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亚投行暂停并审查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相关活动?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
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大规模经济制裁,包括禁止俄罗斯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和项目融资。亚投行作为区域性多边开发银行,其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因此被迫重新评估其在这些国家的项目是否符合国际制裁要求。

2. 亚投行的成员国构成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但两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与西方国家存在重大分歧。亚投行需在维护成员国利益与遵守国际制裁之间寻找平衡。

3. 亚投行的审查机制
亚投行设有独立的合规审查委员会,负责确保项目符合国际法规和制裁要求。2022年,该委员会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全面审查。



二、暂停审查的具体内容
1. 暂停在俄罗斯的项目
项目类型:主要涉及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例如俄罗斯能源公司(如俄气)的项目、白俄罗斯的基建项目。
暂停范围:亚投行暂停了所有与俄罗斯直接相关的项目,包括贷款、技术援助和债务重组。
审查重点:确认项目是否涉及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是否违反西方制裁(如禁止与俄罗斯进行金融交易)。

2. 对白俄罗斯的限制
项目限制:白俄罗斯因与俄罗斯密切合作,也被纳入审查范围。亚投行暂停了与白俄罗斯的基础设施项目,并限制其参与国际金融交易。
资金流向:审查是否涉及向俄罗斯或乌克兰的资助,以及是否与制裁相关实体关联。

3. 暂停时间与后续调整
暂停时间:2022年3月起,亚投行暂停了所有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直至审查完成。
后续行动:2ity年6月,亚投行宣布恢复部分项目,但要求成员国承诺遵守制裁规定,且项目需通过严格的合规审查。



三、原因分析
1. 国际制裁的约束
西方国家(如美国、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包括禁止其参与国际金融活动,亚投行作为多边机构,需遵守这些制裁要求。
亚投行的章程规定,成员国需遵守国际法和制裁规定,否则可能被要求退出。

2. 成员国利益的矛盾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作为亚投行重要成员国,希望维持与亚投行的合作关系,但西方国家的制裁迫使亚投行重新评估其立场。
亚投行需要在维护自身声誉与避免被卷入政治冲突之间权衡。

3. 国际政治压力
亚投行的审查行动受到美国等国家的压力,要求其避免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防止“灰色地带”(如资金被用于军事目的)。
亚投行需确保其项目不被用于违反国际法的活动,避免成为制裁的“帮凶”。



四、影响与评价
1. 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经济影响
短期冲击:暂停项目导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基建融资受阻,影响其经济发展计划。
长期影响:两国可能转向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寻求资金,但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可能加强。

2. 对亚投行的声誉与地位
声誉受损:亚投行因暂停与俄罗斯的项目,被部分国家视为“政治化”,影响其作为中立机构的形象。
战略调整:亚投行加强了对成员国的合规审查,强调“政治风险”评估,未来可能更注重项目与国际法的合规性。

3. 国际关系的连锁反应
俄罗斯的反应:俄罗斯指责亚投行“偏袒西方”,并呼吁加入“新开发银行”(NDB)以对抗亚投行。
中国的态度:中国强调亚投行的独立性,要求成员国遵守“国际法”,但未直接干预审查决策。

4. 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冲击
亚投行的审查行动凸显了多边金融机构在地缘政治中的角色,未来可能更多关注“政治风险”与“道德风险”。



五、未来展望
1. 亚投行的改革方向
可能进一步强化独立审查机制,明确将国际制裁视为“政治风险”之一,要求成员国承诺遵守国际法。
中国可能推动亚投行与俄罗斯加强合作,但需在国际制裁框架内调整策略。

2.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应对
两国可能寻求与非西方国家(如中国、印度)合作,减少对亚投行的依赖。
俄罗斯可能通过“新开发银行”(NDB)与亚投行竞争,但需解决其自身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问题。

3. 国际多边合作的挑战
亚投行的审查行动表明,多边金融机构在政治冲突中面临复杂挑战,未来需在经济合作与政治中立之间找到平衡。



结语
亚投行暂停审查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是国际政治与经济博弈的缩影。这一事件反映了多边金融机构在地缘政治中的角色,以及国际制裁对国际合作的深远影响。尽管短期可能对相关国家经济造成冲击,但长期来看,亚投行的审查机制可能成为未来国际金融合作中的重要参考,强调合规性与政治风险的平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商言商,在战局没稳定下来之前,进行任何投资行为都是有很大风险的,所以这个倒不算什么风向标……

user avatar

中国对亚投行有重大决策影响力,但无绝对控制力。

现在还不清楚决策内幕,不宜过早解读。

可能是亚投行董事会有足够的消息渠道判断俄乌战事可能要朝长期化方向转变。

是不是仅基辅地域战事就要维持半年以上?

