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娄烨的《颐和园》这部电影,到底算一部佳片还是一部烂片,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两人不选择在一起?

回答
娄烨的《颐和园》啊,这片子上映的时候可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讨论度至今都居高不下。说它是佳片还是烂片,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口味和看电影的角度。

《颐和园》到底算不算一部佳片?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颐和园》算得上是一部有野心、有深度、有艺术价值的佳作,但它绝对不是一部轻松愉悦的商业片,甚至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晦涩难懂、难以接受的。

艺术性方面: 娄烨的导演风格在这部电影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惯用的长镜头、手持摄影带来的晃动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捕捉,以及那种疏离、压抑的氛围营造,都为电影增添了强烈的个人印记。摄影构图也非常讲究,每一个场景都像一幅画,传递着复杂的情绪和时代背景。电影的叙事手法是非线性的,跳跃性的,这不仅是为了艺术表达,更是为了还原记忆的碎片化和情感的混乱,某种程度上也契合了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时代背景的刻画: 《颐和园》之所以被称为“时代之镜”,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试图捕捉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尤其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图景和青年人的精神状态。电影中的学生运动、思想的解放与压抑、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以及伴随而来的迷茫和困惑,都被巧妙地融入到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中。那种青春的激情、理想的幻灭、现实的残酷,都通过他们的经历被放大和呈现。

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余虹和周伟的爱情,不是那种简单的一见钟情、轰轰烈烈然后白头偕老的童话。他们的爱是炽热的,充满了荷尔蒙的冲动和青春的叛逆,但同时也是充满痛苦、误解、背叛和遗憾的。他们在一起时,彼此是对方的慰藉,也是对方的消耗。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不完美,反而让它显得更加真实,触及了人性中很多不为人知的角落。

然而,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它是“烂片”?

这主要还是因为它的非主流叙事和沉重的现实基调:

叙事晦涩: 如前所述,非线性叙事和大量留白,需要观众主动去填补和解读。如果你期待的是一个清晰的故事线,那肯定会感到困惑。
露骨的性爱场面: 电影中大量的性爱描写,虽然娄烨是为了表达青春期的躁动、情感的宣泄以及与社会禁忌的对抗,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些画面可能过于直接和冲击,甚至被认为是低俗或暴露。这种艺术尺度的把握,是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
压抑的氛围: 电影整体的基调是压抑、迷茫和带有悲剧色彩的,它不回避现实的残酷和理想的破灭,这会让一些观众感到沉重和不适,更倾向于选择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
审查问题和意识形态: 由于涉及敏感的历史时期和某些场景,电影在上映时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甚至被禁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对它的评价。很多人会因为影片的“禁忌”色彩而好奇,但当他们真正观看时,却未必能接受其艺术表达和思想内涵。

最后的结局,两人为什么不选择在一起?

这恰恰是《颐和园》最令人回味和思考的地方。余虹和周伟的结局,不是一个简单的“分开”或“错过”,而是那个时代和他们各自生命轨迹的必然。

1. 时代洪流的裹挟与个体命运的无力感: 他们的爱情发生在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学生运动的结束,理想主义的破灭,让他们感到迷茫和幻灭。周伟选择出国,是为了逃离这种压抑,寻找新的出路,同时也可能是对过去的告别。而余虹,在经历了情感的波折和现实的打击后,变得更加独立,甚至有些麻木。他们都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这种寻找的过程,让他们与最初的爱情渐行渐远。

2. 爱情的消耗与成长的代价: 他们的爱情是充满激情的,但也同样是伤痕累累的。互相的背叛、误解、争吵,加上现实的压力,让这段感情消耗殆尽。即使他们曾经如此深爱,也无法抵挡时间和现实的侵蚀。他们都成长了,但这种成长是伴随着失去和伤痛的。周伟在国外有了新的生活,余虹也继续着自己的轨迹。重新走到一起,也许只会再次陷入过去的泥沼,或者发现彼此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人了。

3. 对“在一起”的另一种理解: 电影并没有给一个明确的“在一起”或“不在一起”的答案,而是一种更复杂的,关于人生和记忆的思考。他们或许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中,仍然会想起对方,他们的生命因为有过彼此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电影结尾,他们偶然在街头擦肩而过,那一刻的相视一笑,更像是一种释然,一种对过往的承认和接受,而不是重新开始。也许,在娄烨看来,真正的“在一起”早已不是物理上的相伴,而是成为彼此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痕迹和记忆的一部分。

4. 女性的独立与生存姿态: 余虹在电影后半部分的“放纵”和看似破碎的生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在失去理想和爱情后,对命运的反抗和自我救赎的奇特方式。她选择了一种不被主流社会定义的生活,而这种生活也让她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纯粹情感中。她和周伟之间,已经隔着太多无法跨越的东西了。

总而言之,《颐和园》之所以能引发如此极端的评价,是因为它挑战了许多观众习惯的观影模式和情感期待。它不是一个讨好型的电影,它更像是一次对时代、青春和情感的深度剖析,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是不可否认的。至于它最终的结局,则是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流转的一种写照,没有简单的对错,只有复杂的人性与时代交织下的无奈与释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喜宝》上映,“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就要很多很多的钱”,拜金又现实。其实要钱也好,要爱也罢,物欲或情感到了极致都会让人唏嘘,比如《颐和园》里的余虹。

余虹是个缺爱的姑娘,青梅竹马的男孩为她打了一架,她在野地和男孩做第一次。

之后来到北京上学,遇到周伟。余虹的不安感深重,她爱上一个男人后就想把身体给对方,这是她最好的东西,一次又一次。而每次又不确定周是否爱她,不断试探:我和心理医生上过床,你嫉不嫉妒?我用烟头烫你,你能不能记住我?有本事你就打我,但不要离开我。

