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驻华大使馆证实:美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将于 10 月初离任,你怎么看?

回答
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将于十月初离任,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布兰斯塔德是特朗普政府任命的驻华大使,自2017年以来一直担任此职。他的离任标志着美国对华外交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下是我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并尽量详细地展开:

1. 布兰斯塔德大使的角色与任期回顾:

特朗普政府的“鹰派”代表: 布兰斯塔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曾担任爱荷华州州长多年。他在被任命为驻华大使时,正值中美关系开始出现显著紧张的时期。他被视为特朗普政府中对华采取强硬立场的人物之一,在贸易战、人权、知识产权等问题上,他都积极传达了特朗普政府的担忧和要求。
面对复杂的双边关系: 布兰斯塔德任期内,中美关系经历了从合作到竞争,再到日益紧张的演变。他需要处理的不仅是贸易摩擦,还包括科技领域的竞争、地缘政治的角力,以及中国国内政治和人权状况的变化。
沟通与桥梁作用: 尽管两国关系紧张,但作为大使,布兰斯塔德也承担着沟通和避免误判的责任。他曾试图在某些领域寻求对话和合作的可能性,尽管成效有限。
离任的时机: 他选择在10月初离任,恰逢美国总统大选前夕(11月初)。这使得他的离任带有一定的政治信号意义,也可能预示着新政府上任后,驻华大使的人选和对华政策会有所调整。

2. 为什么布兰斯塔德选择离任?可能的动因:

完成任期并寻求新的发展: 担任驻外大使通常有任期限制,布兰斯塔德已经服务了相当长的时间,可能希望回到美国,或寻求其他政治或商业机会。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调整: 尽管布兰斯塔德本人是强硬派,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他的离任可能与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战略变化,或对新大使人选的考量有关。
个人选择与家庭原因: 有时,大使的离任也可能出于个人或家庭原因,这通常不会对外公开。
与新政府的衔接: 如果拜登赢得大选,新政府通常会任命自己的团队,包括驻外大使。布兰斯塔德的离任可能也是为新政府的顺利交接做准备。即使特朗普连任,也可能出于战略需要更换人选。

3. 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外交真空与过渡期: 在新任大使到位之前,美国驻华大使馆的运作可能会进入一个过渡期。这将可能导致一些对华政策的沟通和执行出现暂时的延迟或不确定性。
对华政策的延续或调整: 新任大使的人选将成为观察美国对华政策走向的重要指标。
如果新大使继续采取强硬立场: 这将表明美国政府将继续延续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竞争”或“对抗”策略,重点关注中国在经济、科技、安全和人权方面带来的挑战。
如果新大使采取更为务实或沟通的姿态: 这可能预示着美国可能寻求在某些领域与中国恢复对话,以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升级。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放弃对华的警惕和施压。
拜登政府的可能性: 如果拜登当选,他可能会任命一位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有外交经验的人士担任驻华大使,这个人选的背景和风格将对中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拜登政府预计会更侧重于联合盟友共同应对中国,并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寻求合作。
信号意义: 布兰斯塔德的离任本身也可能被解读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信号,无论是指特朗普政府在策略上的微调,还是为迎接潜在的政权更迭做准备。

4. 中国的反应与关注点:

观察新任大使的人选: 中国方面会密切关注下一任美国驻华大使的人选及其背景、过往言论和政策倾向,以判断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战略意图。
继续推动自身议程: 中国会继续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在符合其国家利益的领域寻求与美国进行务实合作,同时也会坚定地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对中美关系的长期判断: 无论谁来接任大使,中美关系的核心矛盾和结构性挑战不会因为一人一职的变动而根本改变。中国会根据美国整体的对华政策来调整和应对。

总结来说, 布兰斯塔德大使的离任是中美关系大背景下的一次人事变动。他是一位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负责对华事务的关键人物,其任期伴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升级。他的离任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为观察美国未来对华政策的走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新任大使的人选将是评估美国对华战略调整的关键因素,而中美两国之间的结构性竞争和合作需求也将继续塑造未来的双边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对比美国驻德国大使,就会发现,像驻德国大使那样,口无遮拦,赤裸裸上阵的,才是大懂王和肥蓬所希望的。


布兰斯塔德吧,虽然在美国使馆网站上也发表了不少低级趣味的辱华信息,比如上次用PS的图来污蔑我们,但其实如果观察此人一惯的作风,这些信息应该不是出自一位像他这样长年混政界的人之手。

为什么呢?