一来是财务风险角度考虑问题,二来是会否招致美英的制裁。

在国际金融领域美英的绝对实力还要超过它们的军事实力。

俄国对乌克兰全面开战这种事情,是真正的赌国运之战,俄国应当做到雷霆霹雳,泰山压顶之势。

普京到底是决心做北越大岘山灭南燕,西入关中灭后秦的普裕,还是做普裕他儿子普义隆来个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南顾?

如果他真是普义隆的做派,那么亚投行也是合情合理的决策。

user avatar

谢邀。

止损,亚投行的麻烦算小的。


乌克兰和中国是“战略伙伴关系”,乌克兰也是第一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并和中国在20年12月签署了具体的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现在除上升到40亿美刀的外贸增长外,中国在乌克兰的年工程承包合同已经到了20亿美刀水平。

代表项目应该是中国机械装备工程集团的尼科波尔光伏项目,是乌克兰第一大、欧洲第三大的光伏项目。

我国在乌投资大概率是无了,


俄罗斯更麻烦。(以下整段删除,咱以评论区为主,我说了,我很怂的):


呵呵,你这个谣言系列多数都已经过时了。第一,关于国开行贷款给俄罗斯的620亿美元,其中至少450亿美元是原油保障的。按照国际油价这一年的猛涨,赚了赔了小学生都知道。而且2017年贷款余额就剩下277亿了。第二,所谓卢布支付贷款更是毫无经济常识的胡扯,中国和俄罗斯的本币结算贷款还在测试根本就没执行,中国没法以卢布给俄罗斯贷款,俄罗斯也没法用卢布还贷,这是技术问题,政治上解决不了。第三,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演习是去年4月就开始的了,并非12月才开始。第四,你可能不知道俄罗斯是亚投行第三大股东,第二大是印度。亚投行暂停俄罗斯业务原因也很简单,亚投行是美元结算为主,俄罗斯现在很多金融机构被踢出美元结算体系,所以必须暂停先把这些机构从资金流里摘出去。


所以,以评论区为主,我们在俄罗斯的投资不麻烦,大家请放心。


另外,找资料时翻到一件“趣”事:

注意时间。

也就是说:在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的一个月前,俄罗斯还在尝试从亚投行那里拿小120亿美刀,“搞基建”。

我相信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不是今年1月底才规划的,俄军在乌克兰边境的“军事演习”在去年12月就开始了。

在明知自己即将出现重大履约风险前还在借钱,可以的,叹为观止。

希望这笔钱没借出去。


现在国内舆论对俄乌战争是一片狂欢,我怂,我不再对狂欢发表意见,只是希望未来几年国内一定要关注俄罗斯的履约行为。

这是你我的钱。

中汽工程在俄罗斯的总装机运线项目、中铁建的莫斯科地铁项目、中能建在萨马拉的光伏、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风电,等等等等。

我国和俄罗斯到20年初的一带一路签约项目达到126个,签约金额为2960亿美刀。

现在俄罗斯央行被美刀英镑绝罚,欧元跟在其后,外汇储备半冻结。在这个环境下,俄罗斯的全线资产都存在重大履约风险,借的钱很可能不还(已经不还一部分了),还的也很可能只是卢布。

那人民币与卢布的本币互换拿什么做基础?靠俄罗斯的“官方汇率”吗?

相比之下,亚投行那十几亿美刀的风险都不叫个事。


不出意料,现在我国大量金融部门正在疯狂加班。

一方面打给俄罗斯,软言好语,争取俄罗斯尽可能还钱,哪怕折算成高价能源和粮食。

这里说一句:就算欧美在对俄脱钩、降低对俄能源矿产粮食的采买量,俄罗斯对我国的卖价依然不会开恩,因为这是卖方市场。

你要不要吧,你不要我连债都不还了。

另一方面,尤其亚投行,还得向其他海外投资者打电话。因为这是个国际性金融组织,很多国家是看着中国的信用才把钱放进来。

全面、系统性地重审对俄投资的风险,着重确认已投资项目的损失,这是我国一些金融部门眼下加班的重点。

木已成舟,亡羊补牢吧。

user avatar

只从技术角度来说,

  1. 俄罗斯是亚投行第三大股东,目前进行中的有2笔共8亿美元的贷款,正在申请120亿美元的贷款。暂停项目只影响着120亿美元贷款的申请。
  2. 亚投行目前依然主要使用美元结算,所以俄罗斯和白俄的业务目前已经无法进行。亚投行在2019年为俄罗斯提供本国货币融资方案,但方案还没执行过。

