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就用这图吧。
实话说,小米坚决向上走的路子,是对的。战略执行必须要有持之以恒地坚持。
但你做,你坚持做。跟能成功是完全的两回事
我再三强调,手机无非就三大核心。硬件+操作系统+供应链。
以苹果为例,苹果这三大核心,基本都是满分的,仅有的一项就是基带的可靠供应上。也就是说是供应链还没能做满分。再次之是屏幕。
其次是三星。不多说了。
后者是,华为。制裁前的华为三大核心直追苹果。对于操作系统,我这么说吧,猴王要飞去漂亮谈。华为就是一个邮件的事。后面就是制裁后出的鸿蒙。强调一下,鸿蒙并不是制裁后规划的,而是制裁后被提前了。
这三者都是将核心做到自主且性能优异。当然,三星在系统与硬件性能就勉强了。
但比烂好啊。OVM更不行啊。
努力堆硬件,整个安卓之光出来。
然后幻想着大卖,赚钱再研发。然后补全三大核心。
这种想法就是悖论。
没有三大核心,不单单意味着,没有可靠供应。更意味着没有最优秀的配件,和没有差异化。
做高端,要的就是差异化,要的就是那顶配。
没有这些,根本不会大卖!
所以,为什么华为制裁后,苹果吃掉绝大部分。因为各家的“旗舰”总是差点意思,就是觉得称不上这两字。但你一问,就说不出来了。
所以,在我看来,小米走的路是对的。但过程我不认为是对的。
华为。从OVM中跳出花了多久?p8,p9,p10,p20。花了足足4代,才一步步垫定自己拍照之王的地位。但价格却是渐进。而且p20p定价高,却不是主力出货。是用来拉技术形象的。
什么时候成为旗舰的?p30,p40。到p40成了。因为什么?因为性能上来了。
mate呢?同样也是mate7、8、9、10、20。是到mate20成的。定价也是做出了什么优势,加一笔价。
所以,小米这局势,我认为是心急了。定价激进。
所以,小米12后,起售价降了,降到3699。
这教训是吸取了,但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因为明显,这问题也存在OV身上。小米会总结,ov就不会吗?OV背刺你呢?
之前小米能打个时间差,比ov多两个月时间卖旗舰u。但现在呢?一个月都没有。
而且,总的来说。3699这价位,上就是旗舰丐版,下就是性价比顶配。
干嘛不选性价比顶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华为当初是丐版仅是性价比中配价格。即使现在也尽量是。如果叠加荣耀,更明显。
所以,红米就只能是2999起,3299,3599。如果是3199,3499,3799竞争力就不强了。如果是3299,3599,3899就更弱了。如果要达到中配价格那就变成3399,3699,3999。红米直接完蛋。
如果小米12会被OV背刺,红米就救场。红米救场,那价格肯定会较低。无论是2999,还是3199起。这样意向小米12丐版用户,大都会转入红米。
所以,米粉干嘛还买小米?小米12起售3599我认为都比3699好些。有利于整体的产品规划。这样就会进一步推动红米用户变小米用户。然后,可以整体降价来实现市场占有率,应对OV出手。
所以,你说小米12定价看似合理。是因为,12定3599,3699,3799都可以。选个折中3699。是最合理。如果OV开打价格战,大不了降价应对OV。而且还有红米出手。
但,小米的高端梦要不要了?我们经常说小米整体没有章法,或者说,产品规划比较乱。
高端是要有坚挺的价格支撑的。先坚守价格,再坚守销量,再加量加价。急,没啥用的。
都是红米出货,有什么意义?
如果用户用了小米12丐版,下一台即使不是中配高配,用回红米的可能性也降低了。
当务之急是将红米用户转化为小米用户,红米去抢人。12p价差拉大,12p起售尽量锚定12顶配。12p顶配上最好,定最高5299,5399也好。但12p丐版就应该是4399。
所以,在我看来,小米定价有些与冲击高端不符。
根本就是,利润最大化。目光,还是那么短。
已有用户连进都不进来,你还想着外面的用户?进来就直接买12p顶配?哪家旗舰顶配,不是自家已有用户是买的主力?
