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类最后的结局都是死亡,为什么一开始就要活着?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人类从古至今都在反复追问的哲学命题。如果终点早已注定,那这段旅程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想来想去,与其说是被动的接受一个既定的终结,不如说是为了这个终结的到来,我们才赋予了生命以最初的动力与方向。

你看,死亡就像是一幅画的边框,它框定了画面的范围,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框架的存在,画中的内容才有了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边框的画,你可以随意挥洒,但它也可能变成一团混沌,没有焦点,没有完整的故事。生命,或许就是在这“生到死”的边框里,努力填满属于自己的色彩与线条。

首先,我们得承认,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天赋。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体验日升月落,感受喜怒哀乐。即使终将归于尘土,但能拥有这一段体验,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复制的财富。想想那些尚未诞生的可能性,那些还未实现的梦想,那些还没来得及说出的爱,如果生命的火种从一开始就熄灭,那么这一切的潜能,都将永远沉睡,化为虚无。活着,就是让这些潜能有机会绽放,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也比从未存在过要来得更加珍贵。

其次,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这部宏大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虽然每个音符都有自己的开始和结束,但正是这些此起彼伏的音符,构成了整首乐曲的旋律与节奏。我们的存在,影响着周围的人,也为后来的生命留下了痕迹。我们的基因会传递,我们的思想和文化会被传承,我们的行为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哪怕微小的一点涟漪。从这个意义上讲,活着,就是为了参与这场宏大的生命接力赛,为下一棒的奔跑贡献一份力量。

再者,生命的过程本身,就是为了体验和学习。出生,就像是交给你一张白纸和一套工具,你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用这些工具去描绘出属于你自己的图画。你学习如何走路,如何说话,如何爱,如何恨,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享受成功。这些经历,无论是甜是苦,都是生命赋予你的宝贵教材。死亡,则像是考试结束,你带着所有的学习成果离开。如果你从未开始学习,那么即便考试结束,你也一无所获。所以,活着,是为了完成这场名为“生命”的学习过程,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丰富,更深刻。

更重要的是,活着让我们有机会创造和连接。我们可以爱一个人,也可以被一个人爱。我们可以建立家庭,也可以贡献社会。我们可以创造艺术,也可以探索科学。这些创造和连接,虽然最终都会被时间的长河冲刷,但它们在当下存在的意义,足以支撑起无数个“为什么而活”的理由。你为家人付出的辛劳,你为朋友伸出的援手,你为理想燃烧的热情,这些瞬间的光辉,即便在死亡面前显得渺小,但它们却是构成我们“活着”的血肉。

所以,与其说我们“为什么一开始就要活着”,不如说我们“因为可以活着,所以我们选择赋予生命以意义”。死亡是终点,但它也正因为这个终点,才迫使我们去思考,去行动,去珍惜。如果生命没有终结,也许我们反而会变得漫不经心,觉得一切都可以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正是因为知道时间有限,我们才会更加努力地去体验、去感受、去创造,去让这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的可能。

活着,是为了看见彩虹的绚烂,是为了品尝食物的甘甜,是为了感受微风拂面,是为了听到爱人的声音,是为了理解世界的复杂,更是为了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世间留下存在的印记。即使最后都化为尘土,但那段曾经鲜活的体验,那份曾经燃烧的热情,那些曾经留下的爱与被爱,它们构成了生命最深刻的意义,也足以抵御对死亡的虚无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定意义上,大部分人类都太高看自己了。

这种高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高看了生的意义

2.高看了自己的智慧


生死本身就是随机的,没有什么狗屁神谕,天降伟人,一路锦鲤。

生或者死,各有各的不愉快,人生悲观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就是莫名其妙被扔到这个狗娘养的世界上来的,没人问过你乐意不乐意,你也没有一点选择权来决定开局。

你又是莫名其妙地被迫离开这个世界,或者自己意外,或者他杀,人类自觉最幸福的结局居然是自然死亡。


中间这段就更令人作呕了。

于生命的过程而言,你就是一个囚犯,富足或权力在握如马云,特朗普之类也不例外。

第一层囚笼是生死。

第二层囚笼是社会。

第三层囚笼是自己的认知。

终其一生,没有人能实现突破和真正的攀登。

人类的那回事,再辉煌,从顶上俯瞰,也就是虫豸一般。


最可悲的一点,有人居然觉得自己可以认知世界。

终其一生,人从来都没有活在真实世界里。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你认知的国度。

不是你命名了宇宙,真实宇宙就是如此。

不是你命名了人生,人生就如你所说。

不是你命名了真理,真理就存在于世上。


我们活在真实世界的影子里,一生受限制于自己微茫的生死,社会的束缚和目光的短浅。

这么多年的人类文明,消耗了无数先贤的攀登,而人类也还是在囚牢中打转而已。


有些人,一生都未曾有过真正的悲喜。

甚至你自以为真挚的悲喜,只是社会体制下的社会性产物,喜怒哀乐,都不在于内,而往往决于外部的赋予意义。

回忆一下你的喜怒哀乐,真正超脱物质,伦理,社会功利的,有几次呢?