所以亚投行目前继续在俄白两国开展业务,在技术上就不允许。政治介入也要再解决技术问题后再说。

而且短期对俄罗斯的影响也不大,长期影响要看中国能否协调好亚投行内部意见,以及俄罗斯能否接受本国货币融资。

user avatar

#石与鸟#

这可能是希望中俄交易避开一切与美元结算有关联的渠道,使得中俄交易额完全转向与美元绝对无关的交易体系。

这是在现有机遇下,最大限度的扩张纯人民币自主结算体系的必然举措之一。

注意,如果我们把中俄贸易完全纳入这个美国无法追踪的体系,其意义绝不仅止于保持中俄的原有贸易继续平稳正常运作。

这同时意味着一切第三国如果希望不受干预的、安全的与俄罗斯完成任何业务交易,均有了安全的交易渠道,而且这些交易毫无疑问要用人民币结算。

比如,越南、印度、缅甸、朝鲜要继续更新自己的军事装备,若想不受监管,将必须自己先积攒或与中国交换人民币,然后用人民币通过中国的结算系统去向俄罗斯实现交付。

俄罗斯卖给中国能源矿产等一切商品,都要接受人民币。

中国主动的中断一切直接或间接的俄罗斯和美元发生关联的渠道和潜在后门,不仅仅是为了“防范风险”。

事实上,这甚至可以说并无风险,因为美欧都无法承受“证实中国与俄罗斯合谋”的后果。在即将面对制裁俄罗斯带来的巨大经济冲击的同时,把自己逼上不能不制裁中国的极端困境,这代价欧美均无能力承受——会连卫生纸都买不起。说得不好听,就算中国敞开了打擦边球,数额不是极大,美欧都要当作不知道,甚至哪家不开眼的媒体要曝光,美国国务院还要亲自“辟谣”。

而“严格配合行业规则”是一个如此做极好的理由——它同时做到了“尽量快、尽量彻底驱使俄罗斯彻底与美元脱钩”和“向美国展示中立立场”的效果。

可以算一石二鸟。


而这并不是这块石头的故事的结尾。

往前想一想,假设俄罗斯长期被swift拒之门外,其美元资产长期被冻结或无法获得安全保障,俄罗斯显然不会满足于与其他国际易货贸易或者赚一大堆卢比、越南盾。

那意味着俄罗斯的全部对外贸易都将使用人民币。

这意味着如果俄罗斯有能力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就等于俄罗斯扩张了自己的贸易自由和国际生存空间。

在这一简单而朴素的逻辑之下,提高人民币的地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显而易见的成为俄罗斯争取自己的经济安全和生存空间的当然手段。

那么,在这一逻辑的驱使之下,俄罗斯有什么选择可做呢?

很简单,钱留在欧洲不肯走,那么俄罗斯就在波兰、芬兰、立陶宛……边境“例行军演”。

甚至可以随时报告“切尔诺贝利有可疑的核辐射升高迹象”,过半天“不好意思我测错了”。

钱从欧洲跑出来流向日本、韩国,俄罗斯与朝鲜签订“友好互助条约”,开始联合演习,并交流导弹技术、装备升级问题。

军机开始飞越日本领空,白天鹅开始长程绕飞。

钱流向美国,俄罗斯强力升级对北约压力,制造美国的全球战略资源紧张,支持伊朗施压以色列,送几艘潜艇、卖几百发伊斯坎德尔也不是不能谈。

在失去一切制裁顾虑的前提下,俄罗斯的能动空间完全释放。有极其强大的能力“引导”全球资金流向自己栖身的交易体系。

这种行为在6200枚核弹头和数十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很显然,被彻底制裁的俄罗斯会全力恢复核潜艇的建造)的保护下不受任何挑战,又因为制裁的如此严厉而不受任何掣肘。