所以,我认为合理的定价是。3599,3899,4299。4299,4599,5299。
红米则是3099,3299,3599。
保证出货量,加大转化率,退可守。
明年再让13p顶配上探价格
发布会上雷军讲,技术为本,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研发资金,这个说法挺不错的,不过总感觉小米的特有的技术优势目前还是不太明显的,希望它能有脱颖而出的地方吧。
五亿人用MIUI,这个数量已经超过鸿蒙的2.2亿了,小米的这一系统优势,如果它不把握住,用户可能就流走了。
金凡出来自嘲网友叫他“快出来挨打”,“有事没事骂金凡就对了“还是让人有点黑转粉,但他讲自己去私信问网友被拒绝,我还是觉得他有点傲慢。
人家无论晚上还是白天都没有义务去免费回答你的问题。
他讲自己团队看了6000个吐槽视频,解决了425个问题,这一点还是不错的,确实做了可量化的事情。
发布会上讲MIUI13已经到了行业优秀水准,这一点还是要等真正使用之后才能知道,总感觉金凡的自信度还不太够。
系统的隐私保护是很不错的卖点,人脸识别只识别脸、诈骗电话识别、官方号码识别、身份证水印、app防护等功能还是很实用的。
个性美学这一方面估计是吸收了上一次的教训,强调了这次比较稳,没有为了个性牺牲系统最核心的稳定性。
小部件体系,比如支付宝取能量,时钟,计步器,能量杯,骰子硬币剪刀石头布等等,这些对个性化好者还是不错的。
平板方面强调了大屏应用的适配和展示效率,多任务状态号称超越了ipad,但小窗口也是看个人习惯。
平板的“灵感触控笔”有快捷键,这个倒是很不错的设计,键盘快捷键也是能增强使用效率的地方,3099的5代平板,对于凑小米全年桶的用户来说也是很不错的。
MIUI13稳定版会在4周后第一批推送,系统成为加分项还是减分项也要等四周后才能揭晓了。
这个系统看起来也要搞万物互联了,应用自然流转是现在的热门,手机、平板、手表等连接为妙享中心,鸿蒙的跨设备操作小米也可以了,真为鸿蒙捏一把汗。
小米妙享还不太成熟只有少数内测用户能幸运的获得体验机会,倒是可以等等看他们分享的使用体验。
MIUI home 家庭智能家居的操控中心,这款产品对于凑齐全套小米智能家居的用户来说还是能提高生活体验的。
小米拍拍 无限屏神器,相当于一个投屏的外挂,价值499,就这个产品,目前看来比华为的要稍微弱一点,效果差不多了,但操作麻烦一点。
MIUI TV 企业版功能说了很多,但以我的使用经验看,它的很多功能不太用得上,想卖得出去,还是要性价比高才行。
系统强调了稳定性,流畅性,多设备互通,这个重点还是挺务实的,也希望它能做到。
雷军讲的,目标是连续三年全球第一,正式对标苹果,力求超越苹果。
以小米目前的发展,销量继续提升还是可以预期的,但如果说超越苹果,确实是需要勇气的,跨出自己的舒适区挣钱可能会更难,科研投入可能打水漂,加大宣传可能会过犹不及,不过小米也该做点高级的事情了。
小米12的设计看起来确实精致了一些,原野绿版本的素皮版本看起来手感很不错,只是这个颜色可能不太讨喜。
小屏旗舰也是有市场的,毕竟有些消费者是手比较小的。至于说苹果消费者有七八成用户用小屏,我觉得有些夸张。
苹果小屏除了是小屏,还有一点它是苹果,小米的旗舰小屏能不能卖得好,还是让人有些担忧的。
小米小屏比iphone13大?这一点倒是有些震惊的,不过还是有些担忧它是否有什么隐藏的地方。
坚固的屏幕可以帮助不贴膜人士更好保护屏幕,对称式立体声喇叭可以带来很好的外放效果。
旗舰的芯片骁龙8 gen 1性能优于上代CPU,部分性能优于苹果A15,散热堆料也很猛,这也说明它发热还是挺高的。
4500mAh的电量其实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67W的有线快充加50W无线,10W反充在充电上也是旗舰级别的。
拍照模块的设置很不错,但展示的照片不太亮眼,和友商P50 Pro的拍照速度比试优势挺明显,也不知道友商怎么想。
自动追焦效果很不错,应用了小米civi自拍技术的前置拍照也很有吸引力,人像更加清晰自然真实,这依然是只有苹果前置受伤的环节。
网络信号上也有了很强的挺高,号称小米历代最佳,这一点依然是嘲讽苹果信号差的一个环节。
小米12屏幕大小的设定为一手环握,这个大小还是很舒服的,当然它比苹果窄一点,也更长一些,这个长宽比例可能需要稍微适应一下。
然后是价格,雷军表示小尺寸更难做,所以不但不会更便宜,反而会更贵,这估计会让消费者不太开心。
它这个尺寸变小,强调体验,不拼配置,成本还升高了,这样的设计思路有点叫好不叫座的样子,毕竟有点主动往小众走的意味。
不过3699元的价格还是不错的,毕竟iPhone13 mini的价格是5199元,如果它真能对标到苹果上,那么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