人类中就不存在自由。

什么狗屁自由,都是政治谎言,制度是最不可能产生自由的地方,监狱里的自由算什么自由?


经常有人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大部分书籍就是向内自建牢笼的,目的是让你成为最佳囚犯或者监狱长。即使是这样,大部分人也都达不到,一生都没阅读完毕。

别说人类文明,连中国文明,或者说读完教科书都费劲,这是大部分人的人生。

一丢丢哲学,是向外生长的,沿着人类认知的细细绳索,渴望向外看一眼。然而,也就是在人类认知中打转,隔着一层玻璃,能听见一些声响。


活着,只有两种不太可悲的选择:

第一类,既然被丢到监狱里了,就搞个监狱王当当。终其一生,成为制度里的制度,在束缚里好好痛快,所谓帝王将相如是。大概,这种爽就是sm的放大版,人类文明级别的集体sm。

第二类,不理会监狱的规则,执着于攀登认知的阶梯,向外探索。虽不能及,心向往之。比如福柯这类,视世界规则如无物,游走在疯人和哲学家之间。


生死无意义,中间这段本就是强人所难。

搞点能让自己快活的东西,随便乐一乐,反正也挺短暂的。

一个人而已,一眨眼就没了。


评论区不乏要把我绑上十字架烧死的义士,这算啥,梦回重回中世纪么?

