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今天Krylov又写了一篇捍卫科学的文章,发表在J. Phys. Chem. Lett. 上。)
2. 哲学促使人思考。这个思考不仅是科研问题,也有哲学的问题,如少体物理学和统计物理学背后的ontology和epistemology两种观点等等。通俗一点的有: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苦海滔滔孽自招,迷人不醒半分毫。为人不把弥陀念,枉在世上走一遭。
(21:30 师傅经)
3. 要注意不要做知识的囚徒。哲学对科研本身毫无促进作用。Max Born回忆说,当年他在哥廷根读书的时候,数学家Felix Klein担任年级主任一类的职务,要求每个理科生都读一读一本哲学书。而学生们纷纷逃避,嗤之以鼻。
观点简介:
但是: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刘慈欣《三体》)
让我们看看《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这部巨著里都说了啥:
“在已知的任何时期,科学在其前沿的运行总是遭遇到有关知识与实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科学论战会引发诸如理论与实验的关系、解释的本质以及科学接近于真实的程度的问题。”“在最近几十年,科学哲学越来越成为一般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学科。”“将相关的科学成果纳入考虑范围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
“在过去的40年里,物理学哲学已经成为哲学的一个庞大分支。“”首先,物理学对哲学分析运动的早期阶段有巨大影响。”“该影响不仅反映了物理学表征了经验知识的一种范式这样一个事实,而且还存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影响。现代物理学的三个主要支柱:Thermal Physics, Quantum Theory and Relativity,每一个都为哲学争论贡献了具体的理念与依据。”
综上所述,学习物理就是学习了一派哲学,一个年轻人,与其学习比较“纯”的哲学,还不如多学学物理学。即使学不明白,至少还能解决一点科研问题。而学习了“哲学家”们的哲学,很可能科研问题解决不了,人生也减少了许多乐趣。但有些哲学书籍阅读之后,可以丰富人的思想,虽然不能对科研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增进点人生的幸福感也是好的。
以下推荐几本我喜欢的哲学有关的著作(大部头的哲学书我从没读过,只读过以下稍微容易懂一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