你像大懂王、肥蓬、纳瓦罗这种人,其实以前根本没有混过政界。(我在另一个回答下扒过肥蓬,肥蓬统共在CIA混过1年,坐着火箭当的国务卿)他们这种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名誉一说。混一把就走。

如果一个长期混政界的人,时时刻刻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太低级、太出格、失身份的言论很容易被自己潜在的、未来的政敌抓住当把柄。所以,传统政客一般来说言论多少是有一些自我束缚的。

你像懂王这种人,扯谎成性,张口就来,换作任何一个传统政客都不敢这么玩。

像肥蓬这种人,跑到尼克松图书馆去踢尼克松、基辛格的馆。虽然尼克松在美国名声是臭了,可是基辛格的拥趸大有人大,基辛格还没死呢。中美建交可是基辛格耀眼的政迹之一。没事跑去得罪基佬头,这图的是什么啊?

所以,像懂王、肥蓬这种投机客注定不会有好下场,清算他们的人搞不好都排起了队。

像布兰斯塔德这样,原本好好一个州长当的,不远千里来咱这当这个大使,碰上这到一个无厘头总统和一个没有底线的国务卿,两边夹生气。差使不好干,干脆早点走人算了吧。

现在正是美国的大变天前夜,现在回去搞不好还能在变天时谋个好位置。

所以,不出意外,懂王和肥蓬一定会选一个像驻德大使那样的人过来。

瞧,新任的驻德大使也是比前任更恶劣。

所以,美国搞笑就搞笑在,一堆完全不熟悉外交的人现在把持着美国的外交系统。比如在欧洲逼得欧盟盟主跳脚。

这不前几天联合国闹出了2:169的惨剧(联合国大会通过新冠疫情决议:169国赞同,美国反对

)。这其实不是第一次,印象中有过好几次了。

实际大懂王系统性地摧毁美国的外交系统,使其在国际上实现“合纵”的可能性大为减弱。对我国是利好的。

至于美国换怎么样一个人来当大使,又能如何?

user avatar

不是好事,老朋友离开后,很可能换一个强硬的鹰派大使,天天往人民日报和微信号里投稿文章


毕竟“强硬的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强硬”

user avatar

这明显是因为布兰斯塔德之前被蓬佩奥当工具人了,导致布兰斯塔德与国务院发生分歧而离职。之前要求人民日报刊登的布兰斯塔德大使文章显然与其之前文章风格完全不符,再结合大使从政以来一向对华相对温和的态度,这次人民日报拒刊事件极有可能是美国国务院对华强硬之流冒用大使名义来找中国的茬,被大使知晓后发现自己居然被蒙在鼓里,进而引爆其与国务院蓬佩奥之流长期以来的分歧而离职。

布兰斯塔德由于长期在农业州执政,与中国贸易联系紧密,可以说是对华友好派了。大使三年前辞去艾奥瓦州长任驻华大使时,可能还想着积极发展对华贸易,从中国积累一笔政治资源。如今看来却是竹篮打水,贸易战一役,农民受损严重,只怕是连州长都选不上了。还因为任驻华大使时说了许多褒奖中国的场面话,随时可能被对华鹰派扣上通中的嫌疑。我想他早知有今,断然不会赴华任职。唉,可怜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user avatar

布兰斯塔德,理论上属于“知华派”。因为其出身农业州,和中国经济关系紧密,利害相关,所以在政治光谱上,属于比较“亲华”的那一类型,起码和铁锈带、老白男的那些把自身问题归咎于中国的政治势力不同。