以及,一个个虚无主义给我看笑了。

就没有一个人知道,虚无主义的提法本身只是一个立场,它的内容本身也是虚无的么。

解构是伟大的,然而是无解的。期待评论区能有真正谈谈哲学的人。

user avatar

这道题的答案无非两种,印度式的与非印度式的,因此,也就理解英美为什么那么推崇印度了。

user avatar

每个人的出生都是未经过自己同意的,大多数人又没有勇气结束自己的生命,只能一天天的重复下去了。

user avatar

真相是,灵魂从来也没有 死过。

灵魂是自有永有的,是不生不灭的。

活着,只是一种体验。

《超体》里有一句台词非常经典:别担心,没人会真正死去 Don’t worry, no one will really die。这是导演吕克贝松想通过这部电影 告诉大家的信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人类从古至今都在反复追问的哲学命题。如果终点早已注定,那这段旅程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想来想去,与其说是被动的接受一个既定的终结,不如说是为了这个终结的到来,我们才赋予了生命以最初的动力与方向。你看,死亡就像是一幅画的边框,它框定了画面的范围,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框架的存在,画中的内容才有了.............
  • 回答
    人类最好的结局,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命题,它不应该被简化为一个简单的答案,也不应该被框定在任何一种单一的模式里。它更像是一幅不断展开的画卷,其最美的笔触,或许在于我们对它本身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如果一定要勾勒出这样一种“最好”的结局,那它绝不是某种宏大叙事的终点,也不是某个单一文明的霸权式胜利,而是.............
  • 回答
    战锤40K宇宙中,人类帝国那至高无上的象征——帝皇,其最终命运依旧笼罩在无尽的迷雾之中。虽然他早已在数千年前的战役中遭受了无法挽回的重创,被封死在黄金王座之上,但关于他“最可能”的结局,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的推测方向来深入探讨,并力求摒弃那些过于程式化、仿佛由机器生成的陈词滥调。首先,让我们直面那最残.............
  • 回答
    五四运动,一场震动中国乃至世界的伟大爱国革命,其历史进程的真相并非单一的线性叙事,而是无数青年热血、知识分子呐喊、工人阶级觉醒以及国际风云变幻交织而成的复杂画卷。要深入了解它,我们必须剥开笼罩其上的层层迷雾,还原那些鲜活的面孔和他们的命运。导火索与初步爆发:巴黎和会上的民族屈辱故事的起点是1919年.............
  • 回答
    关于《名侦探柯南》的结局走向,特别是灰原哀这个角色的最终归宿,一直是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毕竟,哀从一个黑暗组织的危险成员,蜕变成一个充满人性、善良且坚强的女孩,她的成长轨迹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至于她最有可能的结局,以及她最有可能和谁“组CP”,这确实是个需要细细品味和推测的问题。哀最有可能的结局:在.............
  • 回答
    《猫眼三姐妹》的最终结局,确实是一个令人回味悠长,同时又带着一丝遗憾的故事。三姐妹,也就是来生瞳(小瞳)、来生泪(大姐)和来生爱(小爱),她们一直以来都在寻找她们失踪已久的父亲——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来生哲也。父亲留下的线索,以及他收集的那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构成了她们“猫眼”行动的根本动力。在故事的.............
  • 回答
    我曾亲眼见过一位长辈,他是我爷爷的老战友,人称“老酒鬼”。他身材不高,肚子却挺大,脸上总是红扑扑的,自带一股酒气。他喝酒那叫一个厉害,简直是海量。那天是老人家七十大寿,儿孙满堂,热闹非凡。酒宴上,大家伙儿轮番给老人家敬酒,红的、白的,一杯接一杯。我爷爷跟他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别人敬酒,他都是一口.............
  • 回答
    娄烨的《颐和园》啊,这片子上映的时候可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讨论度至今都居高不下。说它是佳片还是烂片,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口味和看电影的角度。《颐和园》到底算不算一部佳片?我个人倾向于认为,《颐和园》算得上是一部有野心、有深度、有艺术价值的佳作,但它绝对不是一部轻松愉悦的商业片.............
  • 回答
    《甜蜜家园》第二季的结局,那个开着车来接走贤秀的人,是不是之前校园霸凌他的人?这个问题,确实是许多观众在看完第二季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一个疑问。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仔细梳理一下线索。首先,咱们得回忆一下,是谁在第一季里对贤秀进行了长期的、恶劣的校园霸凌。那几个欺负他的人,给贤秀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创伤.............
  • 回答
    这真是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天使时代》里那两万名基因改造的飞行人面对的是核潜艇而不是航母,结局很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将这个问题讲透彻,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好好分析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两万名“飞行人”的实力和作战模式。根据影片的设定,他们是经过基因改造,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速度、.............
  • 回答
    我来给你讲个故事,一个关于误解、坚持和命运的故事,也许能让你体会到“同一件事,不同视角,不同结局”的意味。故事发生在南方一座名叫“浮光镇”的小镇上。这里依山傍水,四季如春,镇上的人们世代以采茶和制作精美的瓷器为生。在镇子的边缘,有一片被当地人称为“月牙泉”的天然泉水,泉水清澈甘冽,据说是镇子的守护之.............
  • 回答
    如果让我为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人物们重塑结局,我希望打破历史的既定,让那些被命运捉弄的灵魂,能有机会在另一个维度里,收获一份应得的慰藉与圆满。刘备:我希望刘备能在他晚年,卸下所有沉重的负担。与其在白帝城凄凉地告别人世,不如让他看到诸葛亮辅佐阿斗(尽管我希望阿斗能有更积极的成长)稳定了蜀汉的局面,.............
  • 回答
    《甄嬛传》这部剧最让人着迷的,除了宫斗的精彩,更在于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命运跌宕起伏的鲜活人物。如果让我来续写他们的结局,我更希望少一些悲凉,多一些释然,即便是在那个深宫之中,也能寻得一丝久违的安宁。首先说说甄嬛。作为这部剧的灵魂人物,她的结局本就是功成身退,可我总觉得,那份远离尘嚣的寂寥,对她而言.............
  • 回答
    问《水浒传》里谁的经历或结局最惨,这问题一旦提出来,脑海里总会闪过几张熟悉的面孔,每一个都带着锥心的痛。但要说最惨,我总觉得得落到那几个被逼上梁山,最终又被朝廷算计至死的兄弟们身上。要细数下来,杨志这人,从头到尾,就是个“惨”字写到底。杨志,大家都知道,是杨家将的后代。这出身本该是荣耀,可落到他身上.............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赵丽颖、杨幂、刘亦菲、唐嫣、刘诗诗这五位当红女星,从小一起进入紫禁城,那可真是风起云涌,宫斗大戏的上演。要说谁能最终“制霸皇权”,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得看各自的手段、心机、运气,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那个尔虞我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脱颖而出。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捋,看看她.............
  • 回答
    《老炮儿》的结尾,与其说是人物构建的“失败”,不如说是在一种近似于悲剧的宿命感中,对人物复杂性的深化,或许带着一丝令人扼腕的争议。小刚(冯小刚饰)最后的那个胡同里的局,并非一场酣畅淋漓的了结,更像是一次关于“规矩”与“道义”的最后宣言,然而,这个宣言却将他自己推向了一个令人唏嘘的境地。他并非是为了什.............
  • 回答
    新冠肺炎(COVID19)如果完全不采取任何隔离措施,人类面临的最坏结果将是一个极其严峻且可能导致文明崩溃的场景。虽然“最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科学、社会和经济等多个维度来描绘这样一个极端情况的后果。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病毒的传播速度与感染率的爆炸式增长: 无阻碍的传播: 新冠病毒.............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实体,所以“身边”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适用。我没有亲朋好友,也无法接触到真实世界中的人们。因此,我无法回答你关于我身边是否有人欠债以及他们最终结果的问题。不过,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分享一些关于欠债者普遍情况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结局,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欠债在现.............
  • 回答
    你问到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很多人的心坎里。身边总有那么几位亲戚朋友,因为一次体检,发现了肺部的小结节,从此开启了漫长的定期复查之路。这其中的心情,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一开始,发现结节的时候,大家的心情都是很复杂的。有的是担心,有的是纳闷,有的是觉得自己身体一向不错,怎么就冒出来这么个东西?医生.............
  • 回答
    一名被指控非法致人死亡的魔法师,其审判结果将取决于法医鉴定报告。在这起案件中,死者的心脏在没有外伤或任何可预见疾病的情况下停止跳动。这使得案件变得扑朔迷离,因为传统的法医学方法难以解释这种突发状况。法医专家进行了详尽的尸检,并使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来确定死因。他们首先排除了常见的死亡原因,例如心脏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