小米12 Pro对标iPhone13 Pro max,这款更接近于主流的大屏旗舰,不过价格就要高很多了,这也是小米的攀登高端的野心之作。
雷军把小米12pro称作驯龙大师,通过智能刷新率,性能模式调节等方式达到刷新率与省电的完美共存。
快充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技术的提升,有线充、无线充、反充号称达到了行业天花板。
电池容量4600mAh数值不太高,但号称续航一流,小米放弃堆参数之后,或许能带来真正的提升,这或许也是吸取了上一年的教训之后的改变。
拍闪电确实是很亮眼的一个点子,自从华为拍月亮之后很少有这样的点子了,不过如果能让每个用户都拍出闪电,就真的是这款手机的一个标签了。
当然,它在拍运动定格场景、宠物定格场景或许有很强的效果。
朋友圈看见了几张实拍图,好看是真好看。
小米的产品线终于理清布局了。
从2020年2月,小米10系列发布开始,小米的手机产品线其实一直走得是单刀直入的打法。典型现象就是,各个价位段的手机看不出来明显的设计倾向和目标用户群区分,更多的是由于价格段上涨带来的产品特性及卖点增加。
这种产品设计思路,说得好听一点,叫“一力破万法”;说得不好听一点,其实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样做当然是有好处的,每个价位段的产品力都非常强,无论是Redmi的Note还是K,又或者是小米的数字系列三兄弟。但这样做的坏处是,在某些价位段,价格增加并不会带来显著的素质提升。小米这种水桶机路线,哪怕产品素质更好,但吸引力反而不如友商做的更有特色的机型。
典型例子就是今年的2K5-3K5价位段,如果不是后期出了一个10S救场,这个区间小米是几乎完全失声的。
而这个价位段有多重要呢?五六年前,OV的走量旗舰用的骁龙625,卖2999,那个时候小米数字还是1999起步;五六年后,小米的数字系列已经3999起步了,OV主打的Reno或者X系列起售价,还是没有冲破这个价格线。
换句话来说,2K5-3K5这个价位段,在国内的消费者接受程度是远高于小米现在布局的4-6K价位段的。
之前在评价Redmi的时候,我说卢总是已经把Redmi的产品布局理清了的。Note一年两代各有千秋,KG系列也能和K系列互成犄角。唯独冲3K+的K PRO系列,销声匿迹。
Redmi怎么上探3-4K?
小米怎么把产品线下探到3K?
连续两年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在今天这场发布会给了定调,为2022年的小米,重塑了一个完美的开端。
视线回到今天的发布会上来。今天的产品有很多,主角无疑还是小米12三兄弟。
一图流基本把三款机型的讲清楚了。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到,与去年的11系列不同,今年的12和12 Pro,在尺寸上就出现了巨大的差异。6.28寸和6.73寸,70mm宽和约75mm宽,看上去相差不大,但拿在手上,就是“单手用的舒服”和“单手能用”的区别。
小米12身上的70mm宽和180g重是什么概念呢?
一代神机小米6大家都还记得吧?单手可握,温润如玉。
而小米6,70.5mm宽,182g重。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小米12在尺寸上,就是四年前的小米6完全复刻版,甚至手感会更好。
然而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小米6做到这个尺寸,是只有3350mah电池,18W充电,5.15寸屏幕和1/2.8英寸的imx386。
而现在的小米12,是4500mah电池,67W有线充电+50W无线充电,6.28英寸屏幕和1/1.5英寸的imx766。
我不否认行业工艺的进步,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小米在堆叠能力上的巨大提升。
civi的惊艳只是牛刀小试,直到今天,小米12才完全地向大家展示了,这几年的技术积累,厚积薄发,到底有了怎样的效果。
纵观目前的整个安卓市场,能够在这个尺寸内做到旗舰配置与手感绝佳平衡的,只有小米和三星。
而三星在同尺寸下做出的散热,是远不如小米的。
12 Pro的尺寸则回到了市场主流水准。在6.73这个尺寸下,给厂商们留出的堆叠空间大了很多,尽管手感上没法单手好好玩了,但硬件素质却又能够更上一层楼。
所以我们看到12Pro引入了120W有线充电,内置了一块自研的澎湃P1芯片,主摄升级到了1/1.28英寸的imx707,副摄、扬声器这些周边也做了相应的升级。
说到这里,关注数码圈的朋友们可能觉得有些似曾相识。这个尺寸差异和硬件参数升级对比,不就是今年的iphone 13和iphone13 ProMax?
