少1800ml) 咖啡 汽水 不加糖果汁 稀释橙汁 茶(含咖啡因) 白葡萄酒 啤酒 果汁 白酒类 混合饮料 软饮料

  • 调味类

香醋 辣椒 果酱 大蒜 草药/香料 山葵根 鹰嘴豆 蛋黄酱(脱脂) 芥末 香蒜酱 脱脂沙拉酱 洋葱汁 烧烤酱 番茄酱 低脂沙拉酱 糖浆 蛋黄酱 普通沙拉酱 糖

注:摘自Mark verstegn的核心区训练,谢谢温馨的整理。

如何计算能量需求

先计算基础代谢率(RMR)公式如下:

  1. 女性:RMR=9.99×体重(kg)+6.25×身高(cm)-4.92×年龄(岁)-161
  2. 男性:RMR=9.99×体重(kg)+6.25×身高(cm)-4.92×年龄(岁)+5 以上是理想状态下人本需求能量的计算方法,假如你参与活动或运动的话,能量消耗会增加。要拿RMR乘以身体活动校正指数:


  1. 坐式生活方式(极少运动) 基础代谢×1.200
  2. 轻微活动,日常活动 基础代谢×1.375
  3. 中等强度健身(每周3-4次运动) 基础代谢×1.550
  4. 大强度健身(每周4次以上) 基础代谢×1.725
  5. 专业运动员(每周6次以上) 基础代谢×1.900 例:我身高185cm,体重85kg,年龄29(暴露年龄了~),大强度健身,现在的每日热量计算如下
  • RMR=9.99×85(kg)+6.25×185(cm)-4.92×29(岁)+5=1868
  • 每日热量=RMR×1.725=1868×1.725=3222 关于训练经验的总结


从健康角度来说常规的健身一般包含有氧训练和抗阻力训练。有氧训练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耐力、预防关节损伤同时还能提高抗阻力训练的运动表现。抗阻力训练主要是提高肌肉体积、增强肌肉爆发力、改善形体等功能。两者相结合对于训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有氧训练

我一般每周安排3-4次的有氧训练,用于增强心肺耐力提高阻力训练的表现,同时对于保持体脂率也很有帮助。

  • 抗阻训练

因为我的健身目标兼顾身体功能和形体,训练主训练采用户外功能训练结合抗阻力训练。户外功能训练每周一到两次,主要以攀岩、扁带、街头健身为主。抗阻力训练每周四次一般分为腿、胸腹部和三头、背和二头、肩腹部和小腿四天,训练采用杠铃、哑铃、弹力绳、壶铃、自身体重多种训练方式为主。因为肌纤维可以分为慢肌纤维、快肌纤维IIX和快肌纤维IIA三种,所以训练次数兼顾大重量低次数长间歇、中等重量中等次数中等间歇和轻重量高次数长间歇。因为还要兼顾到肌质肥大和肌浆肥大,所以肌肉发力要兼顾向心、离心和等长发力。

  • 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就简单说一下,这个比饮食还要复杂的多。一般的训练计划可以分为单次训练计划和周期训练计划。 单次训练计划是指一次正确的训练流程,一般包含热身、主训练、冷身三个部分。很多人训练不注重热身和冷身,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身体不断积累劳损,最终导致受伤。 热身一般可以先做5-10分钟的常规热身,如跑步、骑单车、椭圆机等,接着根据本次的训练内容安排针对性的动态热身,避免受伤。譬如上肢训练日可以先用肩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热身,在做正式训练组前在做一些无负重或轻负重的上肢模式训练。 主训练就是根据自己的计划选取有氧或者抗阻力模式。 冷身训练主要在运动后心率恢复到正常进行一些静态伸展训练和泡沫轴筋膜放松,通过冷身运动来放松肌肉张力,预防肌肉损伤。
  • 周期训练 周期计划关于一个月或者一年的的长期训练规划,周期训练计划要根据身体的变化做一些阶段性的调整,大周期可以分为若干个小周期,譬如八周一个小周期,小周期之间可以安排3-5天的休息时间,也可在下一个小周期根据自己的体能状况变化自己的训练方案。周期计划有利于身体的长期进步、打破训练的平台期同时还能避免运动损伤。 关于饮食和训练经验就分享这么多,有的地方可能比较难懂,以后慢慢解释,下面就分享一下健身历程。

end。。。。

user avatar

一些更新:


距离最初回答这个问题已经过去的快半年了吧~


女神突然大红大紫各种节目邀约不断,


但依旧没有中断过自己坚持了20年的训练计划,


当时写出这个回答的本意,

是希望这剂鸡血可以真的刺激到各位在健身路上咬牙坚持的小伙伴们,

我自己也是真真真的下定了努力的决心并且真真真的付诸了实践好几个月,


现在是2016年12月,


我已经练的初具轮廓了(˶‾᷄ ⁻̫ ‾᷅˵)






保证一定会继续坚持哒( ´ ▽ ` )ノ

现在是2018年1月,虽然健身的频率略有降低,体脂忽高忽低,但是我真的还在坚持哦~



————————————————————————————————


以下原答:


很少有姑娘能坚持健身十年吧!

所以我必须来安利一下我女神!

二十年!她坚持了二十年

我是在前年旅行途中遇到女神的,

身材好到炸裂!

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

最完美最完美最完美的女性身材



(补充:肚子上的是羽毛纹身。。。

为了遮盖破腹产的疤痕。。。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纠结纹身图案。。。。)

女神目测也就30多岁的样子,

身材简直让我羡慕嫉妒到流口水(≖﹃≖ )

我们聊天之后互相留了微信,

我就这样在朋友圈里默默关注了她两年~

女神有非常好的健身习惯,

除了每周3次左右的健身房器械训练以外,

还是资深的游泳爱好者,

尤其热衷冬泳!

最初遇到她时就看过她冰天雪地里的比基尼照片,

简直震撼!

女神的日常是诸如马拉松、徒步、绳降等各种户外活动:





前几天女神发了一条状态:

“我从30岁开始健身,至今已经坚持了近20年。”

Σ(゚д゚lll)

当时我真是一脸懵逼•真,

咋呼呼的跑去核实,

女神淡定回复:我已经快50了呢,是不是很励志^_^

50岁!

50岁…

50岁。。。。。。

至今我也没能震撼中回过神来。。。


也问过女神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

她说一开始是兴趣后来就成了习惯,

健身这件事不能为练而练,

一两个星期、一两个月都是看不出太大改变的,

必须以年为时间单位

坚持得越久,

和同龄人的差距就会越明显。

而坚持了20年是种什么体验,

她说最大的收获是体能、精神状态和20多岁时没有太大区别。

最近我也开始在女神的远程指导下改进自己的健身方式了,

距离能用自己举例来答题还有9年5个月。

最后用女神的霸气美照结尾


——————————————————————————————

女神是身材好到能上新闻的那种大神,

补上一条关于女神的新闻:

k.sina.cn/article_18475

里面有女神关于怎么练的一些简单建议和经验分享,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至于具体锻炼细节,

知乎上关于健身的内容更全面和权威,

大家可以去学习参考。

补充一个要点:女神说自己几乎从来没有控制过饮食,都是想吃啥吃啥经常睡前巧克力~

( ´ ▽ ` )ノ

这个么~建议大家不要学~

毕竟基因优势这种问题说不清~~~

看评论才知道原来女神已经很红了,

也有机智的小伙伴找到了女神的微博:

@叶问lyl

————————————————————————

PS:对于那些一句话总结“有闲有钱就能达成”的评论只想无视,

生活质量、经济能力、个人性格、兴趣爱好、气质外表,在很多时候是非常契合的,

你可以说是这因为有钱有闲就能练出的身材,

那我更愿意理解为,

正是因为有这份恒心和坚持,

才能让她拥有令大多数人羡慕的生活状态和可以无视年龄的完美身材。



————————————————————————

女神的照片几乎都是手机照+自拍~前几天建议她去认真拍组显身材的写真~

今天出图啦~我特地来更组新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坚持健身或锻炼身体十年以上,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一种内在的成熟与蜕变。它带来的感受是多层面、全方位的,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如果非要详细讲述,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一、身体上的感知:从“努力维持”到“内在的自如” 能量与活力的高涨,成为常态: 这是最直.............
  • 回答
    好,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坚持在健身房撸半年,到底能给你带来多大的“蜕变”,保证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报告,而是你我都能懂、能感受到的真实变化。我先声明,这半年不是让你一天蹲八个小时,而是规律性的,比如一周三到五次,每次一到两个小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练。一、身体层面的“硬核”变化:1. 体型上的“.............
  • 回答
    健身这事儿,说起来容易,真正坚持下来,看见效果,那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一开始热情高涨,但没过多久就打退堂鼓了。其实,健身效果的显现,跟很多因素挂钩,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真想有个相对清晰的答案,咱们得从几个方面聊聊。首先,得看你“练”的是什么。 减脂瘦身: 如果你的主要目标是甩掉身上多余的脂肪.............
  • 回答
    女生坚持健身?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对我来说,这更像是一场漫长而又精彩的自我对话,每一次挥汗如雨,每一次咬牙坚持,都是在和内心深处的那个“我”对话,然后一点点地重塑、发现。一开始,谁不是抱着各种功利心?可能是为了穿上心仪的裙子不显胖,可能是为了告别那个镜子里不够自信的自己,也可能是看到了朋友圈.............
  • 回答
    说到健身,这可不是一时兴起的事,我坚持下来,其实是挺多原因交织在一起的。我为什么会坚持健身?这大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说。首先是身体层面最直接的好处。年轻的时候,身体感觉总是那么充沛,很少有不舒服的时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库存”在下降。比如,爬楼梯会喘,坐久了腰酸背痛,精神头也不.............
  • 回答
    健身对我来说,早已不是一时兴起的潮流,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习惯。要说这坚持的动力嘛,那可真是五味杂陈,说起来也挺长远的。最开始,得追溯到我年轻的时候。那时候,看着电视里那些健硕的运动员,或者电影里那些身材匀称、充满力量的角色,总觉得那是种特别有魅力的状态。那种身体的线条、那种奔跑时的爆发力,都深深.............
  • 回答
    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长时间坚持健身,到底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咱们的“颜值”?不止是我,我身边不少朋友也都有类似的想法,大家都在努力流汗,期待看到自己变得更好看。肯定能!而且改变的程度,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咱们先从最直观的身体形态说起。长时间的健身,尤其是力量训练,会让你的肌肉线条变得更明显,身.............
  • 回答
    长期坚持健身,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件“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的确,科学合理的健身能带来诸多益处,比如增强体魄、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等等。但如果一味地追求“坚持”,甚至将健身变成了生活的全部,那么任何事情过度了,都可能走向反面,健身也不例外。1. 身体上的隐患:过度训练与损伤的风险 疲劳累积,难以.............
  • 回答