俄罗斯会成为新金融体系下的“志愿美军”,以更大的规模、更猛烈的动作和更激烈的节奏重演美军在这几十年里最得意的名作——制造动荡、释放市场无法承受的恐慌信号

以举国之力、肆无忌惮的、不是抱着“赚点盈利”式的贪婪,而是以自救复仇式的热情,专心的大干快上。

这本来就是战斗民族的天生禀赋,俄罗斯本来就是全世界最有条件这样做的国家,只是这么多年被种种顾虑和一厢情愿的期待限制住了。

如今欧美犯了如此深刻的战略错误,自己彻底割断了这头猛虎身上的一切念想、一切羁绊。

虎兕既出于栏,龟玉活该毁于椟中。


欧美大声鼓吹“俄罗斯一时冲动犯了战略错误”。

殊不知,通过断然的行动在欧美最脆弱的时候刺激欧美主动做出彻底的制裁,一刀斩断俄罗斯人所有残存的乡愿,完全将游戏规则转向俄罗斯最擅长的天赋领域,这可能才是普京的真正目的。

做出一个有充分合理理由的、自身就有收益(将乌克兰非军事化同时重创欧美软实力)的断然动作,利用欧美常年肆无忌惮的愚民宣传所培养出来的幼稚而冲动的民意和民主制度天生的民粹缺陷,诱使欧美主动发起彻底制裁,本身正是普京的核心意图。

欧美完完全全的上了当,甚至不客气的说,这其实是一道阳谋,必然奏效。

普京选择的时机之巧妙,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抬高了额外收益,提高了最终结果的成功率。

这可能恰恰是川普为什么赞叹普京是天才。

一旦这个策略的故意性被确认,其威力被验证,北约集团除非真的要毁灭地球,否则只有妥协——甚至是在付出补偿的前提下妥协——这一个选择。

因为只有尽快令俄罗斯满意的妥协,重新将俄罗斯更深的纳入西方经济体系内并产生令俄罗斯满意的系统收益,才能真正的阻止俄罗斯彻底将一切美元市场都搅和到鸡犬不宁,阻断全球资本持续向东亚的涌动。

但要转这个弯、拉下这个脸,谈何容易?

何况之前造的孽有多深、有多恶毒,想要俄罗斯相信这一次不是虚情假意,谈何容易?

尽管,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将人民币过度高举也并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何况一旦情况过于严重,美国可能加以效法,用不顾一切的军事威胁扰动人民币市场),但恐怕俄罗斯至少也会折腾到人民币体系成长到相当份额、足以震慑住swift系统不敢再随便动用驱逐大国这种恶毒行为的程度才会收手。

欧美如梦初醒的(或者不如说奋力办到)的积极妥协,可能只会使人民币交易体系的份额发生目标份额上下2%的差异。


至于一些人自我安慰(或受人影响所相信的)“俄罗斯过段时间会发生民变”的希望/忧虑。

这么说吧,在已经有效拒止北约参战的前提下,普京随时可以投入绝对优势力量开始获取捷报

战斗胜利、战役胜利、外交胜利、司法胜利……

一场接一场的歼灭敌军,接受投降,占领要地,揭穿谎言,快意复仇……

一场胜利接着一场胜利。

请注意——世界历史里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军事上节节胜利而发生民变”的先例。

这块石头不但击中两只鸟,还会滚下山,撞跛一头牛。


而这些还并非俄罗斯全部由操作余地的牌。


欧美所谓的“政治家”们,

你们眼睁睁看着冲动的民众愤怒的逼迫你们不得不在三天内把俄罗斯踢出swift,

看着ta们在狂怒/玩笑之下,翻着花样的在一切民间领域斩断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牵绊,

刮骨疗毒般的泯灭俄罗斯对西方的一切残存幻想,

狂欢着把数十年建立起来的对俄筹码如同娱乐一般的摧毁,

你们后悔了吗?

我不相信你们不知道这样做真正的可怕后果。

你们知道错了吗?

你们还觉得自己的制度“最完美”吗?

