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吸』是指吸毒成瘾人员在脱毒治疗成功后,又开始使用脱毒前所滥用的成瘾物质,如海洛因、吗啡等。复吸是治疗难点,也是吸毒的特点。
复吸现象不仅在吸毒人群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这也是禁毒工作一直希望解决的难题。复吸不仅是戒毒者简单的个人问题,更有复杂的社会原因。要降低复吸率不仅要戒毒者自己有顽强的毅力,更需要家庭、社会等各方的关怀与政府的大力支持。
心理对毒品的强烈倚赖,即使躯体的倚赖症状消除了,精神倚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仍不易消除,强烈地存在着一种对毒品的心理渴求。开始还能克制,如果处于有利环境,再加上坚强的毅力,“心瘾”会淡化。但如果有不利的因素、前途无望、或心理压力难以承受的时候往往会克制不住毒品的诱惑。一些案主仅仅在几次面试失败后,就感到人生无望终于又一次拨通了毒贩的电话。
由于吸毒者对家庭的伤害不仅仅是财产上的,更是在精神上给一个家庭毁灭性的打击,有多少家庭为此而破裂。亲人对他们戒毒失去了希望与信心,亲情对他们的抛弃,更会让他们在吸毒的道路上“义无反顾”。
你以为的房住不炒:摁死房价
真实的房住不炒:摁死二手房交易,提高土地拍卖价格,放宽首套房信贷,要买房必须买新盘
前几天银保监郭主席表示要向银行保险机构提出建议,对“新市民”给与服务。
也就是说,已经在城里居住但还没有户口的,或者刚拿户口不足两三年的这3亿多人口,比如农民工、开小店、做小生意、自由职业的这些人,由于过去是被金融系统排斥的,贷款方面普遍有困难,所以要定向的给他们金融支持,要把他们转正,让他们能够在城市里安居乐业下去。
这话说的油爆枇杷半遮面的,其实谁不知道啊,最简单最重要的金融支持,就是房贷。
既然要给这3亿人转正,那就必然会出现一种新的金融工具,信用下沉。
过去基本每次稳增长的时候,都会有相应的金融工具推出,成为宽信用的增量部分。
比如地方债置换:
13年开始一些地方ZF债台高筑、经济转型困难的情形就已经很突出了, 因此融资需求迫切需要新的政策进行干预以减轻偿债压力。于是到15年,财政部就搞了个置换1万亿地方债的文件,置换债券由地方ZF自发自还,把地方ZF融资平台的债务转为地方债,好了,这就续命成功了。
再比如棚改货币化:
原来是补偿几套新房,后来改成了给钱。之所以敢用成本更高的货币化安置方式,在于央妈搞的PSL。央妈通过PSL向政策性银行发贷款,接着他们再通过棚改专项贷款给地方ZF发钱,地方ZF又给拆一代们发补偿款,ZF拆迁卖地后偿还贷款,政策性银行再还钱给央妈,资金闭环就形成了。
其实我朝的房贷,就是穿着马甲的国债和地方债。
不像美联储可以直接买卖美债,目前我们不允许央行直接下场买国债,投放基础货币只能依赖外汇占款、MLF等广义再贷款以及降准等形式,这些手段有着自主性不足、资金成本较高、空间有上限等不足。所以就只能搞这么一个迂回,以房贷—土地出让金的方式来实现。
那风险不会因为把锅扔了就真的消失啊,必然有人得当接锅侠。所以我们ZF的杠杆率低,居民的杠杆率就高。放张图吧:
这两年所有人都觉得应该打压房价,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这么高的房价支持,哪里有钱搞发展嘞?所以醒醒吧,房价怎么可能从天而降pia ji一声拍地上呢,你想想这个逻辑都不通顺。
除了“3亿新市民”,郭主席还有个说法是“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扭转”。
原话是:现在房地产价格调整,需求方面结构产生变化,对金融业来说是好事,但是不希望调整得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得太大,还是要平稳转换。意思还不够明显吗?
郑州不是前两天都取消认房认贷的大杀器了吗?这几个月降低按揭贷款利率、降首付比例的城市也一堆一堆的吧?
那么好了,一边准备给3亿人发房贷,一边不停的放出稳房价的消息面,那么下个阶段政策大概率会转向。
所以工作报告里用什么话术都是一样的,评价什么呢?你房住不炒也好,市场调控也好,我们的基本盘依然没有改变:土地财政戒不掉啊。
一切尽在不言中。
房价上涨通道喊出稳房价和房价下行通道喊出稳房价的区别是什么?
继续炒呗
嘴上说不用夜壶,架不住尿急又不想起床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