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21 年 12 月 28 日发布的小米拍拍 4K 高清投屏器?

回答
小米拍拍 4K 高清投屏器,是小米在 2021 年底推出的一款旨在简化大屏体验的设备。说实话,在它面世之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类似的投屏设备了,从电视自带的投屏功能,到各种安卓盒子、电视棒,选择可谓是琳琅满目。那么,小米拍拍 4K 究竟是凭什么在这个拥挤的市场里立足,又给用户带来了怎样的体验呢?咱们就来仔细掰扯掰扯。

第一印象:小巧玲珑,颜值在线

拿到小米拍拍 4K,你首先会被它的体积所吸引。它就像一个大号的U盘,或者更像是精致的鼠标,放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做工不含糊。设计上延续了小米一贯的简约风格,圆润的边角,纯粹的配色,插在电视后面,不会显得突兀,反而有种融入感。

接口方面,就是最常见的 HDMI 接口,用来连接电视。供电方面,一般是 USB 接口供电,可以直接插电视上的 USB 口,或者用附带的电源适配器。这种设计好处是省了一个插座,缺点嘛,有时候电视 USB 口的供电能力不足,可能会出现卡顿或者连接不稳定的情况,这时候还是老老实实用电源适配器更稳妥。

核心功能:投屏,投屏,还是投屏

小米拍拍 4K 的核心卖点就是“投屏”。它支持市面上主流的投屏协议,比如小米手机自带的“无线投屏”,还有 DLNA、AirPlay 等等。这意味着,无论是小米手机用户,还是苹果手机用户,甚至是一些安卓阵营的用户,都能比较方便地将手机、平板上的内容推送到电视上观看。

手机投屏体验: 对于小米手机用户来说,这是最顺畅的。打开手机的投屏功能,搜索设备,一键连接,基本上就能把手机屏幕完整镜像到电视上,或者直接推送视频、音乐到电视上播放。游戏投屏是个亮点,如果网络够好,延迟控制得不错的话,确实能实现大屏畅玩。不过,你想想,毕竟是无线传输,即使是 WiFi 6,在复杂环境下,还是会有延迟。对于要求极高的电竞玩家来说,它可能还是不如有线连接那么直接。

其他设备支持: AirPlay 协议的支持,对于 iPhone 用户来说是个福音。很多人都喜欢把手机里的照片、视频在大屏幕上分享,AirPlay 能很好地满足这个需求。至于 DLNA,这个协议相对来说更开放一些,一些安卓设备和电脑也能通过 DLNA 协议来推流。

画质表现:4K 并非虚设

顾名思义,小米拍拍 4K 强调的是“4K”。它确实能够支持 4K 分辨率的投屏播放。如果你有 4K 的片源,并且电视也支持 4K,那么画面清晰度会比 1080p 有显著提升,细节更丰富,色彩也更鲜艳。不过,这里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1. 片源是关键: 你投屏的内容本身就不是 4K,那它再怎么努力也出不来 4K 的效果。
2. 网络是生命线: 要流畅播放 4K 内容,对网络带宽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如果你的路由器老旧,或者 WiFi 信号不好,即使设备支持 4K,也很容易出现卡顿、模糊,甚至直接断开连接。
3. 设备性能: 投屏器本身的解码能力也很重要。小米拍拍 4K 作为一款小米生态下的产品,在对小米自家内容源的优化上会做得更好一些。

易用性与智能化:小米的优势体现

小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易用性”和“智能化”。小米拍拍 4K 也继承了这一点。

安装简单: 插上 HDMI,接上电源,然后连接 WiFi,基本上就完成了。配对过程也很傻瓜化,基本不会有什么门槛。
联动性: 如果你家里有其他小米智能家居设备,配合米家 App,可以实现一些联动场景。例如,当电视投屏启动时,自动调节客厅灯光亮度,营造观影氛围。这种“万物互联”的感觉,是小米生态用户比较看重的一点。
内容聚合: 虽然它本身不是一个电视盒子,不自带应用商店,但它作为投屏设备,可以让你更方便地访问和播放各种视频App的内容。理论上,任何手机上能看的视频,都可以通过它投屏到电视上。