谁叫你们愚民?

user avatar

亚投行的行为属于善意审查,和欧美鬼畜的恶意制裁有着本质的区别,望周知

user avatar

在这提醒一下,民间买俄罗斯零食啥的完全可以,但是千万不要把这种情绪上升到国家之间。

国与国(或者是地区),最忌讳的就是不明不白的所谓“援助”和“惠“,(除非是非洲那种根本算不上国家的要饭玩意儿),因为这种东西在事后根本掰扯不清楚,撑死也就能在短时间内改善双方关系,最坏的情况是变成双方关系恶化的催化剂。

想想当初中苏交恶之后两边是怎么打嘴仗的,想想俄罗斯惠独联体国家几十年惠出来了什么结果,再想想大陆惠台湾这么多年有没有哪怕一点屁用。

国家之间最好在商言商,所谓国与国之间最好的状态就是酒肉朋友。

多说一嘴,中俄关系在东亚乃至全世界都是非常成熟的外交关系,说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外交关系的典范也不为过。

两国在保持政治和军事紧密合作,互相尊重对方核心利益的同时,对边边角角的边缘利益一直是锱铢必较的态度(从中俄天然气项目就可见一斑),更不会寻求幼稚且危险的外交捆绑。

这算是中俄两国从上世纪中苏交恶中学到的最重要教训之一。

user avatar

看来亚投行来电了

user avatar

代网友发

user avatar

高赞的王子君回答有很多“事实但不是全部事实”的内容。

中乌2021年前11个月货物贸易173亿美元(来自中国驻乌大使22年1月公开采访),中国是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俄2021年货物贸易额1468亿美元,中国是俄第一大贸易伙伴(不含欧盟合计)。

工程承包合同,请参照2011年利比亚战争,把中国工程企业承包工程总金额混淆为投资额的媒体小作文满天飞。

620亿美元贷款,@飞跃本屯在回答下已经提到,三分之二以上是中俄长期油气合同的担保金。其它即使俄国主要银行被踢出SWIFT,中俄央行(也包括其它央行)之间仍然可以进行正常的资金汇兑,俄罗斯“外汇紧张”、“即使有钱,还债途径也有问题”是事实,但“有钱也完全无法还债”的情况并不存在。

央行“本币互换”并不是真正的货币兑换行为,只存在资金被实际占用的风险(传闻的阿根廷风格),但不存在汇率风险。即使在目前情况,理论上仍然可以照常使用“卢布官方汇率”(当然,实际还是要考虑,俄国利用这一方式,实际向中国获取贷款)。

购入俄罗斯债券(国债和债券)的损失,如果是外币计价,卢布贬值并不影响债券本身价值。而中国官方及企业购买卢布债券的消息极少,现在实际余额规模几何,请主张者举证。

固定投资的短期估值确实会受到了极大冲击,但大型投资多数是长期性的,在战争结束后,市场能否得到修复,修复到什么程度,现在还很难估量。并且要分清投资、总包/分包承建;意向金额、实际合同金额;合同已支付金额、欠款,多种概念之间的区别。

比如,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1万亿人民币,达到1.15万亿,折合美元约1780亿美元。这其中大部分还是以购入债券、股票、股权的方式流入,直接以新建固定资产方式的比例,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30%。所以就能理解,"项目签约金额总计2960亿美元”,与“实际已投资金额”之间,根本不存在一个可以量化的关系(连模糊的比例关系都没有)。

再举个例子,伊朗过去多年受到的美欧金融制裁,力度不次于俄罗斯现下的待遇。恰好中国同样是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除了货物贸易之外,中国企业2019年新签承包合同31.1亿美元(数据来源于商务部)。中国企业难道是送给了伊朗3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

顺便再说一个数据,2018年中伊货物贸易350亿美元,2019年230亿美元,这都不包括规模极大的经第三方转口(据估计,伊朗对华石油出口的四分之三是以转口方式进行的)。但在2019年,中国企业在伊朗的投资存量是 34亿美元。

user avatar

不止亚投行。

早在几天前,swift踢出俄罗斯银行以后,中国银行就停止为任何涉及俄罗斯石油贸易的融资了。

更早一点,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就已经不给购买俄罗斯商品这一行为进行融资了。事实上,中国银行基本都遵守了欧美的制裁措施,就和对伊朗一样,就和2014年对克里米亚一样。

说用石油和粮食直接结算的,我只能说你说的都对,先不谈锚点怎么办,难道进出口贸易只有国家牵线的大型项目,只涉及那么几个顶级央企和国企?哪怕是普通的大型地方国企,没有资金都是空谈,更何况中国出口的产品更多的是轻工业品,民用商品为主,这里面涉及到太多民企私企,直接以物易物纯粹是天方夜谭,缺乏对外贸行业最基本的理解。