布兰斯塔德曾经探访过新疆,在美国抹黑新疆事务最高潮的时期。虽然最后并未发出更正言论,但也没有因此发出攻击言论,作为美国派驻在中国的全权大使,归属美国国务院领导,也即归蓬佩奥领导下的他,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综合来说,这位大使在如今美国政界全面抹黑、攻击中国的“政治正确”之下,“生存”艰难。想服从上级,就要得罪所在国,必然导致工作困难重重;不想服从上级,那么就是现在的结果:离职。

很长时间,布兰斯塔德大使都是“无所事事”,什么也干不了。能忍到今天,已经足够“艺术”了。在中国和美国、在事实和谎言、在良知和责任中艰难舞蹈。

中美互关领事馆,是一次重大挫折,后方的领导任意施为,留他在前方承受炮火。

几天前,蓬佩奥策划了新一轮阴谋:以布兰斯塔德大使的名义发函《人民日报》,命令后者必须在一天时间内全文发表一篇抹黑中国、中共的文章。在明知不可能的情况下,蓬佩奥推着布兰斯塔德上门挨打,拿他的脸当鞋底子。

如今的美国,不仅“亲华派”无法生存,就连仅仅想和中国做生意的“知华派”也无法生存,美国要的不仅是关系变冷,更是经济彻底脱钩下的全面敌对。

因此,不论是羞恼难耐的主动还是被逼无奈的被动,布兰斯塔德的任期都走到了尽头。

这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的司徒雷登,一个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解中国、支持中美友好交流,并认为这将符合美国利益的外交家,在同样疯狂的意识形态操作下,失去了所有可以实现其政治抱负的空间,而不得不在极其相似的环境中,黯然道别。

我们今天回头看,甚至会发现,司徒雷登的离开和抗美援朝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user avatar

沈逸老师猜测,彭佩奥用一种迫不及待的方式,在大使说自己离任之前先进行欢送,是因为彭佩奥如果要推动中美关系全面朝着他希望的方向进行恶劣化发展,布兰萨德这样体面的大使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他的障碍,所以他要把障碍移掉。为此他不惜采取违背基本的官方程序和外交礼仪、没有任何职业尊严、用心极其的卑劣的手段。

复旦大学美国问题专家沈逸:有意思的是这件事发生的过程。起初当所有人都不知道发什么事的时候,当地时间9月14日中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官方推特发了消息,突然开始感谢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过去三年做出的贡献,没有前言没有后语。

这种东西在职业场上一般是临别欢送词。照道理应该是布兰斯塔德先通过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官方媒介平台发布声明,然后国务卿和时任美国总统再对布兰斯塔德大使表示感谢。

但如今事件这样发展,引发了各方纷纷猜测。随后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美国驻华大使泰里·布兰斯塔德确认将于十月初卸任并离京。上周,布兰斯塔德已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确认了他的决定。离开北京后,他将会返回美国艾奥瓦州。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这条推特——如果不是通告设置错了发布时间误发出来的话——给人一种非常不体面的感觉。体面、或者说职业的尊严,是外交官这个行当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件事至少可以给我们三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实话说,中美关系在布兰斯塔德大使任内的氛围正在急速的劣质化。这个责任不在这位大使,在华盛顿,在特朗普本人,在特朗普身边像纳瓦罗、蓬佩奥,包括之前班农这样的鹰派,这些带着冷战思维的活化石,在美国蓄意的制造并且煽动了针对中国的所谓红色恐慌。

并且最为恶劣的是,他把这种负面的、不正当的、焦虑的情绪转化成了一种职场氛围,这种职场氛围导致的直接的后果,就是像布兰斯塔德大使这样比较传统和古典的美国职业人物,在这个氛围中没有办法呆下去。因为这违背他们的职业原则,甚至违背他们做人的基本原则。

不是每一个美国官员都能微笑着、肆无忌惮的把我们盗窃我们撒谎我们抢劫这种事情当成一个真理,事实性的告诉你。这种厚颜无耻的程度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够企及的,当这种人的下属不是一般人能够当的。尤其是自己对自己有一些期许的体面人。