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瑕疵”

当然,没有哪个产品是完美的。小米拍拍 4K 也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

第三方安卓设备兼容性: 虽然支持 DLNA 等协议,但面对一些非主流品牌的安卓手机或者平板,投屏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可能会打折扣,有时会出现连接不上或者画面不同步的情况。
操作逻辑: 有时候在投屏过程中,想要回到手机本身的操作界面,或者切换投屏源,会稍微有些“别扭”。比如,你正在看一个视频,想要切换到另一个App,可能需要先停止当前投屏,再重新开启新的投屏。这相比于直接用电视遥控器操作电视自带的系统,还是少了一点直接的便捷感。
广告? 这里稍微提一下,虽然它本身不是一个盒子,但如果你是通过某些第三方视频App投屏,而那个App本身有广告,那投屏到电视上自然也会看到广告。这也不能完全怪投屏器本身。

总结一下:适合谁?

小米拍拍 4K 高清投屏器,我认为它最适合的是以下几类人群:

1. 小米手机用户: 如果你已经是小米手机的忠实用户,那么这件设备能让你体验到生态的联动和无缝连接,非常方便。
2. 追求大屏体验但预算有限的用户: 相较于购买一台智能电视或者电视盒子,投屏器是一个更经济实惠的选择,能让你现有的电视升级为“智能”大屏。
3. 希望方便分享手机内容的用户: 经常需要把手机里的照片、视频分享给家人朋友看,或者偶尔在电视上看个直播、电影,它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个需求。

对于那些对投屏稳定性、内容兼容性有极高要求,或者习惯于复杂智能电视系统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权衡。总的来说,小米拍拍 4K 是一件小巧实用、性价比不错的设备,它简化了投屏的步骤,让大屏体验变得触手可及,尤其是在小米生态内部,它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它不是一个颠覆性的产品,但它是一款能踏踏实实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小米阵营有个令人羞愧的事实:苹果笔记本投屏到小米电视上的体验/效果均吊打小米笔记本...,直到2021年,小米4K拍拍的出现基本解决了这一现状,结论说在前,小米4K拍拍带来了简易、快速且稳定的投屏体验

先来开个箱吧,拍拍的本体、电视端的接收器、包装盒:

右边两个是接收器的延长线、供电线:

当然,电视上得留有HDMI、USB的空位:

其他HDMI插满的情况下...只好掏出自带的延长线:

再将接收器插上去:

再再再将接收器的供电给弄上:

以上接收端就设置完成啦,接着就是电脑这端~

插入笔记本的TypeC接口:

然后透过拍拍本体右上角的TypeC接口给本体以及笔记本供电:

一旦拍拍上的灯显示为绿色,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之后,咱们到电视上去,就能看到MiPaiPai字样:

点击进去之后会看到这个画面,此时,按一下拍拍主体上的按键,就开始投屏了!

虽然我分享了很多图吧...但其实整个设置起来不到3分钟...,后续使用也只需要把拍拍的主体接上电脑而已,一分钟不到?

那,究竟效果如何呢?

测试电脑是骨灰级的小米笔记本,连上之后可以看到分辨率确实为3840*2160:

录了个视频,大家可以顺道听听看对对MV里的嘴型~,就知道这个延迟确实是非常低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460261704353771520

投屏的颜色以肉眼来看完全没问题,色差是由手机随手拍导致的请见谅,主要还是想让大家感受一下这个延迟到底低不低。

总结:

我理解,这个投屏器其实是为了办公场景所打造的,支持Windows/Mac,支持任何带Hdmi的播放设备(电视/投影),利用硬件的方式打破了各种协定的使用限制,并且使用、操作起来极其、极其简单(连配网都不需要!),特别适合在每个会议室里备上一个。

但是这个优越的表现,我认为也很适合家用场景,不管是家里哪位家庭成员、朋友的电脑,不管是在客厅里的那个位子,只要接上拍拍的本体就能随意投屏。

那我有没有其他期望了?显然是有的,我认为小米以后可以出一个“好东西”,将投屏、小米妙播等功能整合在一块儿,把体验做到最大!

以上。

如果你家的电视只有1080P,那么有更合适的选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