她爱上别人时感到危险,无保留地递呈内心让她担惊受怕。所以你爱不爱我?爱不爱我?爱不爱我?她想要很多很多爱,而她仅有身体,她给予很多很多次。

然而余虹没意识到:大部分男生不喜欢你天天问他爱不爱。她不安感深重,他窒息感强烈,一拍两散。余虹眼里,一切无法挽回,给出身体已是最好付出,从一开始就是顶点,再也不能更多。她离开了北京。

之后和青梅竹马回故乡;再之后重庆遇到王波,一个有妇之夫;做杂事的吴刚爱上他,那就嫁一回吧;再回头遇到周伟,时过境迁。

余虹和周伟最后一次相遇时,余虹去买了酒,看着周伟仓皇逃离。这一刻的街头,你厌恶我,我厌恶你。他看着当年夺目的那团火,忍不住靠前,又觉得危险,绝尘而去。而她看向那只飞蛾,一如既往的懦弱,承受不了炽热的洗礼。

喜宝希望“要很多很多钱”,余虹希望“活得更强烈”,都是求取爱的证明,一个是物质上,一个是情感上。但任何极致的证明难以持久,因为不断增幅的强烈只能走向终结。就像《颐和园》里有首歌唱的:

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
所有的氧气都被我吸光
所有的物体都失去重量
我都快已经走到所有路的尽头

——

有人看《颐和园》时觉得余虹需索无度,要的次数太多,搞得整本片子特别色情。其实不是这样,她是给予而不是索取,拿不停的给予换取一点点爱。

同样类型的片子是春夏拍的《踏雪寻梅》,一个雏妓,有时接客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得到一点点爱。这么漂亮的姑娘只能在买卖中体会人间温情,这是真正的绝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娄烨的《颐和园》啊,这片子上映的时候可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讨论度至今都居高不下。说它是佳片还是烂片,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口味和看电影的角度。《颐和园》到底算不算一部佳片?我个人倾向于认为,《颐和园》算得上是一部有野心、有深度、有艺术价值的佳作,但它绝对不是一部轻松愉悦的商业片.............
  • 回答
    时代洪流中的个人悲剧:浅析娄烨《兰心大剧院》娄烨的电影,总是有种独特的,近乎残酷的苍凉感。而《兰心大剧院》,这部汇聚了巩俐和赵又廷两大巨星,又将背景设定在风云诡谲的1941年上海的影片,更是将这种沉郁的氛围推向了极致。看完这部电影,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时代洪流下小人物命运的无力和挣扎,以及在权力与情.............
  • 回答
    提起刘烨主演的《守岛人》,这电影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又一次让观众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它不是那种空喊口号式的宣传片,也不是一味地煽情,而是试图去触碰一个真实、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以及时代洪流下普通人的选择和牺牲。先说说刘烨吧。对于他,大家可能最熟悉的是《那山那人那狗》里那个青涩的少年.............
  • 回答
    提到东方卫视的《相声有新人》这档节目,李宏烨这个名字在观众心中留下的印象,恐怕是复杂且深刻的。作为上海交大的博士,他带着一身学术光环走上相声舞台,这本身就制造了巨大的话题度和观众的期待。但如何评价他的表现,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首先,我们得肯定李宏烨身上那种知识分子的自觉和对艺术的探索精神。这不.............
  • 回答
    刘烨在《解救吾先生》里的表演,真不是盖的,那是把一个普通人的绝望、挣扎和人性在极端压力下的爆发,给演绝了。我记得当时看完电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那种刻骨铭心的真实感,至今想起来都还让人心头一紧。首先,他演活了一个“普通人”。 电影里的刘烨,演的是一位中年父亲,一个在演艺圈努力工作却不温不火的演.............
  • 回答
    @樊烨烨烨在微博上发布的一系列视频,展示了其在日本某神社内,对绘马进行涂鸦和破坏的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从法律和道德层面来看,其行为是严重的违规和不道德的。 法律层面: 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日本,神社作为宗教场所,受到法律的保护。擅自涂鸦、.............
  • 回答
    关于毒奶菇(徐星)“打假”刘华丰新书,并在围棋圈引发的这场风波,如果非要给个评价,那得说,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好”或“坏”就能概括的,它触及了围棋圈内部的一些敏感神经,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咱们就这么聊,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事件的起因:一场“学术”的较量?首先,得说说这事儿怎么闹起来的。.............
  • 回答
    华大基因 CEO 尹烨,一个在科技界和公众视野中都极具话题性的名字。围绕他及其言论的评价,往往是两极分化的,既有对其前瞻性、战略性的高度赞扬,也有对其某些言论的质疑和批评。要全面评价他,需要剥开“CEO”和“华大基因”的标签,深入理解他本人的思想脉络以及其言论的实际影响。尹烨的“科技布道者”形象与战.............
  • 回答
    评价娄艺潇在《跨界歌王》的表现,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看,因为她在节目里展现的远不止一个“歌手”的身份。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她的演唱实力。这一点上,说实话,娄艺潇的表现是褒贬不一的,甚至是起伏比较大的。我们不能用专业歌手的标准去衡量她,毕竟她是以演员的身份来到这个舞台的。但即便如此,她在某些场次,特别是那.............
  • 回答
    提起北齐的神武明皇后娄昭君,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个权倾朝野、心狠手辣的“母后”,是那个在北朝政治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奇女性。然而,抛开这些标签化的印象,我们更应该看到她作为一个鲜活个体,所经历的跌宕起伏,以及她为北齐王朝的建立和发展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娄昭君出身于鲜卑化的汉族士族,她的父亲娄.............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