这其实也正是这次的小米12系列想要角力的机型,无论是尺寸手感还是体验。
说完6.28和6.73的问题,我也想和大家聊一聊,这次的产品线定位,到底是不是下降了?
直观一点可以看到,小米11起售价3999,小米12起售价3699;小米 11 Pro起售价4999,小米12 Pro起售价4699.只从售价上来说,12系列确实出现了定位降低的情况。
但是再仔细看一看,去年的小米产品线,2K5到3K5完全空缺,Ultra定位过高冲击了后续的MIX4;而今年的定价,12X下探到3199,数字标准版和PRO定价稍降,却完美地填充了3K5这个价位段,并且给了后续的ULtra和MIX更多的规划设计空间。
所以与其说是定位降低,倒不如说是以退为进,改弦更张,在中高端大盘更稳固的同时,留了更多的力量和空间去冲击更高。
到最后,谈完了尺寸和定位,我们回归到手机本身,这其实才是最大的亮点。
你会发现,小米没有把大部分篇幅给后续友商们可能都能用上的硬件,而是非常自豪地讲,我们自己做了什么:
我们重写了MIUI13,基础流畅性和抗卡顿稳稳提升20%;
我们做了MIUI family和小米妙享中心,整个米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联动;
我们重构了小米影像大脑,拍照速度一骑绝尘;
我们做了Cyberfocus万物追焦,追焦物体自动学习;
我们加强了计算摄影,做出了全焦段的超级夜景;
我们做了夜枭算法2.0,视频也可以自如使用;
我们自研了了8gen1动态性能管理,游戏场景省电20%;
我们自研了智能动态刷新率,滑动变速更加省电;
我们自研了澎湃P1电源芯片,全球首个120W单电芯充电;
我们研发了行业最薄的VC,最小的5G主板,最新的钴酸锂电池,进一步优化了小米12的重量。
上面这些,才是这场发布会让我觉得最有看头的地方。
至于一直以来的硬件,骁龙8gen1,之前聊过了,给的结论是省电模式日常用会非常舒服;
2K E5屏幕,相比上一代峰值亮度更高,功耗相比E4更低;
imx707相比GN2底确实小了一些,但是sony的cmos更好调教,小米算法也一大跨步;
120W单电芯+P1芯片效果接近120W双电芯,效果远超上一代的67W;
扬声器全部升级大升级;至于其他的。。。
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把上一代摁着头锤。
所以到最后,你问我怎么评价今天的12系列?
小米12,就是目前安卓市场平衡了尺寸、重量、手感和配置的集大成者,有且仅有这一款机型.对于几乎所有非专业用户,它几乎都可以完美匹配,你可以说他就是安卓界的iphone13。
小米12 Pro,儒将,真的是儒将。去年的11pro真的太丑了,尽管我买了,还是觉得丑。而今年的12pro,一苇渡江,却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不是刚需足够小的尺寸,那在4-5K这个价位,我没法去挑它的缺点,更找不到它的对手。
至于小米12X。。。还记得去年的K40和K40 PRO吗?基本上可以说除了处理器带来的差别,其他的和小米12一模一样。
不出意外的话,12X会成为今天三款手机中销量最高的机型,这才是真正的大杀器啊。
至于我自己怎么选,应该是购入12,然后拿着它等今年的最强旗舰,12 Ultra吧。
用雷总的话来说就是:
保持热爱,共赴山海。
参数我这里就不列了。
简单的聊一聊这次发布会我比较惊喜的几个点吧。
首先是未来五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这里这个1000亿不知道包不包括造车。如果包括造车的话,一年200亿,应该是足够的?
小米终于又找到了正确的路线了,技术为本。其实不论是soc还是sip,只要是个芯片,就有可能被卡脖子,没有自己的芯片永远靠进口的公司,彻彻底底的组装厂,这样的公司是不可能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存活下去的,而且现在又是所谓的“芯片荒”,小米应也意识到自己造芯片有多么重要了。加上之前被漂亮国制裁了一下,虽然后来又撤销名单了,但这事一旦成立,和高通等厂商合作了那么多年不白干了?
