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微“二战双方没使用化学武器”:?

回答
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关于“二战双方没使用化学武器”的说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且需要详细地梳理历史事实和可能引发的争议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微的声明内容和其背景。 如果该声明是为了纪念某个事件,例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那么其目的是为了强调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残酷,从而呼吁反对战争和缅怀逝者。然而,如果这个声明存在事实上的不准确或被解读为对历史的某种模糊化,那么就可能引发争议。

详细评价:

1. 历史事实核查:

二战中的化学武器使用情况:
日本: 这是该声明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部分。历史事实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在中国战场上,确实广泛且系统地使用了化学武器,主要包括催泪瓦斯、糜烂性毒剂(如芥子气、路易斯气)等。 许多战役和地方都留下了日军使用毒气弹的记录,对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痛苦。例如,在长衡会战、豫湘桂会战等战役中,日军都曾使用化学武器。因此,声称“二战双方没使用化学武器”是对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战争罪行的严重忽视和否认,是对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漠视。
同盟国(包括美国): 相比日本,同盟国在欧洲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要少得多,且主要是在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对德军进行战术性压制。然而,国际法对于化学武器的使用有着明确的规定,即使是战术性使用,也可能违反日内瓦议定书的精神。 虽然同盟国在大部分情况下遵守了不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则,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盟军登陆诺曼底前夕,有记录显示盟军考虑过使用毒气进行战术压制,但最终并未大规模使用。此外,战争末期,盟军缴获了大量德国的化学武器,但并未在战场上投入使用。
需要区分不同战场和不同程度的使用: “化学武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使用方式、规模和后果也各不相同。日本在中国的大规模、系统性使用与盟国在欧洲的极少数、有限使用是有本质区别的。

如果官微的声明是“二战主要战场上双方均未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或者“某些主要交战方(如美国)遵守了不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则”,那么其说法可以被接受,但仍然需要小心措辞以避免误解。 但如果直接说“二战双方没使用化学武器”,则在事实上是错误的。

2. 对历史记忆和民族感情的影响:

对中国人民而言,日军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是侵华战争中最残暴、最野蛮的罪行之一,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伤痛。 这个声明,如果忽视或模糊了日军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的事实,无疑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极大伤害,是对抗日战争历史真相的歪曲。
可能被解读为“和稀泥”或“政治正确”: 在某些情况下,外交官微的表述可能出于某种政治考量,试图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摩擦或争议。但如果这种避免是以牺牲事实真相为代价,那么其出发点和结果都可能适得其反,反而会引发更大的不满和质疑。

3. 美国外交的考量与误解的可能:

美国官方的立场: 美国是二战的战胜国之一,也遭受过战争的苦难。美国官方在纪念二战时,通常会强调其对战争胜利的贡献以及对和平的追求。
信息传递的失误: 在一个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传递的简练和语境的缺失很容易导致误解。该官微可能本意并非否认事实,而是在概括性地陈述某个方面,但其表述方式不够严谨,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历史视角和理解的差异。
对信息受众的理解不足: 即使是官方账号,在传播历史信息时也需要考虑到受众的具体背景和认知。在中国这样一个对日本侵华历史有着深刻记忆的国度,这种表述的风险尤其高。

4. 潜在的争议点和批评方向:

事实错误: 这是最直接的批评,因为日军在中国确实使用了化学武器。
历史虚无主义的嫌疑: 模糊历史事实,尤其是有关于战争罪行的事实,可能会被解读为企图淡化或否认某些历史事件。
对受害者的不尊重: 忽视日军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的事实,是对那些遭受化学武器伤害的中国军民的不尊重。
外交失误: 在一个日益重视历史真相和国际道义的时代,如此明显的历史性表述错误,对一个大国的外交形象是一种损害。

5. 如何更恰当的表述(供参考):

如果美国驻华大使馆想要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关于二战化学武器的言论,应该更加严谨和全面,例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尽管战争规模空前,但主要交战国总体上遵守了不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则,这对减少无谓的生命损失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想强调这一点)
“我们铭记二战期间所有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化学武器的毁灭性给人类留下了深刻教训,我们致力于防止此类武器的使用。”(更笼统但相对安全的表述)
如果在提及特定战场时,应明确指出:“日本军队在侵华战争期间在中国战场上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了无数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如果是在讨论中国战场的历史)

总结:

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微关于“二战双方没使用化学武器”的说法,如果属实,在事实层面上是极其不准确的,并且可能引起严重的争议和负面影响。 因为日本在中国战场上,确实系统性地使用了化学武器,这是二战历史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也是中国人民心中一段痛苦的记忆。

对这样一个声明的评价,关键在于对其历史事实的严谨核查和对中国人民情感的尊重。任何试图模糊或忽视日军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这一历史事实的表述,都可能被视为对历史真相的歪曲,并引发强烈的批评。作为负责任的外交机构,其言论应更加审慎和准确,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执导过《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等名片、作品以温情、细腻、自然和节制闻名的导演小津安二郎,1924年初次被应召入伍时即接受了化学战相关培训内容。在1933年9月的日记中,小津两次提到服役时接受的化学战训练,所使用的化学药剂为マスタードガス——即芥子气。

1937年9月,小津安二郎再次应征入伍,被分配至上海派遣军野战瓦斯第二中队指宿三郎步兵少佐属下,所属部队司令官为松井石根,淞沪战役后松井石根因病将指挥权交给朝香宫鸠彦王,此人被认为签署命令或放任了南京战役后对城中军人和平民的屠杀。南京屠城开始后松井石根方回到前线。战争结束后,因 GHQ 和麦克阿瑟的示意,作为皇族的朝香宫鸠彦王免于被起诉,安度晚年。松井石根则被学界部分观点认为作为朝香宫鸠彦王的替罪羊被判处绞刑。

小津随部队参与了南京战役。1939年,跟随部队前往汉口,参与了南昌会战和修水会战。在同年3月20日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其部队向中国军队释放毒气的经过:

19:00开始到19:25为止,炮兵第二轮射击
19:25开始到19:28为止,特种弹发射
19:30开始,工兵开始渡河
但阴云低垂下降,致飞机无法起飞。到一点,飞机没来。正在想攻击是否延期的时候命令三点出发。到陈庄时四点三十分。一齐开火。到达尖山的一个民家时,有迫击炮弹飞来。迫击炮的梅本部队的士兵就死在眼前。来路上也有炮弹频繁落下。进入阵地。进入战壕抽一枝烟。边抽烟边观看打在尖山上爆炸的炮击。炮弹的声音在头上飞来飞去。风速一米三十到五十,十九点二十五分,发射特种筒的命令。三十分渡河开始。四十八分蓝色信号弹在对岸升起。此一历史性的敌前渡河完全成功。

在之前两天即3月18日的日记:

午后三时出发准备完了。三点三十分出发。围绕着堰头湖测量陈庄,携带器材 Red 8,在尖山等待黄昏,抵修水河,在敌前250米处挖战壕。

文中的“特种弹”、“特种筒”、“Red 8”为当时日军对化学弹的代号,Red 8指二苯氰胂成分发射弹8枚。修水会战中,日军通过迫击炮、野战炮和发烟筒向中国守军投放化学烟雾,致使守军迅速崩溃。

对于小津安二郎服役于化学战部队并实际参与作战这一点,无论小津本人还是他的好友,以及文艺评论家和史学家均无异议。

太平洋戦争を考えるヒント

保阪正康


Kurosawa's Rashomon: A Vanished City, a Lost Brother, and the Voice Inside His Iconic Films

Paul Anderer


小津安二郎的日记内容可参考《全日记·小津安二郎》,田中真澄编集,FilmArt 出版社1993年出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关于“二战双方没使用化学武器”的说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且需要详细地梳理历史事实和可能引发的争议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微的声明内容和其背景。 如果该声明是为了纪念某个事件,例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那么其目的是为了强调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残酷,从而呼吁反对战.............
  • 回答
    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微博上发表“反对中国政治正确”的言论,并且对相关评论进行控评,这一举动无疑是一件颇具争议的事情,也触及到了不少敏感的神经。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政治正确”这个词在中国语境下的含义。在中国,“政治正确”往往被用来指代一种对某些特定群体或话题的过.............
  • 回答
    5月5日,美国驻华大使馆签证处的微博发布了一条内容,将赴美留学生比作“渴望在水池里玩耍的小狗”,并配以“汪汪”的表情符号。此举一经发布,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招致了大量批评和质疑。事件回溯与初步反应:事件的起因是一条微博,其本意可能是想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来描绘学生们赴美学习的热切心情,.............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