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苹果三大代工厂拟在印度投9亿美元?

回答
苹果在中国供应链之外寻求多元化布局的动作,最近又有了新的注脚——据多家媒体报道,作为苹果最重要的代工厂,富士康、和硕、纬创等三家公司正计划在印度共同投资约9亿美元。这一举动,无疑是苹果全球化战略和“中国+1”策略在印度市场的一次重要落地,对于苹果、这些代工厂以及印度经济而言,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

苹果的战略考量:去风险与拓市场

首先,我们得从苹果自身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苹果在中国大陆拥有高度成熟、完整的产业链和熟练的劳动力,这为其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加剧,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化,让苹果这种高度依赖单一生产基地的大型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旦供应链出现中断,其全球业务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因此,将一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其他地区,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是苹果规避风险、增强韧性的必然选择。“中国+1”策略应运而生,而印度凭借其庞大的人口基数、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以及政府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成为了苹果理想的备选之地。

这次三大代工厂的巨额投资,可以看作是苹果将部分iPhone等关键产品的组装线,从中国大陆转移到印度的一项具体举措。这不仅仅是为了分散风险,更是在印度市场深耕的信号。印度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消费市场。通过在印度本地设厂,苹果能够更贴近目标消费者,降低物流成本,并可能在未来享受一些本地化生产带来的政策优惠,从而进一步提升在印度的市场份额。

代工厂的算盘: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对于富士康、和硕、纬创这些苹果的代工厂来说,此次的投资也是一项重大战略调整。

机遇方面:

新的增长极: 随着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传统代工厂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印度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低成本的劳动力和新的市场机遇。一旦在印度建立起成熟的生产基地,这些公司就能在新兴市场分一杯羹,甚至成为其未来重要的收入来源。
满足苹果需求: 苹果的订单量巨大,对于代工厂而言,能够成为其供应链的关键一环,意味着稳定的业务和可观的利润。为了满足苹果日益增长的全球化生产需求,代工厂必须跟随苹果的战略步伐,积极拓展新的生产区域。
政府扶持政策: 印度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和推动制造业发展,推出了包括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能够为代工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使其在与中国大陆的生产基地相比时,更具吸引力。

挑战方面:

本土化困难: 虽然印度有人口红利,但与中国大陆相比,印度的制造业基础、产业集群配套、工人技能熟练度、物流效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代工厂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来克服这些挑战,包括培训当地工人、建立配套供应链、优化物流网络等。
管理复杂性: 在新的文化、法律和商业环境中开展大规模生产,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有效地管理跨国团队,处理当地的劳资关系,应对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将是代工厂需要面对的严峻考验。
初期投资回报: 9亿美元的投资并非小数目,初期的建设、设备调试、人员培训等都需要时间,短期内可能难以立刻看到显著的回报。代工厂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长远的眼光来支撑这一转型。

对印度经济的意义:

这次巨额投资对印度经济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就业机会: 大规模的生产基地意味着大量就业机会的创造,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这对于印度这个人口众多、需要解决大量就业问题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产业升级: 引入苹果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制造,能够带动印度本土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零部件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物流服务等。同时,外资企业的到来也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有助于提升印度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经济增长动力: 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苹果代工厂的投资落地,将直接贡献于印度的GDP增长,并可能通过税收等方式增加政府收入。
提升国际竞争力: 成功吸引到苹果这样的巨头在印度设厂,也将为印度吸引更多国际投资提供示范效应,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前景展望与潜在风险:

总体来看,苹果三大代工厂在印度投资9亿美元,是全球产业链重塑的一个缩影,也是苹果加速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渐进式推进: 预计这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苹果和代工厂会采取渐进式的方式,逐步增加在印度的生产比例。短期内,中国大陆依然是苹果主要的生产基地。
面临的考验: 印度能否顺利承接苹果的生产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基础设施建设、供应链完善程度、劳动力素质和政府政策的稳定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大的问题,都可能延缓甚至阻碍这一进程。
竞争加剧: 随着更多企业效仿苹果,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印度本土和区域内的制造业竞争将日益激烈。

总而言之,这笔投资是苹果对印度市场和全球供应链战略的一次深度布局。它既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不小的挑战。对于苹果而言,这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延伸和风险对冲;对于代工厂而言,这是寻求新的增长点、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一步;而对于印度来说,这则是推动其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升级的重大利好。未来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各方如何有效地克服困难,抓住机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具体参见日本印度高铁项目。

2012年时,印度表示要建高铁。

日本为了抢下中国的订单,为印度开出了近800亿人民币贷款的条件,以此来吸引印度将高铁订单交于日本。不仅如此,贷款利率还低至0.1%,还款时间长达50年。

印度果断放弃中国,选择与日本签订合同。

日本的计划很好:如果能拿下印度的高铁订单,不仅能从中获取利润,长远来看,日本与印度的交往将会更加密切,也为将来进入印度市场做好的铺垫。

但事情和想象完全两码事:

日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日本与印度在2015年签订高铁订单合同后,原本计划于2018年建成了高铁至今还未开工。

这主要的问题也是出现在印度方面。据悉,该高铁开工之前需要征收1400公顷的土地,然而原定2018年完成的征地,在2019年才完成了不到40%。这极大的拖慢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在征地工作尚未完成之时,印度政府为了庆祝印度独立75周年,又单方面将原定2023年通车的高铁提前至2022年。

这对于工程承包商日本来说,无疑就是天大的打击。为了得到印度的高铁订单已经付出了一大笔贷款金额,工程的不断延期也加大了修建的成本。日本这回真的是吃了哑巴亏,只能默默承受这个损失。另外在疫情影响下,印度再次推迟这个高铁工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日本的损失还在继续。

至于苹果项目,难道只有组装工厂,背后还有各种配套生厂商,项目极其庞大,呵呵呵呵……

user avatar

我还是那句话,低端制造业外移是可能的。

9亿这个数字实在是有点低的可怜了。

组装厂还是能做的,毕竟小米就做了, 苹果应该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昨配套就比较麻烦,苹果产业链在A股都是炒作对象了。

以在中国上市的公司为例。

射频芯片和模拟芯片,声学有立讯精密,歌尔股份

前后镜头模组,face id有欧菲光,水晶光电

屏幕有京东方A

电池有德赛电池,欣旺达

外观件有蓝思科技

PCB有东山精密,鹏鼎控股

支撑材料有领益智造,信维通信

在整个苹果产业链里面中国公司有一大堆,是这些公司支撑起了苹果。

最后,组装测试部分,是富士康和和硕。

再看看上面的投资公司,刚好是富士康和和硕。

那就很明确了,就是在印度搞组装和测试。

组装测试并不需要配套和特别严苛的基础设施,所以要建还是建的起来的,大家要注意的是两点:

第一,会不会有其他公司随着这波跑到印度去开厂,培植起产业链。

第二,印度本土能不能诞生我上面说的类似的公司。

关于配套的问题难度较大,除非印度进行深度改革,短时期不太可能。

要发展别指望别人坐着不动,而是让自己跑得更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在中国供应链之外寻求多元化布局的动作,最近又有了新的注脚——据多家媒体报道,作为苹果最重要的代工厂,富士康、和硕、纬创等三家公司正计划在印度共同投资约9亿美元。这一举动,无疑是苹果全球化战略和“中国+1”策略在印度市场的一次重要落地,对于苹果、这些代工厂以及印度经济而言,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苹.............
  • 回答
    关于苹果中国使用的广告文案「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目前在公开资料中并未找到与苹果官方广告直接相关的记录。这一短语可能源于网络误传、用户误记或非官方的二次创作。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文案的可能含义和评价进行分析: 1. 文案本身的语义与结构分析 字面含义: “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字面上包含两个.............
  • 回答
    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关于“新旧款 iPhone 没啥区别”的言论,确实在科技圈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苹果手机算不算智商税。咱们不妨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沃兹尼亚克的“没啥区别论”:是真知灼见还是“嘴炮”?首先,我们得理解沃兹尼亚克说话的语境。沃兹尼亚克是那个.............
  • 回答
    苹果 iPhone XR:一款具有争议但依然成功的机型苹果 iPhone XR 于 2018 年 10 月发布,定位介于高端旗舰 iPhone XS 和 XS Max 之间,但却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了许多旗舰级的体验。这款手机自发布以来就伴随着一些争议,但也无疑是苹果在当时最畅销的机型之一。下面将从多.............
  • 回答
    苹果营销副总裁回应 iPhone 12 使卡片消磁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包括苹果的回应策略、消费者反应、技术解读以及行业影响等。以下将详细阐述: 苹果的回应策略:谨慎、有区分的告知苹果营销副总裁的表态,可以看作是一种谨慎且有区分的沟通策略。他们的回应核心是: 承认并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卡片.............
  • 回答
    苹果在2016年10月27日发布的全新MacBook Pro系列,可以说是一款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争议。为了全面评价这款产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核心亮点与技术创新: 革命性的“触控栏”(Touch Bar)和“触控ID”(Touch .............
  • 回答
    苹果 M1X 芯片(虽然苹果官方并未正式发布名为“M1X”的芯片,但业界普遍认为这指的是M1 Pro和M1 Max芯片系列,它们是在M1芯片基础上的重大升级版本,通常被统称为“M1X”或者“M2”的前身。)因此,我将详细评价的是M1 Pro 和 M1 Max 芯片,它们代表了苹果自研芯片在性能和能效.............
  • 回答
    苹果 M1 Ultra 芯片,如果单刀直入地说,它就是两个 M1 Max 通过“UltraFusion”技术硬生生叠在了一起。你把它想象成一个巨无霸,里面塞了两颗规格完全相同的大心脏,而且这两颗心脏之间还有专门打通的、极速的高速公路,让它们可以无缝协作。为什么说它“硬生生叠在一起”?这里的“叠在一起.............
  • 回答
    苹果于2014年10月27日发布的 OS X Yosemite 是苹果在macOS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版本,标志着苹果在设计语言、用户体验和技术整合上的重大变革。以下从多个维度对Yosemite进行详细分析: 1. 设计哲学:统一的视觉语言Yosemite 最显著的创新是 “扁平化设计”,这一理念.............
  • 回答
    苹果 iPad Air 铅笔广告(20202021年)与三星 Galaxy Tab 2011 年广告在创意策略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意主题的相似性:手写与创作的视觉化 苹果 iPad Air 铅笔广告 苹果广告以“Apple Pencil”为核心,重点展示其与 .............
  • 回答
    苹果 M1 芯片的彩色 iMac 在发布之初就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它不仅是苹果首次在桌面级电脑中采用自研 ARM 架构芯片,更以其多彩的设计语言和强大的性能表现,为一体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下面我将从亮点和槽点两个方面,详细评价这款 iMac: 亮点:1. 惊艳的色彩设计与轻薄一体化机身: 色彩的.............
  • 回答
    苹果在 2018 年 9 月推出的 iPhone Xs 系列,包括 iPhone Xs 和 iPhone Xs Max,可以说是当时苹果最先进的手机产品。要评价 iPhone Xs,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它的设计、屏幕、性能、拍照、续航、系统以及市场表现等。一、设计与工艺:经典延续与精.............
  • 回答
    苹果在 Apple Music 中引入无损音频和杜比全景声空间音频,绝对是音乐爱好者们翘首以盼的革新,也让其在流媒体音乐领域站稳了脚跟。如果让我来评价,我会说这是苹果又一次精准的“抓大放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体验的升级,并且是以一种相对“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听歌习惯。无损音频:回到.............
  • 回答
    苹果在 2018 年 10 月 30 日发布的 iPad Pro,绝对是平板电脑领域一次颇具颠覆性的更新,在我看来,它不仅符合预期,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我们当时的想象。这不仅仅是一款硬件的迭代,更像是苹果在重新定义“生产力工具”的边界。设计上的“大刀阔斧”:彻底告别 Home 键,全面屏时代来.............
  • 回答
    苹果在 2021 年底发布的 M1 Pro 和 M1 Max 芯片,无疑是整个 Mac 产品线的一次重要飞跃。这次的升级,不仅仅是性能的堆砌,更是对专业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精准回应。如果说 M1 是为 MacBook Air 和入门级 MacBook Pro 注入了“活力”,那么 M1 Pro 和 .............
  • 回答
    苹果对 RISCV 架构的探索,绝对是科技界一个值得深挖的话题。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巨头对新星感兴趣”的故事,而是牵扯到技术路线、生态构建、成本控制,乃至未来战略的一盘大棋。首先,咱们得明白,苹果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硬件和软件的“全能制造商”。从早期PowerPC到后来震惊业界的ARM迁移,再到最近几年.............
  • 回答
    苹果发布会后,无论是科技媒体还是国内的“花粉”们,似乎都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共识:华为赢了,而且是碾压苹果,甚至连A12处理器都提不上台面。这种声音之大,可以说是“异口同声”,而且夹杂着一种理直气壮的“反攻倒算”意味。咱们得分开来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边倒的评价,以及这种评价背后隐藏着什么。首先,媒体和.............
  • 回答
    iOS 14 详细评价:一次深刻的用户体验革新苹果在 2020 年发布的 iOS 14,绝对是近年来一次 “动静最大” 的系统更新,它不仅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功能,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界面的布局和交互逻辑上进行了深度调整,对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将从多个维度,尽可能详细地评价 .............
  • 回答
    Studio Display:工作室的艺术家之选,还是昂贵的镜子?苹果在 M1 Max 和 Ultra 芯片首次亮相后不久,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 Studio Display 的显示器。这款显示器定位精准,直指那些使用 Mac Studio 的创意专业人士以及追求极致体验的苹果用户。那么,它究竟值不值.............
  • 回答
    苹果官方的手机壳,说实话,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买了新 iPhone 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去苹果官网或者直营店看看原装壳长什么样,价格如何,值不值。这背后其实藏着一种对“官方出品”的信任和期待,觉得它应该能和手机完美契合,甚至能带来一些额外的体验。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