话说这次居然国际惯例(先吹牛)就多少提了个miui月活为了引出miui13来。
金凡一上来先是一波自嘲,虽然弹幕里都在发“金凡!”“拉出去祭天”之类的,不过没关系他看不到。首先金凡肯承认miui今年出了问题,其次这些问题都在着手解决,我认为是好事。Miui出问题,金凡作为miui的老大,自然要背这个黑锅,就看他愿不愿意背起来。显然,他背到了。
然后是针对这些bug的修复,根据金凡的描述,在目前的最新稳定版中,这425个问题仅剩17个未解决。
这里金凡说了一句话:我们认为miui的质量其实已经回归到了行业中的优秀水准。
这句话,让大家来评论吧,看看自己手中的小米手机,miui到底有没有回归到行业中的优秀水准,你说了不算,用户说了才算。
然后就是快、更稳的miui13了。用三张图描述系统。
总结下来一句话。
提升系统稳定性,优化系统流畅度。
然后就是信息化时代大家都比较看重的隐私问题。我愿称之为miui隐私保护2.0
关于miui隐私1.0我之前写过一遍文章。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下。
那么这次的miui隐私2.0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了几项小升级:人脸验证防护、隐私水印和电信诈骗防护。重点是电信诈骗防护,虽然现在大家的防诈骗意识已经很高了,而且也有了国家反诈app,但是仍不乏一些人头脑一热就被骗了。大家都知道,国家反诈app是需要获取通讯录拨号等权限,才能对大家手机上的来电和短信进行分析。虽然是国家级app,但是读取了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等,大家心里可能还是稍微有点介意。这次miui把反诈做到了系统级别的,既能识别和标的出诈骗电话和短信,又能识别出官方的电话,这点确实非常贴心了。另外还有诈骗应用安装拦截和风险转帐防护,以上几项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很多诈骗事件的发生。
又是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幸亏幸亏不是系统内置的,小凡说是动态壁纸,既然壁纸嘛就必须下载才能用,但是之前那个动物园各种各样的叫声是正给我蚌埠住了,球球了系统简介一些吧好吗?
然后小组件,miui13的小组件在miui12.5小组件的基础上又更新了不少的app和风格,然而和前面的怪异动物园一样,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小玩意。(这周修不修bug你搁着扔硬币决定是吧!)
真就1:1copy apple的command呗,这里金凡说了句:用起来十分的习惯,也非常的高效。好吧,今天你主场你说的都对。
个人感觉,miui的重点是这个,万物互联。小米终于也走上这条路子了。你看看隔壁华为都用了多久了,你知道米粉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关于miui family,如果真的能做到像发布会上所说的那样的话,我愿称之miui历史性的一刻。不论是音乐、视频、图片、验证码还是其他app,发布会上的设备间传输的效果真的太棒太棒了。
关于miui home ,作为一个智能家居爱好者,我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之前yeelight出过一款86盒的触控面板,但是只有手掌大小,而且能操作的设备也不是很多。这次的miui home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把米家搬到桌面上来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淘宝搜一搜,淘宝上第三方的解决方案遍地都是,而且卖的都很贵,小米这次直接来了个OTA,在触屏印象上就可以使用,不需要再购买其他设备,可以说是非常耐斯了。
至于后面发布的12x 12 12pro ,个人认为,常规升级吧,貌似也不能说是升级,但从价格来看,还是降级。这次发布的三款手机,12有11pro级别那味,12p有11ultra级别那味。大概是后面还有一款数字系列的高端机器还在打磨,其实就是12ultra。
最后
以上就是今天发布会的全部内容,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的观点与你不冲突,您全对。
全程看完了发布会
亮点跟新品前面的答主们都回答了差不多了
无论是12/12Pro双旗舰战略,还是研发的继续加大投入,更是MIUI13的重整旗鼓,终于启动的万物互联都是可圈可点。
我只想谈一个小米的12x
6.28英寸 FHD+屏幕+IMX766主摄+4500mAh+67w,骁龙870
整个参数比12是,芯片从骁龙8gen1平台换成了换成了骁龙870,然后无线50w+反向10w+影像对焦功能拿掉,整个少500块,售价3199。
我个人认为,这个是大多中低层换机者的一个良好选择。
因为870的芯片已经远超日常个人需求,单手可握持的机身,良好的操作系统,不错的续航跟充电,旗舰级的摄像。
这不就是一款大众需要的,感知度拉满的手机么?
这个12x不是光只有芯片,其它的旗舰机的配置直接把体验拉满,也没有什么刀法,更无惧什么火龙炎龙的影响。
3199首发不亏,如果后续一段时间遇上促销建议直接拿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