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30万亿国债那个问题下,俺的回答是区区30万亿只能带来几千亿的利息,和美国每年新增的5万亿亏空相比算毛问题。
这个4万亿城投债也是如此,看看各地十四五规划的投资计划,一年几十万亿的城投那是小意思。4万亿到期债也就是个零头,起不来波澜。
在科技树不爆发,对方还不死的情况下,中美都只能看着身上的炸雷越来越大。
随便写的,没想到居然有人看,就再多说几句不该说的。
其实每年压力都很大,跌跌撞撞二十来年,不借新还旧很难撑到今天,所以续发依然是最有力的抓手之一,关键在于方法。不熟悉这块的人肯定会觉得zf隐性债务规模大到逆天了,说到底也就那么回事,中西部看起来一屁股债,其实沿海省份也灰头土脸的,难兄难弟一家人嘛。
个人认为公开债部分短期内无需担心,毕竟人活一张脸,公开债信用就约等于一个地区的老脸,砸锅卖铁也会保住这张脸的,但是远期说不准。至于七七八八的非标融资,就不要搞什么信仰了,这东西就是个屑,和民间借贷没有任何区别,不服可以来辩。有多少金交所产品管理人都成实际债务人了?不要自己骗自己,请投资人也远离这些不上道的玩意,对自己负责。
就在12月底,某家西南省份地级市市区的城投通过我一个朋友,来向我个人,注意是个人,提出借三个月100w过桥的诉求,理由是因为没钱兑付成了被执行人,公司账户全部被冻结了,希望用子公司名义凑几百万资本金去撬动一下贷款。这个事情让我非常震惊,也给各位提个醒吧。部分高风险区域的债务问题十分严重了,化债工作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务必正视现实,正视风险。
以下为原答案:
宝,别怕。你看今年烟花炸的多美:
都这样了,玩非标的老哥们还在吹城投信仰呢。我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发财,就是缺乏这样的心理素质。要向老大哥们学习。
其实明年不仅到期的多,回售量也不少。但是捂住耳朵盖住眼,又是形势大好的一年!奥力给!
光是借城投债这么简单的玩法早就不能满足地方政府了,前两周有个城投公司找我们做康养项目可行性报告,开碰头会的时候对方老总亲口跟我们说该公司有自己的银行(当地某城商行)而且准备在23或者24年搞个保险牌照,叫我们研究可行性的时候把保险和养老产业的联动也考虑进去。
再考虑到城投公司很多已经深度介入企业融资这块生意(比如百亿规模的苏州相城区母基金,近年地方政府有大量的资金流入了政府引导基金这块)估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城投公司打着城市建设的旗号玩金融的奇景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