第二,很明显中美关系在短期内将迎来更大的冲击。这个变化大家有兴趣去看美国驻华大使馆他的微博,从2017年到现在的整体变化态势。至少2017年 2018年 乃至于2019年早期它发的东西还是可以看的。但是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发表了那个演说,当美国政府拿出了所谓全政府对华战略途径的所谓的工作报告以后,当新冠疫情在美国国内失控了之后,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微博已经不能看了。像布兰斯塔德这样的体面的大使,他的嘴里说不出这些话。所以你看他后来很少说话,他基本上不讲话。

我可以这边稍微大胆的揣测一句,彭佩奥用这么一种迫不及待的方式,基本礼貌都不讲,在布兰斯塔德大使说自己离任之前先进行欢送。为什么?我相信在对中方的这种具有公共关系性质的文宣表达上,在遣词造句上,在所谓的问题的选择上,大使对于蓬佩奥的很多观点肯定是持有不同看法的。

上个星期,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所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美方要求以布兰斯塔的大使名义,在中国的人民日报上发一篇文章,而且坚持要求不允许修改。在没有发成之后,通过美国官方的媒体在全网进行推送。我相信在美国大使馆内部,一定有一个具体的人物是负责这件事情的操盘的。这个人有非常高的概率,应该是接受了彭佩奥来自华盛顿的直接的指令。

以我对布兰斯塔德大使在公开场合的言行的认识和了解,老先生对这种做法应该是持强烈的不支持的意见。这已经超越了正常外交使节应该有的做法和风格。这种行为风格是中央情报局黑色宣传行动搞心理战和发布虚假信息的行动队的风格,不是美国外交使节的风格。

美国不是什么历史悠久的大国,但是欧美国家的外交使团,理论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讲究贵族礼仪和风格的一个兄弟会。在这里面工作的人通俗的讲,都是体面人,都是自重身份的。但美国驻华大使馆的那些碰瓷的文宣,那些赤裸裸的进行意识形态攻击的文字和术语,将自己降格成了一个没有尊严的谎言制造和传播的机器。对于大使这种人来说,从理念和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

我相信很多时候,大使对着蓬佩奥的很多言行,乃至于指令,他内心深处应该会犯上来一种感觉,那就是恶心。

第三,大使的离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预示着美国外交官圈层一个更进一步的变化。特朗普现在没空管这些事儿,他忙着选举,他忙着去应付国内新冠疫情死亡人数接近20万,他是没有空去布局自己的外交队伍的。除非这种布局能够带来巨大的外交上的成就,进而影响国内的选举。

这个时候有人就要开始搞事儿,搞事的人就蓬佩奥。布兰斯塔德的大使的去职,蓬佩奥在中间不说直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推波助澜是少不掉的。因为布兰斯塔的大使对彭佩奥来说,站在国务卿这个位置上,他如果要推动中美关系全面朝着他那个方向进行恶劣化的发展,布兰萨德大使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他面临的障碍,所以他要把这个障碍移掉。为此他不惜采取非常卑劣的手段,违背基本的官方程序和外交礼仪,没有任何职业尊严,用心极其地卑劣。

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外交上的全新的挑战,很可能在相当一段时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不要脸的超级大国。所谓的不要脸,是突破一切既定的成熟的游戏规则,绝对自我中心的为所欲为。

在这个时候你只能耐下心思,用他能够听得懂的,但是你自己做起来可能也是让你不太舒服的一些办法,跟他去沟通跟交流。你不能真的变成那个样子,但是他又只听得懂这些话,你又不能无视他。那么这个时候,你也要学会在他不愿意吃敬酒的时候,怎么给他吃罚酒,当他不愿意文明只愿意野蛮的时候,我们怎么样表达我们的愤怒跟不满。

未来我们将迎来一个蓬佩奥更加欣赏的,更具备耍流氓能力的这么一个大使,这个概率会非常高。当然也有可能运气好,来的还是一个相对体面一下的讲究人。但无论如何,中美将进入一个更加坦诚相待,并且存在可能各种形式激烈交锋的这么一个状态,为此,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