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三部分:故事,特效,情怀。故事就不用多说了,也不需要扣剧情细节了,这几天网上的影评都说的不少的了。总结下来就是,叙事稀碎,人设脸谱化。
特效画面,客观的话,其实还可以。主观的话,事实上好莱坞的特效大片都看腻了不愿看。看得多了,啥都是bingbingbangbang。所以预期还是在故事情节上。
情怀,也是立意,无非是弥补电影的不足,跟特效作用差不多,多个名目而已。
最后总结一下电影的性质,打着歌颂先烈的口号,实则在消费先烈。挂名3名重量级导演,霍尔果斯纳税大吴(红色KOL),国庆档主旋律,大喊13亿巨作,这种都看腻了的套路,换汤不换药,背后是什么操作什么考量,不言而喻。
放五年前,这样的“爱国”最多也就是文化输出的绊脚石。搁今天来看,是社会结构问题的一把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