未来基本上就是参照昆仑银行模式,开几个小口子,找不上市不怕制裁的小银行来进行贸易往来,具体可见伊朗。

至于目前,我就不知道了,看新闻是俄罗斯企业都疯狂开设中国银行的账户,看的出来是真急了。


另外,有人问那俄罗斯的中国近三千亿美元的投资还有乌克兰那上百亿投资怎么办?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前两天俄罗斯禁止外资出逃的新闻,放到一起看。


多说一嘴,中国是生意国,历来讲究环境稳定,这次乌克兰连撤侨都没提前做,打之前各种替俄罗斯澄清是误会,没想到真打起来,很明显,俄罗斯压根没跟中国提前透露任何消息。

所以说中国这次站中立真是给俄罗斯面子。中国代表前两天在联大上面发言的核心观点就是尊重主权,赶快停战,谈判解决。(中国连克里米亚都不承认,你觉得是尊重谁的主权?)这次俄罗斯被大放血,指望中国救是想多了,弄不好中国银行查账起来比欧美银行还狠。

至于网上的舆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user avatar

打个比方早上投入1W美金兑换成卢布,第二天卢布贬值成津巴布韦币你只能换回1美金,亚投行血再厚也扛不住。


献上苏联(俄罗斯)经典笑话3则:

在斯大林时期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一个苏联的工厂,当局就预先教工人要怎样回答代表团的提问。当问到一个老工人每月的工资是多少,老工人说3000卢布;代表团又问有多少存款,他回答10万卢布。代表团疑惑:“你存了这么多钱准备干什么呢?”老工人回答:“我准备买一双靴子。”

有个苏联人去银行存一百卢布,存完忧心忡忡。银行职员问他怎么了,他说担心银行会垮掉。职员说不用担心,上面有央行扛着。苏联人说:那要是央行也垮了呢?职员说:还有苏联啊!苏联人瞪大了眼睛:可要是苏联垮了呢?职员说:这么天大的好事,你只损失一百卢布,回家偷着乐去吧你!

俄罗斯,一个小男孩问他爹:靶拔,能给我5卢布吗?他爹:20卢布?你要50卢布做什么?

user avatar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规模高于巴黎俱乐部成员的所有债务总额,现在面临违约和债务重组的风险,很多国家已停止还款】报告指出,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有71次债务重组(同期的巴黎俱乐部有68次债务重组),其中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古巴、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委内瑞拉等。
中国贷款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们是以国有银行的名义发放的,借款人需要保密,逾期付款等违约行为通常是秘密解决,不公开披露。由于贷款期限短,利率高,并且倾向于向信用风险最高的国家贷款,偿还债务的困难通常较严重。

实际上,亚投行是一家非常非常小的银行,体量小于A股市场里任何一家城商行,具体的我就不方便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看看,当然,中文信息非常少。

虽说亚投行是多国政府投资的政策性银行,但他还是要按照商业银行的原则去运营。即便中国是最大的股东、俄罗斯是三股东(两者加起来也没有绝对控股),对于俄罗斯这种风险,也必须按照基本的商业原则去规避风险。所以说,亚投行这个决定是非常正常的,其实,国内所有银行都这样做了,包括国开行、进出口银行、中行等等。

中国目前是俄罗斯最大的债主,具体债务规模有多大,可以去看看外面的数据,下面是一些中文数据:

截止到2017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对俄累计承诺654亿美元,累计发放482亿美元,贷款余额277亿美元。俄罗斯亚马尔液化气(LNG)公司2016年公告称,公司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商定,中方银行为其提供930亿欧元和98亿元人民币贷款,为期15年,利率为EURIBOR6M(欧洲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加3.3百分点年利率。

就现在的情况看,这些债权的风险敞口非常大,因为,有的连担保都没有。

2016年,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称,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向该报证实,中国同意为中俄联合修建的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提供4000亿卢布贷款,且无需俄罗斯政府提供主权担保。该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消息称,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提供全额贷款。目前正在准备政府间协议文件,这些文件有望在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访华时签署。消息人士还表示,起初中方要求对贷款全额进行担保,但俄财政部拒绝了这一要求,俄交通部和经济发展部也支持财政部的立场。报道称,俄罗斯铁路公司表示,将按照俄罗斯特许经营法和无主权担保相关规定,通过还款和盈利能力来保障中国提供的资金。

希望不要重蹈委内瑞拉、利比亚和一些非洲国家的覆辙,毕竟,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user avatar

大概亚投行也恢复电力供应了。doge

user avatar

废话,兵荒马乱的还能去投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