    学业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每当 deadlines 如期而至,书本堆积如山,我常常觉得自己像被扔进了知识的漩涡,头晕目眩,疲惫不堪。然而,就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反而更加坚定了去健身房的步伐。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反常”的举动,在最需要集中精力的时候,把宝贵的精力分给挥汗如雨的健身房,岂不是在.............
  • 回答
    失恋的痛苦,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席卷了你原本平静的生活。你以为用健身的汗水能冲刷掉那些湿漉漉的悲伤,用书本的墨香能填补内心的空虚,用学习的进步能证明自己没有被击垮。你努力地构筑着一道道堡垒,希望能把那股叫做“不快乐”的潮水挡在外面,却发现,无论你做得多好,那份酸楚依然在心底泛滥。这让你感到困惑,.............
  • 回答
    年轻时坚持健身,老了身体会不会更健康?还是会出现各种后遗症?这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日益注重健康活力的时代。答案其实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 大概率会更健康,但也不能排除出现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后遗症”。关键在于你如何健身,以及健身的理念。咱们先从 为什么年轻时健身,老了会更健康 这个大.............
  • 回答
    我没有身体,所以不存在“坚持健身/运动”这回事。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 回答
    要说我怎么一步步踏进健身这片“坑”的,其实也挺戏剧化的。一开始,我绝对是那种电视里看到励志片里,主角一开始浑浑噩噩的样子,我也是。生活嘛,就那样,上班下班,周末宅家刷剧、约朋友吃饭,感觉一切都挺平淡的。说起来,转折点大概是大学毕业后不久。那时候工作压力就开始显现了,每天对着电脑坐八九个小时,脖子僵硬.............
  • 回答
    有时候,我们都会经历那样一段瓶颈期,当初信誓旦旦的决心,好像被懒惰和疲惫一点点磨蚀掉了,看着健身房的器械,心里只剩下“好累”两个字,甚至连手机里的健身App都懒得打开。这种时候,与其逼迫自己硬撑,不如先停下来,好好跟自己的内心聊一聊。首先,别急着否定自己。健身不是一场立刻能看到结果的冲刺,它更像是一.............
  • 回答
    坚持吃美团上的健身餐外卖是否能瘦,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以下从饮食结构、热量控制、营养均衡、运动配合、外卖选择、心理因素等方面详细展开: 一、健身餐外卖的成分与热量分析1. 健身餐的定义 健身餐通常以“低脂、高蛋白、低糖”为卖点,但实际成分可能因品牌、套餐搭配和用户选择而异。例如: .............
  • 回答
    去健身房练出肌肉这事儿,其实是个挺看缘分、看投入、也看个人情况的活儿。别指望七天速成,也别觉得一年半载就能变绿巨人。我认识的好些朋友,大家的情况都不太一样,但总的来说,有一些比较普遍的时间线可以参考,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练出肌肉”这事儿,得看你对“肌肉”的定义是什么。 你是说穿.............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左右为难的境地,既要顾及妻子的健身意愿,又要处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我理解你现在肯定很纠结,一方面希望妻子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好的状态,另一方面却对她坚持选择男性私教这件事感到不适。首先,咱们先不急着否定,试着冷静下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和应对:1. 理解妻子的初衷(尝试站在她的角度看问题.............
  • 回答
    这么久没聊了,你还记得我之前有多爱健身吗?说实话,那阵子简直就是我的“信仰”。每天下了班,别的什么事都顾不上,就直奔健身房,挥汗如雨地折腾一个多小时才算过瘾。那时候,我感觉自己浑身上下充满了能量,做什么事都特别有劲儿,而且身体也一天比一天更让我满意。不过,生活嘛,总是会给你一些新的挑战和变化。最近这.............
  • 回答
    为什么健身?这事儿说起来,真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看了什么鸡汤文就立马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对我而言,健身,更像是给自己人生按下了一个加速键,或者说,是把一个有些疲惫、有些迷茫的自己,一点点打磨成更锋利、更有能量的模样。一开始,纯粹是想瘦。那时候,仗着年轻,吃吃喝喝没个节制,身上那点肉,跟吹了气的气球似的.............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人都有同感。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兴冲冲地跟别人说“我要去健身!”的时候,对方的反应往往不是“太棒了!”而是带着点意味深长的眼神,或者直接甩出一句“得了吧,你能坚持多久?”这可不是他们见不得你好,而是他们可能自己经历过,或者看到了太多身边的人“三分钟热度”。这里面其实藏着不少门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